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美术高考 > 正文

论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中的“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文章以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文化内涵,论述了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进而分析了利用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方法对现代景观进行处理的独特美感,找到新的“意境”表达方式。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植物 意境
  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意境美”的文化内涵
  中国有很多描写古典园林的诗歌流传至今,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中写道“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宋代词人李结在《浣溪沙》写道:“花圃萦回曲径通,小亭风卷绣帘重,秋千闲倚画桥东。双蝶舞馀红便旋,交莺啼处绿葱珑。远山眉黛晚来浓。”皆是描写园林景观的佳句。颐和园月波楼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龙沙”,也画龙点睛般的诠释了整个的风景的神韵和人文内涵。中国古诗词中对园林植物的描写,是对古典园林文化品格的概括和总结,充分说明了古典园林对“意境”营造的不倦追求,园林植物的“意境美”,与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必然的联系。
  所谓意境,清王国维有着极好的诠释:“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绝秀者,神之於心,处身於境,视境於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於意而处於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则得其真矣”。中国古典园林深受中国传统儒、道、佛文化的影响,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美学原则,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追求隐逸闲适的理想状态,以自然山水园作为其基本形式出现。为达到其“可居可游”的理想境界,园林建造者们置石理水,搭设建筑,选配植物,利用各种手段实现其园林理念,植物景观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代诗人杜耒名诗《寒夜》),中国古典园林里的观赏植物不仅讲究造型天然原朴,更讲究与山、与水、与建筑、与人营造的和谐、统一氛围,其自身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人们常常借用植物的自然属性来抒发情感、表达理想,赋予植物“人”的品性,注重“立意高远”,强调园林的“意境美”。中国道家主张“法自然”,认为只有顺应回归自然,才能达到常乐的至境;中国佛教中最有势力的禅宗,强调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不欲不求、不争不夺,“修心”为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安宁;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基于“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思想理念,把和平恬静、悠闲自在、与世无争作为自己处世之道,享受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和乐趣,特别是部分园林主人,出仕不成或自官场隐退,园林就成了抒发胸臆的重要途径,成为了文人们避世远祸、澡溉心志的特殊载体;这些思想,使中国古典园林呈现出不同其他国家园林的独特审美,使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呈现出独具韵味的“意境美”,使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配置极具文化内涵,使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选用原则自成一派。
  2.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意境美”的具体体现
  传统文化的影响,让植物被赋予了各种人格属性、精神象征,各种书籍、诗词、咏赋在描写到花木时,都写出了人们在观赏时被激发的不同思想情感。不同的园林植物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通过不同的配置方式表现出来。
  2.1 用植物表现人格
  树木是具有各种形态的,有的挺直,有的婆娑,有的优雅,有的粗放;树木是具有各种习性的,有的耐寒,有的抗旱,有的喜阴,有的喜水。把树木的各种形态、各种习性做各种象征和比拟,能引发人们的各种联想与想象。在传统儒家的自然审美观中,主张从伦理道德(善)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因此树木的某些形态、习性被升华为某种人格美,代表着人们的某种精神。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士大夫们,在造园置景时,力求园林意境能体现出自己的道德追求,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具有儒家道德品质的植物常常成为首选植物。例如耐寒的松柏、花中君子的梅、荷花等等,是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植物。
