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评课稿 > 正文

爱迪生救妈妈评课稿

时间:2017-04-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冯祖彩的评课稿

如沐春风的语文课

——评田代东老师的《端午的鸭蛋》

冯祖彩

田老师的《端午的鸭蛋》一课,真实地让人感受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魅力,大到教学设计,小到对学生回答的点评,无不循循善诱、闪烁着智慧的光彩。

教学设计简约深刻。田老师的这节课:开篇从端午风俗导入,转而联系作者故乡高邮的端午风俗,继而赏玩鸭蛋的各种玩法并从中体味童心,探究文中重要词句并从中解读乡情,最终在为中国节日写一则广告语结束该课。整个教学环节简洁明了,归纳起来无非就是“风俗”、“童心”、“乡情”、“析语”四个环节。但田老师的这节课却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畅快之感。溯其根源,还得归功于田老师深远的立意,对教学目标的把握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有自己的定位”。她紧紧抓住“童心”与“乡情”两个重点,课堂中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小问题则围绕这两个重点展开,如“鸭蛋有什么可挑的??难道鸭蛋也有智商吗?”“写高邮鸭蛋时哪句话写得太有趣,太有味道,太好玩了?”看似轻松的提问背后洋溢着的是教师的智慧和对文本的深刻解读,让学生水到渠成地领悟到了“文化”这一艰深晦涩的字眼。整节课显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紧凑有序而又妙趣横生,毫无拼凑之感。伴着学生的朗读,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顶峰,无需多言,浓浓的乡情弥漫在了课堂之上,扎根在了学生的心中。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田老师真正做到了“心中有孩子”。

她曾经说过:“教师眼中不能仅仅是教案,而应该是学生。”在这节《端午的鸭蛋》中,我也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首先在教学设计上,田老师就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从端午的风俗入手,探讨鸭蛋络子的玩法,使孩子感觉不沉重,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其次,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还体现在他简约的教学语言上。在整个课堂中,我们很少听到“归纳文章主题思想”,“品析句子深层含义”等味同嚼蜡的指令性话语,而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且让我们来看田老师课堂中提的这几个问题:鸭蛋络子有哪几种玩法?你觉得哪种最好玩?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猜猜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几岁??一系列充满童趣的提问,使整堂课犹如一个游玩交流会,田老师就如一个孩子王般领着学生充满好奇地自然走进文本中去,又心满意足地自然走出来。而在这中间,无不闪烁着师生们灵性的智慧之光。

再回过头来看一遍这节课的听课笔记,深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从田老师精致的教学设计,到她和风般的语言,亲切的教态,甚至是板书,无一不浓缩着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做一个富有教育教学智慧的教师,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充满诗意和灵性的思想栖居地,应该成为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的追求。最后,让我们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田老师的课:书香飘溢,诗意流淌,智慧碰撞,心灵相遇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

篇二:我不能失信评课稿

篇一:《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我

不能失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老师:

大家好,我是三年

二班语文教师,高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上册第二个专题第8课《我不能失信》的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

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和资源开发七个方面展开来说。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共有八个专题,分别是以生活、中外名人的故

事、秋天、细心观察、中外传统文化、壮丽的山河、思想方法、爱的奉献为主题。而《我不

能失信》一课就出自于第一单元生活。

第二单元共有四篇

课文和一篇语文园地,内容都跟名人有关。《灰雀》这篇课文描写了列宁关爱儿童,体现了他

爱护小动物的心灵。《小摄影师》讲述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心爱护,《奇怪的大石头》则

通过记述李四光对大石头的好奇与专研,反映了他执著求索的精神。《我不能失信》赞美了宋

庆龄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我所讲的是《我不能失信》这一课,而这篇略读课文可以通过多

种朗读方法,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

个性,读出疑问,读出思考。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结合课标要求,本

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

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从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中,感受他们的不平凡。

4、体会名人身上的

优秀品质,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

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培

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

守信的可贵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做一个重诺言、守诚信的人。单元教学重难

点: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从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

事中

感受他们的不平凡。这四个目标及重难点的设定,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上下文和

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二、学情分析

我将从学生已有的

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首先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接触

了《邓小平爷爷植树》和《爱迪生救妈妈》这两个名人,从他们的身上习得一些好品质。其

次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平时就缺乏向这种奋发向上的品质,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

体会到从别人身上习得好品质,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当中。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鼓励,相

