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评课稿 > 正文

儿童诗创作评课稿

时间:2017-03-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儿童诗说课稿

ss="txt">《大海是什么》说课稿

【习作内容】

这是由教师开发的个人课程。在欣赏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的影片《海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

【课前准备】

精选影片《海洋》中不同画面,合成三段影片。一是大海的样子;二是和谐的大海;三是哭泣的大海。

【教学过程】

一、思维风暴,聊出一首小诗。

【设计意图】

由圆想到什么,这是个极为发散的问题。只要敢想,答案就会很丰富。写诗其实也是一样,敢于去想,想得越是与众不同,越是富有个性,就越是会留给人深刻的印象。而后,看似不经意的围绕“眼睛”的聊天,聊着聊着,一首动人的小诗就创作出来了。精炼的语言,整齐的句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瞬间的神奇,感受到原来写诗就这么简单。只要我想,我我也可以写,我能写诗的自信。为之后的创作奠定很好的基础。

二、阅读海报,激发观影欲望。

师:同学们,你喜欢大海吗?

师:有一个人啊,他也很喜欢大海。他花了五年的时间,耗资五个亿,终于零距离的接触了大海,将它拍成了一部电影。知道他是谁吗?

师:他就是法国著名的大导演雅克·贝汉。你看,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想看吗?那我们从头开始看?

【设计意图】

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广泛而经久不衰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艺术以其独有的综合性、直观性、审美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顺应学生的兴趣取向,将其引入语文课程中来,并加以合理的运用,可以让教学真正的“活”起来。

三、欣赏开头,引导精炼表达。

师:大海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看——

师: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用一个词语来写一写吗?

师:读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师:同学们围绕同一段影片,写了许多不同的词语,表达出各自真实的感受。将这些感受连起来读一读,一首动人的小诗就会悄然诞生呢。不信,你听——师:这就是诗啊,用最精炼的文字来表达心中最强烈的感受!

【设计意图】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教学时,首先播放两分钟影片开头的片段。在这段影片里,大海的样子,借助视觉与听觉的冲击,表现了从空中到水中,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大海。如何将这种最直观的感受,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来?如何让学生对创作诗歌充满兴趣?我先让同学们用一个词,来表达心中最强烈的感受。而后,借助统一的句式,让孩子

们看到,词在简单句式的变化中,有了诗的魅力与韵味。原来写诗是那么简单,那么神奇。而后,在音乐的渲染下,在深情的吟诵中,

儿童诗创作评课稿

那份由衷的惊喜,那份我可以的自信,为进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四、精选影片,倡导个性表达。

师:提要求:观看画面,聆听配乐,用心感受。那我们继续看电影! 师:这段影片里,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啊?为什么?

师:小诗人,面对你眼中的水母,你最想说什么呀?(指导个性写诗)

【设计意图】

课前,我在影片中精选六个最能体现海的和谐的片段。水母、群鱼、海鳗、海蛇、亲嘴鱼、海蟹、人与鲨鱼在海中生活的场景。剪辑成一段两分半钟的连贯影片。这段影片看似不长,但剪辑的时候却非常精心。既要考虑孩子们的喜好,也要考虑个性表达的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下,指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写出个性,写出情趣,才有了可能。在明确的要求中,孩子们投入得观赏着影片。之后引导学生去谈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在看似轻松的对话中, 教师抓住学生首先汇报的“水母”这一生物的姿态,引导学生从说清楚到说准确,再到说形象,说精炼。过程中,特别关注、尊重、赏识学生的个性表达。在深邃的大海中,在那个新奇的国度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有了充足的创作的空间,学生用自己的口书写自己的心,一切就会变得很美妙。而后,在欣赏自己与他人的诗句时,斟酌词句、以诗会友,主动而又真诚,课堂里因为有了这样的身影,而变得灵动起来,诗意盎然!

