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评课稿 > 正文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_基于创业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创新教学管理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校创业教育应逐步向多学科渗透并更加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针对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提高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目标,本文从创业胜任力的视角,通过对创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其教育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以识别、学习、反馈与改进创业胜任力为目标,以问题为驱动、以“选”、“育”、“用”、“留”为模块的创业人力资源课程体系,以及实施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评估方法。
  【关键词】创业胜任力;创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创业教育
  
  Hayton在2003年通过对美国100多家中小企业的研究表明:战略人力资本管理实践与中小企业的创业绩效正相关。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受公司规模和创业环境的影响,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特点,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参与者所应具备的胜任力也具有特殊性。由于创业胜任力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创业绩效,如何发现、定义并培养创业胜任力并培养与创业企业目标相一致的战略人力资本?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绩效,将创业胜任力融入到针对创业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这些都是有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创业胜任力的视角,结合国内外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创业胜任力的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并应用于上海理工大学创业班教学中,在加强课程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建立符合创业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
  一、高校创业教育国内外现状
  国外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创新、生产力和有效竞争力的关键,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认知创业机会的能力,使其具备创业行动所需的观察力、知识和技能,以及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的过程。
  美国高校创业课程具有系统性,并不断把创业课程延伸到多学科,它涵盖了初创企业必备的创业知识,如:创业法律、创业融资、创业管理、创业营销、创业会计、创业组织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企业成长管理等几十门课程。[1]
  2002年起,我国开始确立创业教育试点高校,并不断开展创业教育。然而,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创业意识培育阶段,缺少针对具体学科的实务型创业教育。此外,现今开展的创业教育通常以任务为导向,而未能有效发掘并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胜任力。许多实例表明学生通过教育获取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业实际应用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间存在非对等性。[2]
  上海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创业方向作为高校创业教育首批试点,面向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创业课程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相结合,突出创业胜任力的培养及课程的应用性,改善了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多关注成熟公司,而缺乏对创业者、创业企业进行培训的现状。
  二、创业胜任力
  Chandler和Hanks在其研究中首先运用了创业胜任力这一术语,他们将创业胜任力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3]一些研究已经识别了在不同背景条件下创业者具备不同的创业胜任力[4]。胜任力是与优异绩效有因果关系的行为维度或行为特征,是人们履行工作职责时的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知道需要做什么(如批判性推理、战略能力、企业经营知识)、将工作完成(如成就驱动、自信、控制、适应、关注效果)、让他人与你一起工作(如激励、人际技能、关注产出、说服、影响)等。[5]
  创业及创业所需的能力具有动态性,提高创业教育、创业课程的科学性应当以了解创业及创业者的特质为基础。(Izquierdo,2008)。[6]
  Q1:创业胜任力具有动态性,如何识别和定义创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
  首先,通过使用查阅文献法、胜任力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确定了基于胜任力的创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调查问卷,问卷涵盖7个维度,42个指标。而后,通过发放问卷及相关分析法,对上海理工大学创业班学生、创业学者及创业企业家三类人群进行创业胜任力与创业绩效的调查[7]。研究发现创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1)学习胜任力:包括可不断学习更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并将其模块化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资关系与劳动法、E-HR等知识模块。(2)情绪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者熟知自身情绪特点,并在不同情境下有效管理个人情绪。(3)组织胜任力:了解企业内外资源并有效实施创业团队建设、培训、监控等。(4)概念能力:分析、解决复杂问题、承担风险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变革。(5)承诺能力:坚定原则、保持持续经营的勇气;(6)关系胜任能力: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妥善处理企业内外部关系,建立私人关系等。(7)机会胜任力:具有商业敏锐性、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以顾客为导向。(8)战略胜任力:确立并有效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在完成开展创业人力资源课程的基础工作,即创业人力资源管理胜任力的识别、定义后,仍有如下问题有待解决:
  Q2:如何将创业胜任力融入到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中?
  Q3:如何使创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有效提高创业者的绩效?
