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看图作文 > 正文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_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程把“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超越的精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强调必须从小抓起。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但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那么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原因在于传统教学的弊端,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知识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课业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等,磨灭了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泯灭了创造性思维,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几乎成为被动的行为。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宇生为中心的教育主题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价值观。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使他们充分发挥创造的潜能,创造性地学数学,使数学教学充满创新的活力。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新课程指出“学习数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包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使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为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有效的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的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性质、意义的建构。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结合实际,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育家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注重从中探索、发现。学生的学习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建构注意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掌握。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沿袭已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条件。开放题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但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被大多数学生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施展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班学生读课外书的情况。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调查什么?采用什么办法调查?这道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体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美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勺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引导他们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改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如何形成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教育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尝试探索与合作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学生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标签: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