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美术高考 > 正文

《安南供役纪事》及朱舜水在越情况探析|安南之役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朱舜水是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清兵入关后,他流亡在外参加反清复明活动。其长期奔走于海上,曾寓居越南。《安南供役纪事》是其在越南遭受供役之难的详细记载,对研究朱舜水在越活动情况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朱舜水;安南供役纪事;越南
  ?中图分类号:K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121-03
  
  朱之瑜(1600―1682),字鲁屿,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日本人尊称其为舜水先生。朱舜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进步思想家、实学启蒙哲学家、社会教育家,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他主张实理实学、学以致用,即为学应重实际效用和事功;强调知识应从实践中获得;重视史学,认为经简而史明,经深而史实,经远则史近。他的思想对日本文化及其后来明治维新都具有很大影响。梁启超在评论朱舜水时也说:“中国儒学化为日本道德基础,也可以说由舜水造其端。”“舜水以极光明俊伟的人格,极平实淹贯的学问,极肫挚和蔼的感情,给日本全国人以莫大感化。德川二百年,日本整个变成儒教的国民,最大的动力实在舜水……舜水不特是德川朝的恩人,也是日本维新致强最有力的导师。”[1]学术界对舜水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其在日本的活动情况。其海外生涯中也曾寓居安南(今越南),但由于记载其在越南活动的资料匮乏,少有人对他在越南之情况进行研究。
  一、朱舜水其人及《安南供役纪事》写作背景
  朱舜水先祖和明太祖朱元璋是族兄弟,舜水早年系统学习六经,尤其擅长《诗经》和《尚书》。他目睹政治腐败、世道险恶的现状,并对其深恶痛疾,曾对妻子讲:“我若第一进士,做一县令,初年必逮系;次年三年,百姓诵德,上官称誉,必得科道。由此建言,必获大罪,身家不保。自揣浅衷激烈,不能隐忍含弘,故绝志于上进耳。”[2]因此决心不踏入仕途。明朝朝廷曾多次召其出仕,但一再遭他谢绝;后闯王起义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朝亡。而此时阉党凤阳总督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南明小朝廷。马士英等人把持朝政,企图笼络贤能,征朱舜水出来做官,朱舜水三次毅然拒绝,故遭马士英等人嫉恨而被通缉;同时,清朝贵族进入江南后,由于采取民族歧视和高压政策,激起沿海各地人民奋起反抗。在这种形势下,朱舜水毅然走上反清复明的道路。他曾为筹措军饷多次到安南(越南)、日本。鲁王在监国九年(1654年)降诏征召55岁的朱之瑜。但因其颠沛流离,玺书辗转两年后才到他手中。鲁王在书中责备他“托谕占城,去而不返,背君苟免,史氏讥之。”[3]希望他能尽快归国效力。朱舜水读罢赦书,感慨不已,他在丁酉《上监国鲁王谢恩疏》中说:“去年委曲求济,方附一舟。意谓秋末冬初,便可瞻拜彤墀,伏陈衷曲。臣数年海外经营,谓可得当以报朝廷,当与藩臣悉心商榷,不意奸人为梗,其船出至海口,半月而不果行。复收安南,愤结欲绝。”[4]舜水看到玺书后,想立即转往思明(厦门)返回舟山,但因缺乏交通工具,被困于安南。可不料在二月遭供役之难,被羁五十余日。为铭记这段异域之难,他每日记有日记,于鲁监国十二年丁酉六月整理定稿,并取“庶人召之役则往役”之义,名所记为《安南供役纪事》。《清史稿》有如下记载:“鲁王监国,累徵辟,皆不就。又赴安南,见国王,强令拜,不为屈,转敬礼之。”[5]
  二、舜水去越时间及居住地考证