五、合作推敲,润出精彩诗行。

【设计意图】

写诗本不容易,但儿童却可以成为天生的诗人。老师就在其中起到一个唤醒与点拨的作用。在音乐中,孩子们深情吟诵着自己的诗句,那种自我陶醉的姿态,多么弥足珍贵。而后“再修改修改自己的诗句,让它变得更流畅,更能表达你想说的。可以同桌、周围的伙伴,互相修改一下。”你会发现,孩子们斟酌字句,互修互改。过程中,他们交流意见,发表观点,思考辨析,互相帮助。那一刻, 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成为主角。那一刻,你可以接受别人的意见,也可以坚持自己的思考。大家一起学,学出自己的精彩。

六、变换视角,深度感受海洋。

【设计意图】

这是最后这一板块,我希望引导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哭泣的海洋。有了影片强烈的视觉冲击,关注影片中音乐的变化,背景色的变换。那些虽然远离孩子们,却又正在发生的残酷事实直逼孩子们的最柔软的内心。孩子们的表情在变化,情绪在波动,我抓住时机,引导他们畅所欲言,深度表达。孩子们一蹴而就,表达出此刻他最真实的感受。在此之后,学生创作诗歌:写给心中的大海。此刻,创作激情高于创作智慧,学生可以调动本节课所有新鲜的感受,个性表达。情动而辞发,一首首真挚的小诗流淌在笔尖。精彩的影片,动人的诗篇,学生的心里已被种下一枚温暖的“种子”。

篇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诗同行 创作儿童诗”》课例研究

p>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提出,就是要开放语文教学,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形成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出现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了挑战。有位教育家说:“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确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在教学中,我们对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定位上确实有诸多困惑:教师们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把握不准,既不能像平时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课、知识传授课,也不能放任自流,成为学生的自由学习课。对此,尚需提供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范例;如何准确界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活动课?三者有何联系和区别?教师如何开发利用本地区的语文学习资源,学生如何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就此问题我们六年级组在学校的倡导和支持下,我们决定展开课例研究,并把课例研究的主题定位: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性?由本人围绕课题先自己设计,形成初次教案,然后同年级组老师集体备课,并对教案修改完成预案,最后由本人作为主讲人进行授课。

二、教学研究过程

1、 第一次授课

《与诗同行 创作儿童诗》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朗诵《我们去看海》。

师:同学们,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非常瑰丽的宝藏,今天就让我们轻叩诗歌的大门,迈进诗歌的殿堂,与诗同行。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师: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生:我喜欢《致老鼠》,因为作者把讨厌的老鼠想象成了人来写,很有趣。

生: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师:读自己喜欢的诗相机板书:读诗:正确,流利,有感情。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我知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写诗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要善于发现,大胆想象,善于修辞,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2、第一次授课后全年级的评课:

对于这节课,学校非常重视,特别请了市教研室的孔主任听课,并参与了评课。教研活动上大家议论纷纷。贺主任说:“指导朗读到位,写诗指导到位。”许主任说;“教师快乐自信,教态大方;朗读知道很有必要;写作指导渐入佳境。”??大家一致认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但是教学设计在朗读诗歌和创作诗歌的时间分配上没有分清主次,创作诗歌时间分配太短,这样就不能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创造性,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怎样让学生成为综合性学习的真正主人?怎样在综合性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创造性?张校长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欣赏诗歌和创造诗歌应分清主次,写诗应作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写诗的时间放得稍长一点;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没有展示出来,应布置任务,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儿童诗,化被动为主动,化主导为辅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自己总结写儿童诗的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孔主任总结道:“老师们讨论地多激烈呀,张校长总结得多好呀,这节课教学思路很清晰,环环相扣,可是应该明白读是轻,写是重,学生课前预习要重视,阅读材料不要搬进课堂去分析,课前要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以师生课堂生成,不要估计听课老师;指导学生写诗时,主导和主体应该换位,放手给学生,一定要明白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一定要明白综合性学习的特征: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另外备课不仅要备还要用心??”

