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美术高考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效性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效路径研究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教学实效性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以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背后因由的剖析,提出“科学发展、务求实效”的策略,并就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践教学方面提出多条有效路径。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科学发展;务求实效;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是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毋庸置疑,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识与自觉。?
  然而,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伴随着国内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出现了许多思想政治教育新问题。如果不能坚持科学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就会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失效,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失效。?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弱之现象与因由?
  第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带来了国内多元价值并存的现象,另一方面在价值观多元且矛盾的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选择陷入迷茫;并且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伦理滑坡的反差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现实面前苍白无力,这对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树立构成强力冲击。?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落后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教育教学内容滞后,教育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互动不够,理论枯燥,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考核方式过度教条化,等等。?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生活与学习实际脱离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需求缺乏有效对接的现实路径,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存在着教师教育教学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脱节,教学活动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分离现象,结果无法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现实问题等问题,当然无法取得实际效果。?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状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数量不足,优秀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缺乏;学科支撑薄弱,科研能力不强,教学科研组织亟待规范等问题。以上这些因素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实现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系统性策略与原则?
  笔者认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系统性总体方略应包括如下内容:以科学发展为总体战略,以务求实效、综合育人为最终目标,注重发挥教学特色,开发教学资源,深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注重学生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
  若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发展,就要将科学发展观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相融合,深化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真正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先知先觉先行者,应自觉在学深、悟透、坚信、善用上下功夫,利用教研活动、自学、专题学习等形式,系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其次,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课堂。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具体化为“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调研,从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找准不符合科学发展、不符合广大师生意愿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力争在短期内解决问题。第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穿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应用,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与特点,各有侧重地渗透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
  (二)坚持“三贴近”、“三结合”原则,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紧密结合国际局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努力回答在社会急剧变革进程中大学生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积极探索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改进教育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质量,从而破解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失效的难题。?
  三、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路径?
  本文试图以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为理论支撑,运用系统整体性方法论,注重统筹安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各个影响因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等多维度相互呼应,贯穿一个教育中心,形成一个总体科学发展教育策略,从方法和手段上寻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一)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个性特点?
  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应该从务求实效的战略高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科学设计课程体系,认真整合教育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个性特点。?
  首先,需要实现从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加强集体备课制度,学习兄弟院校的“课程交叉学习”法,加强一大一小两个集体研讨活动,既避免几门课程之间观点不统一、内容重复的问题,又能认清课程之间内在关联,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性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其次,正确处理知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性关系。避免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教学体系完整性、知识完整性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性的弊端,在知识传授方面要“精”,在教学作用上侧重“要管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实际问题、成才问题。第三,结合近期学科发展与时代变化,通过教改课题研究,逐步解决教学内容各个要素之间关系的协调,及时把教改科研成果与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分类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首先,在每学期头两堂课的课堂上,在每一节课程的头5分钟,吸引学生注意力,扭转学生对课程的偏见等不良情绪;第二,正确处理教学内容思想性与教学方法艺术性关系。在不影响教学内容思想性基础上,运用“辩论式”、“小组研讨式”、“演讲式”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第三,正确处理理论知识抽象性与实践素材生动性的结合关系。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电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媒的优势,增强课堂教学师生间的互动,建立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网络交流平台;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分层次教学、分专业教学、分层次命题考核。例如,分班排课时候,将艺体类学生、汉语言文学等文科师范类学生、化学等理科师范类学生、工科学生、财管类学生各自分开,有利于解决内容重复,教学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三)丰富考试方式方法,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改革?
  在教学考核上,采取注重平时考核、淡化期末试卷考试的方式,成绩结构多样化,考核方案可探索如下形式:平时考核+笔试;平时考核+口试;平时考核+设计(论文或作业)等,重在搞活理论课堂,减轻学生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改革,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合效应和综合教育功能,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趣味性、积极性。?
  (四)以实践教学为载体,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可分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实践。应将大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系统整体性作用。精心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逐渐形成覆盖全校、全员参与、有组织、有内容、保障经费、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如,课下与学工处等联手,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第二课堂工作,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指导作用;再如,开展辩论赛、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诗词朗诵会、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专题报告等具体形式,承载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要强化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指导学生撰写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签订协议或挂牌,并使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等等。?
  (五)转换角色,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程度?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增强亲和力,关键在于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情感,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课堂教师"向“思想导师"转型,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一个新的师生关系下延伸出去。教师作为导师可以运用自身的教育优势、人格魅力,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等个案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工作,在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中实现教育引导的目的。应鼓励教师亲身了解社会变化,解放思想,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以便于更好地教书育人。应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国内、国外的社会考察和实践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社会化与国际化水平。?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针对性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方方面面携起手来形成一个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重而道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将发挥自身传承文明、塑造人格、涤荡灵魂的积极作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担负自己的一份责任。?
  [责任编辑:周来顺]
  ?
  收稿日期:2012-01-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哈尔滨学院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成果。?作者简介:周惠杰(196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黄丽丽(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宋阔(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张旭东(196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标签:政治理论 路径 实效性 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