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十里铺公路上没记安全带 [十里铺小楼记]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十七岁那年,因生计所迫,举家由城区迁往十里铺,迄今已十年。十年里,除游学芜湖、合肥的几年外,大半时间是在十里铺的小楼中度过的。小楼的第一层是父母经商的场所,第三层是我居住与读书的地方。晨昏时分,在阳台上可北望大龙山,西眺龙泉岭,莽莽苍苍,虽非宜人胜地,但有胸襟者自有气象。
  过去这里曾是乡野,横塘微波,稻香蛙鸣,上世纪九十年代始经开发,然至今也不及城区繁华。从小在北正街?大的我,记得初徙此处时,颇不习惯,再也不见城市夜晚的霓虹与喧闹。不远的南方华灯初上,而此地已归于宁寂,那时的我有种被放逐荒野的感觉。十七岁的我应该是有悠悠的少年情怀的,有过很多对往事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在十里铺寂静的夜晚,思绪如暗香浮动,成?的道路在夜色中缓缓展开。宁寂,也许是上天馈予的另一种成?环境,深刻而决绝。李敖之子李戡《李戡戡乱记》一书封面有这样一句话:“十七岁时也曾拿起一把无形的‘刀’,从此人生砍成两半。”十七岁真的犹如一道分水岭,将人生一分为二,所有的转机与变幻开始萌发,无论是此后退学易辙的叛逆,还是公费出书的痛快,抑或考研成功的欣喜,等等,所有这些,都被小楼见证与记忆。
  见证与记忆更多的不是这些飞扬跳脱,而是平静流淌的逝水年华,那些在小楼中修德修身与读书治学的时光。孤灯清茶如俦侣,漫卷诗书喜欲狂。夜雨寄北寄何地?一任惊蛰至叶黄。岁月如流,青春在小楼里弥漫的书香中慢慢滑走。小楼破旧,炎炎夏日,热如蒸笼;寒冬时节,窗户漏风。我常会欣慰地想,这些权当是年轻人应有的磨砺吧。小楼简朴,尽管藏书颇丰,但和一些陈列华丽的书房不同,我的书全是堆在床上的,难免给人晒书炫书之感,其实只是因为没有书架。
  读书之余,我也会去城区、外地,结交、拜访一些有德行、才学的朋友,有些和我年龄相仿,互道兄弟;有些年?名高,许我忘年。或论道于茶盏,或叙情于酒席,所畅谈者,或是蠡测学术,或是品藻文艺,或是激辩时势,“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相对于才学的提高,我更看重品德的修习。在我童年,曾有过一段家境富裕的时光,尽管那时顽劣不堪,但是受惠于父母的亲戚、朋友们总会违心地对我称赞与美化。后来我知道那仅仅是金钱的力量。十里铺的十年,也是家道中落的十年,那些金钱换来的称赞与美化也离我远去。也许真的是应验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我逐渐由曾经的纨绔少年成?为勤俭节约的青年,也逐渐明白真正的德行不是因为利益关系活在别人的口中,而是活在自己的心中,对上有敬畏之心,对下有关怀之心,并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中,差可足矣。
  少年时代的我,从未想到后来在十里铺的小楼中,自己能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理想,在平淡的生活中安贫乐道,不坠求知治学之志。我常想,一个人用十年的光阴去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是不是显得奢侈与怪异?在十里铺,我注定是孤独的,我本非于此处?大,熟人不多,交流更少,何况在他们的眼中,一个人到二十七岁还没有工作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会有人问我,你读那么多书又能赚多少钱?这或许是目前这个全民皆商的时代里最具代表性的疑问。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无法向他解释人类文明不是用金钱衡量的,我只能走上楼点亮自己的灯。
  漫漫?夜,漆黑的?街上,那盏灯已经亮了十年……

标签:十里铺 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