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学模式

我校的教学模式是

“目标引领,先学后教,精讲多练”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

学情的分析,并根据我校语文新授课的模式要求,本

节课我设计了五个

教学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四、重点研读,品悟赏析;五、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六、总结课文,培养能力。七、达标

检测题

下面具体说一下本

节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2-3分)

通过话题导入:这

种话题导入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自然的过渡到今天要学的内容, “失信”——失去

信用。我不能失信——( )巧解题意 。当他们接触到新事物时,往往

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大胆地提问设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由于学生对老师提的问题感到有兴趣,渴望知道答案,这样就激发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接着出示关于诚实

守信的名言警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并出示解释。这种利用词语解

释、名言名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世界,创设简单易懂的语境,极大地满足了

孩子们的小小骄傲和成就感。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检测、落实本课的教学重点,

真正做到人人清。

(二)出示目标,

明确任务(1-2分)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

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

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做一个重诺言、守诚信的人。

(三)自学提示,

自主学习(5-7分钟)

1、自己默读课文,

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读顺,能够做到有感情朗读。

2、读完课文能准确

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与结果,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概括出课文讲

了一件什么事。

(四)重点研读

品悟赏析

(1)(自学)有感

情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正确、读流利,注意长句的停顿。(2)(群学)组长安排朗读课文,

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齐读,分角色朗读,可以表演读,要求读出四种不同

的感受。深入、倾听、引导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呈现“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

好氛围。深刻体会宋庆龄身上的那份可贵的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五)、合作交流,

精讲点拨。

1、宋庆龄想不想去

伯伯家?2、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不去?3、别人是怎么劝说的?4、她是怎么说的?5、你从

中受到了哪些启示?把大疑化小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激发他

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

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六)、总结课文,

培养能力

1.读了这个故事,

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

有遇到过类似的事?

你是怎么处理的?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学

以致用,回归本节课主题。通过总结课文,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这样设计不仅可以培养

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能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地人生态度。

(七)、当堂训练,

达标检测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

概括、美观,有利于突出重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

完成。并把教材的文路、教师的思路、

学生的学路有机地统一起来,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

记忆。

六、说课堂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

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

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

整体性和综合性。我从评价原则和评价方式两方面来说,一、评价原则:评价学生要适当、

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课文时,有的孩

子会读的很有感情,我就适时给以评价:老师真喜欢听你读课文啊,真有感情!二、评价方

式: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师生评价相结合。学生根据导学问题自学后在小组内交流,

就是自我评价的开始。对于核心问题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就是对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的评价;

展示小组分享学习成果后,学生对其整个小组地表现进行打分,又是小组互评。而教师在学

生自学、小组交流和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做点拨引领性的评价。

七、说资源开发

针对《我不能失信》

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充分的利用了课本资源、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其中在课本资源的开

发利用上,发挥了课本插图和课本练习材料的作用,例如课文的插页、单元导语和课后的相

关练习。在教学本节课时,将课本中精美的插图运用到课件中,让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会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做既营造亲切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

生的观察能力。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发挥了各大教育网站资源的作用。在多媒体资源

的开发利用上,我力争用好多媒体,发挥音像资料在带动孩子积极性方面的作用。例如图片

资源,配合图片,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八、结束语

繁星满天,每一颗

都有属于它自己的语言,

花草树木,每一种

都能勾勒出四季的过渡,

我不知道,孩子的

眼里世界会是什么颜色,

但却相信:民主教

学才会让师生共同进步。

——写给明天

篇二:《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我

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词。

2、培养学生独立阅

读的能力,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

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情感态度1、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受到诚信教育。

2.、与人相处,要

讲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

教学重点 理解

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内容。

教学难点 如何

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发动

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

话导入,揭示课题

1、咱们班坐了这么

多的学生,我想问问大家都有没有朋友啊? 大家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呢?说说对方要有

什么样的品质,你们之间的友谊才能长久呀?

2、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一个小故事,叫《我不能失信》,看看文中的主人公有没有什么我们值得学习的好品质。

3、看课文之前呢,

我们先看看题目,看能不能猜到些什么。“我”就是指主人公了, “不能”就是不能够的意

思,是一种意念较强的否定,同“不想”“不愿”比较起来,更加有了强制力。能看出是在一

种两难的境地下,必须做出的一种选择。

这个“信”字,单

看的话,常用意思是有好几个的,①诚实,不欺骗:~用。~守。~誓旦旦。 ②不怀疑,

认为可靠:~任。~心。~念。 ③崇奉:~仰。~徒。 ④消息:~息。杳无音~。

⑤ 函件:~件。~鸽。~访。

那么“失信”中的

“信”,同学们看看是第几个意思呢。

所以单从题目我们

就可以读到一些信息,就是主人公在一种两难的境地下选择了不能失信。好,说了这么多,

现在就让那个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故事吧。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标出不认识的字词。

