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礼仪 > 正文

【河州建置沿革与多民族聚居的形成考述】 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历史上的河州,自唐代开始,曾为唐蕃古道之重镇。历史上生活在该地区的民族有羌族、汉族、鲜卑、吐谷浑、吐蕃等。现在活跃于此地的民族有回族、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自古以来该地区就是一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族人民在此共同生活,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今天多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河州;多民族聚居区;建置沿革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47-03
  
   唐代的河州,其地理位置在今天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唐时下辖三县:?罕、凤林、大夏三县[1],属于陇右节度使管辖。河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亦为唐蕃古道之重镇与后世茶马互市之中心,故有“河湟重镇”之称。同时河州也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从秦汉到十六国时期,再到隋唐和元明,皆是其多民族杂居形成的重要节点。
  河州作为地名正式出现是在是在十六国时期(公元317―439年)。前凉太元二十一年(344),凉州牧张骏在原来晋兴郡的基础上“分置河州”[2],取《禹贡》“积石导河,至于龙门”之意。在《旧唐书》中亦有类似记载,《旧唐书•地理志三》中记载:“?罕,汉县,属金城郡,张轨于县置河州”[3]。所以,在此之前,这一地域主要以?罕之名为人所知。
  ?罕二字,究竟是何意,《说文解字》许慎的解释:“?者,击鼓柄也”[4];“罕,网也”[5]。单看这两个字最初的意思似乎也很难得出这一地名的来源。《元和郡县图志》中有“?罕县,本汉旧县,属金城郡,故罕羌侯邑。[6]”“故罕羌侯邑”,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一些提示。罕羌,应为当时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众多羌族部落的一支。
  而之所以称为罕羌侯,据相关资料推测,在周代是分封的一个诸侯。《尚书•牧誓》篇其中曰:“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微、卢、彭、濮人’”[7]。这里的羌指的就是活跃在当时周西境的羌民族。周文王父子在灭商以前为稳定后方,曾对西方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据相关资料推测罕羌侯就是周灭商之后被分封的诸侯。在秦孝公十九年(前343),周天子承认孝公为霸王,孝公派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首脑去朝谒周显王,这九十二国中有名称可考的就有住在?罕的“罕?侯研”。罕?羌原住在河州广大坡(今临夏乌龙沟一带),在当时,是一支比较强大的部落。这里提到罕?羌,是因为它的名称是在罕羌中间加了一个“?”字。“《后汉书•西羌传》中说‘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姓为种号’。如,以父名母姓为号的,研、烧当,等等。”[8]故而“罕?”羌是罕羌的一支。秦统一天下以后,曾设陇西郡,下置?罕县。应该就是继承前代以这里居住的民族命名的地名为县。当然这里还有个“?”字。?,本意为鼓槌,据我推测用在这里是指秦国军队。表明这块土地是秦国军队从罕羌手里夺得的,总之,史载:“故罕羌侯邑,秦灭为县,后遂因之”[9]。
  汉因秦制,?罕仍属陇西郡。汉武帝时,为了消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举兵北击匈奴。河西地区随之成为争夺的重点地区。汉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出陇西,深入祁连山,打败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匈奴元气大伤。后来匈奴内部分裂,浑邪王率一部分匈奴人归降汉朝。汉朝安置其中部分匈奴人于陇西地区,“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旧俗为五属国”[10]。在元狩三年(前120),汉政府徒关东70余万人于陇西、北地、上郡等地。自此属于陇西的临夏地区已经成为羌、汉、匈奴杂居的地区。
