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寄语 > 正文

袁氏家谱60辈 [袁世凯家族到底多有钱?]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袁世凯的起居饮食      袁世凯的总统府,最初在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的前清外务部迎宾楼。1912年7月,又迁至铁狮子胡同1号。1913年春正式迁入中南海。同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南海便成为袁世凯的正式官邸,官称“总统府”。同时,北海及团城均划归为总统府范围,号称三海。但北海及团城主要是袁世凯的公子们居住、读书之地。
  袁世凯自迁入中南海后,直至病逝的三年时间中,他仅出过三次中南海。一次是1913年10月10日,赴太和殿宣誓就任大总统;一次是1914年9月28日,赴孔庙祭孔;另一次是同年12月23日至天坛行祭天大礼。
  袁世凯每次出总统府,仪銮警卫,与前清帝王并无二致。比如至天坛行祭天礼,自新华门至天坛沿途要“戒严净街”,用黄土垫道。袁世凯乘坐汽车,前有步军统领江朝宗、警察总监吴炳湘骑马并肩开道,后有总统府指挥使徐邦杰保镖,四周围大队骑兵前呼后拥,威严十足!
  袁世凯总统府的财政经费,按预算民国元年为113万元,民国二年为178万元,民国三年则增至234万元。而袁世凯的年俸,法定为36万元,这在当时居各共和国总统年薪之冠,比美国总统高一倍多(美国总统年俸美金7.5万元,折合银元15万元)。此外,袁世凯还每年领公费48万元,交际费36万元。然而,这仍然只是表面规定的数字,实际上他的法外收入要比年俸多得多。究竟有多少,大概只有他的总管袁乃宽知道。
  不过,从下面的一个例子也可略见一斑。依照前清旧例,崇文门税监每年进献银10万两为袁世凯妻妾子女的“化妆费”。自袁世凯开其端,以后每届民国总统,除黎元洪外,照收不辞。
  此外,总统府的特别费也无定额,袁世凯可以随时批条子到财政部、交通部所控制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取款,而无须说明用途。大总统批的条子,申领几万、十几万,以至几十万,都是不足为奇的。
  有这样一位大总统的父亲,袁家子女吃喝挥霍,自然从不计较钱财。1913年,袁世凯的家眷也陆续搬入中南海。
  袁世凯正室于氏住福禄居,侧室住居仁堂后楼。长子袁克定住北海团城,次子袁克文住中南海流水音,三子袁克良住延庆楼。而袁世凯本人则在居仁堂办公、就寝。
  袁世凯的饮食起居,一年四季都有一套刻板的规矩。他每天早上6时起床、洗漱,6时半吃早点。早点总是吃一大海碗的鸡丝汤面,7时“下去”(由于当时住在居仁堂楼上,所以称上楼、下楼为“上来”、“下去”)。他缓步下去的时候,总是拿着那根藤手杖。这时人们就听得“梆、梆、梆”的声音,最后又听得他发出一声“哦”像咳嗽而又不是咳嗽,这才算完成了他下楼的“仪注”。他下楼后,就到办公室办公和会客。11时半吃午饭。他所用的碗、筷、布碟,都比其他人用的大些、长些,所吃的菜,不但花样经久不变,而且摆的位置也从不变换。例如,他最爱吃清蒸鸭子,那么,在入冬以后,就每顿必有这个菜,位置一定摆在桌子的中央。又如,肉丝炒韭黄摆在东边,红烧肉摆在西边。只要不换这两个菜,位置就固定在一东一西。他吃鸭子的时候,最喜欢吃鸭肫、鸭肝和鸭皮。他用象牙筷子把鸭皮一掀,一转两转,就把鸭皮掀下一大块来,手法是异常熟练的。他还爱吃三姨太做的高丽白菜。袁从不爱吃咸菜、酱菜之类,因此饭桌上就永远看不到这类小菜碟;有的只是二姨太太做给他吃的熏鱼,到了冬季还有上面所说的高丽白菜。至于所吃的主食,也是经久不变的,每顿除了馒头和米饭以外,一定要准备好几种稀饭,大米的、小米的和玉米糁儿的,夏天还多加一种“绿豆糊糊”。这是一种河南人的饭食,用磨碎的绿豆熬成的“糊糊”。