2、讨论: 1)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一个星期天

2)讲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

3)课文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

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上午要教小珍学

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坚持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四、深入探究

1、小庆龄想不想去

伯伯家?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得出结论的?(出门前)

2、她那么想去,出

门时为什么停住了脚步? (出门时)

3、爸爸妈妈是怎样

劝说她的?她的态度怎样?(把握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4、从这个故事中你

受到了哪些启发? *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做人做事都应该说到做到,说话算话; *

诚实守信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和尊重; *与人相处,要讲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

五、交流讨论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

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新的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

诺千金”,诚实守信自古就是美德,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我们以后也要像小庆龄一样,

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六、有关“诚信”

的格言

1、与朋友交,言而

有信。——子夏(春秋)

2、言必信,行必果。

篇三:爱迪生救妈妈

30、 爱迪生救妈妈

养贤中心小学陈方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迪”等11个绳子,会写“油”等三个生字和“检查”等三个词语,写美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能分辨同音字“及、急”和“做、作”的意思。

课前准备:生字卡、上网搜索爱迪生的相关资料

课时:2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就明白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医生束手无策的焦急:表情、动作、语言;爸爸的又急又气,

爱迪生的委屈。

3、通过学习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和爸爸对爱迪生态度的前后变化,体会爱迪生的沉着、聪

明。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爱迪生救妈妈,爱迪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板书: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对,上节课同学们也非常聪明,学习了许多生字词。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多媒体

出示生字词。)

开火车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感受焦急。

(出示多媒体照片,动手术前的图片)

1、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你看到什么?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人物的神情和动作。当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焦急)

3、他们为什么这么焦急呢?从课文哪些句子看出他们很焦急?请同学自由地朗读课文,拿

起笔圈划一下。(多媒体出示问题:从哪些句子看出大家很焦急?)

4、指名提问。(多媒体适时出示句子: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

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

转。板书急)

5、你找得真准。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导读出焦急的语气。有哪些词语需要特别注意的?(多

媒体变红词语:环顾四周、迟疑、摇头)同桌分角色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6、大家为什么那么焦急啊?请你默读第二段,说一说。(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要

马上动手术,可是天色越来越暗,又没想到其他办法。适时板书:病、手术、暗)

三、对比阅读,感受聪明。

1、大家都快急死了。爱迪生干什么去啦?指名读。(多媒体出示: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

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

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板书:借镜子)

2、拿这么多镜子有什么用啊?指名回答。板书:亮堂。

3、师:房间一下子亮堂起来,这下可以做手术了。这时,爸爸——多媒体出示句子:爸爸

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

4、爸爸一开始不明白什么?他的反应怎么样?指名读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老师当旁白。

(多媒体出示句子: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

“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5、请你评评他们读得怎么样?应该怎么读?指名评论、读。(多媒体鲜绿色词语:又急又气、

斥责、委屈)

6、师:爱迪生想出的这个方法真管用,最后手术——(板书:手术成功)爱迪生真是一个

——聪明的孩子。

四、夸夸爱迪生

1、师:医生也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夸奖爱迪生——(多媒体出示句子:今天多亏了这个

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请你也来当一回医生,再夸一夸小爱迪生吧!

指名问。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就是着急的爸爸、病痛的妈妈,

爱迪生救妈妈评课稿

或者是帮忙的小伙伴,你会怎么

夸爱迪生呢?请选择一个说一说。

(多媒体出示:爸爸一把抱起爱迪生说:“——————————————”

妈妈摸着爱迪生的头说:“——————————————————————————”

小伙伴们竖起大拇指说:“——————————————————————————”

五、总结。

师:爱迪生真是个爱动脑筋的聪明的小孩子。同学们这节课也表现得真棒。说说学完篇片课

文,你学到了什么?

