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军校国防生 > 正文

小学英语教师人文素养的建构【建构班级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所谓班级文化,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以人为本,以人的心灵的纯洁与美好、人格的健全与高尚为中心,以人的个性的完整与张扬、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与确认为根本,以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与统一,人的生命的有序与完善为目标的文化精神的修炼和涵养。而初中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通过班级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来潜移默化的实现,同时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
  一、 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交往素养是前提
  青少年学生的交往主要在家庭和学校展开。面对成长和学习中的困惑及难题,不少学生回家根本拒绝与父母交谈,在学校又不能及时与老师交流,而渴望交往与倾诉的心情又十分迫切,只好与一些“朋友”或网友来诉说,有的甚至通过早恋来向异性朋友吐露自己的心声,且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以致迷失了方向。因此,建构班级文化首先必须畅通学生的交往渠道,正确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沟通亲情,跨越和谐交往第一步。
  亲情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孩子今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他们接受父母的教育,必须学会与父母沟通。笔者通过组织活动,让他们去注意、观察、感受父母的艰辛,体会父母无私的爱,从而健全自己的人格。同时,要求家长留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生活和自由思想的空间,多与孩子交流。
  2.接纳同学,培植和谐交往的土壤
  农村初中90%的学生是寄宿生,多以“自我”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往往形成封闭式交往。而要发展交往就必须接纳同学,要 努力发现别人的优点。初中生的最大弱点就是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也不屑一顾,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差不了多少。我便利用每天的朝会课让同学们举出生活交往中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以及事例,讲出来大家分析,找出其中的闪光点,从而对照自己的行为,找出差距,提高认识,自觉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3.亲近教师,生成和谐交往的源泉
  老师是学生成功道路上的引路人,特别是在信息不太发达的农村中学,他们把老师认为是可以信奈的朋友,可他们又总与老师保持一定距离,怎么办呢?一是要敞开心扉,倾诉烦恼,寻求帮助。学生感情比较脆弱,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往往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好长时间都难以静下心来再投入学习。这时他们确实需要有人帮助,排解心中的忧愁。因此要鼓励学生主动去寻找一位自己信任的老师,向他敞开心扉,倾诉烦恼,请求帮忙找出解决办法,由此早日放下思想包袱,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是要生成问题,主动请教,动力永在。古人说“学贵质疑”,我在班上经常鼓励学生问问题,要求每天问科任老师一个问题,一周内,各学科至少要跟老师联系一次。倡议之后,请教问题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了,不仅消除了同学们学习中的疑难点,而且,也融洽了与学科老师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
  二、 创建优良的班级环境,提高育人氛围是关键
  夸美纽斯指出:“学校本身应当是一个快乐的场所,教室清洁明亮,饰以地图、图表和伟人照片,并有可供游戏、散步的空间,可供观赏的花园,使学生来到学校就觉得快乐。”他说明了学校环境育人的重要性。而在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学生80%的活动时间在教室。因此,高品位的班级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进取。
  1.墙壁说话,整体划一。小小的一间教室,也就是144?m3的方块,要让她充满生机与活力,就得精心布置,达到和谐与完美。教室四壁精心布置了“恰同学少年”、“ 放飞理想”、“完善自我”、 “青春信箱”等专栏,并且悬挂具有激励性的名言警句及名人画像。在教室顶面用花篮做了一个“成功摇篮”,让学生把自己或他人的每次成功折成纸鸽写上成功者的名字放入其中,并每周评比一次“成功之星”。
  2.巧用空间,构建和谐。教室还有“闲置地”,利用教室后面的右角落,布置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捐书、换书、看书,布置书香班级。利用教室后面的左角布置“卫生角”,要求清洁工具摆放有序且不能成为教室的垃圾死角,使学生随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第二阵地,彰显特色。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就是学生成长的第二阵地,我要求学生每两周办一次主题性黑板报,内容丰富、具有特色。要求人人参与,文字编辑、新闻采写、版面设计全由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及设计、选材、抄写、写作的能力提供了舞台。黑板上方红色标语“展现自我 超越自我”为每个人提供了自我展现的动力;左下角每日一句的名人名言,让同学们时刻感受着伟人的精神魅力;右上角的“每日一星”确定了每天表现优异的学生。
  三、 创设合理的班级制度, 规范行为习惯是保障
  在班集体中,班级制度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1.预设班级目标,生成集体动力。一个班级从初建到成熟有一个发展过程,班集体的形成和巩固是以共同奋斗目标为前提的,而正确的奋斗目标是维系师生为之奋斗的共同纽带,是班集体前进的动力。而班级目标的制定需要有远景规划与近期目标,在初一进校时,由于刚刚离开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初中生活一切都是陌生的,便引导他们制定了“学会生活、学会独立”的奋斗目标,到初三时,与他们一起制定了“把握自我,超越自我,争做优秀毕业生”的目标。
  2.制定班级公约,养成良好习惯。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卫生值勤、奖惩等多方面, 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 班级公约是由学生讨论而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是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这样,获得学生的认同心理,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3.干部竞争上岗,形成民主治班。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并设置多种岗位,创设机会尽量使多数学生以各种角色活跃于班集体管理的位置上,并定期述职、竞选轮岗。在多元多向的竞争中,给每位学生带来机遇与挑战。
  四、 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培养创新品质是难点
  新课标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要在班级文化建构中发挥学生的潜能需要以班级活动为载体。
  1.主题班会为载体,校正行为是目的。主题班会形式多样,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例如:针对学生早恋开展了“青春期我们该怎样面对”、“我为青春喝彩”等主题活动。
  2.文体活动为依托,彰显个性扬能力。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我经常结合重大节日或学习阶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了歌咏赛、篮球赛、乒乓球赛、小品创作大赛等,并将成绩优异的节目在学校组织大型文体活动时亮相。
  3.社会实践传真情,增长见识终受益。结合清明节、 “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针对学生尊老敬老意识淡薄,在重阳节这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洗衣叠被、表演文艺节目;还组织劳动实践,如“农民伯伯的一天”;进行了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等,这些活动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学生耳濡目染,动心动情。

标签:建构 素养 班级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