  午饭后,袁世凯上楼午睡约1小时,下午2时起,又下楼办公和会客。5时以后,他就离开办公室,和姨太太们以及未成年的儿女们到中南海各处去散步,有时候也骑一骑马或划一划船。
  每逢袁世凯出来的时候,是要“净园”的。比如说,他要到瀛台去看看,那么,在他没有出来以前约1个小时,就有人按传下来的话,吹着哨子,沿途四处知会,叫人们事先“回避”。这是因为在总统府内办事的职员、杂役人数多,怕他们在无意中“惊了驾”而定的规矩。当袁世凯带着儿女们出了居仁堂的时候,只觉得满园静寂,悄无人声,各处都呈现出空荡荡的一派肃静气象。
  袁世凯大约7时吃晚饭,春、秋、冬三季仍在居仁堂,夏天改在稻香村,跟他外出游园散步的人们,也就和他一起同吃晚饭。这里是一个能够放眼观赏中南海内景致的所在,房子上面铺着稻草,门口挂着葫芦,很有些乡野村风。冬天,有时也在这里吃烤肉赏雪。
  星期日的晚饭,自然就不比平常日子了。这天晚饭是要袁家人一起吃的。正室于氏也来。除了大厨房供应的菜以外,各房姨太太也都带着自做的拿手菜。有的时候还叫外面饭馆的厨师前来做菜,如烤全羊、烤小猪、烤鸭等等。烤全羊,是叫前门外正阳楼的厨师来做的。星期日吃晚饭的时候,袁世凯的神情不像平时那样严肃。他和全家人随意说笑,也和未成年的女儿们逗着玩。这时,公子们也都敢参与说笑,一改他们平常那种畏惧、拘谨的不自然的神态。
  袁世凯每晚9时归寝,在“上来”的时候,当差的必先高声报告:“总统上来啦!”然后他就用和早上“下去”时同样的“仪注”,上楼就寝。
  在中南海,除了于氏个人有厨房以外,袁世凯和所有姨太太、少奶奶们的饭食,都由一个大厨房供应。为了分清内外界,大厨房设置了几个转桶。当早、午、晚开饭、开点心的时候,就由各房的“跑上房的”,拿着提盒到大厨房说明取哪一房的饭食、点心,然后提回去。各房的午饭、晚饭,都是四菜一汤。
  当各房的儿女们生日的时候,照例头一天吃饺子,当天吃面条。所以,每当袁世凯看到饭桌上摆着饺子或卤、酱时,必要问一句:“这是谁的生日啊?”
  当时,除了大厨房以外,还备有西餐厨房。但因为袁世凯根本不习惯吃西餐,所以极少用。倒是长子、次子请客时,还用得多些。
  袁世凯不习惯吃西餐,也和他不信西医一样,他很少吃西药,顶多是苏打片之类的帮助消化的药。
  他很信中药,中药是吃参茸等滋补品。他常常一把一把地将人参、鹿茸之类的放在嘴里嚼。袁世凯就是吃饭,也离不开参茸这类补品。他还雇有两个奶妈,他每天都要吃这两个奶妈所挤出的奶。
  有一次,一位官员看见袁世凯吃饭,菜式简单:鲫鱼两尾,大馒头一个,米糊一碗。袁取调料撒入糊中,搅拌而食。这位官员说,大总统饭食简单,值得全国官员效法。
  谁知旁座的知情人开口了。他说:你不要单看是鲫鱼两尾,那是洹河鲫,和黄河大鲤鱼齐名,都是河南的名产,肥鲜嫩滑。由河南远道运到京城,并不困难。但要保持色味不变,可就有绝招了。先在箱里装满未凝的猪油,将活鱼放入油中,鱼窒息了,猪油也凝结了。这样和外间空气隔绝,色味才不会变化,这才装运。至于袁世凯所食的调料,既不是胡椒粉,也不是姜末,而是东北上等鹿茸研成的细末。鹿茸调入米糊中,既是食补,也是药补,最为方便。袁世凯五十开外,靠它才内应列屋娇宠,外应国家大事,才能够龙精虎猛。
  这位知情人这样一说,在座的各位才恍然大悟。
  
  袁家的万贯家财
  
  袁世凯宦海沉浮三十年,特别是做上山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之后,权力一步步加强、膨胀,直至尊为一国之首,更是登峰造极。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袁世凯也巧取豪夺,为袁氏家族积累下万贯家财。
  1916年,袁世凯去世之后,当时总统府清点他的主要遗产包括:现款、股票、房产、地产、贵重细软等几大宗。