经过评课议课,我们六年级组最后达成共识:教师上这节课时要大胆放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搜集,自己感悟,自主创作。把创作儿童诗作为这节课的重点。

3、 个人反思:

刚刚度过了祖国的生日,我校的公开课又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不过这次的公开课特别具有挑战性,同级的老师上同样的教学内容,即“一课同上”,然后相互评课,找出优缺点,再集体备课,复备复上,直到这节课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研活动,这样的上课方式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而我们六年级语文组又首当其冲,学校教研组给我们定了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之活动二《与诗同行》。

接到教研任务心里很矛盾,因为这是一节语文综合实践课。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本组综合性学习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个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这无疑给我们了一个巨大的挑战:1、没有固定的模式,是眼下最热门的研讨对象。2、对于诗歌,说实话我了解的不多,“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我真切的记得。3、时间紧、内容多。4、学生实践的多,能否完成任务??都在困惑着我,让我左右为难,但我还是欣然接受了,我想我要把握机会磨练自己。

从接受任务开始,自己就静下心来专研教材,阅读有关文章,收集了很多诗歌的资料,掌握了诗歌最基本的知识。最终我们六年级组四个人一致认为把《与诗同行创作儿童诗》作为公开课的内容。这节课我安排了两大主线:一是读诗,在读的同时要求同学们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二是写诗,在读诗,欣赏诗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儿童诗的特点:大胆想象,善用修辞,语言精练,分行去写。继而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其自己写诗。

本节课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利用语文课和课余时间搜集了大量诗歌,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诗歌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把读和写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成效是有的。可是,因为第一次摸索着上这样的公开课,教学上有很多失误之处:第一,本次综合性学习在时间分配上有误差,有偏重,应该缩短读诗的时间,延长学生自主创作的时间。第二,讲解儿童诗特点的时候,出示的所有诗歌都是我本人搜集的,如果改为学生自己搜集,自己展示,自己体会,自己交流,自己总结儿童诗的特点和写法,更能突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能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把综合性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及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适当指导的关系,也就是既重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又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听了领导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后,我深刻反思,茅塞顿开,相信下一次的做课会取得成功。

4、 第二次授课

《与诗同行 创作儿童诗》教学设计

(一)导入(2分钟)

师朗诵《一起去看海》。

师:同学们,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非常瑰丽的宝藏,今天就让我们轻叩诗歌的大门,迈进诗歌的殿堂,与诗同行。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5分钟)

师: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生:我喜欢《致老鼠》,因为作者把讨厌的老鼠想象成了人来写,很有趣。

生: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师:读自己喜欢的诗。并相机板书:读诗:正确,流利,有感情。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发现了儿童诗都有那些特点?(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变被动为主动)

生:这两首儿童诗都充满了童真童趣。

生:这两首儿童诗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生:这两首儿童诗语言通俗易懂。

生:这两首儿童诗都运用了修辞手法。

生:这两首儿童诗都是分行去写的。

??

师相机板书:写诗: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善于修辞,分行去写

(学生的回答太让我感动了,惊奇了,学生的思维原来早已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们已经可以自主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只是我自己的意识没变而已,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会发现上课其实很轻松,学生其实很可爱)

(三)学生分小组展示搜集的儿童诗(6分钟)

(1)巧用比喻:

云象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象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上叫我起床

(2)妙用拟人: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玩飞镖游戏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3)运用夸张:

交通警察

篇三:大班诗歌《家》说课稿

课程》相亲相爱一家人主题活动第29页。

一、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一个好的幼儿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主题《相亲相爱一家人》通过一系列活动,加强幼儿对“家”的理解,增进幼儿与家人之间的感情。《家》这首诗歌主题单纯接近幼儿生活,内容浅显;语言精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为幼儿创设了一种优美、温柔的梦境。整首诗歌都围绕着什么样地方是谁的家这个句式重复展开,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家”这个字的实际含义。即:家是每个人感觉很安全、舒服的地方。