  在朱舜水的一生中,有二十余年在日本,十二年在越南。除《朱舜水文集》的记载,我们无法知道他早年在越活动的详细情况。舜水先生《安南供役纪事》是现存舜水先生在越南活动的第一手资料,但其内容也仅限于先生在供役之时的情况,除此之外,别无文献可考。从当时中国与越南的关系来看,越南与中国仍保持宗藩关系,舜水即使是得不到越南的援助,但至少应在越南有所作为。可他在越南住了许多年,越南朝野对他竟是一无所闻,这也许和先生低调的处事方式有一定关系。舜水初到越南应是公元1646年,因安南供役之事发生在1657年,《安南供役纪事》云:“因中国折柱缺维、天倾日丧,不甘?发从虏,逃避贵邦。至今一十二年。”[6]梁启超《朱舜水年谱》记曰:“丙戌先生至安南盖先生初亡命日本,彼中海禁方严,不容外人,故转迁徙至安南。”[7]舜水看到当时明朝大势已去,如无外援,恐难以恢复,遂有日本之行。但当时日本正闭关锁国,居住都难,更不必说请援兵。他也只有去越南,住于今日越南的会安。可能是看到当时的越南不能对他提供帮助,舜水放弃了向越南请援的目标,而仅仅把越南作为驻足地,然后奔走于日本、舟山和其他国家,另谋光复出路。
  朱舜水曾居住于南方阮氏统治的地区。梁启超后来非常深入地研究朱舜水,却疏于考证,把南方阮氏政权与北方郑氏政权相混淆。舜水后来选择在日本长住,而不留在已获朝廷赏识的越南,可能是越南当时的环境也远差于日本,因古代交趾历来是“瘴疠之地”。除去恶劣的自然环境,当时(1646年)正值越南南北纷争,郑氏在北部消灭莫氏余党后,拥立黎主。阮氏以顺化为中心,称雄于越中南部地区。舜水居住地会安,便属阮氏势力范围。当时的统治者第四代阮主阮福澜卒于1648年,其二子阮福濒即位。这两代的阮氏王朝都重武功而轻文治。因其不但要同北方郑氏周旋,同时还要应付南部的占城,一切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均不够健全。北郑南阮连年征战,这种不稳定的状况使舜水不会“既来之,则安之”。他在《上监国鲁王奏疏》中有:“臣闻客寓被盗席卷,衣幞俱空;谒归会安,十分称扬羡慕,或者夙憾已销。但国小气骄,学浅识陋……欲屈臣,则恐损其名望;欲就臣,则内惭其从官。甘心失人,安知礼士。是以辗转持疑,委难自决。至今尚未亲见,又未明言遣行;使臣目送归舟,血枯肠断。况资装俱竭,肘见履穿;僮仆遁逃,伶仃孤苦;肌肤憔悴,形容枯槁,遣日如岁。”[4]从这一段记述,我们可以看到舜水对当时越南的观感,和他自己苦难处境的一斑。
  三、《安南供役纪事》内容及语言价值
  开篇为舜水自叙:“?我中夏沦胥,外夷闰位;天既不赋瑜以定乱之略,瑜何忍复生其任运之心!是以逋播异邦,流离一十三载;间关瀚?,茹荼百千万端:庶几天日再明、沈州复陆。乃忽有安南国王檄召区区相见之际,遂为千古臣节所关,不死不足以申礼;然徒死亦不足以明心,不得不亲至其廷,往返辩折。况瑜大雠未复,又何肯轻丧于沟渠!故不亢不挠,以礼譬。国王之识习局于褊浅,而才气频近高明:谗夫?张,极力煽其焰;元臣箝口,无或措一词。独力支撑,四面业射;逼勒有甚乎卫律,嗟叹无闻于李陵。虽十一日磨砺之锋,不敢轻视;而三百年养士之气,未得大伸。谨将逐日问答、行略、书札,录为一卷。芟其诸臣问难,嫌于繁冗也;隐其行间机务,为彼缜密也。子卿以奉使困饥雪窖、洪皓以迎请流递冷山,节烈尚矣!瑜则无所奉也,无所奉则不必记;然关于国也,关于国则不敢不记。因志之,曰〈安南供役纪事〉云尔。”[6]舜水在自叙中道出了遭受供役之难的情况及无奈之情,以及写作《安南供役纪事》的缘由及目的。
  《安南供役纪事》主要内容是:朱舜水滞留于安南时,越南国王四处征召识字者做文官,有人举荐了朱舜水。朱舜水被带进了越南官府,府吏令他作诗写字。舜水不肯,只写道:“朱之瑜,浙江馀姚人,南直松江籍。因中国折柱缺维,天倾日丧,不甘获发从虏,逃避贵邦,至今一十二年。弃捐坟墓妻子,虏氛未灭,国族难归。溃耄尤焚,作诗无取。所供是实。”[6]府吏便把他拘禁起来。后来,安南国王阮福濒(阮主)在外营砂召见他。朱舜水誓死不肯跪拜,激怒了阮主。第二天国王又召见于他,数千人持刀环立,恫吓舜水。但他毫不畏惧。差官命他拜,舜水不拜;又写一“拜”字命他拜,舜水却于“拜”字上添一“不”字;最后差官按着他想强迫他跪拜,却被他奋力挣脱。国王大怒,扬言要杀他。舜水却说他是为遵守明朝礼节而死,死而无憾。若他死后,如可收尸,请题“明徵君朱某之墓”。阮主于是天天派人在舜水寓所附近杀人,以此恐吓他,但舜水还是威武不屈,始终不拜。国王还派人来观察他的动静,见他每天谈笑自若,只好改派朝臣向朱舜水表示敬意。他请舜水在安南做官,给他的信中有“太公佐周而周王,陈平在汉两汉兴”等语。[6]舜水断然相辞,致书安南国王说:“瑜徒以天祸明室,遁逃贵邦,苟全性命,别无他图。如日中华丧乱,遂欲委质於贵国,皇天后土,实鉴此心。大王不以无礼诛之,而复以此伤义士之志,是犹与于杀之矣。”[6]安南王仍不甘心,又派官员劝说舜水,要为他接取家眷并且营造府第。对此,舜水答曰:“去家十三年,绝无婢妾,何有家眷?瑜役毕告归,必不留此,甲第何为?”[6]这些话,表达了舜水留恋故土并重返中原的决心。最后,安南国王又派人写一“确”字,询问他的意思。朱舜水作《坚确赋》回呈,以示自己坚贞的情操。见软硬均不能使他屈服,又杀之无名,国王赞叹其为大人、高人!后来只得将他放行。