联系板书,归纳。

师:看来同学们真是收获不少。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像小爱迪生一样,多开动脑筋,就能和

他一样聪明。

六、板书

爱迪生救妈妈

↓↓

借镜子 急病

↓ ↓

亮堂 手术

↓ ↓

手术成功 暗

(聪明)

2013|、5、23

《爱迪生救妈妈》说课稿

养贤中心小学 陈方

一、说教材

《爱迪生救妈妈》介绍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靠自己的智慧,帮助

医生挽救了母亲生命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

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

本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对不同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描写得十分

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故事情境和人物心情,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

的聪明、机智、可爱,从而受到感染和影响。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

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所以抓住文章故事性

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

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本文共五个自然段,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

的第二课时是这样安排: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难点: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并通过朗读领会爱迪生的聪明。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利用重点突破法认识巩固生字,以读

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

朗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探究法、角色体验法,始终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

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

精神,这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标中

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堂。教学时我采用“疑问引导法”和“讲解法”教学本课,即以读为经,以问为

纬,读、写、议相结合,以学定教,顺学而写,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

疑,最后组织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延伸,从而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

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和探究性。

三、说教学流程

板块一:首先让学生巩固生字的读音。接着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加深印象。

板块二: 读课文,生自由说说:知道了些什么?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板块三: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有什么习惯?(爱动脑)我们一起来

读读第一段。正因为他爱动脑筋,所以,他的妈妈有一次得了疾病,他就靠他的

聪明救了妈妈。这样导入后面的学习,

2、分四人小组自学2——5自然段。以解决下几个问题入手:

1)、妈妈得了什么病?当时的情况怎样。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爸爸的看法是什么?医生的看法呢?

3)、手术的结果怎样,医生是怎么夸爱迪生的?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理解疑难词语(环顾、迟疑、一溜烟、团团转、斥责、

委屈、恍然大悟),品读、感悟相关内容。

3、以亲自实验来巩固课文内容,再次从实验中感悟爱迪生的聪明。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引导学生从读中注意医生、爸爸、爱迪生的动

作、表情和语言变化。

板块四: 拓展。

康复后的妈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会对爱迪生说些什么?你想对爱迪生说些

什么?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使课文内容得以升华

作业安排: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收集爱迪生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目

的是进行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

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根据《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的内

容及其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整合本课的教学程序,本课教学所采用的是综

合式板书,它具有形象自观的特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容易接受与理解。 总之,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试图从以读悟情,自主感悟入手。每一个学生对

于文本的解读都各不相同,正如: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作为

引领者,教师只需把握大体方向,而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自主感悟。

在朗读中让学生不断走进文本,用自己的智慧感悟文本;以结合重点词句理解感

悟。同时,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不仅要理解知道还应会运用所学知识。在课堂

上让学生适当的将一些知识联系生活加以运用,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

2013、5、23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养贤中心小学 陈方

《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妈妈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因此,拿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把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读的上面。

我围绕 “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切入,让学生通读全文,想想文中什么事说明爱迪生聪明。妈妈病得厉害,爱迪生怎样救妈妈这件事。在朗读感悟中感受爱迪生的爱动脑筋。抓住重点词语“直打滚”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并进行了“直——”的语言训练,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来朗读。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体会后,学生朗读的很到位。教学“急得团团转”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并联系自己平时着急时是什么样子的,进行仿说比喻句的训练。有了生活的基础对这句话我也没有进行生硬的指导,学生也就能准确的把握了。后来用一句“你们怎么着急成这个样子啊”把学生带到了当时的现场。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三段,并说出了“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对于这一段,我认为学生对医生的感受不容易把握。于是我设计了问题“医生想办法了吗”,让学生知道医生也想了办法,可是没有想到,加上对“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进行理解,学生也就明白了医生的无奈。

对于爱迪生聪明的理解感悟,“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这是重点句。这一句我通过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人物感情,分别用爱迪生想到办法高兴地读,和爸爸不明白爱迪生想干什么时疑惑地读。通过对比朗读,学生明白了,爸爸都没有想明白的爱迪生想到了,说明爱迪生很聪明。

一些词语的理解,在学习课文中先内化再外显。如:“恍然大悟”一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说说爸爸不明白什么?后来又明白了什么?,让学生知道了“恍然大悟”就是由不明白到明白。并让学生说说爸爸“恍然大悟”后会说什么?学生的回答都很精彩。这可以说是这节可的亮点之一。“夸奖”一词,没有专门去教学,而是通过医生夸、爸爸夸、妈妈夸、小伙伴们夸来理解的,这样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有“斥责”“委屈”也没有专门进行教学,而是在朗读中进行理解的,让学生自己读、互相读、男女生,在一次一次的读中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朗读是我这节课的重点,也是特点,我注重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但是我觉得我还有些不足。朗读还训练地不够扎实。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有层次的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的个性在朗读飞扬。

2013、5、2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