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提纲 > 正文

[论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基层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领导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新形势下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求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时刻注意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公平之心依法办事,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技巧是目前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新形势 基层干部 群众工作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告诫全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提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1]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炳香认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求全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2]新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群众工作,是每名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基层干部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根本需要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的法宝。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胡锦涛总书记也明确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重视群众工作。而且,“新的历史时期,社情民情舆情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视做好群众工作,顺应人民群众新意愿,让群众理解、信任、支持党,我们党才能立得稳,执政才能执得好。”[3]因此,我们应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把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当作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2.做好新时期基层群众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需要
  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标志,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通过群众工作来实现的。因为一方面通过群众工作,可以掌握和疏导群众情绪,把握社会民众心态;另一方面利用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可以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机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寓于认识、处理、调解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过程中。正如学人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易发期和多发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其中由社会分配、地区差异、教育医疗、土地流转、劳动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表现。这些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局部问题就可能转化为全局性问题,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也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4]由此可见,群众工作是优化社会组合、协调社会要素的工作,它能够实现社会要素和社会系统的优化组合和良性互动。
  3、做好新时期基层群众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历史事实证明,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无论环境、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无论是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还是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群众工作的成功都是党的事业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坚持党的执政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的理解、参与、支持是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激发群众的创造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和改革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才能够长盛不衰。
  二、新形势下基层干部群众工作的新变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2011年3月23日上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作总结讲话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强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群众工作会有不同的具体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5]所以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方法,必须首先弄清楚新形势下基层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才能更新理念、转变观念,真正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1、全球信息时代基层群众工作的新变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互联网迅速普及到城市及乡村,基层群众的信息来源更加开放、便捷,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对公共事务越来越关注,对党的执政方式和以及政府公信力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使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网络问政日益成为群众诉求的新方式,社会批评、社会监督日益增多,“倒逼”现象成为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同时,一些地方、个别党员干部的个别违法违纪案件被新闻媒体持续披露,经过网络网民过度炒作,使部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认识存有偏差,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抱有质疑,使群众工作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
  2、新形势下基层群众工作中的两个主体的变化
  社会是由具有共同的物质利益人群构成的共同体,在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出现干部与群众之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两个主体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群众基础发生了变化:一是代际更迭。党执政初期的群众基础已大多退出职业舞台,现在活跃在时代舞台上的新一代群众基础,对当代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是认可的,但对党的认同已经从上一代人单纯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二是结构变化。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由于群众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特点,导致价值观多元化、利益诉求碎片化。三是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法制意识、公民个体意识显著增强。另一方面,作为群众工作的施行者――党的队伍自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党的干部队伍经历了几次代际更迭,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是由于党风廉政等问题特别是很多群体性事件背后,往往与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相连,致使政府公信力降低。三是在社会飞速变化的同时,某些干部自身素质跟不上时代变化,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意识欠缺,导致不断出现被社会所诟病的问题。[6]两个群体的变化必然带来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复杂化。
  3、基层群众工作的中心问题发生变化
  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初期,群众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然而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围绕群众利益而展开。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不断涌现,新的阶层及群体根据各自的生存状态,追求利益的主动性空前高涨,导致社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表现为从单一普遍化的物质利益转变为生存利益、精神利益、民主权益等多种利益需求。基层群众正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还具有利益诉求与生存需求紧密结合的特点。对此,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将关系基层老百姓生存的利益问题当作重中之重。
  三、基层干部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面对网络时代、经济社会异常复杂的形势,对于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如果基层干部勤动脑、多深入基层,真正的将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首位,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依然很多。
  1、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根本立足点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必须高度重视维护和实现群众的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并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确,一件看似细微的小事,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就是大事、难事。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帮助群众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既要把握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又要处理好具体利益之间以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7]此外,在开展群众工作中,还要处理好领导干部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干部不仅要做到不与民争利,而且要做到个人利益自觉服从群众利益,从而认真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理合法权益。
  2、坚持依法办事,以公平正义之心解决基层群众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这就是说基层干部在解决群众问题时要让群众有知情权,对事情的经过应让群众了解,对群众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切忌弄虚作假、厚此薄彼。作为基层组织部门要坚持推进政务工作公开透明运行,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城乡低保、救灾救济、医疗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结果,都及时向社会公示,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减少群众的顾虑和怀疑,确保公平公正,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得到政府的帮助,将政府的亲民爱民政策落实到实处,让群众得到实惠。
  3、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群众工作实效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贵在创新工作方法。群众工作范围宽、容量大,要放宽视野、拓宽思路,将群众利益诉求、政治参与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全部纳入群众工作范畴。另外,要根据群众生产生活特点,选择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采取方便易行的方式和平台,不断充实群众工作内容,增强群众工作效果。再次,要探索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比如,搭建网络舆情中心,建立健全网络民意搜集和回应机制,形成良好的党群互动沟通的新秩序;以电子邮件、手机、微博、QQ、等通讯手段保持同特定群体的联系。正如2011年延安爱心苹果销售海南一事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一事例既是基层干部创新工作方法的重大收获,同时也提高了基层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地位和形象,对于改变现时代的干群关系具有榜样作用。
  4、注意提高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技巧与艺术
  大量的群众工作是由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群众的实践中完成的。能否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技巧与艺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党做群众工作的实际成效。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党群沟通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亲民技能和树立亲民形象,形成干部与群众的彼此信任和支持的良性互动关系,比如基层干部要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与基层群众进行交流,使党的话语体系与各种类型的群众话语体系相对接,防止和避免干群沟通中出现“聋子的对话”局面[7],促进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2]专家访谈.党员干部之友[J].2011,(9),第18页.
  [3]李慎明.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N].人民日报,2011-04-26.
  [4]李春华.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11,(1)第47页.
  [5]习近平.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J].党建,2011,(3)第6页.
  [6]参考高新民.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考验与规律性经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3)第29页.
  [7]赵绪生.基层群众工作的新经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3),第31-32页.
  作者简介:董向红(1972-),女,陕西宝鸡人,宝鸡市渭滨区委党校讲师。

标签:新形势下 基层干部 如何做好 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