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开题报告 > 正文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知识点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独立学习的开始。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分析,甚至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学会这种读书的方法,就会走进较高的阅读境界。
  本单元的课文可读性很强,多出于名家之手,风格不一。有幽默风趣的《送行》,有明快的语言中包含着悲情的《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有厚重深沉的《台阶》,有以轻松笔调写白日梦的《呼兰河传》(节选)。详细读完会让我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我们学习本单元是应透过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内涵,发现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想、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从而了解世间百态,了解普通人的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热爱生活。
  二、 知识点梳理
  (一) 《送行》
  1. 字词积累
  尴尬凄怆邂逅雪茄
  解聘饯行熙攘叮咛
  2. 作者作品
  马克斯?比尔博姆,英国十九世纪漫画家、作家。著作《马克斯?比尔博姆文集》。
  3. 文章结构
  4. 文章内容总结
  不可否认,这篇散文有喜剧成分,真正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却能动真情,真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假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作者以幽默的笔法调侃生活中的窘事,对生活中虚应故事的繁琐礼节暗含针砭。
  这篇幽默散文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有感情而不懂得如何表达,所以常常是事与愿违,会在一些场合出现尴尬,而勒罗受雇扮演“送行者”却表现出令人感动的真情。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通过幽默传达了人与人渴望真实情感的愿望。
  5. 重难点分析
  这篇课文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带给读者对文章中心意思的多种理解。请问:你是怎样理解本文的中心意思的?为什么?
  这篇课文的主旨至少有四种理解:① 旨在反对繁文缛节,主张真情实感。② 旨在说明“假作真时真亦假”的人生哲理。假戏可以真做,真戏也可以加做。真正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却能动真情。真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假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真与假是相对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③ 旨在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虚伪。④ 旨在通过侧面描写勒罗从“舞台”到“月台”的故事,说明只要根据市场需求,找到合适的岗位,并在岗位上付出真情,就能获得成功,就能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真情。
  6. 写作特点总结
  (1) 文章在故事发展中刻画人物。
  文章描写勒罗,手法艺术,先写勒罗送别的场面,接着插叙勒罗的经历,然后写勒罗的谈话。刻画勒罗的形象,一是通过车站送行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此时“我”并不知道勒罗是受雇送客,因而完全被他的形象所感动。勒罗真诚而慈爱,充满感情,几乎像那位美国小姐的父亲;勒罗极有风度,穿着得体大方,像个银行家;勒罗是有教养的,他见到“我”之后的举止温文尔雅。在他和“我”的交谈中,读者可以对勒罗有进一步的了解。勒罗是聪明的,他选择了这样一个职业;勒罗是敬业的,他出色而认真地完成每一次送行;勒罗是有自己主见的,他并不认为送行是纯粹的演戏;勒罗也是精明的,他知道自己已经是送行人中的行家里手,可以借助这方面的技巧来赚钱。除了勒罗送行的动作神态描写以外,还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如他还记得在七八年以前借过别人微不足道的“半克朗钱”,说明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当“我”提出要学习送行时,“他翻了翻一本精美的记事本又说道”,让人感到他是一个认真的人。
  (2) “不动声色”的幽默手法。
  文章作者把一件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写得一本正经,甚至理直气壮,让人感到了幽默的魅力。文章写送行的尴尬,说“互相注视着就像不会开口的动作瞧着人一样”,“只盼着车警吹哨开车来结束这一出滑稽戏”;被送者出现在列车上时,“已像是一张陌生人的脸――一个巴望讨好、哀哀求助的、笨拙的陌生人”,把他的尴尬写得惟妙惟肖。写勒罗在车站与美国小姐告别假戏真做的动作神态,出神入化;而勒罗的教养风度,则又反衬出“我”这样的知识分子的没有见识。这种幽默的写法使文章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二)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1. 生字词
  憧憬 嚼舌头 鞠躬尽瘁
  考妣 姊姊 惊骇
  擒住 菩萨 摧残 ?袜
  龌龊 野蛮 无聊
  2. 作家作品
  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精通绘画、书法,亦擅长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3. 文章内容及主旨
  作者通过对自己孩子童真生活的描写,寄托了对儿童的爱,赞扬了孩子的率真自然,对纯真人性在成长过程中被世俗生活的磨灭,表现出极大的哀痛。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向往。
  4. 重难点分析
  (1) 为什么说孩子们总有一天会失去童真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能否结合以上内容说说理由。
  明确:是世俗生活,社会风气和教育的弊端导致孩子们会失去童真。
  (2)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明确:孩子们抱怨,说明孩子们还率直,所以我“欢喜”;孩子们感谢时,说明孩子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直率,所以我悲哀。
  (3) 文章题为《给我的孩子们》,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究竟要给孩子们什么?
