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六年级周记 > 正文

第二十二条军规txt阅读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自由观]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自由与责任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萨特的自由观在奥尔与尤索林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小说通过这两个反英雄人物为求生所作的种种荒谬、混乱的抗挣,揭示出萨特自由观的中心,即人在做出选择时,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进而为挣扎在荒诞世界中的现代人指出一条选择之路。
  关键词: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自由责任《第二十二条军规》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存在”原本属于哲学范畴,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加尔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其进行改造,创立了存在主义哲学。20世纪初,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在其基础上形成了无神论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哲学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存在主义文学的繁荣。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下简称《军规》)正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佳作。小说循着二战后存在主义文学一贯的对社会的丑陋与荒诞以及对身在其中的人的无法排解的失望与绝望的描写,向读者展现出一个虚构的驻扎在的皮亚诺扎岛上美军滑稽、荒诞却又惊悚、血腥的疯狂世界。海勒在提醒读者:“世界是荒谬的,存在是痛苦的”的同时,更引导读者去解读萨特的自由观,去思考在荒诞的现代世界中人该如何生活。
  二荒诞世界中的痛苦人生
  存在主义文学中的世界总是一片黑暗,在疯狂、冷漠、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中人与人相互争夺、倾轧、打击直至消灭,在孤独与不幸的深渊中失望、绝望,看不到一丝希望与光明。《军规》所呈现给读者的正是这种典型的荒诞世界里的痛苦人生。小说描写的是虚构的战争时期驻扎在意大利罗马附近的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基地所发生的一个个不可理喻的故事。小说中所有的人与物的表现统统都饱含荒诞与疯狂。
  皮亚诺扎岛上的荒诞集中体现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上。海勒在小说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讲:“全书只有一个圈套……那便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根据军规,“奥尔疯了,可以允许他停止飞行,只要他提出请求就行;可是他一旦提出请求,他就不再是疯子,就得再去执行飞行任务。倘若他再去执行飞行任务,那他准就疯了,但假如他就此停止飞行,那说明他神智完全正常……”显而易见,这条军规其实是一个悖论,在它诡辩式的牢牢控制下,飞行员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为上层官员卖命到死。军规的可怖不仅在于它巨大的欺骗性,更在于它极大的强制性。正是有了这一军规,上层官员才可以所心所欲地压制人、肆无忌惮地毁灭人,而下层飞行员则只能任人摆布、宰割,“就如同一株黄瓜,要么被切成碎片做色拉,要么烂掉被当做肥料”。这条其实根本不存在的所谓军规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这正是海勒选择用“catch”一词表示军规而不用“rule”或“regulation”的奥妙所在。“catch”的意义在于“圈套”、“捕获”,暗指牢牢地束缚人的行为与思想,使其无法摆脱。海勒借用它旨在象征并嘲弄将人民玩弄于股掌、灭绝人性的荒谬、悖理、残暴、专制的现实社会体系。在悖论统治的荒谬世界中,人“看不见上帝,看不见圣人,也看不见天使。”小说中,佩克姆将军和德里德尔将军为了权力勾心斗角,相互暗算;卡斯卡特上校为了升官不顾部下死活一再提高飞行次数、增加飞行危险;资本家米洛则大发战争财,为了利益甚至亲自指挥德军炸毁美军自己的机场;而奈特雷、麦克沃特、亨格利?乔这样的小人物则在荒诞的世界中浑浑噩噩地痛苦活着直到死亡。小说共有60多个人物,分42章,每一章都有一个人物走向疯狂或死亡。在悖论的统治下,人的思想被腐蚀了,人的斗志被消磨了,人的真实情感被湮没,一切无不再现着萨特那句名言所描画的世界,“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被破坏时,他人就是地狱”。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笼罩下的世界,生活在地狱般的世界里怎么会不感到痛苦?而置身如此荒诞的世界之中人的出路何在?
