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寄语大全 > 正文

大楚艺术机构:背靠湖北美术院的画廊新贵 长沙阳光100楚桌美术

时间:2019-02-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的招牌仍在,旁边多了一行现代感十足的名称“大楚艺术机构”。    这不仅是称谓的改变,更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位艺术圈人士这样描述其对大楚艺术机构的印象,“不知道为什么,2010年大楚突然就跳了出来,一下子火了。”
   为了这“一下子火了”,总经理卓霜和她的团队下了不少功夫,这一鸣惊人的背后,有蓄力已久的运筹和大刀阔斧的改革。
  
  民间团队接手官方机构
  
   在两馆(湖北美术馆与武汉美术馆)成立之前,湖北美术院美术馆是全市唯一的官方展览馆。19世纪60年代成立,背靠湖北美院,竭尽人杰地灵的优势,让这个地方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艺术圈的朝圣之地,大小画家的画展一定会也只能会在这里举办,包括曾梵志的第一次个人作品展。
   但是在大楚接手之前,湖北美术院美术馆却如它的”年龄”一般。几间展厅偶尔会有画展,悄无声息的开,观者寥寥,一楼甚至开始售卖教辅书籍和画材。“当时的湖北美术院美术馆采用内部承包制,支撑着运营,美术院里面大都是专职艺术家,对展馆经营不是很在行。”回忆起大楚的前身,许多圈内人都唏嘘不已,“没有充足的资金打造现代展览馆,也没有专业的团队管理和经营。”
   在此状况下,湖北美术学院院长董继宁决定将美术馆盘活,探索一种私人团队经营官方机构的新模式,这一理念恰好与大楚团队不谋而合。毕业于湖北美院油画专业的张展当时已是武汉小有名气的画家,出任大楚艺术机构艺术总监及策展人。
   “在大楚来以前也有很多单位和商业机构去洽谈,甚至包括一些大商家。董院长担心把这里弄得太商业化,难以把握,通过对我们多方情况的了解和实力的考察,经研究之后选择了我们。”
   张展所说的“实力”有三点,一是经营者的专业能力和艺术水准,对展品的精准眼光和评估;二是管理者的商业经营和管理的经验,“在大楚之前,我们就参与过多家画廊的筹备和管理。”第三,则是雄厚的资金支持,大楚吸引了几家投资机构入股,初期的改造和装修费用就投进200多万。
   官方、个人、资本,大楚艺术机构将这三个因素揉在一起,这在武汉艺术机构中并不多见。官方如两馆,由政府拨付资金扶持,展览形式和内容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个人如武汉诸多民间画廊,以一己之力打造,规模难以扩展;企业资本投资于画廊和艺术空间,如今在武汉已寻找不到,但可以想见,商业与市场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大楚站在了三方的交界点上:湖北美院的场馆,历史久名声响,聚集了周边一大批画家资源,占尽地利;专业团队运营,张展在艺术阵前把关,卓霜开拓市场,20余人的团队分工合作;数家投资机构的财力支持,是保证展览质量、展馆维护的强力后盾。
   这一模式在国内也尚属稀有,但在国外早已是通行的艺术展馆运营模式,比如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国外的美术馆会设置一个董事会,做大型展览或是购买名作都要表决,董事会成员个人购买作品都捐赠给美术馆。”
   在美术馆和画廊开启上,张展觉得自己赶上了好时候,“武汉总是比一线城市慢了半拍。”2006、2007年,北京的艺术品市场呈井喷之势,反观武汉仍是一副静悄悄的模样。在2010年张展准备接手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时,武汉开始发力,“我们这里不缺艺术家,缺乏的是打造推广他们的运作机构。”
  