  袁世凯去世后,他的现金财产析17股,分给每个儿子。每个儿子得一股,计12万元。袁克定因系长子,需代父主持家政,独分40万元。15个女儿,每个女儿分到嫁妆费8000元。仅此一项,计银元244万元。
  其他姨太太各随自房儿女生活,不分现金。但袁世凯生前的金银细软、玛瑙玉器、绸缎裘皮之类的,各房姨太太均分了一些。
  袁世凯做了总统后,当时中国政局也是动荡不安,袁世凯也不可能不为自己留条后路。所以,曾在法国银行秘密存储200万法郎,以应临时急需。当时约定:他生前支取,除本人签字外,须有国务卿徐世昌、孙宝琦副署;身后,由长子袁克定签字支取。袁世凯死后,知道这回事的公子们,便问到这笔钱。结果问袁克定,他说不知道;问徐世昌、孙宝琦,他们也支吾其词。200万法郎就这样没了下文。
  至于股票,主要是北京自来水公司、开滦煤矿和启新洋灰公司三大家的。
  北京自来水公司,是袁世凯命他的亲信周学熙创办的。周学熙原任长芦盐运使,家里富得不得了。他曾到日本考察洋务,认定办实业是很重要的一条道路。在华北先后创办了很多实业。其中,就有扩建的启新洋灰公司。
  在华北,与袁世凯有关的最大企业莫过于开滦煤矿了。1875年,李鸿章兴办洋务,创办了开平矿务局。到了1901年,八国联军攻打中国的时候,开平矿务局怕落入日俄之手,想“招收洋股”,扩大、加深与英美的资方关系。不料,当时的总办张翼,因为受了洋人的贿赂,竟把开平矿务局盗卖给英国比墨公司了。日俄战争后,中国开始收回矿权运动。但终因开平矿务局与英方关系已太深,又有中英外交关系牵扯在内,无法收回。于是,当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便命周学熙在距开平矿务局15公里处,创办了滦州煤矿公司,与开平竞争。
  滦州煤矿公司于1907年5月正式成立,官督商办,集资300万两。其中,袁世凯一次性拨给官股50万两。袁世凯还以北洋大臣的政治实力,多方扶植,给予优惠,与开平进行业务上的竞争。双方互相压价,想方设法降低成本,竞争十分激烈。后来,双方都吃不消了。于是,1912年6月,由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撮合,开平、滦州两矿正式合并,组成开滦矿务总局。总局设在天津(即今天津市委大楼)。
  开滦矿务总局的第一任董事长,即由袁克定出任。开滦总局、自来水公司、启新公司都曾以“报效”的形式,一次性拨给袁家大量的股票。这些便是袁家大量的股票来源。袁世凯身后,袁家诸子继续过着一掷千金的生活,除去分得的现款外,还有一个重要经济来源,就是靠这些大企业的股票收息,每年分得大量的花红。
  不过家大业大,不劳而获,也难免坐吃山空。所以,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袁家基本上靠典当祖先遗产为生,差不多算是败落了。
  袁世凯生前,购置了大量房产。这些房产均由袁世凯所认的本家袁乃宽负责管理。
  房产主要在北京、天津,安阳和唐山也有。
  在北京主要有:锡拉胡同两所、炒豆胡同一所、宝钞胡同一所、海淀挂甲屯一所;在天津主要有:胜利路大营门“袁家老宅”六栋大楼、河北区地纬路一所、原英租界10号路一所、成都道两宜里一所;在安阳主要有:洹上村养寿园宅邸、九府胡同一所。
  除去房产,袁世凯还在河南老家,购置大量田地。在彰德(今安阳)、汲县、辉县,袁世凯广置田产达四万余亩。加之在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的投资认股,在清末,袁世凯的私人财产已逾二千万元。
  不过,这些大量的田地、房产,先后被没收过两次。第一次是著名将军冯玉祥督豫期间,基本上把袁家在河南的房产、地产没收充公了。第二次,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标签:有钱 家族 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