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答辩 > 正文

高校思政实践教学_地方高校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面临的新工作、新任务分析入手,确定了实践教学队伍的关键能力素质,制定了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的实践教学队伍配置方案,并且探讨了实践教学队伍的优化途径和管理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践教学队伍队伍配置能力素质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任伟宁(1963-),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和高校师资队伍管理。(北京1001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53―03
  地方高校以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强调学与用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地方高校实践教学队伍的现状仍不理想,已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
  一、地方高校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 从学校规划层面看,缺乏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实施以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逐步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大,实践教学的内容扩展,但很多学校尚未制定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的实践队伍建设规划,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处于滞后状态。
  2 从实践教学队伍现状看,整体效果不理想。(1)缺乏既有组织管理能力又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带头人。(2)缺乏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难以适应当前实践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主动提升实践能力的意识还不够强。(3)理论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队伍分离,很多理论课教师不能承担实践教学。(4)实践教学辅助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水平偏低,由于任务定位和待遇原因,很难吸引高水平人员。(5)缺乏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既有较强实践能力又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较少,对兼职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和人员管理存在难度。
  3 从机制保障层面看,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还不配套。(1)对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缺乏系统的培养方案,没有从梯队建设和队伍整体提升的角度,对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和承担不同课程的教师培养形成长远规划和系统设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处于散兵游勇状态,提高实践能力效果不理想。(2)缺乏支持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实践的保障机制,如政府层面的支持政策、对教师参加实践的经费支持、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实践期间的待遇政策、建立稳定的教师实践基地和合作单位等。(3)缺乏对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的政策驱动,缺乏促使高水平教师关注实践教学改革、承担实践教学的相应政策,在职务晋升方面缺少对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突出的教师的倾斜政策,缺乏激励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绩效评价机制等。(4)缺乏实践教学教师发展的团队依托,缺少高水平实践教学带头人,难以形成实践教学梯队的传帮带。
  二、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的实践教学队伍配置方案
  鉴于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工作分析人手,获得岗位要求,并以此作为实践教学队伍配置方案的设计依据。
  1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工作分析。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要素。实践教学内容则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并有向生产实际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延伸的取向与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要求“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当前面临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艰巨任务。《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号)中关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也反映了对实践教学、实践教学队伍、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环境建设的要求:从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导向看,要求“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求看,要求“重视实验技术研究”,“建立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多元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并要求“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由此可见,实践教学任务比以往更为宽泛,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规划、引领。要有高水平的带头人规划和指导校内外实践环境(基地,中心)建设,规划并引领实践教学队伍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教材建设,负责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主持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的高水平应用性课题研究等社会服务工作。
  第二层次是研究、开发。由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比重的增大,要有一批稳定的实践教学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并完成艰巨的实践教学改革任务,包括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实验项目的更新与优化,实践课程教材的建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发,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等。
  第三层次是支持、服务。随着实践教学重要地位的确立,实践教学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和综合。这些工作一般由辅助教学的实验技术人员完成,包括承担实践课教学的辅助指导工作,完成实验项目准备工作,承担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和仪器设备调试、维护和管理工作,参与实验技术和装置的研究、开发、设计工作和实验环境建设,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课程教材建设,为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提供技术支持,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师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提供服务等。
  2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队伍配置方案。地方高校构建适应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教学队伍的配置思路是:
  第一,实践教学队伍与理论教学队伍不能割裂,而要相互融通。实践课程的内容是与所学理论课程相衔接和对应的,教师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学校不应独立于理论教学而组建一支实践教学队伍,但又应保证实践教学不处于附属地位。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实践教学为主型”骨干教师岗位(其承担的实践教学工作量应大于其总教学工作量的一半)来构建实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队伍的数量可以根据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比例、实践教学教师额定实践教学工作量、学校实践教学改革任务量来规划。   第二,必须构建一支分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工作是分层次的,因此应对于不同层次实践教学任务分层设置实践教学岗位,明确不同层次岗位的职责和关键能力素质要求,以达到人职匹配。关键能力素质的确定可以使实践教学人员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也使学校对实践教学队伍的培养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整体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必须配备较大比例的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要求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和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或作为改革顾问,可以有力地促进学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兼职教师亦可成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纽带。
