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竞聘书 > 正文

可持续发展视域中的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2018峰会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当代资源的短缺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实现共同利益人类需进行有效的合作。如果说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那么合作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合作是以对利益的追求,促进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其意义在于节约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合作博弈
   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需要我们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不可能由一代人或一个国家来完成,它是超越代际和国家的。在这样重要的历史时刻,各国需要清楚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优势和不足,需要检验已有的同时制定新的竞争和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般阐释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布伦特兰在《我们的未来》中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发展。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因此,在对可持续的的阐释中有着当代人、后代人和自然资源及环境三大主体的利益关系。当我们无法忽视这一利益关系,长久稳定的发展要求我们不得不考虑要怎样才能平衡这一利益时,新一轮的合作也就孕育而生了。
   二、为什么要合作
   尽管合作悄然而至,人类还是常有疑虑:为什么当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不是对资源进行竞赛性的掠夺,反而是合作?不是去追求自我的最大满足,而是冒着风险选择合作?
   (一)“公地悲剧”问题
   “公地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1968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文章中提出。“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自由地享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并且那种“及时捞一把”的心态更加剧事态的恶化。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枯竭,即为“公地悲剧”。为能更好地理解“公地悲剧”,我们设置这样一个场景:假设一块公共的牧场可供放养100只羊,一旦超过这个放牧量则会导致牧场退化;假设这块公地有20户人,每户人的放养数量是5只,每个放牧人都想极大化这块牧场,并且尽可能地扩大他的羊群。而每增加一只羊,皆会带来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积极:放牧人可以从增加的羊只上获得所有的利润
   消极:牧场的承载力因为额外增加的羊只有所耗损
   这时,牧民将如何取舍?
   牧场理论的关键在于这两者的代价并非平等:每个放牧人都从自己的牲畜中得到直接的收益,但是资源的亏损却是转嫁到所有放牧人的身上。就个体理性观点考量:一方面,对牧民而言多养羊意味着多收益,每个牧民都有增加越来越多羊只的动力;另一方面,对牧场来说多养羊潜藏着多破坏,每个牧民都企求扩大自身可使用的资源,而对公共草场的种植和保护由于缺乏直接经济利益而乏人问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均衡点就是所有牧民都增加羊只,当牧民们无限制放牧时,牧场负载力的耗损将是必然的后果。“公地悲剧”终将发生――牧场彻底退化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公地悲剧”不仅反映了理性选择的结果,还引出了资源的所得是归己还是归公的问题。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也许被自由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才是必然的结果。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空气,都是其典型的例子。
   (二)“囚徒困境”问题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经典的“囚徒困境”表述如下:
   警方逮捕A、B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将两人分开囚禁且与之交谈,同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选择一:若A(或B)认罪并作证检控(“背叛”)对方,而B(或A)保持沉默(“合作”),A(或B)将即时获释,B(或A)将被判监10年。
   选择二:若A、B都保持沉默,则因扰乱司法公正各判监1年。
   选择三:若A、B都互相检举,则二人同样判监8年。
   此时,囚徒将如何抉择?
   “囚徒困境”模型假定每个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自身最大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A、B两囚徒若没有互相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也没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预个人决策,囚徒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话,理性的囚徒绝不会选择(就个人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比沉默要来得低)。因此,两个囚徒都会为了规避风险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策略――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结果二人判决均比合作为高,总体利益较合作为低。这就是“困境”所在。
   “囚徒困境”是两个被捕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不仅反映了不合作的简单抽象,还反映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这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也许正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理论遥相呼应。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都会出现类似情况。
   (三)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
   为了能够存在,人必需对自己的生存进行谋划、算计和寻找给予本体安全感与价值的源泉,这就是个体理性的基本行为目标。个人的生存过程就是一种不断追求效用满足感的过程,因此总会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目标,如此行为即所谓的“个体理性”。
   如果说“个体理性”意味着行为者是自己利益的理性寻求者,即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那么“集体理性”则可以引伸为集体是团体自身利益的理性寻求者,即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公地悲剧”和“囚徒困境”集中反映出个体理性难以到达集体理性。矛盾的根源在于资源稀缺的背景下,经济人(理性行为并且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个体没有约束地最大化自己偏好等使得个体利益之间出现严重的冲突。这种冲突必然导致非合作性博弈。
   三、合作博弈
   (一)选择非合作的原因
   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反映了集体行动的困境,人们选择不合作常常反映了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在很多情况下,尽管合作可以带来好处,但人们却倾向于采取个人理性的策略而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局。合作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之间的不信任以及“占便宜”、“搭便车”的机会主义心理。社会资本之所以能帮助克服人类集体行动的困境,就在于它能制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二)合作的基础与条件
   如果说“公地悲剧”中“悲剧”的发生是对个人在利用公共资源时存有私心的确证,那么公共资源缺乏严格而有效的监管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说“囚徒困境”中“困境”的存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信任和合作的绊脚石,那么人的自私、多疑则会将此加固成一座高大的城墙。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消费、个人追求自我最大满足,资源的短缺,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了竞争,而同样为了追求功利在竞争中又产生了合作。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是资源的稀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私欲无限性需要对资源产权的界定,产权界定不仅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退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为促进共同发展而选择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外,双方需有合作的意识以及建立诚信,以往的个体选择利益最大化是非理性或是有限性的,此后,人们逐步抛弃个体最大利益转而追求整体利益,这种理性的递增也为合作准备了前提条件。
   (三)合作的本质与意义
   无论是追求更多利益的牧羊人,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对方的囚徒,作为理性的个体,他们只会因为追求某种具体利益而联系在一起,他们合作的动力就是利益的驱使,可以说合作的本质就是对利益的追求。
   合作不仅利于增加社会资本,获取机会利益,还利于可持续发展,推进人类的进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推进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必须建立世界性的合作机制。国际社会应该通过联合国将可持续发展凝聚全球共识,统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策措施,协调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履行相互的义务,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朋柱,叶红柱.合作博弈理论与应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李荃辉,龚永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合作机制[J].软科学,2008(7).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标签:视域 可持续发展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