  西汉昭帝时始元六年(前81),汉政府分陇西、天水、张掖三郡立金城郡,?罕划属金城郡。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东汉政府撤销了金城郡的行政区划,重新将?罕划归到陇西郡的辖区内。而在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先零羌以及?罕、河关等地的羌人发动起义,其中的?罕宋建,曾在?罕建立政权,号“河首平汉王”,史书记载“聚众?罕,改元,置百官”[11]。建安十年,曹操派夏侯渊征讨宋建,这一政权遂告破灭。
  三国时期,?罕属于魏国,辖于秦州陇西郡。黄初年间分置凉州,?罕、大夏属雍州陇西郡。西晋时期,?罕,属秦州陇西郡。惠帝时,立?罕护军。
  东晋十六国时期(317-439),?罕所在的地区先后被前赵、前凉、前秦、西秦、后凉、后秦、吐谷浑、北魏、西魏、北周等少数民族政权实现过有效管辖。晋惠帝永宁中(301-302),前凉张轨分西平郡界,置晋兴郡(治所在今青海省民和县),?罕从属于晋兴郡。到了前凉太元二十一年(344),张骏又在在原来晋兴郡的基础上,“分置河州”,《旧唐书•地理志三•陇右道》记载“?罕,汉县,属金城郡,张轨于县置河州”[12]。至此,河州作为地名,第一次取代?罕出现在历史上,同时也是今天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设河州建置之始。前秦苻坚建元七年(371),苻坚派王猛破前凉张天锡于?罕。继续设河州,治所在?罕。之后的西秦乞伏乾归在太初二年(389)设北河州,治所仍在?罕。后秦弘始二年(400),姚兴攻打西秦,占领?罕。后西秦又于409年重新占领此地,并在乞伏炽磐永康元年(412),迁都于?罕。431年,为夏赫连定所破,?罕之地遂没于吐谷浑。
  以上考察可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先后有羌、氐、匈奴、羯、鲜卑等民族在这一地区实行过有效统治。中间互有战争,而当时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掠夺人口、粮食和牲畜。这里特举曾以?罕为都城的西秦为例。如史书上记载:405年(东晋义熙元年),“乞伏乾归击吐谷浑大孩,大破之,俘万余口而还”[13];409年(东晋义熙五年)“徒民二万五千户于苑川、?罕”[14];412年(东晋义熙八年),“收羌户一万三千”[15]。在西秦发动的战争中,前后共掠夺人口13.7万户。而其中在?罕安置的最多,有十九次,人口达10.2万户。而在这些安置的户口中,包含着吐谷浑、羌人、匈奴、鲜卑、汉人、氐人等。这种残酷的战争掠夺,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史书载:“吐谷浑什归闻魏军将至,弃城夜遁。八月,丁亥,封敕文入?罕,分徒其民千家还上?,留乙乌头守?罕。”[16]之后改河州为?罕镇;太和十一年(492),又改?罕镇为河州。西魏、北周沿袭北魏的建置。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因考虑到西部防务,在河州设置河州总管府。
  隋唐时期。“隋大业三年(607)罢州,改为?罕镇。”[17]隋末为金城校尉薛举所据。唐武德元年(618),这一地区重归唐朝,又重新设置为河州,属唐陇右道。下辖?罕、大夏二县。开元二年(714),河州辖于鄯州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唐改州为郡之际,改为安乡郡辖?罕、大夏、凤林三县。乾元元年(758)复为河州。宝应元年(762),其地陷于吐蕃。其地名仍旧为河州。直到宣宗大中十一年(857),河渭二州吐蕃酋长尚延心降唐,唐收复凤林关,封尚延心为河、渭等都州的游奕使“统其众居之”,河州又为唐朝所有。
  据近年敦煌发现的大量汉藏文书记载,吐蕃占领河陇后, 设置了五个“节度衙” [18]。河州节度衙为其中之一。每一个节度衙管辖的地区相当于唐朝的几个州。节度衙下有相当于唐朝州、县级的设置,行政体制和管理相当严密。吐蕃占领河陇地区后在当地驻军即达20万,这些军队其主体多由来自吐蕃本土的各部落组成,他们既是军政组织又是生产单位。按照吐蕃制度“出师必发豪室,皆以奴从,平居散处耕牧”[19]。因此,吐蕃在军事征服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民族的迁徙和定居,新征服的地区成为吐蕃族的居住地和游牧区。“以部落为单位的吐蕃军队的每一次东征,实际上都是一次民族迁徙活动。”[20]可见,在吐蕃占据河州期间,吐蕃人口也大量迁入当地 ,并与当地的其它民族杂居融合,相互影响。
  同时,河州又是唐蕃古道的重镇,唐朝与吐蕃的几次和亲和遣使都是经过河州进入吐蕃的。如,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入藏时经河州,在凤林渡黄河。唐景龙二年(708),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诛丹,金城公主一行也从河州凤林渡河经青海入藏。开元十八年(730),唐政府派皇甫惟明及张元方出使吐蕃。开元十九年(730),崔琳率使团出使吐蕃都曾经过河州。崔琳经过河州时还将此事刻碑记于炳灵寺。[21]在唐蕃友好往来时期,每年从吐蕃都有使臣到长安贡献万物。当时这些往来于唐蕃古道的工匠、使节、客商、学子等都途径河州,那时的河州货运塞途,信使络绎,商客往来,行旅云集,盛况空前。河州作为进入吐蕃的交通要道,往来的各族百姓有不少人自然会定居在该地,从而形成一个民族杂居的地区。
