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开题报告 > 正文

初中语文知识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八法”】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人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反复的历练,经常的运用,才能形成。在多次的语文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方法。
  1.观赏借鉴法
  教师平时可引导学生收看“早间新闻”、“子午书简”、“科技博览”、“焦点访谈”,双休日、节假日收看“电视诗歌散文、高端访问、今日说法、开心辞典、幸运52、同一首歌、曲苑杂坛、正大综艺、大专辩论会”等节目,这些都是中央各台的电视精品栏目,其说话和朗诵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语速疾徐,控制有致,仪态自然大方,感情淋漓尽致,生动形象的展示了语言的无穷魅力,堪称汉语的典范。经常观看和欣赏,除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外,有很多朗读、说话、交谈、辩驳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和借鉴。如果用心听、看,可纠正平时朗读时错误的发音,学习并掌握朗读语速、句读和节奏等的控制技巧,提高朗读能力,养成敢说、会说较为流利的普通话的习惯,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为了促进学生收看,我们曾举行过“我所知道的外国领导人、新闻发布会、本月的焦点知多少、我所了解的高科技、和任志宏比朗诵”等学习成果交流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有目的的播放名家朗诵的音像资料,组织学生观看学习,也是一种收效显著的方法。
  2.做写结合法
  教师设计好实践活动的专题或主题,先引导和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去做某件事,然后再写作文,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专题有的是先阅读后写作,有的是先听说后写作,有的是先观看后写作,有的是先观察、调查、采访后写作,有的先做实验再写作,有的先策划、制定方案执行后再写作……不管什么类型的专题,其共同点都是先手脑并用踏踏实实去干某件事,然后再作以书面总结,写出自己做后的收获和体会。比如《本天(或周)我当家》,第一步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先制定一个家庭理财的书面方案,第二步按方案实施,用日记写出具体执行情况,第三步写一篇文章,总结经验教训。
  3.角色扮演法
  教师可利用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读书交流会、主题班会、课本剧表演、诗词欣赏会等形式,来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如杜甫的《石壕吏》课后练习要求改写成课本剧,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黄澜同学改写得较为成功,几个同学表演过后,大家对练习提出的问题“有人说,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迎刃而解,对诗歌的凝练和含蓄艺术感受很深。学过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后,教师组织学生到环城公园,先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的美好可爱,然后以《环城公园访友》为题,现场观光,看后作文,学生不但学会了把物当人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还懂得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是人类朋友的道理,人应当学会自觉主动的去爱惜和保护环境。表演过《皇帝的新装》后,可让扮演皇帝、大臣的同学谈对人物性格的体会,学生会加深对不同人物极其个性的理解。《背起行囊走四方》,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及“游客”,到西部地方去领略大漠戈壁风光、敦煌佛雕艺术。
  4.做游戏法
  教师可利用猜谜、制谜,成语或词语接龙、接句,联想接龙、接句,对对子、对歇后语,说广告语、流行语等语文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只要准备充分,组织得当,学生都乐于参加。
  5.才艺展示比赛法
  教师可利用校刊、黑板报、墙报、手写报、广播电视、联欢会、演讲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参加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征文等多种类型的作文比赛形式,来培养学生综合表达的能力及创新能力。青少年的表现欲和上进心大都很强,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以发现和展示学生某一方面的才华。如教师可利用教材“课外古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这一资源,设计“诗词背诵、默写比赛”和“看谁知道名著中的典型形象多”,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有能写会画的同学,就多刊用他们的作品,有能歌善舞的同学,就多给机会登台亮相一展风采。还有,教师平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各类作品汇集成本,配上插图,自为其名,彼此之间交流。每当有学生的作品被报刊杂志发表或获奖,教师除了公开表扬外,还应注意收藏保存。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兴趣盎然,百做不厌。
  6.信息反馈交流法
  教师可指导学生查找网络资源、图书资料,来培养学生筛选、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如学习“说不尽的桥”及吴冠中先生的《桥之美》一文,教师课前先要求学生查找搜集有关“桥”的图片、照片、文字说明等资料,然后按照建造的材料和时间来分类整理。家里有可上网的电脑和打印机的,利用“google”进行搜索,有选择的浏览与“桥”相关的网站网页,把有用的资料及时打印出来,或建立一个新文件,逐一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把有用的资料分类集中在一起,最后再打印出来。各种资料备齐以后,在班里分组交流或集中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再如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搜集、处理有关古今中外“战争”的资料。这种方法的运用,个人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分组合作完成任务,最重要的是做后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彼此交流,通过交流学习,来扩大见闻,增长学识,让信息不断生成、增值。此外,交流过后,还应注意保存好信息资料,为写作引用时服务。
  7.综合探究法
  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对学过的内容作一定程度上的探讨和研究,这是当代所提倡的一种科学而先进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探究活动可以遍及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它要求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学习和研讨,能够获得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在某一方面、某一问题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认识和体会。这种发现、认识和体会对学生个体来说,以前是没有过的,只有在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之后才有可能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综合探究活动看重的是探究的过程,其结果的正确与否并不十分重要,哪怕结论不够准确甚至出现错误,对学生来说也是有益处的,毕竟吃一堑可以长一智嘛。比如学过余秋雨先生的《信客》后,教师顺水推舟,建议学生再读一读《道士塔》、《寂寞天柱山》、《朋友》、《谈读书》等作品,探究一下他的散文有何特点,美在何处?然后以《走近余秋雨》为题,写一篇探究性的文章,有不少同学都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及见解。再如学生在八年级时尚未学习九年级物理书里才出现的“浮力定律”,教师便设计“每月一题”〈〈鸡蛋的沉浮说明了什么〉〉,要求学生在家里自主做实验进行探究,先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然后亲自动手动脑做实验,认真观察结果并作好记录,最后查找有关资料给以科学解释。绝大部分同学都顺利完成了此项任务。有的探究很出色,不仅明白其中的科学方法道理,还从中悟出了“生命需要坚忍的精神”这一人生哲理。(详见《学生自荐佳作集》里李洁等几位同学写的作文。)
  8.自主实践法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过著名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观点,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最终“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7页),这便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挥自主作用的理想境界,是我们语文教育追求的最佳目标。学生学习语文,参加语文实践,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用语文知识会独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宿州市12小学门前修建了一个天桥,但有不少行人视而不见,仍横穿马路,原因何在?学生便自主展开调查,找出了不走天桥的4个原因:1、交通安全意识淡薄。2、绕着走,怕麻烦。3有急事赶时间。4、桥上脏,常有人乞讨。并向交警部门提出了3个解决的办法,受到肯定和赞扬:1、设立警示牌,写上醒目标语“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和幸福,请走天桥”。2、对横冲直撞和破坏环境者严管重罚。3、借助多种媒体加大宣传的力度,对违反者曝光,责令改正。再如: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教师便抓住这一契机,点拨学生:现在,全国上上下下都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动脑筋,想办法,抓落实,哪怎样才能优化我校周边的育人环境呢?有几个记者团的同学敏感的认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便展开调查,给县委县政府写了封公开信,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信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并设法解决,拉开了治理学校周边环境的序幕。这个例子表明,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某种需要,可以自主策划,确立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像开主题班会、新年联欢会、朗诵会、某些方面的调查等活动,完全可以放手叫学生自主设计和安排,自主组织开展,教师不妨只当当顾问好了。
  以上几种方法,在实际运用时,有时以一种为主,有时可兼用两三种,这要视具体实践活动的任务而定。随着实践范围的扩大和研究内容的深入,还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被发现总结出来。
  收稿日期:2012-02-26
  

标签:实践能力 初中语文 培养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