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寄语大全 > 正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视频【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如何体现“以生为本”】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改倡导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思想品德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它以铸造学生灵魂为目标,以学会做人为基点,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抗挫,追求个性发展,塑造“自主、自强、自立”的现代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而课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着重点、落脚点,就要围绕尊重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来实施。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以生为本,创造课堂教学民主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知识传授活动,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教师的角色是课堂上的主讲者,是“主演”,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以生为本”的理念,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强调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学习性得到了发展,灵感得到了激发,实现了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交往者、合作者。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把教师的身份由“教书匠”提升到学生终生发展的“奠基者”的历史高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向前走。对于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师来说,比学识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民主化的课堂生活是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基础,课堂上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宽容是解除学生心灵负担的前提。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和谐共处的课堂氛围不正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吗?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我从来都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及时加以表扬,增加他们的信心;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对他们更严格要求,鼓励他确立更高的目标。所以,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灵感像火花一样迸射。例如在《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中,“感受周围环境的美丽”“探究大地妈妈哭了的原因”等设计,引导学生“围绕伤害大地妈妈的四种行为来谈自己生活中的观察与发现”,最终会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我们的大地妈妈已经伤痕累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切,不仅拉近了环境与儿童的关系,为儿童自觉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且较好地处理了“活动”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中有活动,活动中有生活,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得到了很好的调动,因此,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要学会放手、学会理解、学会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以生为本,促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思想品德新教材每一单元的内容都是通过“情景”展现的,把知识和生活绑在一起,事例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来源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新教材的这一特点促使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
   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思想品德课堂新环境,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同时,生活知识还能给学生以亲切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要实现这一要求,就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中去寻找原型。教学回归生活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还要紧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要在知识、思维、心理上与学生的经验储备、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相适应。教师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使课堂成为学生感悟体会、反思提升的场所。并且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以生为本,采用教学方法形象化
   “以生为本”,力求使各种教学环境得到美化,各种教学元素得到优化,各种教学信息得到互动,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投影仪、录音机等教学仪器、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大量搜集素材,精心挑选后制作出课件进行教学,以实现教学形态的开放性。
   思想品德课是师生心灵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对教材要适当取舍,并且要延伸教材。选取的材料要典型、鲜活,是学生生活中熟识的例子,甚至是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故事。教具可以是教师、同学自己的照片、信件、手工制品等。教学方法和形式可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创设情境,可以是小品表演、辩论赛、当小法官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心灵的沟通与对话。
   如教学《遵守交通法规靠自觉》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个真实的交通事故及交通事故数据的视频,画面中一幅幅交通事故场景的再现,一段段惊人的交通事故的数据,不仅带给学生的是发自内心的害怕,更能感悟到交通法规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另外,也可以采用活动课的方式,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如在《家人的爱》中,我布置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让父母感动的事,并让父母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挑出一部分与全班同学交流,许多同学听了父母的心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体现了心灵的触动。
   实践证明,思想品德教育源于生活,是具体化和个性化的“怎样做人”的教育。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活用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
  (贵港市港北区教科局)

标签:为本 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 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