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看图作文 > 正文

质疑,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烟台聚创新城分钥匙了吗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创新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机器机器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或具体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简单地说,创新就是走前人未走的道路,干前人未干的事业。
  创新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因此,学校教育成为创新的主战场,课堂成为实施素质创新的主渠道、主阵地。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契机,深入改革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当然创新的实现需要改革的因素还很多,比如教师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都将影响到创新的实现,但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质疑。
  质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 ”,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朱熹也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的进步就是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到高级复杂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是对问题有创新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之门的钥匙。当然发现疑难,提出疑问,即质疑能力的培养是有一个过程的。
  一、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长期以来,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老师的想法牵着走,他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刚一产生就被消灭。因此,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允许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学习,从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敢于暴露自己的问题。这样就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念。在教学中不仅要给予更多的表扬,而且还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手势及关怀式接触等方式进行鼓励,同时还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营建学习主人的课堂氛围,敢于提问。
  二、创设质疑的情景,培养质疑兴趣
  学生思维的开启许需要各种刺激和诱因,其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由质疑引起的思维,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提问,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知识中,在他们的心里造成一种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1)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设问: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化曲为直法)
  (2)出示一个硬纸板圆,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滚动法)
  (3)怎样量出我们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呢?(测量法)
  (4)用一个带线的小球旋转一周,怎样量出小球形成的圆的周长呢?(此时学生愤悱状态)
  这样教师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经历由疑问――讨论――疑问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的知识,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打开了通道。
  三、创设质疑条件,让学生学会质疑
  好表现自己,爱受表扬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让他们发表看法,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留有余地,以便学生广泛质疑。首先应明确学生对老师可以质疑,并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质疑;其次学生对学生可以质疑,让学生争做小老师考考对方,可以自由结组,采用分组对抗等形式。实践证明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燕子》最后一节有这样的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有学生读到这里,提出自己的疑问:这里的细线指的是电线,为什么不用“条”或“根”而用“痕”呢?学生对此都感兴趣,自发组成了两组讨论这个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四、养成质疑习惯,让学生善于质疑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首先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际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久而久之学生的质疑习惯养成了,质疑水平也随之提高了。例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学生质疑:青蛙要是跳出井口来看天会怎样呢?能和小鸟说什么呢?等等有价值的问题。
  总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质疑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质疑确实是打开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
  
  

标签:之门 质疑 钥匙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