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记述文 > 正文

“VFP程序设计”协作学习探究与实践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VFP程序设计”是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之一,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新模式和改革思路,并对该模式从教学目标、任务分割、小组划分和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VFP程序设计;教学设计;任务驱动;协作学习
  作者简介:高媛(1972-),女,山西太原人,中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赵山林(1968-),男,山西太原人,中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山西 太原 030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中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43-02
  
  文科类专业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交叉、渗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必然趋势,加强文科类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是培养能够满足信息化社会对文科人才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培养跨学科、综合型文科通才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简称VFP)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尤其是信息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必修课之一。该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思维,培养开发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开发基于数据库的软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VFP程序设计”课程包括关系数据库管理、结构化程序设计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三大模块,各模块知识体系相对独立又层次递进。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结合极为紧密的课程,如何结合课程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从事VFP教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笔者运用“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模式改革“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既能反映所要学的知识、技能,又能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相关联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相互协作完成任务而达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VFP程序设计”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VFP程序设计”的教学使用课堂讲授、上机时间和期末考试的传统模式实施教学和考核,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很多文科类学生不了解“VFP程序设计”课程的性质,不知道课程在后续学习工作中的作用,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甚至有畏难情绪。学生学习不是为用而学,而是为学而学,不能将各个知识点有效地联系起来,很难具备使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发系统的能力。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科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采用演示文稿展示教学内容,这种方法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但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并记忆,没有时间思考吸收,对需要展示思维过程的教学内容如算法设计、程序编写等,教学效果较差。传统的上机实践环节中,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实验方案按部就班完成实验任务,或参照例题完成课后实验,较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效果较差。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3.考核方式单一
  考试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单一的笔试方式,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最终评分的主要依据,只能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实践部分的技能无法检验。这种模式造成学生为考试过关而学,并不注重提高自身能力,教师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违反教学规律、背离教学培养目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动性。
  二、任务驱动下的协作学习模式简介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策略。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
  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下的协作学习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结成小组,群策群力、协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吸收了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从学生角度来看,它特别强调小组成员在目标上要一致,行动上要通力协作,态度上要积极主动,结果上要共同提高;从教师角度来看,它要求教师要设计出色的学习任务,调节任务驱动的节奏和力度,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及时转化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检测和评价学习效果。[2]
  三、“VFP程序设计”协作学习教学实践
  1.教学目标
  协作学习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活动,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与不同的协作学习策略相对应的。以任务为线索的协作学习模式中,教师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同时为学生构建一个协作学习团队,团队中的成员相互借鉴经验,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VFP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基本目标:第一,具备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建立起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框架,掌握使用Visual FoxPro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第二,具备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开展软件开发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目标:第一,适应现实信息世界需求,培养信息素养和批判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适应发展世界需求,培养应变、探索和创新能力,促进自我认知智能,提高内在品质;第三,适应合作时代需求,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一个学生达到基本目标并发挥潜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发展目标。
  2.任务分割与确定
  任务的确定是任务驱动下的协作学习的基础。从特定的学习目标出发,都可以找到一些作为先决条件的更简单的学习任务。针对每个目标,通过询问“要达到这一目标,学生必须做什么”来划分任务。针对每一个任务为学生设置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并以学习指导书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任务设计要具备完整性和层次性,任务之间的联系、任务的难易度、知识点的含量、学生的兴趣度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
  “VFP程序设计”课程的知识点比较分散,如数据库与表、查询、视图、SQL语言、表单、菜单、报表等,但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独立,能够设计成一个子系统任务,这个相对完整的大任务就是学生每一章的学习目标,所有子系统任务的集合就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综合作业“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为例,首先展示已经实现的演示系统,包括界面设计、权限控制、数据访问及报表生成等主要功能,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分析系统的构成、各模块功能、实现的方式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向学生询问如下模块的特点:学生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基本信息的录入功能、信息的查询功能、信息的维护管理功能、选课情况的查询功能、成绩单输出功能、基本信息的打印功能、系统登录功能等,经过分析得出所有子任务的集合,所有子任务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划分协作小组
  个体学习、竞争学习和协作学习各有利弊,应以个体学习为基础,协作学习为支架,竞争学习为辅助,优势互补,有机结合,构建协作学习模式。考虑到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差异分组机制,把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分成5或6人的协作学习小组,选取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并要求各组制定小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活动规则。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呈交,任务完成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协作学习小组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协助教师帮助其他同学,在同伴式的沟通与协作过程中,逐步实现有效的自我学习,达到激发小组成员学习的能动性、促使其深刻理解及主动应用知识解决任务的目的。不同小组之间针对同一学习任务自然而然地形成竞争,这又刺激和放大了组内的协作效应,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竞争学习又促使学习小组根据任务的完成进度和学习效率自适应调整学习策略,最终达到发展目标的要求。这种个体学习、竞争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统一的协作学习组织方式,既避免了纯个人名次排列的过度竞争,又适当引入竞争防止个体过度依赖集体,也有效激发了各小组及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内在品质培养。
  4.评价方式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所实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测评、鉴定的一种持续过程,是用来辅助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习评价不只是对学习结果做鉴定,而是要在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之间形成一种互动机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激励和改进。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学生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评价两部分组成,前者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目标的掌握程度,而后者注重的是发展目标。平时的任务完成情况是评价机制的重点,从任务完成质量、探索和创新、小组协作三方面进行评价,要求各小组内部成员进行自评给出个人成绩,小组之间进行互评给出小组成绩,再加上教师通过平时观察给出的成绩,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出学生的最终平时评价成绩。这种评价机制有效结合了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手段,保证评价体系更全面、反馈更及时、激励更有效。自评促使学生客观地分析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目标,是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互评促使学生吸取他人学习的经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是对比、激励的集体教育;教师评价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达到发展目标,是自评、互评的引导和补充。合理的评价既保证学生能具备稳固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基础,又促进了学生内在品质、综合素养方面的发展。
  四、协作学习效果分析
  在实行协作学习模式之前,课程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约19.7%的学生非常满意自己的学习情况,34.3%的学生基本满意,46%的学生不满意,学生整体对该课程满意度较低,很多学生在问卷中明确表示“期待老师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在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中开始实施,经过三轮的协作学习活动后,对实验班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有近83%的学生非常满意该课程,学生们普遍反映这种学习模式极大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己和同学、老师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学到了很多在传统教学中学不到的能力,并希望这种学习模式也能在其他课程中进行应用。
  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必定存在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一是任务设计必须兼具综合性和可分割性,既能系统总结前述知识,又利于小组内分配与协作。二是开放课堂环境下,必须慎重选择小组组长。组长必须具有组织、协调能力,有能力处理好小组内竞争和协作、协作与独立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每一组的学习按计划进行。三是必须制定适当的评价约束机制,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避免个别学生滥竽充数。[3]
  五、结论
  实践证明,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模式在“VFP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学生较好地达到了基本目标,并在发展目标方面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增强了他们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也应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需考虑的因素还很多,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寻求更加规范完善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晓松.“数据库与程序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2):175-177.
  [2]贺斌.基于小组协作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探微[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02-105.
  [3]张红波.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8-22.
  (责任编辑:刘辉)

标签:探究 程序设计 协作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