  明确:一本记录童年生活的画册;一段黄金时代的美好记忆;一份关于成长的殷切的希望――希望孩子们永远保持童真。不仅是给自己的孩子们,也是给所有的人。
  5. 文章结构:
  6. 主要写作特点:
  (1) 第二人称的运用。
  散文直呼孩子们的名字,用“你”“你们”的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真情直白,亲切自然,感人至深。
  (2) 小中见大。
  本文从生活中最普通的现象有所发现,通过选取孩子们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点点滴滴突出孩子的率真自然、天真无邪。从这些生活琐事中感悟到人性在社会中的畸形发展,从而不动声色地对社会不良风气和教育作出了否定。
  (3) 真挚深切的情感,朴实直白的语言。
  (三) 《台阶》
  1. 生字词
  凹凼硌涎水揩嘎筹划黏撬尴尬过瘾?摇
  唿嗒熬住憋住门槛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2. 文学常识
  李森祥(1956―):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后进入浙江省广电局从事专业影视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现已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有我们熟悉的《天下粮仓》等。
   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生活中的他同样保持着朴实无华的风格。
  3. 文章结构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对高”
  三级台阶老屋九级台阶新屋
  要求:地位 尊重
  父亲:要强老实厚道
  愚公移山的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
  4. 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
  5. 对话文本
  (1) 课文情节跨越的时间很长,作者设置情节的特点是什么?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作者设置情节简洁、精当,抓住主要事件,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片断,使情节集中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2)“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探究人物形象,应该在通读的过程中,根据故事情节,一一列出人物思想性格的要点,然后整体思考,加以整理,看什么是性格的核心。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3) 作者刻画“父亲”这个普通人的形象有什么意蕴?
  ① 用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②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4) 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
  (5)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6) 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父亲的神情写得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7) 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6. 文章主要写作特点
  (1) 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
  本文略写了造新屋子的过程,而侧重描述了造台阶的过程和父亲的兴奋,突出了父亲的人物形象,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 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生动传神。
  (3) 语言质朴、自然。
  文章通篇采用白描手法,语言自然质朴。大量的拟声词、叠词的运用,使文章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四) 《呼兰河传(节选)》
  1. 生字词
  蚱蜢 榆树 蚌壳 谷穗
  倭瓜 水瓢 蝙蝠 玩腻
  2.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莹,笔名悄吟、田娣等。黑龙江呼兰县人。“萧红”是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卢隐、张爱玲、石评梅)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马伯乐》等。
  3. 作品简介
  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 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4. 主题探讨
  分三个层次认识:
  第一层次《呼兰河传》:本文回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大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第二层次该作品是寂寞的萧红的寂寞之作,表现出作者的孤寂与苦闷,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第三层次对国民性的思考。
  5. 语言特色
  课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自然真切地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心情。用字造句,充满儿童的稚气和欢愉。如“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等等,不似成人那样成熟老到,完全符合孩子的心理。这样的语言在课文中比比皆是。
  三、 阅读演练
  我们是一家人
  秦文君
  ① 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② 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③ 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④ 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 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⑥ 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⑦ 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⑧ 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⑨ 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⑩ 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 第⑤段画线句“我的泪水掉了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因为“我”已感受到与亲人的隔膜所带来的凄楚――无助、委屈、脆弱)
  2. 第⑧段中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快乐与第③段中“我”感受到的“快乐”有什么不同?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比较和分析能力。“分伙”之初的快乐是初次品尝自由(自主、独立)带来的快乐,“分伙”结束时的快乐是重新感受家庭的温暖(亲情、关心)带来的快乐(与家人消除隔膜、同心同德之后带来的快乐)。)
  3. 母亲开始坚决不同意“分伙”,可后来为什么又改变初衷答应了呢?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母亲决定让女儿经受一次锻炼,在生活中碰壁,然后自己回心转意。)
  4、“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母亲没有强拉我一起吃饭,而是“悄悄”地递给”“我”一个面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征?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既表现母亲的慈爱,又表现了母亲的善解人意(照顾女儿的自尊))
  5. 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一处家人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
  (该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细节一: “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表明对“我”的关心。细节二:“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表明家人仍然在看着“我”,不放心“我”。细节三:“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以往坐的”表明在母亲心中的位置一直没变。)
  6. “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这句话对表现全文的主旨有何作用?
  (该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运用反复的手法,进一步点明全文的主旨)

标签:知识点 归纳 九年级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