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经典话语 > 正文

鲁教版三年级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鲁教版《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新尝试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文呈现的鲁教版《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以教材为蓝本,以媒体素材为支撑,以活动为载体,突破绪言课“教师一言堂”的常规教学模式,为一线教学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 绪言课 三维目标 教学案例
  
  《走进化学科学》位列鲁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属绪言课。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4个环节、8个活动。
  一、实验导课,展示魅力
  【教师】导课:真诚的开场白→化学魔术“酒精灯写字”。
  设计意图:化学魔术导课极富学科特色,现象明显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借助实验现象白纸上出现“祝大家学业有成”字样,祝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富有人文气息,能使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问题驱动,突出重点
  (一)活动1
  【教师】设问:大家觉得学化学难吗?下面我想听大家讲讲心里话,你们有谁特别喜欢学化学,为什么?是什么吸引了你?有没有人不喜欢学化学,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问题贴近学生实际、浅显易懂,有助于学生回忆初中的学习,也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为提出核心任务做铺垫。
  【教师】布置核心任务并板书:为什么要进一步学习化学?
  设计意图:改变以往由老师唱独角戏单纯讲授的方式,将本节课的重要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高中阶段将本着“搜集证据―细心推理―谨慎论证”的原则进行学习。
  (二)活动2
  【教师】播放视频:化学世界。
  【学生】分组汇报。
  设计意图:以直观生动的视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初步经历“采证―推理―定论”的学习过程,体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上台发言,展示自我,树立信心。
  (三)活动3
  【教师】讲故事:蒋锡夔的中学时代、“水的发现”、一个科学家眼中的探究。
  【学生】第二次分组汇报。
  设计意图:三个故事都围绕“H2+O2=H2O”的探究,让学生回顾初中科学探究体验,结合科学家的趣事,感受到化学科学的乐趣。
  (四)活动4
  【教师】展示溶洞景观图片,指导探究。
  【学生】进行CO2与Ca(OH)2实验探究。
  设计意图:亲历实验过程,体验实验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师】提出课外思考题:在实验室中模拟溶洞形成的过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三、集中讲解,突破难点
  (一)活动5
  【教师】PPT展示:介绍“石头布”。
  【学生】第三次分组汇报。
  设计意图:PPT图片色彩鲜艳,易使学生形成牢固的感性认识;针对教学难点,在展示“化学世界”视频后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制备新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
  (二)活动6
  【教师】指导阅读: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本第三页至第六页,在书上找到重点观点,并画线。
  【学生】阅读并画线。
  设计意图: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四、深化主题,突出重点
  (一)活动7
  【教师】设问:化学与职业的关系。
  【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建立为了自身、祖国、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学习化学的责任心。
  (二)活动8
  【教师】播放视频: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蛋白结晶。讲述:李约瑟难题。布置作业:以“进一步学习化学的理由”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设计意图: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意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核心问题布置成作业,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并为没有发言的同学提供表达的机会。
  五、结语
  纵观本节绪言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八个活动中涉及的感官体验依次是“观察→发言→聆听→观看→汇报→记录→观察→实验→汇报→观看→阅读→发言→观看→写作”,丰富的活动载体使学生的大脑和感官真正动了起来,更为匠心独具的是相邻活动的感官调动各不相同,从而有效保证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组编.化学1[M].3版鲁教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标签:教学设计 尝试 走进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