  2.2 用植物寄寓情感
  除被赋予人格道德精神外,古典园林植物也被寄寓了各种情趣、感情。如根据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赋予“福”、“禄”、“平安”、“富贵”、“如意”、“和谐美满”等吉祥的祝愿之意。
  牡丹花式古典园林中使用较多的花卉品种之一,牡丹花因为花形硕大、色彩艳丽,形象丰满喜庆,是人们所公认的富足显贵的象征,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紫薇花虽然造型特点并不突出,但是因为紫薇与古代象征权力的“紫微”星座谐音,也是具有吉祥意味的古典园林装饰花卉品种;在中国古代,考中举人非常不容易,同时也很荣耀,因为一旦考中举人就意味着学子们的十年寒窗终于有了收获,可以走上仕途,直上青云。人们在修造园林的时候都喜欢种一些榉树,借榉树的“榉”与举人的“举”同音,表达对考中举人地向往和渴望 。
  颜色鲜亮的石榴,除了颜色深受人们喜爱之外,众多的果实也寓意着人丁兴旺、多子多福,无论是深宅大院还是家底殷实的小康之家,大多都会看到它的身影。
  古典园林中经常使用的紫荆花,有着兄弟和睦美好寓意,这一寓意和上面的形象象征、谐音象征方式有所不同,他来源于一则典故,此即为寓意象征手法。
  2.3 用植物制造闲趣
  对植物花木一味从道德、寓意上去考究,难免会对整体植物配置感到单调乏味。因此,中国传统文人在造园之时,还会根据自身喜好与文学诗词的影响,选用一些适于观赏、吟诵的植物,根据四季变化,因地事宜,因势而行,将其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中,以便邀约好友,赏析咏赋。特别是一些因出仕不利、归隐于野的士大夫们,更是将园林植物当作解忧除烦、闲适修心的观赏对象,如何营造超然物外、恬淡清雅的环境,成为了他们的一大乐趣。“乔松数千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垣,白石为桥道。流水周舍下,飞泉落于檐间,柳绿白莲罗生池砌。”唐朝诗人白居易描绘的庐山草堂正是这种情怀的写照。
  2.4 用植物体现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比西方国家多了一层遵循自然之意。老庄讲究“道法自然”,自然、纯朴、不事雕琢的审美观对中国园林影响甚远。特别是自宋以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成为了评价园林的最高标准,这就使得园林植物在造型、色彩上更多的是遵循自然、追求天趣,不仅植物材料来源自然,而且通过不加修剪的方式来展示植物色、香、姿等自然面貌。如著名园林拙政园,其“听雨轩”周围按势种植着竹子、芭蕉、梧桐,轩南小池种有睡莲,植株长势自然,高低起伏不同,颜色深浅不一,大略看过,会以为是天然长成,但细细品味,其实是造园者精心雕琢而成。
  3.“意境美”在现代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所体现出的 “意境美”,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使得现代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充分发扬。
  3.1 植物种类的选择
  在现代景观设计当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利用古典园林中的传统植物资源,强化中国元素,突出传统意境表达,让古典园林的 “意境美”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创造出了符合当代审美要求、同时具有较强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力作。如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选用了大量的竹作为景观植物,配合集现代与传统一身的建筑群体,韵味十足。
  3.2 植物配置的方式
   在古典园林中,植物的配置讲究吉祥如意,讲究诗情盎然,讲究画意画理,讲究意境深远,这些原则对现代景观设计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南方的许多小区里,植物配置方式十分讲究。除满足当地气候、环境要求外,植物的高低大小、颜色配比,大多遵循 了“错落有致”、“疏密变化”、“富有诗意”等原则,哪种为多,哪种为少,何处丛植,何处孤植,讲究画意画理,使景观获得极佳的观赏效果。
  3.3 植物与景观的依存关系
  古典园林中透过月亮门的桂花树、白墙黑瓦边的芭蕉叶,情趣盎然,诗意十足,如只有植物而无环境,效果必大打折扣。受此影响,许多现代景观设计师在配置植物时,也会考虑植物与建筑在材质上、色彩上、气味上、光影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如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该建筑以红色作为建筑主体色,结构中引用了古典建筑中圆拱门因素,配置上水塘、莲花、假山、翠竹,营造出充满诗意的空间环境,使现代建筑多了一分柔情。
  中国古典园林以特有的构造形式,表达出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统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对当代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手法,对当代具有中国元素的景观设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2]魏嘉瓒,苏州古典园林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1月第一版

标签:意境 中国古典 园林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