  三荒诞世界中的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萨特认为,人不是上帝创造的,人的本质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投入世界后,在人生的进程中形成的,由人的存在方式所决定,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存在方式,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因此,萨特在强调世界是荒诞的同时,更看重个人的自由选择,鼓励人们勇敢地接受荒诞的生存现实,通过自由选择来获得有价值的本质。在第二十二条军规统治下的荒诞世界中,为了生存、为得解脱,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读者面前展现出各种各样的选择。飞行员麦克沃特酷爱超低空飞行,结果把站在海边的萨姆逊拦腰撞断,后来他不顾尤索林的阻挠撞向大山,机毁人亡,这是麦克沃特的选择,这一选择导致了他存在的毁灭;出身豪富的奈特雷将满腔热情献给了对他百般嘲弄的妓女并最终为她送了命,这是奈特雷的选择,尽管这一选择令他备受屈辱并使他丧命,使得他的存在毫无价值,但这是他的自由选择。小说中的60多个人物,无论是野蛮的飞行队长卡斯卡特,还是阅兵迷谢司科普夫中尉,还是贪婪的食堂管理员米洛,他们都作出了自己的自由选择,只是他们选择了卑鄙与邪恶,“人在选择自由时,有善恶两种不同的选择”。
  值得庆幸的是,并不是所有人物都甘于昏昏噩噩虫蚁般湮没于那个荒诞的世界,海勒还塑造了以奥尔和尤索林为代表的在扭曲世界里不懈抗争的小人物,貌似渺小的他们是存在主义的英雄,因为,他们为读者树立起正视现实,勇担责任,努力不懈,通过一次次选择寻找出路,最终实现自由与自我价值的榜样。
  1睿智的小丑奥尔
  表面看来奥尔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丑似地做着许多可笑的事:他总将海棠含在嘴里,使得他的话总让人听不懂;在罗马,他被一个妓女用鞋跟连打了二十分钟,却仍嬉皮笑脸使得旁观者疑惑满腹;每次执行飞行任务他几乎都会被击落。在大家眼中,奥尔彻头彻尾是个令人担忧的可怜虫。奥尔真是如此头脑简单、滑稽可笑,可怜又可悲吗?直到最后一章,读者才真正看懂了这个谜一般的小人物。事实上,奥尔是全书唯一一个在皮亚诺扎岛那荒诞世界中自始至终保持头脑清醒的人。奥尔是睿智的,从一开始,他就认清了自己所处的处境,并意识到只用通过自己的选择才能找到一条求生之路。奥尔更是深谋远虑的,他比尤索林更早地意识到在那样一个荒诞的生存环境中正面反抗是徒劳的,因而选择了另一种反抗方式――逃跑。奥尔完全清楚他自己想要什么,于是他有意装傻,因为统治者不会认为如此愚蠢的一个士兵会做出违背他们控制的事,而正是这种伪装使奥尔有了足够的时间为逃跑做准备,也正是如此,尽管每次执行飞行任务奥尔都被击落,但他却终能安全返回,最终在再次被击落后,奥尔划着救生艇成功逃到了中立国瑞典。在皮亚诺扎岛上,没有人会想到划船去瑞典,因为,即便在那个第二十二条军规统治下的荒诞世界中,奥尔的做法也太过古怪与离奇,但奥尔恰恰那么做了,并且取得了成功,奥尔的成功是“人类智慧和忍耐力所创造的奇迹”,所以奥尔可以当之无愧地被视为以荒诞反抗荒诞、保全自我、实现自由的存在主义英雄。
  2猥琐的英雄尤索林
  尤索林是小说中除奥尔外,以反面形象出现的又一正面人物,也是除奥尔外在皮亚诺扎岛那荒诞世界里保持理性的仅有两人中的另一个。小说的开始,尤索林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情的战士,他勇敢地选择为国而战,并赢得一枚勋章,其实那时的他并没有认清自己生存环境的真面目,所以他的那次选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积极选择。弗拉拉轰炸后,尤索林看清了以卡斯卡特上校为代表的军官们所关心的既不是战争的胜负,也不是士兵的死活,而是自己的仕途是否顺畅,他意识到上级长官们比战场上的敌人更可怕,他们不仅能像德国人那样消灭自己的肉体,更在精神上对自己进行胁迫与摧残。为了活下去,尤索林开始了一系列为求保命的努力。合理渠道的尝试失败后,他选择了装病、装疯等种种消极的逃避,这是他意识到处境的荒诞后做出的第一次选择,尽管这次选择是消极的,因为尤索林所想只是如何在荒诞的世界里活下去,而不是如何保持个人存在的自由,但他毕竟对荒诞的世界做出了理性的思考与质疑,并向危险境遇作出抗争。然而,这次选择是仍是徒劳的,他仍被一次次赶往战场面对死亡。战友斯诺登的死令他顿悟,“我一直在为我的祖国而战……国家现在没有危险了,而我却面临着危险,所以我要为拯救自己而战。”于是,他做出了第二次选择,他开始公开反抗,裸体出没于营地,拒绝执行飞行任务。为了息事宁人,卡斯卡特上校提出和他做笔交易:只要尤索林同意到五角大楼与新闻媒体为他们歌功颂德就送他回国,否则,便送他上军事法庭。