  正如梁启超所说,安南之难在朱舜水的整个生涯中,就像是飓风一般,突然袭来,但又瞥然而去。然而,它“却折射出朱舜水为维护大明王朝声誉而不卑不亢、视死如归、至诚爱国的高尚人格。”[8]
  《安南供役纪事》不仅有助于研究舜水行实,也是了解越南语言文化的重要资料。其中记录了一些外来词,对于研究越南语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因为“不同的语言互相接触,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文化跨语言的地理疆界进行扩散。文化扩散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受惠语言里出现新的词汇项目。”[9]
  《安南供役纪事》作为朱舜水在越南活动的史料,具有较高的史学、文学价值。虽然通过此文并不能完全还原舜水在越活动的详细情况。但其字句中无时不体现舜水先生爱国明义之思想,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位明清之际的大儒,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文萃)[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朱舜水,朱谦之.答源光国问十一条•六[A].朱舜水集(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朱舜水,朱谦之.监国鲁王赦[A].朱舜水集(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朱舜水,朱谦之.上监国鲁王谢恩疏[A].朱舜水集(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
  [5][清]赵尔巽.朱之瑜,《清史稿》卷五百《列传》二百八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4.?
  [6]朱舜水,朱谦之.安南供役纪事[A].朱舜水集(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梁启超.朱舜水先生年谱[A].朱舜水集(附录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李?平.朱舜水与日本文化[A],近世中日思想交流论集[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9]顾劲松,冯青.论《朱舜水集》之语言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10,(5).
  ?
  Analysis of Sufferings in Annam and Zhu Shunshui′s Activity in Vietnam
  ??HAO Xiao-jing
  ?(History Faculty,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Henan, China)
  ??
  Abstract:Zhu Shunshui was a famous scholar and educationist in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After Qing dynasty came into power, he went into exile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activities to recover the Ming dynasty. He went abroad for most of his life and had lived in Vietnam for several years. His work Sufferings in Annam recorded the detailed situations of his suffering in Annam, which had great historical value to the research of his activities in Annam.
  ?Key?words:Zhu Shunshui;Sufferings in Annam;Vietnam
  ?〔责任编辑:李 官〕

标签:安南 探析 纪事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