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聘任书 > 正文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创新性研究]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增强党组织先进性、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载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创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主体地位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等方法和途径积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凝聚党心民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于促进高校各项工作任务将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凝聚力;高校党组织;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必须深刻认识和充分运用并自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历史经验。”[1]党的发展经验表明,党的凝聚力是战斗力的保证,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党的理论建设成就的真理和广大党员信念的重要力量。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这种作用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无法代替的。王安顺同志在“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地推进‘凝聚力工程’”的讲话中指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是全党凝聚力的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标准和根本性任务。
  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现实意义
  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由于理想、目标和价值观等因素的认同所产生的相互吸引、相互关联、团结统一的力量[2]。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从本质上讲是党的凝聚力在高校中的具体体现,是高校中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对党的纲领、理想、目标、价值观念以及方针、政策的认同的反映。基层党组织直接与群众接触,一言一行都代表党的形象。在新形势下,高校能否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迅速发展、取得显著的成绩的同时,也随之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生活方式、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某些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相互激荡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随着高校管理体制和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高校人员的各种竞争压力在给高校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
  我系基层党组织有教工党员12名,中青年教师占90%以上,都出生于和平年代,处于子女升学或孩子较小的家庭局面。学生党员20名,都是80、90后,这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的精神。同时,面临新时期社会上出现错综复杂的局面,物质、名利、晋升的诱惑又很大,就会出现工作积极性降低和应付学习的局面,失去了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创新建设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方法和途径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0华诞的重要时刻,党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伟大号召,即“创先争优”活动,这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这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创先争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完善党员的党格,健全党的机体,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我基层党组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通过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发挥党员主体地位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等途径和方法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建设。
  (一)创建学习型党支部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在第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作为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大责任,必须站在时代高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途径,实现提升党组织凝聚力的目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通过营造学习氛围、规范学习制度和明确学习目标等举措创建学习型党支部。首先根据基层党组织分工特色,以“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为两个学习团队,在“教工支部”以党政知识和高职理论知识学习为核心内容;在“学生党支部”以党政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为核心内容。建立了多载体、多形式、多手段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多载体包括书本、视频、广播、海报等载体;多手段指讲座、演讲、视频录像、阅读等方法;多形式是指自学、座谈、写阅读笔记、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营造学习氛围,树立学习意识,制定党组织内的学习制度,以保证学习型党支部的长效发展。
  (二)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以人为本思想在党内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在凝聚力建设中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共产党员亮牌工程”,到社区亮牌和在基层党组织内亮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结合自己所在的社区,展开区域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和教师党员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和卫生服务。并在基层党组织内,建立了“1+1”的帮扶对子,即一名教师帮助一名落后或贫困学生。通过对“特别”学生的观察和访谈,总结经验和教育规律,逐渐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就业能力。此外,积极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为社区献爱心、为敬老院献爱心等活动,尤其鼓励教师在参加以上献爱心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对贫苦学生就学的资助活动。同时,在基层党组织内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并将此教育列入学生常规教育中,使其常态化、终身化。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高校党组织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凝聚力工程建设的督促检查。1、我们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争当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核心主题进一步完善了党员得入党制度,严把党员入党关,抵制人情关,制定党外积极份子考核制度和评分体系,积极发展在思想上和在行动上符合党员标准的积极份子;2、完善活动经费保障制度,一要建立活动经费最低保障制度。鼓励党员参与基层党组织课题立项,以科研带动党组织的发展建设,逐步解决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的问题。同时,将基层党组织活动与日常活动紧密结合,如在单位工会组织的活动中,开展拓展训练,避免了以往单纯的吃、喝的聚会形式,而是通过大家互动,共同克服难关,促进党员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二要建立活动经费监督机制,制定了“钱帐”分离机制,定期汇报机制以确保活动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四、效果
  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我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得到进一步扩大,在一年内发展高级职称的正式党员1名、高级职称的预备党员1名和青年入党积极份子1名。新入党员和青年党员参加活动积极性提高,并且在校内党史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二名。会议出席率和组织活动参与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提高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在2011年的优秀基层党组织评选中获得“辽宁优秀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由此可见,以创先争优互动为载体,使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建设系统化、标准化和常态化,能够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深刻认识和充分运用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不断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建设[N].人民日报,2011-06-29.
  [2]袁魁昌.高校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2):52-55.

标签:凝聚力 基层党组织 高校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