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认识演进] 社会主义价值观简易画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社会主义根本目的从其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本质层面的理论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方向和成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回答这一事关“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时,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阐明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发展,指明了实现人的发展的途径,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根本目的;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2-0093-04
  
  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取得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主题就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一问题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只有回答好了为谁建设、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才能搞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不断推进了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创新。
  一、社会主义根本目的重要性考察
  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内容,是明确社会主义观的关键问题。认清楚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什么,有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地位来看,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本质层面的理论,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关键,并直接关系着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出现的社会主义,从本质上来讲,是要克服资本主义弊端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弊端无异于“以物为本”,因此如何克服“以物为本”的弊端成为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关键。回答这一问题,最先涉及的根本问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什么,即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问题。所以,解决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对于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表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不同回答,所采取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也将不同,最终所带来的结果也就不同。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曾出现过社会主义制度目的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目的论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认识。但实践都证明,无论是制度目的论,还是生产力目的论,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所在。这些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不同理解,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偏差,或是盲目追求社会主义制度而忽视现实生产力的水平,或是忽视人民的利益需要。对此,邓小平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弄清楚”,只有弄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才能采取对的方法建设对的社会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正确方向的保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目的问题。只有知道了为什么而奋斗,才能找到正确的路径、策略与政策。因此,明确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引航标,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认识的历史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我国新时期的领导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出发,在深刻总结和反思以往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进行了深入探索。
  首先,邓小平理论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认识,纠正了以往实践中以制度代替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错误认识,将生产力发展纳入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视野范围内,提出了共同富裕。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这就把社会主义建设放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奋斗的目标是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共同富裕,从而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关注。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人的发展,而且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特征,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形态与其他社会形态相区别的根本不同,才是社会主义的特有目标。所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1]123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判断各方面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我们就把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目的区别开了,公有制、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保证,计划经济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落脚到人的“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从而克服了模式论忽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缺陷,破除了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公有制的盲目崇拜,重新恢复了目的与手段之间的正常关系。
  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回答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根据时代变化进一步推进了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认识,第一次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中。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提出“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2]1917。这就明确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将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我们党要通过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进入21世纪,我国提前完成“三步走”战略前两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在这关键时期,面对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各种矛盾,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出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科学地总结和回答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对“共同富裕”本质论的更进一步阐述,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再一次明确了发展的最终归宿――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是来自于自我标榜,而是根源于其根本目的上的不同。社会主义与其它社会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社会是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要努力促进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至此,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丰富
  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党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认识不断深入,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将人作为主体的同时也作为目的来对待,高度重视人的发展内涵,积极探索促进“以人为本”实现的途径,将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一)阐明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根本目的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是核心”。这真正地体现了发展的价值取向,科学定位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将发展目的最终落实到人的利益实现与发展上。“以人为本”是在继承以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科学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的发展,总结历史经验而提出的。从本质上来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科学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为了别的发展,不是为了GDP的增加、物质财富的膨胀,最根本的是要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的利益、促进人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要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这些固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但不是最根本的目的。这些是我们实现根本目的的手段,是发展目的系统中的直接目的。因为离开了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与社会和谐就失去了主体意义,人的利益满足与发展才是根本目的。所以,我们不能将发展的目的与手段相割裂,也不能将手段与目的相颠倒。
  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涵,落实到发展目的上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方针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这就圈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唯一性,把发展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以人为本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具体到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具体到我国现实就是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者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尤其要重视发展进程中的各类弱势群体。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那样,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而不是牺牲一部分人的福利。
  (二)深化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既包括人是发展的手段,也包括人是发展的目的,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从人的主体地位来讲,人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人不是为物而存在的,是为自身存在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作为发展的目的与发展的手段是统一的。然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却出现了发展的偏差。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误读带来了唯GDP至上,使经济的逻辑取代了人的逻辑,社会主义本质所强调的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被忘记了,人与物的关系被颠倒了,人不再体现为自身的目的,而成为追逐利益的工具。这样的一种发展从本质上违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阻碍了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面对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人为本提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明确了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发展依靠人民”,从根本上颠倒了现实中这种不符合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人与物的颠倒关系,重新界定了人与物力量的关系,不仅找到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实现的依靠力量,同时还指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建设的依靠力量与落脚点的统一性,进一步深化了唯物史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认识。早年马克思就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抹杀,例如生产中的异化让人只是受机器控制的单个原子的人而已。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社会主义的“发展依靠人民”不是靠依靠剥削人民、牺牲劳动者自身的个性来换取物质世界的丰富来实现,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5]来实现的,“通过人”就是指要通过保障人们的利益、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来实现。保障人的利益、激发人的热情,恰恰正是社会主义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人在这个过程中,在促进客观世界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这样“发展依靠人民”就把“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目的包含于其中,人作为目的和手段得到了统一,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
  (三)丰富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内容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历史的第一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历史活动就是要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但是已经满足的需要会引起新的需要。因此,促进人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还要保障人的发展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推进着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内容的认识。面对物质贫乏的年代,邓小平提出要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主要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促进人的发展,虽然邓小平十分强调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但人不是单维度的人,是具有多方面需要的人。随着生产力发展的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发展,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就被提上日程。“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1925 在此基础上, 以人为本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6]850,这就从内容上丰富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根本目的首先要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利益;其次,把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依次推进的过程,只有人民的利益实现了,才有发展的基础;只有人得到了发展,才实现了人最根本的利益。
  (四)发展了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途径
  要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首先必须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必须前提。因为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消除一切陈腐污浊的东西,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与丰富的社会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义这一根本原则,从邓小平理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再到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都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力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决定性意义。在理解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时必须有着历史的眼光,既不能脱离资本主义制度,同时也不能忘记共产主义。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根本不同,但还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所以,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有一个质和量的问题。从质上来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以人为本,以区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逻辑;从量来看,不能以共产主义要求来衡量社会主义的每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就是不断逼近共产主义,真正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以此方法论出发,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探索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中“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
  其次,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外部条件。在党的新时期,党不断深化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整体布局。社会主义不仅要生产力发展得更快,而且更是一个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是环境的产物,只有改变了的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开拓人的发展空间,推进改革的进程,不仅要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上满足人的物质利益和需要,同时也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的利益需要。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根据社会主义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推进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邓小平理论的两个文明建设理论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江泽民进一步提出建设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再到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党逐渐形成了促进社会全方位发展的战略布局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是要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要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建设生态文明,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对社会建设布局的推进,还深化了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认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生态建设 “五位一体” 的社会主义事业布局,其内在的逻辑根据正是从人出发,以人为落脚点,认识到了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的丰富,还要有民主权利的享有、精神文化的繁荣、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都构成了促进人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客观社会条件。
  总之,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发展,研究社会主义根本目的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定位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史上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理论突破与创新。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出发,做到科学发展,关注民生,逐步缩小发展中的贫富差距,让改革开放的最终指向――“共同富裕”逐渐实现,既要注重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创造热情,让人不仅成为发展的主体,同时更要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让人成为发展的目的,共享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各项成果。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2]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925.
  [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64.
  [4]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7.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7]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091.
  
  责任编辑:周潞

标签:目的 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 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