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对策分析 乌蒙山连片特困区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文章分析了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现状和贫困特点,通过分析致贫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反贫困措施与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
   一、引言
   21世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明显下降。近年来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民族、历史、政治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一般经济增长已无法带动其发展,常规的扶贫手段也难以奏效。因此,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简称: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推进片区扶贫开发,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已成为未来十年扶贫开发战略及路径的必然选择。
   云南省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是中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按照地形地貌相似、行政区连片和国家扶贫重点县集中的原则,云南省涉及四个片区:滇西边境及哀牢山片区、石漠化片区、乌蒙-凉山片区、藏族聚居区。云南省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主要聚居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一线,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科技文化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属典型的特殊类型贫困,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二、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现状
   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涉及楚雄、昆明、曲靖市、昭通市等4个州(市)的16个县(区),其中15个县(区)属国家扶贫开发及重点县(区),1个县属省级扶贫开发及重点县(区)。2009年底该片区总人口达903.95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0%。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188.6万人,到2009年下降为148.1万人。
   (一)贫困人口数量庞大,贫困程度深
   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属于云南省开发较早的区域,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但由于地处深山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远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各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值的一半左右(见图1)。
   (二)人口压力大,土地承载超荷
   云南省山区和半山区占土地总面积的94%,仅居住着全省人口的一半,平均人口密度只有56人/平方公里。但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虽然地处深山、石山区和高寒山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但是人口众多。如昭通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密度达200多人,已经严重超出了土地承载负荷。
   (三)资源环境型贫困问题突出
   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地势东北低而西南高,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由于人口密度大,人们大量进行陡坡耕作,加剧了水土流失。由于耕地严重短缺、人口急剧膨胀,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和植被的严重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农业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低。而恶化的生态环境又导致旱灾、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频发,致使这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很大,成为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
   (四)深度贫困人口基数大、比重高
   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内绝对贫困人口占贫困人数的33.18%。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边远、分散的高寒山区和石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已越过温饱线的贫困群众是低标准的脱贫,抵御市场风险、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脆弱,极易返贫。如昭通市,从行政区域分布看,在全市1178个村民委员会中,属于比较贫困的村有600余个;从贫困人口分布情况看,剩余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寒冷凉、边远贫困的深山区、石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总体上呈“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
   三、反贫困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体制
   在扶贫开发投入方面,应建立完善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开发投入体制,大幅增加财政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在扶贫开发工程方面,重点组织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程、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和易地移民搬迁扶贫开发工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通过区域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注重强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二)推进贫困地区的金融改革
   应切实增加信贷对贫困地区的投放,逐步增加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规模,支持发展小额信贷,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事业。加强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管理,创新扶贫开发资金到户扶持机制,全面推行扶贫开发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和投入强度。
   (三)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
   整合生态建设各类项目、各项资金,以此来促进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进而改善贫困者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反贫困的目标。一要努力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加大宣传教育,鼓励群众自觉参加保护环境的行动;二要通过封山育林、封沙育林、人工造林,使森林覆盖率得以提高,使生态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三要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坚决禁止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行为,维护生态的多样性;四要依法加强对各类矿产资源的管理,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四)赋权参与式反贫困
   人们要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有关他们自身的任何发展过程中,也就是要赋予贫困人口参与发展、摆脱贫困的机会和权利。在实施赋权参与式反贫困的过程中,一是扶贫项目要确保贫困人口能够从中受益;二是实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相结合的扶贫;三是要通过政府扶持、社会援助、以工代赈、个体参与的方式向贫困人口提供最基本的农业生产条件,为贫困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基础;四是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农业生产技能、非农产业技能、劳务转移技能以及择业技能,提高贫困人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我生存能力、自我选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五是结合国家时政投入,建立健全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亮晶,杨瑚,尚明瑞.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反贫困战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3).
   2.王映雪.云南生态型反贫困实证分析[J].管理观察,2009(2).
   3.陈全功,程蹊.空间贫困及政策含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0(8).
   4.钱林.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
   5.吴鹏森.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及其现代保障体系的建构[J].南京师大学报,2008(2).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标签:对策 贫困 连片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