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口号标语 > 正文

[方舟子为什么被尊崇] 方舟子为什么被喷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实证并不是说有证据就可以了,而是要求有确凿的证据。被科学研究所接受的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不轻信任何新奇的说法,不轻易接受任何大胆的结论,对越是耸人听闻的主张,越要追问一声:证据何在?是否合乎逻辑?――摘自方舟子《什么是科学和科学精神》
  打着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的名义,发布辟过多少次的谣言,你已经从专业能力和人品上破产。
  春节后,我通过新浪微博加入方韩大战,因不断质疑并分析方舟子,引来了一些方的支持者的声讨。他们的声讨中,常有恫吓的意思,以上这个留言即是一个例子。
  韩寒的支持者又会如何呢?其间,因旅美学者曹长青质疑韩寒的一篇长文,我曾一度怀疑韩寒,并发了两篇微博(后删除),因而引来了韩的支持者的声讨。他们的声讨中,最恶劣的是侮辱,而非恫吓。
  恫吓,在我的经验中,是方舟子阵营的特色。
  恫吓,更是方舟子自己的特色。方舟子支持转基因作物,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的报道与方立场相反,因而发生笔战。金微称,方多次使用恫吓,譬如一次称:“推广转基因作物是中央一号文件宣布的国策,你们是新华社的报纸,是喉舌,竟敢一再用谣言反对国策?”
  方的长项是学术打假,但他本人被质疑抄袭,他妻子刘菊花的硕士论文也遭遇同样的命运,方舟子就此发出威胁:“如果我妻子的硕士文凭因此出事,我就把下半生贡献给为中国清理硕士、博士文凭,从相关人员开始清理。”
  《法治周末》的执行总编郭国松策划了系列对方舟子及其妻子抄袭的质疑报道,方舟子因而对郭国松发出了最激烈的威胁“我揭露造假11年,经手一千佘起案件,没有一起出于私心。现在为妻子名誉,就私报公仇一回,在这里撂一句狠话:如果以后郭国松还留在《法治周末》,我就追究法制日报社的领导。如果郭国松去了别的媒体,我就追究那家媒体的领导。哪位媒体领导认为郭国松是合格媒体人且自己一生清白,大可收留他。”
  方舟子不仅是恫吓,也真的会付诸行动,南方报系记者石扉客因而遭遇了惊魂时刻。
  2010年1月,王立军如日中天时,石扉客开始策划关于王立军的报道,通过邮件请教方舟子,王立军的学术是否有假。鉴于此事的敏感性,石扉客请方舟子保密。
  方舟子行为上也的确在保密。不过,这其实有一个他们没有商定但已由方舟子个性所决定的前提――石扉客必须站在方舟子的阵营。
  一开始,石扉客奉方舟子为打假英雄,所以这没问题。到了2010年9月,方舟子遭肖传国雇人袭击一事告破,媒体人魏寒枫发表微博称,到了应“敲打一下方舟子的时候,但愿他不要得意忘形。”石扉客也在微博发言,对此表示赞同。
  石扉客此言触动了方的神经,方也发微博,点名讽刺石扉客这“媒体人”想“敲打”自己。
  接着,方又发微博称,没什么保密约定,石扉客有请求,但他并未应承。
  石扉客被“敲打”了,从此不再做方的支持者,但也不想招惹方,后多人想让他就方与妻子刘菊花被质疑抄袭一事讲话,他都是“一概绕着走,敬谢不敏”。
  但最终,“敲打”还是升级为实质上的打击。方舟子与罗永浩大战时,有人说起石扉客与方舟子的争端,石扉客作了回应,方舟子随即发布微博称:
  石扉客当时代表南方某报刊想整重庆公安局局长王立军的黑材料,找我咨询王立军的学历和学术成果有没有问题。我看了他提供的材料,告诉他看不出有问题,他们的报道就做不下去了。
  方舟子此做法,堪称恐怖。
  这就是方舟子,你对他的一点质疑,都可能会招致他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易使用恫吓的方舟子支持者,与易使用威胁的方舟子,形成了一种很有意思的呼应。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布莱克曼在其著作《心灵的面具:101种防御机制》中的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诠释这种呼应:
  由于他们的愤怒和自我批评之间的冲突,一些强迫性的人会受到那些“玩弄”准时和斯文的精神病态者的欺骗,真诚和深交的朋友可能会因迟到或不完美而被拒绝,因为当防御被瓦解时完美主义者会变得很生气。
  有强迫性的人,部分是严重压抑了自己的愤怒,而之所以压抑愤怒,常常是因为有严厉的、常使用惩罚性措施的父母。他们早年的经验是,不能轻易愤怒,否则会招致更严厉的惩罚。童年时,是严厉的父母会批评他们的愤怒,后来严厉的父母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于是成年后就成了他们自己对自己的愤怒有自我批评。
  此外,也可能因为有可怕的报复性的想法,譬如虐待甚至杀人,令他们对自己的愤怒心怀恐惧甚至愧疚,不得不压抑。
  积压的愤怒如同火山,必须寻找出口。然而,因不承认自己有愤怒,所以释放愤怒时必须找借口,最常见的借口如“我是为了你好”。即便如此,愤怒也难以直接释放,释放愤怒时还要伴随着一种感觉,“我没有愤怒,我的情绪很平静”。
  换言之,他们的愤怒要假借“准时”与“斯文”之类的感觉,然后才能更好地释放。
  第一次读到上面那段话,我第一时间想起一个著名的选择题:
  三个候选人,A好占星学、有婚外情还是烟鬼与酒鬼,B两次被解雇、爱睡懒觉、抽鸦片与好酒,C是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喝一点酒且没婚外情,你选哪个?
