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教学设计 > 正文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上午听了一节“品德与社会”课《我是谁》,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教师关注学生生活体验,话题设计中心明确,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互动交流也很有效。尤其是对于“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都应承担不同的角色”的话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很快达成一致认同。角色表演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无丝毫掩饰,把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景再现于课堂之上。看得出,学生并不介意客串反面角色,扮演“调皮学生”的演员满脸嬉笑,无所忌讳,扮演“纪律监督员”的演员应对管理危机束手无策,引发观众阵阵哄笑……
  这样的设计和表演不禁令我陷入深思:这样的角色体验合适吗?这样的设计严谨吗?梳理之后发现,教师对于学生的价值引导似乎显得程序化、书面化,而对于“什么样的表现符合角色要求”的深层探究未作细致设计,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学的目标并未真正实现。
  其实在这节课上,有关“角色表演”的设计意图非常明显,教师力求通过再现学生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加深体验,明白“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角色表现”,但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积极的准备。我们不妨从调整“角色表演”设计入手,边回放边改进,通过对比寻找改进策略,帮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实现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和“引领生活”的活动目标。
  角色表演1:红领巾监督岗(如图1)
  主要角色:监督员、调皮打闹的学生、没有戴红领巾的学生。
  改变由盲目表演到有针对性指导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有符合其角色身份的要求和规范”。在活动体验中明白“学生要遵守学校规范。”“监督员要履行责任,切实起到监督作用。”
  角色表演2:文具店购物(如图2)
  学生进店购买作业本,因质量问题反复调换,仍不满意。售货员与厂商联系后,厂方送来质量合格的作业本,学生拿着作业本离开。
  改变由随意表演到有针对性指导学生体验验中懂得:不同的角色应履行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生活就是课堂,作为学生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身份要求。
  调整设计后,学生无论选择哪个角色表演,都会按照“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的角色需要选择、把握、调整人物的语言、行为,进而形成“我是谁”“我该怎样做”的正向思维习惯。由此可见,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引者,积极设计,充分准备,正面引导,调控评价,课堂一定走向精彩,走向学生的生活!

标签:所以然 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