  第四,建立健全实践教学队伍优化的配套机制。实践教学队伍配置优化体现在职位设置合理、人员配备合理、配置方式弹性、配置成本合理和配置制度耦合等方面。实践教学队伍优化要有导向机制,学校要给予实践教学队伍倾斜政策,以吸引热爱实践教学的高素质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关注实践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实践教学队伍优化要有竞争机制,要明确岗位职责和绩效要求,公开竞聘上岗,保证人员水平;实践教学队伍优化要有流动机制,要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环境,保证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内部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考虑到实践教学教师的长远发展,可通过聘期轮岗对实践教学队伍进行动态调整,使教师解除后顾之忧;实践教学队伍优化要有培养机制,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整体培养方案;实践教学队伍优化要有激励机制,要保证实践教学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凝聚力。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队伍的配置方案如上图所示,分四个层次:(1)在校级以上实践教学中心(基地)设置实践教学带头人岗位。为了吸引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热爱实验教学、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关注实践教学,这个岗位应为正高级职务岗位。(2)在各专业设置专业实践教学负责人岗位。由具有丰富专业实践经验、教学科研经验,热爱实践教学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一般应是专业带头人或专业带头人梯队人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学校学科实践教学中心(平台)框架下,负责组织本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与开发、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教材建设等工作。(3]设置实践教学为主型骨干教师岗位,侧重承担实践教学相关任务。实践教学为主型骨干教师由校内实践教学中心(基地)的专职实践教学教师、各学院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为主型教师、校外兼职教师(相关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三类教师构成。根据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可设立相应实践课程群的课程负责人,由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熟悉实验技术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在本专业实践教学负责人的指导下组织开展相关实践课程的实验项目开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等。(4)实践教学辅助技术人员队伍。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承担。
  3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队伍的关键能力素质。实践教学人员的关键能力素质决定了实践教学工作的绩效。实践教学队伍除应具备高校教师普遍要求具备的能力素质外,还应具备胜任实践教学的关键能力素质。高校实践教学任务是分层次的,因此,不同层次实践教学人员的关键能力素质也有所不同。
  对于实践教学中心(基地)带头人和专业实践教学负责人,强调其胜任实践教学领军人物所应具备的领导素质与知识能力水平等;对实践教学骨干教师,强调其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而对于实践教学辅助技术人员,则强调其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与社会服务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实践教学中心(基地)带头人与专业实践教学负责人,应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复合知识结构、战略意识与预期应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督导与团队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同时还需具备实践教学为主型骨干教师应具备的关键能力素质。实践教学为主型骨干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良好的合作共事和社会交往能力、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辅助技术人员应具备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科学管理能力、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仪器设备维护能力、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各层次实践教学人员的关键能力素质可作为岗位任职标准,也可为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学校制订实践教学队伍培养方案提供明确导向,为实现实践教学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地方高校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
  1 明确建设目标,从学校层面整体规划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学校制定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的政策,对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进行系统设计。确立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规划目标,对队伍的结构(兼职教师结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结构和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提出具体目标;突破现有的岗位设置定式,构建实践教学为主型岗位分层设置方案,在校级以上实践教学中心设置正高级职务的实践教学带头人岗位,每个专业(或几个相近专业)设置实践教学负责人岗位和实践教学课程群负责人岗位,并给予相应的待遇;明确实践教学队伍各层次岗位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认定一批实践教学带头人、专业实践教学负责人和实践教学骨干教师,形成了一支稳定的队伍。
  2 健全管理机制,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1)从政策导向上引导和激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改善实践教学队伍整体结构与水平。独立设置实践教学关键岗位,给予相应的待遇;将承担实践教学、参加实践能力提升的相关活动作为专业教师必须承担的任务,在管理制度上加以约束;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活动、参加实验环境建设纳入教师工作量范畴,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活动获奖纳入教学成果奖励等。(2)明确实践教学岗位的绩效要求。对各层次实践教学岗位明确侧重实践教学的职责要求,绩效考核侧重考察他们在承担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方法、设计实验项目、编写实践教材、参加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方面所做出的业绩和成果。(3)明确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在校内实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把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实践、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企业资格证书、主持或主要参与横向应用课题研究并取得良好效益、主持或主要参与校级立项的先进技术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等作为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条件,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实践能力,并把具有双师素质作为学校岗位聘任、职务晋级的优先条件。(4)建立支持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实践的保障机制。给予参加实践的教师一定的实践经费支持;对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减免教学量,并给予相应补贴,保证教师在实践期间的工资待遇;鼓励学院、系积极建立稳定的教师实践基地和合作单位,为教师实践创造条件。(5)制定引进人才优惠政策,着力引进应用型高级人才充实实践教学队伍。(6)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鼓励各专业积极聘任校外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参与课程开发等,并对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监控提出要求。
  3 建立培养体系,系统提升实践教学队伍能力水平。(1)建立校、院、系三级培养体系,对实践教学队伍进行分层培养。将不同层次实践教学岗位的关键能力素质作为实践教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目标,从院系层面进行系统设计,对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人员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与途径。将新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实践制度化,新人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在入校一年内完成半年的行业企业实践;中青年教师则要依托学科专业建设,通过主持或参与应用课题研究提升实践能力;对于实验技术人员则鼓励其通过参加实验室建设、开展应用课题研究提升实践能力。各单位系统制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规划,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或产学研合作研究等。(2)鼓励教师定期参加实践,加强过程管理,保证实践效果。印制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实践的管理手册,要求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反思实践中的收获和问题,在实践的各个阶段进行小结,在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总结或调研报告,接受学校的考核。(3)依托团队建设带动实践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机制,遴选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对教学梯队发展系统设计发展规划和培养方案,依据每位教师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承担的课程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参与企业院所相应的应用课题合作研究或相关实践,教师注意将科研或企业实践内容转化为实践课程内容,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4)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实践教学的交流,组织考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拓宽教师的视野,学习先进的理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实践教学队伍优化促进了校内外实践教学中心/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教师自觉参与提升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编制系列实践教学教材,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标签:队伍 实践 高校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