  宋朝时期。唐末局势混乱,河州又被吐蕃所占有。吐蕃?厮?政权控制着河湟地区。宋人将?厮?称“嘉勒斯赉”,其本名为欺南陵温。[22]?厮?政权北接西夏,东连北宋。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采取王韶“欲取西夏先复河湟”[23]的战略方案着手征服河湟地区。河州作为?厮?的东南门户是宋军主要攻击的对象,双方经过激烈而持久的“熙和之役”之后,河州才被宋王朝所控制。在熙宁六年(1073),宋置熙和路并将河州划归于熙河路管辖。在此期间,王韶曾计划招募汉蕃弓箭手屯田于河州,且在河州设立市易司发展贸易,设营田司以开发农田水利,同时设立蕃汉学校,招收蕃官子弟入学。这些措施对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可惜,由于战火不断,杀人过多,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如愿,终成憾事。
  宋元丰三年至政和三年(1080-1113),河州属陕西秦凤路。宋徽宗宣和元年(1121),河州的黄河以北地区全被西夏占领,北宋亡后,洮河一带归于金朝版图。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金将宗弼(金兀术)阿里布政击败宋军刘惟辅所率之军占领河州。金贞佑四年(1216),金升河州为平西军。大定二十七年(1187)更熙秦路为临洮路,置临洮府,领积石、洮、兰、巩、会、河等州。河州辖?罕、宁河二县 [24]。
  元代时期。金正大四年(1227)蒙古占领河州。初属陕西行中书省巩昌府。宪宗三年(1253),在河州设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隶宣政院。元至元六年(1269)设河州为河州路,领定羌、宁河、安乡三县,属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与陕西行省双重管辖。蒙哥汗时,为了东抗金国,西控吐蕃,在河州一带驻扎了大量的蒙古军和探马赤军 [25]。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的皇子忙哥刺被封为安西王统辖甘肃等地。当时因为河州与吐蕃交界,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忙哥刺十多万大军中很多人屯扎在这里 [26]。而在蒙古西征时,有大批的西域各地的回回工匠和士兵被带到中国,其中有一部分,留居在河州屯垦牧养,安家落户,经营农牧业生产。这些人被称为回回户。他们娶妻室(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皈依伊斯兰教,其子女自然也成为回回成员。于是河州成为回族主要聚居区之一。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志》中称现在的临夏南关清真大寺,就创建于元末。而回回人长期与汉人相处,受汉文化的影响,他们仿效汉人姓氏,一方面,定姓取名;但同时,他们也信伊斯兰教,受宗教约束,宗教规定的婚姻、丧葬、饮食等习惯,世代不易。于是逐步的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亦族杂居区内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
  明朝时期。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同年八月,攻陷大都,元亡。明洪武三年(1370),明将邓愈进兵河州,占领河州。置河州府,隶属于陕西行中书省。洪武七年(1374),移西安行都卫于河州,领河州、朵甘、乌斯藏三卫,以便更好的行驶对藏地的管辖,洪武八年(1375)改行都卫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次年,行都指挥使司废,河州卫隶属陕西都指挥使司。洪武十年(1377),分河州卫为左卫、右卫。洪武十二年(1379),移左卫于洮州,升右卫为河州军民都指挥使司,府卫合一。进一步明确了河州卫军政合一的性质。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改河州军民指挥使司为河州卫,隶属陕西都指挥使司。河州卫是明朝政府根据河州复杂的民族情况以及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性政策,在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代的河州,是茶马互市的中心。洪武初年,西北的“市马”大多在河州进行。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当时朝廷颁发的金牌和信符“凡四十一面,洮州火把藏思囊日等族,牌四面,纳马三千五十匹;河州必里卫西番二十九族,牌二十一面,纳马七千七百五匹”[27]由此可见河州额定的差发马数,超过了其他各地的总和,足显其茶马互市之重要性。明政府还专门设立茶马司负责这一贸易。明洪武十六年(1371),明政府罢除洮州茶马司,以河州茶马司总之。这样,河州因为茶马贸易日渐兴盛,各族百姓往来不绝,再次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和联系。
