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开题报告 > 正文

微软社会招聘 微软:社会的企业公民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微软相信,当业务运作和企业公民的努力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贡献。   Microsoft believes that it can mak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when its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citizenship efforts are closely aligned.
  
  
  《中国外资》:CSR在微软的公司战略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微软:微软发展至今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即:企业社会责任是一家企业实现持续、长久发展的基石。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曾说:“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应当利用自身资源对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公民,我们的承诺和责任建立在公司使命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我们要利用整个公司的资源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创造各种机会,促进各地的经济增长,并通过创新技术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源于这一信念,公益理念早已成为微软公司DNA的一部分。
  开展CSR事业至今,微软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第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企业来说,选择投入怎样的公益事业是一个重要课题。微软在选择公益项目时,会结合、发挥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即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
  第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急政府之所急”。现在,政府提倡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我们在选择项目时,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缩小数字鸿沟。比如,我们开展了“潜力无限――社区技能培训”项目、合作成立了社区学习中心扶助弱势人群、建立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试点示范工程等等。
  第三,只有形成一个CSR合作伙伴生态圈,才能真正发挥这个体系中各方的最大优势和效用,形成有机、高效、可持续的公益模式,实现互补,真正为社会和人民带来长期的帮助和效益。
  第四,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真正为社会弱势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带来长期、实在效益的企业公民项目必须是可持续的,而不是一朝一夕的孤立行为。这就要求企业规划项目时,首先要考虑到与企业自身业务运营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盈利和企业CSR的良性互补。在此之上,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创新、可持续的项目模式,实现项目的良性运转和循环。
  微软大中华区企业传播及企业公民事务总经理陈然峰认为:“企业公民的实质是企业如何承担其应负的社会责任。企业要想真正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必须从战略上着手,要让企业公民成为企业的DNA,实现业务运营和企业公民运作有机结合、商业策略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CSR不是简单的慈善捐助,而是在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寻找到一个契合点,通过系统而科学的规划运作,运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企业自身盈利的同时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做到企业和社会的共赢。”
  《中国外资》:微软CSR在中国的具体实施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哪些项目?
  微软:微软一直把负责任的商业行为视为其CSR理念的根本:确保其业务实践是诚信、透明和负责任的;确保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支持行业标准,严守商业道德,保护环境;确保微软的产品与其它公司的产品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微软帮助人们把握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机遇,运用技术和创新来促进社会进步,努力缩小数字鸿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为了缩小数字鸿沟,微软中国主要在教育、农村信息化和社区事务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
  教育方面,03年11月,微软中国与教育部合作开展“携手助学”项目(下文有具体介绍),通过建立计算机教室、培训信息技术骨干老师、开发教程和课件等方式,支持中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重点放在农村和边远地区。08年11月,微软与教育部又签署了“携手助学”项目二期。
  为推动农村信息化,微软与工信部(原信息产业部)在06年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信息化技术推广到农村和边远地区。迄今为止,微软已经通过建设信息服务中心和综合信息培训中心、提供信息大篷车、开发培训课件等方式,在河南、四川、贵州、新疆等地区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期间,微软强调三个原则:第一是“Affordability(用得起)”:价格低廉,让农民买得起、用得起;第二是“Accessibility(摸得到)”:农民能够轻易地接触到这些技术;第三是“Relevancy(用得上)”:信息的提供符合农民的需求。这三个原则共同构成这个项目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微软通过自己的技术来影响农民,缩小数字鸿沟,为农民朋友的生活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社区事务方面,微软中国的社区事务与近60家国际、国内非营利组织、政府及学术机构合作,通过成立社区学习中心(CTLC),为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充分接触信息技术的个人提供技能培训,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变化,为社区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04年6月至今,微软已在北京、上海、云南、甘肃、黑龙江等14个省(市)建立了31家社区学习中心,直接培训2万人,惠及人群近20万。同时,微软对流动工人的生存和社会融入问题进行了专门调研并举办了多次专题研讨会。
  此外,为了促进本地软件经济和本地创新,微软致力于通过与本地政府、行业领导者以及有影响力的企业有效沟通,合作建立可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本地软件经济,帮助社区提高技术和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竞争力。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了战略投资、人才培训、技术合作、软件外包和硬件采购等方面。比如,人才培训上,微软与教育部02年开始启动的“长城计划”到08年底已进入第三期的合作;六年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课程建设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极推动了国内高校计算机教育事业、提升了计算机基础科研水平。
  微软还与国内多家软件园合作,扶植创业型企业并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开发学生潜力。这方面的项目包括:面向中小型ISV先后推出的两项扶植计划BizSpark(创业企业扶植计划)和“驾驭平台,升级财富――软件开发商创新应用集结号”行动,以及每年一届的全球学生科技竞赛――“创新杯”等等。
  《中国外资》:金融危机对微软未来的CSR战略实施有什么影响,该次冲击是否会挑战原来的规划?
  微软:微软的使命是帮助个人和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CSR作为微软公司DNA的一部分,融入在微软的商业战略之中,是长期性、指导性的理念,不会因为短期的市场波动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经济发展放缓的情况下,企业开展CSR战略时,更应认真考虑各项行动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用商业战略的眼光思考CSR也变得愈加重要,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CSR行为可以真正为所需要的人群带来最大化的效益。为此,微软将继续坚持在CSR方面的几点原则,即发挥自身优势、与社会热点相结合、重视合作伙伴的作用、建立CSR生态圈,以及探索可持续的公益项目模式。
  《中国外资》:微软领导层在未来关于CSR还有怎样的构想和打算?
  微软:为了实现“帮助个人和企业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力”这一使命,微软将继续通过新的产品和项目,运用技术、培训及合作等方式,改革教育形式、促进本地创新并创造就业岗位和机会,为大约50亿尚未享受到科技所带来便利的人们提供支持,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为人们创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将着重在三个方面:改革教育形式、促进本地创新,以及创造就业和经济发展机会。
  我们相信,当业务运作和企业公民的努力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贡献。FIC

标签:微软 公民 社会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