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名人名言 > 正文

治理结构性失业治理有哪些措施?_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其治理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张,在缓解民众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以及教育过度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着重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积极推进创业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过度
  作者简介:周姝彤(1988-),女,河南信阳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118-03
  
  自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不断创造出新的毕业生数量,2008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559万人、611万人和620万人,到2011年增加到660万人。巨大的毕业生人数,庞大的高学历毕业生就业人口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格局,同样也深深的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示出不明朗的前景,就业压力呈现出上升的走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善就业结构”。因此,面对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引起的种种问题,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缘故,大多数国内研究主要是从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三个方面来解释。供给总量上的压力在转型时期相对存在,造成的原因是高校短期之内的扩招;摩擦性失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是直接的,是间接的,是可以通过改进就业中介、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指引而得到有效延缓的;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中心问题是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也是目前深层次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及其主要原因
  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目前现有的工作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称之为结构性失业。当前存在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别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资薪酬较高,工作环境良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光明的发展方向,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没有较高的社会保障,工作环境相比较差,离职辞职率高,薪酬待遇不好,在社会中地位比较低下。因此,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主要奔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受关注程度较低,很少有大学生愿意涌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并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术能力低于主要劳动力市场,长期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会造成技能增长缓慢或者减退。当前大学生看重薪酬待遇的同时,也注重所工作的岗位是否能提升在社会中的地位,希望工作岗位能够满足心理自我实现的需求,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是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所追求的需求,因此有些大学生宁愿选择在家中待业,也不愿加入到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可见,造成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1.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高等学校扩招之前由于高等教育的供给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像大学生这种高学历、高质量、高层次人才非常稀少,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并不十分突出。但伴随近几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再加上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人才就业市场上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并成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难题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相对的落后迟延,如果高等教育改革无法较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那么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就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产生毕业生与市场脱节,就会导致人才市场上供需双方结构性矛盾突显,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产生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总体看来,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教育类别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挤占”效应非常明显,专科生的工作岗位被本科生挤占,本科生的工作岗位又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挤占,这种同质化的竞争使得我国的人才市场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识别功能大大降低。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整体形势下,势必造成人才的过度浪费和高消费,同时还会造成教育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从社会人力资源分布的现状来看,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最多,专科毕业生普遍缺乏竞争力。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高职高专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8.1%。总体看来,我国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本科毕业生基本达到供需平衡,而专科毕业生却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境地。我国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中,无论本科岗位还是专科岗位域,本科毕业生都比专科生有明显竞争优势,这种高等教育层次性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2)高等教育能级结构失衡。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其特点是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通常在15%以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逐步向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模式过渡,但是在这个普及过程中,职业教育并未得到相应的扩大,更多的注意力被放在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上。而大学生的就业和薪酬期望往往会受到这种不合理结构的误导,更多的大学生盲目认为所谓的“高层次”就意味着“高薪酬”,造成毕业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失衡。实际上,一个国家的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共同承担着这个国家的劳动力供给。目前,一方面,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但是对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却过于单一,并未根据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来培养相应的人才,而一味培养了过剩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则发展缓慢,致使劳动力市场上的高级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合理的高等教育能级结构能促使高校合理定位,在人才培养上更加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但很多高校办学模式单一,盲目追求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致使大学生难以做到“术业有专攻”,整体竞争力普遍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
  2.劳动力市场分割引致的结构性失业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诸多发展不平衡和分割问题会直接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这些不平衡和分割包括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以及各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之间的分割。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广泛的大学生就业的区域性流动,更多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某些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扎堆现象,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导致某些热门的外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等更是存在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近乎苛刻的地步,面对人满为患的求职大军,众多毕业生遭遇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职瓶颈;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则是求贤若渴,人才匮乏的境地,一些小型企业和乡镇部门紧缩腰带为吸引人才提供的优厚待遇经常无人问津,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面对暂时失业也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就业。调查表明,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32.3%和32.3%。最能吸引毕业生就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其中深圳则是吸收流动本科毕业生最多的城市。实际上,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劳动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原本就是城市高于乡镇,东部高于中西部,但是更多的大学生涌入发达地区就业就更加加剧了人才资源分布的地域性不平衡和城乡的不平衡。而且这种现象造成众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重。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状况会造成中西部等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与产出的严重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不能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做贡献,势必会影响社会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导致这些地域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继续拉大。