尤索林又一次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斯诺登的死使尤索林大彻大悟,促使他走出狭隘消极的自我选择,他放弃交易,拒绝妥协,作出了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战友的积极选择。这是尤索林的第三次选择,也是一次完全意义的自由选择。因为这次选择完全出于尤索林个人的意志,不受希普曼牧师等人劝阻的影响;尤为重要的是,这样的选择表明尤索林开始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他认识到如果接受这笔交易,自己可以得救,但会误导战友们去执行更多的飞行任务,他的良知告诉他不能助纣为虐,那等同于将灵魂出卖给魔鬼,而失去了灵魂的生命将不再是生命,人将变成垃圾。选择拒绝,意味着尤索林精神的重生,更是他在荒诞世界中的自我救赎的实现。既不想与卡斯卡特上校一伙同流合污,又想保全自己的性命,在进退维谷中,战友奥尔的成功逃离给了尤索林力量与信心,于是他做出了第四次选择―逃往瑞典,像奥尔那样彻底远离那个荒诞的世界,以获得自由、获得自我。表面上的尤索林是怯懦的、猥琐的,他贪生怕死,与传统价值中的“英雄”大相径庭,但实际上,披着荒诞外衣的尤索林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不仅清醒,而且勇敢,他以敏锐的眼光和超人的智慧看透了战争高举爱国与正义旗帜而实为暴虐与残杀的的本质,看透了当权者争权夺势、大发国难财的本质,更看清了士兵注定将在炮火中无谓送命的悲惨命运。因此,他才为自己设立了那个发人深省的人生目标:“不是为国捐躯,不是为了理想而洒血,也不是为信念而奋斗,而是想尽办法活着。”尤索林的逃跑不同于逃避,它是一种道德的、负责任的行为。尤索林选择逃跑,是为将生命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他是在向着自由逃跑。尤索林的选择振聋发聩地告诉读者,在做选择的时候,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必须对他人负责。尤索林的选择所体现出的正是萨特的自由观。
  四结语
  自由与责任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命题。萨特认为: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所有本质的基础。人的本质与自身的价值是由人自由地创造的,但这种自由不是简单地通过思考就能获得,而是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被感知。自由也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自由与责任密切相关。人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的自由去选择某种行为方式,人一旦做出决定,就该为此决定负责。《军规》中奥尔与尤索林的一次次貌似怪异、荒谬的选择,以变形、夸张的方式表达着萨特的自由选择观,他们在保全自己的同时,更为大千世界中卑微如蚁的芸芸众生树立起榜样。他们的选择告诉人们:世界固然荒诞,但要逃离荒诞的生活,实现自己的自由与存在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参考文献:
   [1] 刘洪涛:《外国文学作品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约瑟夫?海勒,扬恝、程爱民、邹惠玲译:《第二十二条军规》,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3] 萨特,周煦良等译:《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萨特,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5] 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 Jean-Paul Sartre Being and Nothingness [M].Beijing China: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3.
  
   作者简介:石英,女,1977―,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英语语言教学,工作单位: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标签:存在主义 军规 视角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