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口号标语 > 正文

[语文课的“问题”怎么出] 语文课内外是套刊吗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语文课需要“问题”   有这样一段话:“人之所以是人,第一是因为他提出问题,而第二则是因为他想回答问题。”可以说我们的学生没有问题,不能提出问题,那他的学习就有问题了。
  这个道理我们的先人早就说得很清楚了。《礼记》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清朝陈宪章提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还有“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之类,不一而足。连俗语都云“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明确表明需要重视“问题”。所以语文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有了问题意识,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增长智慧和才干。
  从时下来看,一节好课的标准是教师设置了恰当的教学目标,始终明确这一目标对整个课堂的统领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堂需要学生们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少优秀的公开课、评优课的主要课堂流程就是一连串的问题,这些问题将课堂分为几个连贯的环节,能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向深入,教学效果是明显的。
  二、语文课的“问题”是教师预设出来的
  先从语文学习的性质开始。语文课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性质通常可以界定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的语文学习活动。”教师的指导,或者说课堂双主体下教师要有“平等的首席”观念,让我们的语文教师对课堂“问题”,准确地说课堂提出哪些问题开始了孜孜以求的探讨。
  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课堂流程中,预习课,教师先分发预习学案,学生依照学案进行一系列预习;展示课,展示预习过程的成果;反馈课,教师抽取上一节课展示不理想或重难点题目,反馈偏科生及待转化生的掌握情况。其设施的关键是预习学案,学案的内容包括:预习重难点、预习方法、预习提纲、预习反馈、预习小节等。
  江苏如皋的“活动单导学”,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自主学习,即学生根据“活动单”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自学;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即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没能弄懂的问题;三是展示交流,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四是点评提升,师生、生生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其关键是“活动单”的预设。
  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这些预习学案也好,活动单导学也罢,其实都是教师课前的一种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围绕教师的预设问题展开的。我们担忧的是:这些预设的问题是不是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学生解决的具体的问题,学生学习过程是不是会变成完成一个个题目;这些预设是不是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实际,真正切入并丰富了学生的经验系统;这些预设是不是“问题”的全部,还有没有其他“问题”。一句话,教师的预设是不是会主宰学生的学?
  语文学习过程最大的特点是多样而复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各自不同,就是各自内部构成因素的学习过程也不尽相同。比如文学作品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过程就不一样,这是多样。再比如,阅读的感知、写作或口语交际的构思就是多种因素的参与和交汇,并且个人有别,要有准确的把握,就殊为不易,此为复杂。依照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自我构建过程,是“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如果教师的预设主宰了学生课堂的学习内容,学生依照教师的“问题”去学,“有目的有计划”是有了,“自觉的语文学习活动”能真正实现吗?
  当然,有人要说:没有预设怎么会有高效的课堂,没有预设课堂不是就天马行空,毫无章法了吗?预设,教师不提问不是教学的虚无主义,不作为了吗?
  三、语文课的“问题”是学生生长出来的
  语文课堂的“问题”,实际上关系到两个层面:教(学)什么,怎么学。我要说的语文课“问题”在哪儿,主要是想理清语文课堂提出“问题”的依据在哪儿,具体的问题应该由谁主导。’
  良好的教育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接智就如接枝,“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照这个理解,语文课堂要体现学生自主、自觉地学,“问题”还得让学生依照自己的经验去提出,去体悟,去解决。
  以阅读教学为例。我们强调课堂预设,教师很可能局限在某一篇课文教学范围内,把对文本的解读转换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忽视开发具有引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普遍性问题。语文界早有有识之士撰文指出:我们许多教学杂志发表的教学实录或教学设计,大部分公开课,多是这种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炼出几个试题式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由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构成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的“试题式课堂提问”型课例。这不如“读前指向性设问”和思维艰难时的“提示式点拨式设问”。以《世界上最美的坟墓》为例,不是要提出“这个坟墓为什么是最美的”这一类具体性的试题性的问题,而是要着眼于普遍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体间性对话”,“从矛盾处寻找”问题,“从反常处寻找”问题,“从强调处寻找”问题,“从比喻与概念处寻找”问题,激活学生的话语因子,让“学生的阅读真正回归到主体的、主动的、完整的、富于探索性的真正的阅读”。
  普遍性问题,就是能引发学生二次思考的问题。比如“从矛盾处寻找”问题,一篇文章前后或许会出现矛盾,要么是作者的疏漏,要么就是作者“匠心独运”。抓住这些矛盾去思考(即自问),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作者对这矛盾隐晦的暗示或明确的解释。
  这样看来,语文课堂学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应当是教师提出的,最多是在教师引导下去发现,结合自己的经验去解决;越俎代庖、拔苗助长是行不通的。教师要考虑的是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提纲挈领的问题,启发学生从普遍问题中寻求具体问题。把握了普遍性问题,就能引导学生提出最具价值的问题,更有利于实现有创意的、生命化的阅读。
  或许有人会说,没有教师借助问题对学生进行预设性的培养,怎么会有学生能够自我提出高质、高效、高妙的问题?笔者认为: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前者仅仅是基础,是生成的基础。我们绝不能把课堂主要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主要教学过程定位在这个预设上。
  作者简介: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标签: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