  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企业及部门的人才供应日趋饱和,劳动力市场的雇主们对应聘者的学历和素质要求也在日益变高。某些原本专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被要求必须由本科生来完成,原本某些本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被要求必须由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来完成,这种现象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费和过度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毕业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起薪被大大降低,还出现个别零薪酬就业的现象。由于人才供给已经出现饱和,以及竞争性人才市场的存在,致使不少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刻意压低大学生工资水平,使劳动力市场人才价格严重失实。这种现象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热门部门和企业及高薪酬的单位对大学里的专业设置和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以及人才的供过于求状况对于高校培养人才模式和大学生对于专业选择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中心化也对人才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保障设施使大学生更愿意追求城市生活,无论是从收入状况还是从得到教育回报以及培养后代的角度来考虑,在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始终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3.教育过度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教育过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上看,教育过度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教育过度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储量超过了现有职业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受教育人口的失业率比较高、受教育人口就业不充分,或者学非所用,以及受教育人口要从事比自己学历层次低的工作等几个基本特征。在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教育过度的视角审视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结构性失衡尤为突出。
  (1)学科专业结构失衡。在不断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被誉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堡垒”。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专业设置不仅重复,而且口径狭窄,从而直接导致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差,造成专业出口上的教育过度。从就业市场看,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某些专业供大于求,某些专业供不应求。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是工科93.3%,最低的是法学86.7%。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的92.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的79.1%。同时经贸和IT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而且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所处岗位的需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学科结构和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匹配。
  (2)技能结构性失业。从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所学专业或是所拥有的相关技能与职业相匹配的概率越来越小。实质上,这种情况就是毕业出口上的教育过度的表现。其主要在于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国外学者将可就业能力界定为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7个国家把提高国民可就业能力放在国家政策关注点的首位,将可就业技能的培养作为国家战略。当前,我国政府和高校对毕业生可就业能力培养的认识有待提高,高校学科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对行业职业概念模糊,尤其缺乏对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很多毕业生对求职缺乏信心,难免屡遭失败。
  二、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治理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形形色色的,不同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方面,各高校应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增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引导高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首先,政府应当引导高校明确立校之本,寻找自己的特色。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分析,高校专业设置的模式基础是高校自身的特色与禀赋,关键在于自身的定位及相互间的竞争。政府可以在这个方向对高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应当摒弃那种只看重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应当更加认识到高等教育普及到大众的丰富内涵而非表面意义。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局出发,以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基础,再结合高校自身培育人才的模式与理念来对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高校能够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人才市场就业供需失衡的根本措施。其次,政府应当强化引导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就业,完善相关补偿体制以鼓励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就业,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规范人才市场的秩序,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平台,保证人才支援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再次,扩大高校对专业设置的自主权。2002年,教育部授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六所大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这是增强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关键举措。实际上,西方国家不少大学的专业设置权是下放给教授的,教授可以通过向学校申请设立某个专业。但是如果该专业或课程不适应市场的需要,或很少有学生选修,就会被淘汰。相比而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较小,限制了高校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对培养应用型、操作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如果政府能更多地将专业设置自主权下放给学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程度将会大大降低,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率也会得到提高。
  2.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应当具备更加多样化的结构、更加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更加先进开放的办学体制。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体系应当具备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培养人才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不同条件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优化应当更加紧密地联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要做到这些需要社会各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的密切配合,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有充分的市场需求意识,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要对人才需求提出更为清晰地表达,各部门和企业要有更为合理有效的用人规划,职业资格标准认证要更加符合现实和规范且要具备更高的效能。例如在美国,职业分析得到社会相关行业组织及劳工部的密切关注,对各行各业的用工需求、岗位描述、职业特征、雇员特征及任职经历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及阐述,并通过美国职业信息网对社会发布以规范人才市场并使之良性发展。我国的政府,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等也要高度重视职业认证这项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科学层次分明的职业认证体系,并通过市场需求向高校传递人才需求的信号,使之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积极推进高校创业教育
  当前,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专业不对口和缺乏相关技能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外,大学生自身过高的职业期望与社会总体的人才饱和现实不相符也是另一大重要原因。因此,大学生要及时转变观念,消除那种一个职业定终身的错误观念,树立“锻炼为先,成长为重”的想法,丰富自己的内涵,做到更加了解社会,强化本领。与此同时,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创业是就业的高级形式,同时还创造一定数量岗位,带动就业。因此,鼓励创业,对创业进行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已是世界各国治理失业的共识。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加强创业教育,制定一系列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当务之急。首先要重点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同时还应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假期兼职,为就业做好技能和经验储备。
  
  参考文献:
  [1]王霆,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9,(1).
  [2]费菊瑛,任条娟.高校扩招中的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3]麦克思研究院.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8-76.
  [4]范明,安戈锋.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9,(3).
  [5]张宏军.劳动力市场失灵及规制架构略论[J].经济问题,2008,(2).
  (责任编辑:孙晴)

标签:结构性 高校毕业生 失业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