  A是罗斯福,B是丘吉尔,C是希特勒。这个选择题的谜底已众所周知,所以没什么好选的。
  但为什么德国人当时选择了希特勒?原因可以用布莱克曼这段话来解释,希特勒用看似自律的形象赢得了全球最严谨民族的心,于是,无数德国人跟在希特勒身后一起向周围的世界释放可怕的愤怒。
  澄清一下,讲布莱克曼这段话只是为了尊重作者原文,并非是说,方舟子就是精神变态者;列希特勒的例子,也不是说,方舟子就是希特勒。
  然而,我们尊崇方舟子,与德国人尊崇希特勒,有类似的心理。两个团体中,其核心都是,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心中的愤怒乃至敌意。德国人的权威崇拜,与我们的忠孝,都是由来已久的传统,由此必然伴随着对愤怒的压抑。
  方韩大战中,你很难见到有哪个有名的心理学专业人士支持方舟子,因他们会有一个共识――方通过打假释放着自己积压已久的怒气。
  方对别人的敌意那么敏感,只是因为,他自己心中充满了对别人的敌意。他越是对自己的敌意视而不见或合理化,越是容易将别人的质疑视为敌意。
  质疑一个作家代笔,是要一个作家的命,但方舟子说,我没有一点恶意。
  相反,石扉客只是希望方舟子反思,则被方舟子视为恶意。不仅如此,方舟子还会因对一个记者的报道不满,而将该家媒体视为敌人。当《南方周末》发表评论质疑方舟子时,方舟子将《南方周末》视为永远的敌人。他在微博上宣称:
  鉴于南方周末为力挺韩寒发表社评造谣诬蔑“方舟子的很多做法 都远离了以往他打假时秉持的严谨态度”,代表“公众的舆论”诋毁我的“声誉和公信力”,南方周末已堕落到底线底下,我学路金猪发个誓:我要是以后手贱再买一份南方周末,嘴贱再表扬一次南方周末,我就是猪。
  为什么会有这种敌意扩大化?原因是,为了抵抗自己内心承受不了的敌意,而将所有与此敌意相关的事物都视为敌对的。
  类似的态度在方舟子身上比比皆是。因与金微的争执,他将金微同事视为敌人,将《国际先驱导报》视为敌人。因腾讯网专题转载一篇文章宣称“方舟子错了”,他将整个腾讯网视为不可接触的对象。
  这类故事在一般人身上也很常见。譬如我认识的一个人,他恨A,而与B是好友,但B和A也是好友。于是,他选择和B绝交,因为B没有站在他这一边同样恨A。
  这是一种比较低水平的自我功能,其结果是,不断地将朋友驱逐为敌人。相反,高水平的自我功能,仍将B视为好友,最终甚至与A也化敌为友。
  如何处理好与坏、敌人与朋友等等,其源头是婴儿时,一个婴儿如何处理抚养者一会儿好一会儿坏,自己一会儿好一会儿坏这种矛盾。如果好的地方足够多,就可以接纳好与坏的并存,但如果好的地方比较少,坏的地方太多,就容易发展分裂的机制,将好与坏截然分开。截然分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一块纯净的好不受坏的污染。
  为了保护好的部分的绝对纯净,其常用方法是,将沾染了任何一点坏的东西全然划到坏的一方。因而,方舟子会因一篇评论将《南方周末》整个划到敌对阵营。
  并且,持有这一逻辑的人,是不能认错的。因为,一旦认错,就得将自己整个地划入敌对阵营,那相当于杀死自己。
  看了方舟子许多微博与博文,我没看到他有过一次真诚的认错。光说在与韩寒的冲突上,他就有很多错误。
  他最初说韩寒一边悬赏一边删文,就是错的。对此,他未认错。
  他说上海90年代不可能有病历卡,这也是错的,上海现在还使用病历卡。对此,他也未认错。
  他对韩寒《三重门》的很多质疑,都可以找到另外的解释。但他只追着韩寒,要韩寒一方解释,但韩寒一方解释后再反过来的质疑,他却极少回应。
  对自己有利的事实,方舟子会抓着不放,但对自己不利的事实,方舟子要么忽略,要么重构,譬如说韩寒父亲韩仁均提供的家书是伪造的,病历卡一事也是假的,这些招数还不够用时,他就会重新开发新的战场,譬如一连串地提出新的质疑。
  方舟子对韩寒,就像严厉的父母,要求对方回应,但当回应对自己不利时,他立即换一个话题继续发出严厉的质疑。
  尊崇他的网民们,我猜早就习惯了这种互动的模式,他们忘记了这种互动模式曾带给他们多少痛苦。
  方韩大战的缘起,也是因为方舟子对敌意的敏感。
  方舟子一次采访时说,他本来只是跟着麦田随意说说话(即著名的一边悬赏一边删除的微博),没想到韩寒反过来攻击他,哈,那我就陪你玩下去。
  韩寒则说,早在方舟子与罗永浩大战时,他支持罗永浩,因而埋下了与方舟子冲突的伏笔。
  我觉得,这是方韩大战的情绪源头、非理性源头,而这才是真实的源头。方舟子的内心世界,并非如他所提倡的科学与逻辑的世界,而是对敌意极度敏感的黑暗世界。
  黑暗世界,并非贬义,更好的说法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阴影”。

标签:尊崇 方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