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开题报告 > 正文

职校呼吁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近几年,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各门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有的班级达到八、九十人,可以想象,尽管有教师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学校的先进管理模式,入学的新鲜劲一过,每班有这么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再加上他们的素质总起来度不高,以后会发生什么事都难以预料。 “精武门”、“婚姻介绍所”等新名词不断地冠给学校。根源在哪儿呢?班容量太大了――小班化教育势在必行。
  
  一、学生来源的多元性。
  
  与普高学生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划线招收,其德管基础整齐。素质铰好相比,职高生来源呈多元性特点:一是初三分流的中差生;二是普高招生后的落榜生;三是学习意识觉醒要求学技术的外出打工者;四是社会待业青年。这几种学生的思想文化基础、学习需求都比较差,
  且参差不齐,给教育教学起点和目标的确定增加了难度。
  
  二、入学动因的复杂性和功利性。
  
  据调查,职高生中真正是自己主动愿意、且有充分的学习预期,决心通过刻苦学习,争取学有所成的井不多。大量的是以下情况的学生:一是内需功利型,即普高没考上 自己愿读职高,但功利性明显。如:① 觉得年龄小,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不宜,读职高可把人混大;② 即使出高价读普高也跟不上,读职高轻松,还可学点技术,将来也好找工作;③ 家庭经济困难,想吹糠见米的学点技术,好外出打工等。二是外因驱动型:即学生自已并不想读职高,是父母或老师要求读,具体表现是:① 父母觉得读职高可学一技之长,好谋生挣钱,要子女读;② 明知子女成级差,表现不好,难管教,送读职高,既可学技术又可减少自管的麻烦,一举两得;③ 普高考不上,职高将就读;④ 家长不愿送,学生本人不想读,但看到同伴都去了,自已也跟着到职高报名,觉得大家在一起好玩。这种学生一遇困难或问题,不是家长借故召回就是自己辍学。⑤ 家长明确要求到职高学几个月技术后,外出打工挣钱;⑥ 因犯错被初中或其他学校除名,无处读书,到职高就读避难。这种学生恶习多,教育难,人虽不多,但不良影响大。
  
  三、 德智基础的浅薄性。
  
  从我校所招收的职高学生的总体情况看,虽然大多数能遵规守纪,服从管理,在学校管束下愿意学习,但相当一部分人的德育和管育基础肤浅和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不明,学习目的不清。总体表浮躁好动,没有明确的理想,不知读书为什么? 将来怎样立身处世没想过。
  2.品德行为习惯不良。行为飘浮,作风放荡,习惯差,少数人抽烟喝酒,甚至男女生在一起酗酒:打架斗殴事常有发生;学习很不主动,除上课外,课后及双休日在校很少有人看书学习,有的甚至上课没精打采,无故迟到缺席现象时有发生,虽经多次教育和严加管束,但反复性大。
  3.双基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多次经历考试失败的打击,学习方法不好,因而学习信心不足,严重影响职高期间的学习和知识的迁移。
  4.组织性、纪律性不强。小团体意识浓,进职高后,仍自由散漫,无故迟到缺席,有的甚至旷课。晚睡不按时就寝入睡,有的甚至躲过管理人员和保卫人员的眼睛翻墙进出学校等。
  5.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力差。职高同学虽有敢想敢为、好表现和强烈的实践欲,但是非观念不强,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和危害,经常做出一些违规违纪的事,如损坏公物、聚众斗欧等,老师发现进行教育,承认错误快,反复性强。个别的甚至成了害群之马。有的本人也想学,但一遇到困难或不认真学习的问题,就自觉不自觉的随波逐流,昏昏然打发时光。
  这些处于十字路口的学生,不仅如此,更有甚者动刀杀人。有的职校生,在校学业完成不仅不能造福家乡,反而危害称霸一方。这些听起来危言耸听,但事实已是如此。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如果实行小班化教育,使教师和每个学生有时间和机会零距离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类似上面谈到的现象是不是会少一些呢?
  作为职校教师,面对每班七八十的学生,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小班授课已在美国许多州得到实验。近几年,加利福尼亚州、威斯康星州以及其他地方已经在减少班级人数上采取了重大举措。国会早在1998年为班级缩小计划拨款时,就已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重要意见。计划在以后的7年里雇10万多名教师用于缩小班级规模。
  实验表明,给小班授课的老师能够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于帮助每个孩子。小班授课也增加了课堂的安全感,秩序和纪律性。同时也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小班化教育是近年社会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的新兴产物。它必然要打破传统教育中,制约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各种不利因素,形成自己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人才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一个“小”字,函盖了其教育的主旨: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标签:呼吁 职校 小班化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