  三、创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体系
  将创业胜任力的教学模式运用于创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首先要以通过培养创业胜任力从而提高创业绩效为导向,改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学分制度等的改善。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执行各阶段胜任力识别、学习、反馈、改善的渐进过程,不断巩固和提升创业胜任力的培养成果,并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课程调整以更适应创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需要。一下为创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1.改变教学模式,实施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即校内理论型导师与校外实务型导师[8]相结合。其中理论课程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讲授,而校外务实型导致则聘用来自企业及相关单位、具有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的同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胜任力水平的综合提高。
  2.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程以可操作性为导向,建立“选”、“育”、“用”、“留”的创业人力资源课程体系,如图2。
  课程以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将专业知识模块化。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任务式的教学方式,以“问题-求解”驱动教学。优点在于“提出问题”即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过程;“求解问题”即学生建立模块化知识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及学习效率。
  3.采用多元教学法
  通过总结文献[9-13]及教学经验,课程中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主要分类有:
  (1)为适应实际需要,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2)对操作性强的知识模块,如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采用案例教学、项目组法、角色扮演、情景分析、多媒体教学等方法。
  (3)人力资源信息化教学以掌握相关软件为目的,并安排如E-HR的相关上机课程。此外,更鼓励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学术研究。
  (4)同时,为增强学习乐趣、促进学习交流,建立了虚拟电子课堂,以及“教”、“学”互动平台。对学生进行交互教学及网络辅导。
  4.教学评估实施分层学分制
  为突出课程重点、强化教学效果,课程考核采取笔试成绩、实训成绩、实验成绩、实践成绩相结合的分层学分制。
  (1)相关知识体系掌握情况,由笔试考核,约占总成绩的30%。
  (2)相关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由实训成绩、实验成绩、实践成绩考核组成,分别占中成绩的30%,20%,20%。
  5.创业胜任力的识别、学习、反馈与改进
  课程假设学生已初步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且胜任力作为综合能力通过各教学模块向前推进得到循环识别、学习、改进。在课程模块具体教学中主要采用如下模式:
  (1)确定问题域。课程开始时,通过案例列举(正反案例)使同学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如企业招聘过程中如何选定人才、如何配置创业企业人员比例、如何确保企业战略指导招聘过程等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激励“求解”。
  (2)项目小组。通过进行初步的课堂讨论,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会发生分歧,并将持有相同或相似看法的学生分入同一项目小组,从而确定了几个目标不同但任务相同的项目小组。小组内部,通过讨论形成分工合作。各成员需争取自己负责的任务,实施任务时应有效的组织协调组内其他成员。
  (3)情景模拟。各小组针对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开展情景模拟。其中一组担任方案提出者,而另外小组扮演问题制造者,从而暴露出方案及其提出者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此过程也是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相互挑战、相互学习的过程。通过以上三个过程,应达到掌握并使用理论知识、胜任力得到识别设学习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模块向前推进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胜任力方面的不足,并予以反馈和改进。此外,由于学校教学中仍然存在由思维模式、执业环境等造成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状况,从而应加强学生与创业企业的联系。通过采取如下方法。
  (4)企业导师指导。通过企业导师参与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以及介绍企业经验的形式使学生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更加符合创业胜任力,达到胜任力的不断改进。
  (5)企业实习。通过学生进入企业相关岗位参与实习,在相对复杂的环境里,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培养、组织关系等胜任力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且通过对企业、企业目标的认识,学生能够从企业的立场、战略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胜任力更加符合企业要求,也为创业学生自行创业奠定基础。
  四、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创业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创业课程不断延伸至具体学科。我国的创业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胜任力的提高,并不断与具体学科结合,开展实务型创业教育。
  创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以创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为基础,提出了创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专业知识模块化的“选”、“育”、“用”、“留”课程体系;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分层学分制。课程通过突出教学特点、提高课程实用性,教授针对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培养学生创业胜任力。为开展以具体学科为基础、面向创业企业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路瑶.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17-19.
  [2]Woolacott,L.C.(2009).Taxonomies of Engineering competencies and Quality Assurance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J].Business Media,257-295.
  [3]Chandler G.N& Hanks S.H.,Founder Competence:the Environment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3):77-89.
  [4]冯华.创业胜任力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17-18.
  [5]Arthur Young,Wayne Brockbank,and Dave Ulrich,Lower Cost,Higher Value:Human Resource Function in Transformation[J].Human Resource Planning,1994,(17)3:1-11.
  [6]Izquierdo,E.E.(2008).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vist Paradigm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Ghent University,Ghent,Belgium.
  [7]吴孝颖.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结构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12):
  126-128.
  [8]张笑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0(5):42-44.
  [9]孙冰铎.《绩效管理》的教学方法探析[J].教学管理,2010:141-142.
  [10]张慧研.“启发式”教学方法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4:43-44.
  [11]李淑珍.《人力资源管理》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J].经济师,2010(10):114-115.
  [12]李德勇.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
  No.3:102-104.
  [13]钱士茹.多元化HRM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20),6:32-34.
  
  基金项目:上海理工大学创新教育体系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高晓霜(1987―),女,河北人,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与人力资源。
  罗鄂湘(1971―),女,湖南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标签:教学管理 胜任 人力资源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