  官方展览占到所有展览的30%
  
   进入湖北美术院美术馆这块新领地,大楚的团队开始了一系列改进,老展馆开始了向年轻化、前沿化迈进。2010年5月15日,大楚做的第一个展览“1+1湖北当代艺术作品展”一鸣惊人,大楚“一下子就火了”。
   如何演好新馆开张的“处女秀”?曾有人向张展建议,不如就做一个名家展,借助大名头,自然能吸引很多人。但张展没有采纳这一提议,“我们要打造一个不同于以前的新展馆形象,就从做年轻人展览开始。”
   “当时,武汉的年轻艺术家很难找到一个正规的艺术场所来推广他们的艺术,我们希望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张展介绍到,老展馆以前更多是以宣传传统艺术为主,加之湖北美院也要兼顾省内各个地方的基层美术发展,对当代艺术等比较新的东西关注不多,也没有人去运作这一块,尤其是对年轻人关注的更少。
   这次展览,大楚向全湖北省的青年艺术家发出作品征集号令,包括咸宁、荆州、黄石、黄冈等地都有作品参展。一个艺术家拿出一张作品,这就是“1+1”的涵义。大楚还特意挑选部分艺术家,前往其工作室考察,“我们要证实,他是不是一直坚持在创作。”
   展览开幕当天,大楚将社会各界艺术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邀请至现场,“我还请他们上台讲话,谈谈对当代艺术发展的看法。希望他们能了解,我们是怎么做展览的。”这一颇具“智慧”的举措,让湖北的艺术文化圈和政府主管部门认识了全新打造的美术馆、新的大楚艺术机构。众多的年轻人挤满了展馆,目睹这“年轻”的艺术盛会,让参展的100多位年轻艺术家兴奋不已。
   开馆前期的几次展览相当成功,通过邀请官方的参与和扩展年龄层、艺术门类,使大楚得到了官方和艺术圈两方面的认可。
   大楚艺术机构拥有四个展厅,在面积上仅排在两馆之后,而场地租用价格相对便宜,运营方式比之官方展馆更为灵活。一些大型和官方性质展览,如果没能拿到两馆场地,大楚则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而随着一次次成功策展,这里甚至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目前,官方展览占到大楚所有展览的30%。
   得到了“官方认证”,大楚仿佛被颁发了一块“质量认证”奖牌,展览需求越来越多,现在多数展览已不需要大楚四处张罗,它们会自动伸出橄榄枝。今年3月初,在大楚举办的一场“墨分五色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因为参展的清一色是70后当代水墨前沿画家而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这场与湖北美术家协会合作的展览,即是对方主动上门与大楚洽谈而成形。
  
  初涉艺术品交易,不分门派
  
   地位有了,声望有了,2011年7月,大楚团队开始筹划建立商业艺术画廊。在此之前,大楚一直做面向公众的教育推广性展览,以“美术馆”的姿态呈现在众人眼前,并未涉足艺术品交易买卖的领域。画廊建立后,形成“美术馆中藏画廊”的格局。“我们不同于一般的美术馆,但是有美术馆的性质,我们又不是画廊,可是我们又有画廊的特点。公众需要什么,就提供相应的方式去服务。”
   画廊第一个收藏展,是湖北两位水彩画名家许海刚、陈勇劲的作品。这次展览出人意料的火爆,“展品基本销售一空”。之后陆续做的5、6个收藏展,既有武汉本土知名水墨画家沈伟,也有本不为人熟知的北京青年油画家袁媛,“几乎每次展览后作品都所剩无几”。袁媛是中央美院油画专业的研究生,作品中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本以为销售情况并不会乐观,没想到却受到武汉藏家的热烈追捧,“展览完毕之后,藏家们排着队请袁媛吃饭,她在武汉的名气比在北京还大!”
   每个收藏展在开展前,都会有一个开幕式,大楚的一楼大厅里,有一块专门的空间用做举办开幕式。展览策划人和受邀批评家对作品进行解析,对收藏家系统地讲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画家的个性特点。“有些藏家可能来的时候并没有打算购买,通过我们的讲解,他对作品产生了共鸣,从看不懂到看得懂,最后去欣赏和喜欢。”展览完毕许久,仍然有藏家追逐她的作品。
   在艺术追求与市场需求之间,大楚握着一把“中和”的标尺。除了作品的“卖相”,艺术品位上更要把关,还有画家的造型功底,作品的材料运用、画面表现内容、表达效果都要比较“正统”。价格则考虑地域性,作为一级市场, “目前武汉市画廊作品的价格在五千到八万之间比较容易成交。”
   这把“中和”的标尺,也同样应用在艺术家的选择上。无论老一辈艺术家,还是中青年画家,或是年轻一代,名家也好潜力股也好,大楚都乐意支持,“只要他的作品是优秀的、有时代感的,我们都会关注。”
   面向公众并具有“美术馆”特质的画廊,也影响着选择大楚画廊的藏家群体。张展不希望为大楚的藏家做一个偏向定位,他认为走多元风格的大楚,必定是要吸引最广泛的收藏者。“大楚画廊的最终目标就是提升大众的艺术素养,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标签:湖北 背靠 新贵 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