2、幼儿分析

大班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尤其是抽象思维已经萌芽,加之积累的生活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我班幼儿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已积累了一定的动物常识经验,地点名词、动植物名词积累的较多,但形容词的运用水平还参差不齐,因此,我在设计本次教育活动时,主要分为学习诗歌、创编诗歌两个部分,在学习诗歌部分通过欣赏诗歌、

理解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情感与意境。在创编诗歌部分,我分了三个层次,一是幼儿能更换动植物名词创编,二是能更换地点名词,三是能在更换动植物名词、方为名词的基础上,恰当的使用形容词。

二、目标定位

我们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懂得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制定具体、明确并可操作的诗歌教学目标。在设计《家》这首诗歌教学时,我更重视对幼儿情感的体验。从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以下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技能)

(2)学习朗诵诗歌,享受朗诵诗歌的乐趣。(知识与情感)

(3) 喜欢仿编诗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因此,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是我这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感受到诗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朗诵。在平时的语言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在进行创编时靠自己难以实现,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让幼儿能够根据诗歌的句式仿编诗歌定为我这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三、教学法:

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了给幼儿今后的独立学习及思考奠定基础,本次活

动我运用的方法有:倾听表述法、视听结合法、游戏法、探索仿编法、运用这些教学方法配合优美的音乐,教师亲切自然富有感情的激励语言,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等,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欣赏力及理解力。

四、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究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内容、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发展需要,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纲要〉指出:“要让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前、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渠道,逐渐感知事物之间的归属关系,理解儿歌的内容。活动中,让幼儿学习诗歌时、我将播放诗歌〈家〉的课件,引导幼儿在具体形象的动画中熟悉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意境的美。

2、交流法:幼儿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作用,让幼儿在充分的、愉快的、多向的交流中,增进对事物之间的归属关系的认识,以及对家的喜爱,提高他们对仿编儿歌的乐趣。

五、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它

必须与活动目标、活动主体即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相互适应。小班幼儿属于具体形象思维,其学习、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在情景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由此,须做好以下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家的含义。

2、物质准备:(1)诗歌〈家〉的课件(2)大海背景图,沙漠背景图,南极背景图,森林背景图,天空背景图。陆地,海里,沙漠里,天空中,的动物图片以及植物,实物图,背景音乐,多媒体。

六、说过程

本次活动,我以新《纲要》为指导,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感受理解——体验表达――想像仿编”三大块。

(一)感知体验,激发兴趣――引发幼儿爱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做准备,有关理论指出: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诗歌内容,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

(二)互动交流,理解学习――表达表现爱的美好。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因此活动中大量运用观察、游戏、欣赏等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

的积极主动性。

首先,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我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给幼儿欣赏跟诗歌配的动态动画以便于幼儿轻松理解诗歌内容。接着概括性的提问:诗歌中说了什么事,然后通过整体朗诵,前后半句接龙,轮流等趣味性方式组织幼儿学习朗诵,使幼儿感受到诗歌的内在语言韵律。之后,我让幼儿自由,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使他们沉浸在表演的喜悦中,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

(三)扩展想象,仿编诗歌―― 体验积累爱的经验。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大班上期幼儿语言领域发展目标提出要求:在仿编活动中只要求幼儿通过交换词句,使诗歌画面出现新的内容。

孩子在访遍感到比较难,因此我通过对话、示范、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突破难点。

1、扩展想象,回忆经验。

我启发性的个别依次提问,比如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外还可以是谁的家?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回忆经验,表达自己的理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2、学习仿编

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生动的语言示范仿编:“现在老师要把大家说的这些东西都编进儿歌里……”,让幼儿更加明确诗歌的句式,知道仿编时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变,只要改动后半部分就可

标签:评课 创作 儿童诗 创编儿童诗评课稿 儿童诗两首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