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节日周记 > 正文

【《孝经》中的孝文化】《孝经》与孝文化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老龄化”,正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命题。面对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社会结构巨大变迁,如何养老、敬老已经不是某个人、某个家庭的事情,各种专业服务机构、专业护理人员日渐成为养老的主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呼唤中国传统的养老文化――孝文化,在新的社会语境中倡导、传播、实践这一源于中国人内心中最深厚、最质朴、最真诚的情感与品质。
  《孝经》即是一部系统阐述我国孝文化的古代名著。它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为根基,指出“孝”是诸德之本,并对人们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等等。
  传承并发展中国的孝文化,本文以何为“孝”、如何“孝”、“孝”之用为线索,重新研读《孝经》中的经典名句,希望对我们今日的社会与家庭养老、敬老有所启示。
  何为“孝”
  《孝经》中回答了“孝”是什么、“孝”源于哪里、“孝”通达哪里,三个大本大源的问题。
  “孝”是什么?
  孝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德之本”。孝道源于天地运行、万物生长的自然法则;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产生的根源;在人类的行为中,没有比孝道更重大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孝是第一自然法则,第一道德法则,第一行为法则。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应将“孝”作为道德修行、生命实践的第一课目。
  “孝”源于哪里?
  孝“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孝的情感,从年幼相依父母双亲膝下时就产生了,待到逐渐长大成人,则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父母亲的尊重与爱敬。
  如此观之,孝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是儿女对父母血亲之爱的感知、尊重、回报,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恒久、坚固的情感。由此生发出的伦理道德是人性的根本体现。
  “孝”通达哪里?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即可以通达于坤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
  如此看来,孝是人类最重大的生命实践活动,这个实践达到了极至,即可通达神明、光照天下。不仅能够感知父母之心,而且可以感知天下人之心,感知神明和上天之心。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即参天、参地、参己、参人。那么,如何“参”呢?一切都从“孝”开始,因为它即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人类自然朴素的情感。只有能够回归人之天性、人之根本的道德才是真的道德。
  如何“孝”
  《孝经》中关于如何“孝”的问题,包括“生前”与“死后”两个阶段,这里主要论述“生前”如何“尽孝”。概言之,就是要做到“安其心、敬其居、养其乐、忧其病”。
  重在一个“安”字。
  “生则亲安之。”让父母双亲在世时安乐、祥和地生活。
  父母步入晚年,内心中核心的诉求,唯有一个“安”字。身安、心安、神安;安身、安心、安神。之于现代社会,让父母双亲感受到“安”。第一,要有良好的保障。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经济保障、财产保障等等。第二,要有良好的照料。包括身与心的照料,贯穿老人从生活能完全自理、到半自理、以及完全不能自理整个生命历程之中。第三,要有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与物质产品,丰富、精致化老年人每一天的生活。
  居则敬、养则乐、病则忧。
  “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侍;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
  以“安”为统领,在父母双亲在世时,“孝”体现在父母的起居家住、饮食生活、疾病照料等各个方面。“孝”首先是发自内心中的一种情感,情为先,才能达到孝的目的。这个情,体现在:以恭敬之心对待老人的起居家住;以愉悦之心对待老人的饮食生活;以忧虑之心对待老人的身体病痛。现代社会,科技产品高度发达,但对于老年人的事业,根本出发点还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递。“安”、“敬”、“爱”、“乐”、“忧”,这就是发自内心的孝之情、孝之礼、孝之道,对自己的父母如此,对天下人的父母亦如此。
  孝的实践在于敬天下人。
  “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让天下为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敬。
  让天下的父母都得到“尊敬”与“爱护”;敬爱一个人,使与之相关的千万人感到高兴愉快,这就是君子对“孝”的实践。爱天下人的父母,同时使天下父母的儿女得到安心、放心、悦心,这也是当今社会推行孝道的实践意义所在。每个儿女心中都有“孝心”,但迫于现实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的压力,“行孝”必然要借助国家、社会、机构、市场的力量才能如愿;而作为现代养老机构,“为天下儿女分忧、为天下父母尽孝”,正是其存在的缘由与归宿所在。
  “孝”之用
  中国人为何如此重视“孝”道,将之视为“众德之首”。因为孝是修身之本、齐家之本、治国之本、平天下之本。
  “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是讲: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爱敬尽于事亲,然后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是讲: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以孝治天下。”是讲: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
  以上语句对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国家的领导阶层、执政党,如何治理天下?应以孝治天下!
  如何行天下之“孝”:其一,从侍奉自己的双亲中,学会效力国君、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把人民当做衣食父母来孝敬,安其居、乐其业,稳中求进,构建太平世界与和谐社会。其二,做人民的表率与强大后盾,支持老年事业,孝敬天下人的父母,让天下儿女的孝心如愿!

标签:孝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