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聘任书 > 正文

六届六中全会_从幸福观发展史看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文从幸福观的发展史着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内涵。指出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幸福不是取决于单纯的肉体快乐和纯粹心灵的满足,而是人所向往的一种完满的生存状态和为这样的生存状态而不断实践和劳动的过程。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这为当代人对幸福的追求提供了一条真实可靠的实现之路。
  【关键词】 幸福;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关于幸福的课题一直是哲学界和伦理界不断探讨的话题。可至今我们都没有给幸福一个确切的定义。苏格拉底认为“德行就是幸福”;柏拉图认为“只有德行和智慧才是人生的真幸福”;康德说幸福存在于至善之中;伊壁鸠鲁则把追求快乐当做人生的目的,快乐就是幸福。但这些关于幸福的理论总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和不足,无法真正的揭示幸福的真谛,只有马克思的幸福理论第一次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正确的认知了幸福的内涵,给人类走向幸福指明了道路。本文就从幸福观的发展史以及马克思幸福观的内涵来分析人类的幸福问题。
  一、幸福观的发展史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们不断的追求幸福生活的历史。通过对古希腊和现在西方幸福观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幸福的看法各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但他们探究人类幸福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为整个人类福祉的实现找到路径。因此,通过审视先哲们的幸福理论,使我们能够更清晰的理解马克思幸福思想的渊源及其革命性的变革。
  1、古希腊哲学的幸福观
  古希腊是人类哲学体系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了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对人的内在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人类的幸福问题有着详尽阐述,通过研究他们的理论,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幸福观归纳为理性主义幸福观和感性主义幸福观。
  理性主义幸福观的学者崇尚理性的力量,褒扬道德品德,认为人类本身具有权衡和分辨善恶的能力。并以这种理性的道德为基础,将幸福渗透于人的本源之中,关注人类内在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忽视甚至摒弃人类物质上的追求。
  苏格拉底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从理性的角度去阐述幸福思想的人,他认为“德行就是幸福”。道德是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的必然和基本的条件,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具备良好的道德,那么他就是幸福的,反之品行恶劣的人是不会得到幸福的。苏格拉底把人物质方面的需求完全从幸福中剔除,认为重要的是让人们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能够认知善,执行善,过有德行的生活,这才是获得幸福的唯一路径。
  在古希腊还有一种与理性主义幸福观相对的感性主义幸福观,其典型观点是承认人的物质享受和感官满足,把快乐等同于幸福,把快乐当做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终理想。比如伊壁鸠鲁就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目的。达到快乐是人生最终的善,即为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最终的善,我们一切取舍都是从快乐出发,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得到快乐”,而肉体的快乐和感官的满足则是判断快乐与否的标准。因此伊壁鸠鲁把人生的快乐、幸福和善这三者同感觉联系起来:“怎样才是幸福?只有得到快乐。如何才是快乐?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担忧”。满足这个条件,人生即为幸福的人生。
  2、近代哲学的幸福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但是哲学家们从未停止过对人类福祉问题的研究和思索。古希腊的理性和感性主义幸福观在近代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康德在继承了古希腊理性幸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幸福存在于至善之中。首先他承认在感性世界中幸福生活的存在,但人的本质不是感性的而是理性的,人之所以成为人,除了满足各自的感性欲望需求之外,还有理性和道德的存在,来确认自己的行为准则。若人只为满足感性的需求,那么人与动物就无任何区别。道德的特性就在于对于善恶有着理性的评价,这才是幸福的前提。而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感性主义幸福观是不具有普遍性的,感官的享受在不断的变化,也因个体的差异而大相径庭。“感性的满足依赖于喜好的满意,而无论这些禀好被挖空心思想的多么的心细,他绝不会适合人们关于满足的所思所想。因为禀好随着人们对他们的怂恿变化增长,并且始终留下愈填愈大的空洞”。而人的善良意志则是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只有用人的善良意志作为任何善行的指导,约束人的行为,才能得到最终的善,而且善良意志本身就是善的,它是“自在的善”。只有用好善良意志的人才是高尚的人、幸福的人。
  而费尔巴哈却继承了西方历史上感性主义幸福理论,他认为幸福的本质应该是以感受性为出发点,“所有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因为生活和幸福原本就是一个东西。一切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道德则是幸福的源泉和基础。他认为物质条件可以满足人们感官需求的同时,也是人生存在的必要条件,更是道德的来源。“道德不是别的,而是人的真实的完全健康的本性”,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人性的行为活动和原则才真正的具有道德的性质和特征。人的一切善恶的观念也都是来源于感官上的快乐和痛苦。“所有人在快乐时都是善良的,在痛苦时都是凶残的”。
  从古希腊幸福观到西方近现代幸福观的发展和演变,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理性还是感性的幸福观,都有其一定意义上的局限性存在。
  首先,理性主义幸福观扼杀了人感性的一面,使人失去了本性的存在,忽略人的个体性。抽象的谈论人的幸福,使现实的人成了理性枷锁的奴隶,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得到幸福。其次,与此相反的,感性主义幸福观过分关注了具体的存在和人的内在体验,过分的强调人的个体幸福,否认客观环境对人的制约,把人的选择看成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的幸福。
  马克思意识到这些观点对幸福的解析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从人的社会生活中分析了人的本质、自由和幸福。以生活世界为视角,从社会的整体发展中和实践中揭示了人的幸福。
  二、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内涵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幸福不是取决于单纯的肉体的快乐和纯粹心灵的满足,幸福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或者只能在理想王国中才能实现的愿望。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是人所向往的一种完满的生存状态和为这样的生存状态而不断实践和劳动的过程,是人类在不断改造自然实践中的自我生成的过程。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幸福思想是对现实世界的关切,是在人们不断的实践和劳动中彰显的。马克思幸福观的内涵在于:
  首先,马克思认为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完全是正当的,满足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正常需要,绝不仅仅是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自然需要,还包括满足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以,人的幸福不仅仅来自对自然需要的满足,也来自对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没有精神追求,即使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幸福感也是苍白的,并且很快就会厌倦。
  (下转第10页)

标签:幸福观 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