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竞聘书 > 正文

【探析高校国防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精神等方面的教育。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已全面开展起了国防教育,明确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客观需要;更是振奋青年学子的民族精神与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保证。探析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爱国主义;大学生;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98-02
  
   一、目前在高校全面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中明确了国防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指出:“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就是国防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国防教育即国家安全防卫教育,其立足点是爱国主义,其中蕴含着最丰富的思想教育。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国防教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保证。搞好国防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极强的推进作用。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同样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紧密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上看,为普通高校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突出,具有较好的塑造性,善于接受新知识,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大学是他们的梦想,是他们憧憬和向往的地方,对新鲜环境充满了好奇和热情,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有着绚丽的舞台和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期,使学生在军事课程之内接受系统国防教育,充分发挥着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国防教育以及军事课程本身具有时代性,是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现代军事科学知识的获得,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刻苦学习;通过军事技能训练,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品德,改善精神面貌和身体素质,高中阶段长期处于脑力劳动状态,学生普遍身体素质较差,军事技能训练恰好能够弥补学生的不足,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国防军事训练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同时,高校国防教育基本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及要求制作教学课件,形象生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最新最快最先进信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课外国防教育活动灵活多样,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保证国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稳定和长效功能。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
  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基础工程,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意义。在大学生中倡导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前进的领跑者和主力军,是我国人口结构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是祖国的建设者,另一方面是祖国的保卫者。大学生国防教育是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颠覆和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对大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加相应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高级专门人才是普通高等院校的重任,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目的。
  三、在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将《军事理论课》以创新的教学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成为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经调查研究所在某高校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为:(1)国防教育开展系统。除了规定性地开展了新生军训和军训期间的军事理论教育,对高年级学生的国防教育基本缺失,导致学生国防意识淡薄。(2)未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有机结合,导致国防教育缺乏核心价值支撑。(3)国防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必要的实践载体来强化学生国防意识,导致学生对国防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4)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学时短,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国防教育流于形式。对于国防教育的教学形式创新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第一,要改革教学内容,建立国防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体系。高校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设《军事理论》必修课。教学时间安排通常以35~40学时为宜。课程应该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总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军拥军崇武思想及居安思危的思想等。每一个公民只有出于对祖国的最深厚的热爱而树立起来的国防意识观念,才可以具备不朽的精神力量源泉。事实证明开设军事类选修课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它可以作为《军事理论课》的补充。选修课的设计可以分为理论课方面和实践课方面。一般来说理论方面的选修课将是必修课的延伸。比如:从《军事理论》教材中节选出《孙子兵法》做一专题,开设专门的孙子兵法研究的选修课;选出《当今我国周边环境》做一专题,涉及有关我国周边地区关系的战略研究作为选修课;选出《军事高科技》做一专题,对我国军事武装力量进行介绍的选修课等。实践方面可将汽车驾驶、摩托车驾驶、野外定向运动等与军事活动有联系的为主体进行设计。第二,开展规定性教育活动和经常性教育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在国防教育的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规定性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如:9月18日发生“九?一八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以此为主题开展“居安思危,勿忘国耻”的教育活动,同时,在寒暑假期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第三,将爱国主义核心理念贯穿于教学内容改革和实践载体搭建的过程中。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必修课科目与修选课科目的重新规划、规定性教育活动、经常性教育活动内容改革。同时将规定性教育活动进行创新、经常性教育保持经常化、贯穿爱国主义核心理念到四个环节。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将爱国主义教育核心理念贯穿始终的,以必修课、选修课、规定性教育活动与经常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四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新模式。笔者认为,高校的国防教育应从教学形式创新改革为切入点,突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以增强其国家忧患意识,提高其军事素质,这也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国防教育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更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创新教学模式的建立将成为高校国防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创新的教学形式改革研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不断探索并得到提升。那么在高校中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更好地提高国防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实现国防教育的功能,将成为摆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国防教育法起草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M].第一章第二条.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2]郭建锴,张林明,等.某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7,(5).
  [3]王文?.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成功(教育)[J].2010,(3):237,238.
  [4]徐承波.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6,(6):147,148,151.
  [5]王敦举.浅析高校国防教育模式与途径.教育教学研究J].2009,(4):109.
  [6]石连柱.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模式探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7,(3):117-119.
  [7]刘晴.高校国防教育浅析.今日科苑[J].2009,(4):239.
  课题项目:南华大学教改课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新模式研究(2010.9),(2010XJG80)
  作者简介:温雪松(1980-),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国防教育。

标签:国防教育 探析 有效途径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