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警句 > 正文

智慧课堂平板 理答让课堂彰显智慧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是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的预设和重构,也是课堂效能的所在。而理答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评价和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深入探究,增进对问题的全面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一、适时引导,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学片段】《安塞腰鼓》
   师:(出示黄土高原图片)你们看,这就是黄土高原,常年风沙肆虐、干旱无雨的黄土高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的黄土高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高原人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世世代代,生生息息。(出示油画《父亲》)你们看!这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画中的父亲是千千万万高原人民的一个缩影。说说你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这位父亲的脸被晒得黝黑黝黑的,满是皱纹。我能想象得出他们生活的艰辛。
   生:我看到了他还端着一个瓷碗,碗里装着一点点水。我觉得高原人民非常勇敢,他们有勇气与恶劣的环境抗争。……
   师:还记得这句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黄土高原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用勤劳与恶劣的环境搏击;他们住土窑洞,穿粗布衣,吞糠咽菜,挑水打井,用坚韧、顽强与命运搏击;劳作之余,他们打起安塞鼓,唱起信天游,用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生活。
   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制约,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回答是零散的。这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及时地总结归纳,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楚,答案更加明晰。作者写安塞腰鼓,其实是在写击打安塞腰鼓的人。这是黄土高原上的后生,这是一些和命运抗争、跟人生搏击的大写的人。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地造就了这些不屈不挠的、顶天立地的人。这些都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读书过程中自己领悟出来的。这里,师生提升了语文课程的文化品位,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推波助澜,不尽长江滚滚来
   【教学片断】《爱如茉莉》
   师:先把自己画出来的读给大家听,从哪些细节、哪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谁愿意第一个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没有动静)
   师:不管对错,要敢于表达。(教师鼓励)
   (指名说)生:第一篇(页)最后一个段落……我感到妈妈对爸爸的爱,平淡无奇却又是真挚的爱,善意的谎言表现了真挚的爱。
   师:还有补充吗?在妈妈心里,生病与饺子哪一个重要?
   生(齐):病!
   师:在妈妈心里?
   生(齐):饺子。
   生: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我感觉到爸爸对妈妈的爱。(教师板书:奔bēn和bèn)
   师:bēn和bèn有什么区别吗?查过字典吗?
   生:bèn有目的,bēn无目的。
   师:文字是不是有温度的?从“奔”字就体现了。嫦娥奔月中的“奔”应该是bèn,是嫦娥向着月亮去。
   探问也要做到因材施教。这一案例中,对“奔”字的处理,让学生说出别样的体会,从而促使学生深层次考虑,自己得到答案。
   三、总结升华,花雨缤纷入梦来
   【教学片断】《我和祖父的园子》
   生:(读片断)从这里,我能感受到园子里生机勃勃。作者写花开、鸟飞、虫子叫好像都跟人似的,有了生命。
   师:一切都是活的。花开了,就像――(生接:花睡醒了似的),活了吧?鸟飞了,就像――(生接:鸟上天了似的),活了吧?虫子叫了,就像――(生接:虫子在说话似的),活了吧?”这三个句子结构相似,连在一起叫――(生:排比)。
   生:(读片断)这些写倭瓜、黄瓜、玉米的句子也相似。
   师:怎么个相似法?
   生:愿意怎么样,就怎样。
   师: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多自由。
   师:黄瓜愿意开一黄花,(生接:就开一黄花);愿意结一黄瓜,(生接:就结黄瓜)。多自由。玉米呢?
   生:(读)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怎么不跟前面一样写成“它愿意长上天去,就长上天去”?
   生:长上天去,这不可能。这样写我们感觉玉米生长多么自由。
   生:“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这段话从颜色、姿态来写,并把蜂子比喻成毛球。
   师: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可爱。在我童年的眼里这叫美丽、动人温馨、生机盎然……
   本片断的教者,根据文本在表达上的特点,以“哪些句子很特别,哪些写法与我们平时写文章是不同的”为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将对话明确指向句式和写法,即文本的语言形式。从课堂上交流的情况看,对话富有成效,学生发现了排比句式、“愿意怎样就怎样”的句式,发现拟人、比喻的表现手法,并概括出了一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写的。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升华对以上关于文本言语形式运用的认识,领悟到这样写的妙处。这样的对话过程,不但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更是学生内化、积累言语范式的过程,能有效地提高规范运用言语的意识和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扬州市江都区郭村中心小学)

标签:彰显 课堂 智慧 理答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