  清朝于顺治三年(1646)始统治河州。初沿袭明代的行政划分。康熙七年(1668)划陕西、甘肃两省,设甘肃布政使司,甘肃巡抚由巩昌迁至兰州,兰州始为甘肃省会。在乾隆三年(1738)移临洮府于兰州,改称兰州府,辖河州。乾隆二十七年(1762)河州同知移驻循化,州判移驻太子寺(今广河县)。
  民国二年(1913)北洋政府改河州为导河县(包括今临夏市、县、永靖、东乡大部)。民国八年(1919)太子寺改宁定县。民国十八年(1929),改导河县为临夏县,另建永靖县于莲花堡,设和政县于宁河堡。民国二十三年(1934),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临夏、永靖、和政、宁定四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改原专属为甘肃省第五区督察专员公署,仍辖上述四县。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1956年11月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
  现在的河州生活着回族、汉族、藏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土族、藏族等22各民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民族聚居区。而这种多民族聚居区的形成,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它的形成过程有几个时期显得最为突出,分别是秦汉、十六国时期、隋唐和元明时期。秦汉时期,主要是羌族、汉族以及匈奴等民族的融合和杂居;而十六国时期,本身就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先后有羌、氐、匈奴、羯、鲜卑、汉等民族在一块土地活跃着;而元明时期,则是这一地区多民族杂居最后成型的时期,回族、土族、藏族等都已活跃在这里。所以,河州,也就是今天的临夏回族自治州,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其中,河州自秦汉以来的行政建置的演变在客观上也加速了河州地区各民族的融合与交流。
  参考文献:
  [1][2][6][9][11][2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988;988;988;989;989;989.
  [3][12][17]刘?.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635;1635;1635.
  [4][5]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65;355.
  [7]顾颉刚,刘起?.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95.
  [8]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56.
  [10][16]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33-634;3913.
  [13][14][15]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121;3122;3122.
  [18]周伟洲.吐蕃对河陇的统治及归义军前朝的河西诸侯.[J].甘肃民族研究,1990,(2).
  [19]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108.
  [20]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09.
  [21]见炳灵寺石窟第148号窟外北侧摩崖石刻《炳灵寺记》。
  [23]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0579.
  [24]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655.
  [25]蒙古军中打仗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的军队称为探马赤军。
  [26](伊朗)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26.
  [27]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949.

标签:沿革 聚居 建置 多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