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看图作文 > 正文

埃米莉.迪金森的入世倾向探析_福建金森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埃米莉?迪金森是美国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她选择了默默无闻的隐居生活,却留下了不少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标新立异的经典诗作,影响了美国的现代诗歌发展。看似避世的诗人迪金森,却有着很深的入世倾向。本文将结合迪金森的作品和国内的研究热点,探析迪金森的入世倾向。
  [关键词]入世倾向社会背景作品女性主义思想
  
  埃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enson,1830-1886)是美国资产阶级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先驱者,与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并称美国诗歌星空上的双子星。迪金森一生中都过着默默无闻的隐居生活,生前只匿名发表了7首诗作,世人在她辞世后留下的1700多首诗作中才发现了这位诗人的伟大之处。与梵高等去世后才出名的艺术家不同的是迪金森出身名门,经常接触社会名流,她生前的普通生活是出于本人的意愿。
  一、社会背景与入世倾向
  埃米莉?迪金森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马萨诸塞州安默斯特镇的一所房子里,她于1830年12月19日出生在那里。除了年轻时短暂地访问过一次费城,在华盛顿呆过一个冬天,以及在波士顿作过短暂逗留外,她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故乡。[1]埃米莉?迪金森自称是修女,她也确实过着修女一般的生活。迪金森在家中身着素衣,拒见访客,把自己“锁”在世俗世界的外面。也许正是因为这种选择和坚持,才成就了她不朽的诗作。
  迪金森认为她所处的社会是病态的,而她恰恰有着和病态社会背道而驰的观念和思想,她不愿意让传统的评价标准来束缚她对于生活的思考和表达,不屑社会的病态赞同,于是她选择建造一个只属于她的国度,避开繁杂与干扰,在诗歌的世界里用文字去感悟生活。迪金森的隐士生活是遵从她内心的选择,她的出生环境比较优越,可是她不愿意那样“招摇”得活着。因此她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用文字联通了世俗世界和内心的诗歌国度。所以说她的生活方式是避世的,可她的生活态度是入世的。
  二、从作品看迪金森的入世倾向
  迪金森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用诗作的形式表达,她的作品包涵人生、自然、爱情、死亡和永恒等主题。而这些主题又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迪金森的诗歌形式没有拘泥于传统,风格新奇、叛逆,并以此闻名。她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在韵,大写字母,标点符号特别是破折号的使用以及句子结构方面。从写作风格的角度来说,迪金森打破了传统格律诗的风格,频繁使用破折号,语言直白凝练。我们从迪金森的一首小诗《I’ m Nobody》着眼,从简约的文字中,体会迪金森对于生活独特的入世态度。
  迪金森的诗歌内容经常以宗教为题材。她有着矛盾的上帝观,她并不信仰上帝,却在内心中敬畏上帝,对《圣经》等经典著作也非常了解,她的家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但是在诗歌创作中她却会冒犯和戏谑宗教。也许正是因为宗教维护了社会习俗,对人们规定了种种禁忌,使得迪金森认为信仰宗教无法获得真正的自我认同感。可以说,迪金森选择了用文字表达的方式入世生活。
  三、南北战争与迪金森的入世态度
  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迪金森选择了避世生活,使得很多评论家认为迪金森逃离了喧嚣纷扰的外部世界,就连南北战争这样的重大事件也漠不关心。其实,迪金森近一半的作品是在1961―1965这个时间段创作出来的。南北战争期间恰恰是狄金森诗歌创作的最高峰期,而且狄金森在这一阶段的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战争意象的词汇[4]。
  研究证明,她也曾在此阶段给亲友写的书信中多次流露出对战争的关注以及对阵亡战士的同情和惋惜。迪金森从南北战争中获得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并且她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死亡是迪金森这一阶段创作频率较高的主题,她运用大量的写作手法来暗指一次次残酷的战役。通过对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最初,她只是流露对邻居或友人参战的担忧,随着战事的变化,迪金森的视角扩大到了忧虑整个美利坚民族的生死存亡,她经历了由个人的悲痛上升到民族利益的高度。
  四、女性主义思想与迪金森的入世态度
  迪金森生活的时代是推崇以男性为中心的,认为女人是男人的依附,居从属地位。而迪金森恰恰是一个有恋父情结的人,她的父亲就持有这种传统的观念。在迪金森放弃了霍利奥克山女子学校的学习机会后回到家中后,虽然她被父亲允许在书房中读书,但是只能阅读《圣经》一类的经典名著。此外,迪金森的父亲认为写作是男人的职业,女人就应该操持家务,侍奉老人和相夫教子。而迪金森不甘于这样的命运安排,但是以她个人的力量无法抗衡强大的社会习俗。选择隐居的生活,表面上是顺从了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而在写作中她却标新立异,没有跟随传统的写作风格。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难理解为何迪金森把自己隔绝于这样的男权社会之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她从未主动将自己的诗稿发表,认为发表诗歌拍卖灵魂的行为。但是这没有影响迪金森继续坚持她的文学爱好,她为自己建造了一个没有任何约束的新世界。
  迪金森认为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女性很难展现出真正的自我,在迪金森的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到女性主义从女性身份、爱情、婚姻、女性自我意识等主题的诗歌中体现出来。迪金森是靠与朋友通信来获取外界的信息,她的一位好友希金森就是在女权运动和废奴运动中的活跃人物,其他经常通信的朋友也不乏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迪金森在闲话家常时也多次透露对社会劳苦大众的担忧和同情。在她过世后,希金森和迪金森的亲人编辑出版了迪金森的遗作,深受女性的喜爱,迪金森的作品在无意中传布了女性主义思想。
  五、结论
  刘守兰这样评价狄金森的生活选择:“既不是消极的逃避,也不是斯多葛式的隐忍和牺牲,而是一种精心的选择,一种独特的创造。”[5]迪金森明白在处处束缚自己的社会中,若想找寻真正的自我,必须放弃他人希望的埃米莉?迪金森的形象。于是,她退守在较为隐蔽的、安静的自我世界中,理性得看待和思考事物。迪金森并不是因为厌世而避世,在她的内心深处,迪金森深爱着她的家庭、朋友、自然和整个世界。她只是选择了一种和平常人不太相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她从未停止过思索和追寻梦想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周建新.艾米丽?迪金森独特的生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5-90.
  [2]何功杰.英美名诗品读[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36-37.
  [3]田乃钊,新世纪英诗观[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55-156.
  [4]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试论美国南北战争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13-14.
  [5]刘守兰.狄金森研究[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9:166-165.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吉林长春)

标签:探析 入世 倾向 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