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礼仪 > 正文

【历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中国主体分层探索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标要求,根据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实际,我积极探索,实施了“分层教学”。实践证明,它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达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下面结合几年来我在史教学中关于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作一浅谈
  
  一、 “分层教学”及其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及时引导各类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受到思想教育,得到能力培养,达到高质量完成教学要求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要求教师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具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和整体提高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 “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分层建组是分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以原有的班级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特长,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进行分类要求,分层指导,并辅以个别教学。A层是基础知识好,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高,知识面广,接受能力强的学生。B层是智力因素较好,学习潜力大而学习不扎实的学生。C层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相对差,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层次划分后,尊重学生意愿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应包括各层次的学生,使不同认识水平,思维方式和兴趣特长的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弥补。各小组A层学生当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学习。各小组综合实力应基本相当,在全班范围内营造一个“组内相互学习,组外互相竞争”的学习氛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
  1.目标分层,分组讨论
  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将教学目标分为A、B、C三个等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处于“跳一跳都能摘个桃”的学习状态,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充分解放和保护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 “辛亥革命的意义”时,提出了如下目标:(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你能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吗?(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根据其难易程度分成三个层次,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之中。教师把精心设计的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由小组长组织本组的同学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把大家的智慧变成个人的智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使优生更优,差生有所进步。
  2.根据目标,问题分层
  课堂问题,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是中层次和低层次的问题,分别由B层和C层的学生回答。如: B层学生 “你能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吗?” C层学生“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抢答题是高层次的目标,由小组代表抢答。如“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有哪些深刻教训?”“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是怎样一步步侵略中国的”等等。回答正确的,教师表扬鼓励;如果发言不准确,本组成员优先补充纠正;如果本组成员不能完善补充,那就由别的小组成员补充,荣誉加给别的小组。因此,在小组代表发言时,所有的同学都会认真听,会争先恐后地进行补充纠正。另外,还有附加题,一般是一些开放型的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例如:“通过学习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你最想对冈村宁次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做为今天的中学生,你应该向五四运动的学生学习什么?”等等。在回答附加题时,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大胆回答,观点正确,就给予表扬,目的是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在回答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锻炼。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上课时处于一种亢奋,紧张的氛围中。这样可以使学生认真思考,尽可能得出准确完整的答案,有利于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较好学习效果。
  3.要求分层,全面提高。
  由于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保证各层次的学生能够“吃的饱,吃的好”,又不加重课外负担。
  A层的学生成绩优异,学习能力强,对他们的要求最高,努力挖掘其学习潜能,注重培养其运用能力,并选举他们为小组长,使其成为合作学习的楷模,同时指导他们如何阅读课外书,提高自学能力。
  B层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其抓实教材,提高各方面的基本能力,应注意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归纳,逐步提高其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同时要求这些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加强记忆和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C层学生是教学重点,转化的关键,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努力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教给他们可行的学习方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关爱,多帮助,多鼓励,使他们感到老师在时刻关心着他们,从而帮助他们消除畏惧和厌学心理,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
  4. 因材施教,考核分层。
  具体做法是:在测试中,试卷分Ⅰ、Ⅱ两卷。Ⅰ卷为双基部分,分为A、B、C三类;Ⅱ卷为能力部分,分为A、B两类。双基部分为基础题,是所有学生的必做题,体现课标的基本要求;能力部分体现课标较高要求,由学生选作,不作统一要求。这样,各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获得较高的发展,特别是C层的学生,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历史的信心。
  
  三、 “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
  
  实施过程中,我在初二二班采用传统教学,在六班采用“分层教学”,经过半年的试验,六班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较大变化(见表一和表二)。具体情况如下:
  
  通过对比实验,由于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事实充分表明了老师在进行历史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它是落实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提倡的。

标签:分层 探索 实施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