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情感 > 正文

【郭沫若的“风韵译”及其在英语诗歌翻译中的影响】郭沫若风韵译解释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文简述了郭沫若的翻译标准“风韵译”并对其意义进行解释,其在郭的英语诗歌翻译中的体现,更好地阐明了“风韵译”的三个主要原则,由此可见郭沫若的翻译原则和特点奠定了他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郭沫若 翻译标准 “风韵译” 英语诗歌翻译
  
  1.引言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学者、翻译家和革命家。郭沫若生于富商家庭,性格潇洒不羁,自小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式传统教育,但在1914年与中国妻子离婚远渡重洋赴日学医。在日本,郭沫若开始接触并研究国外的语言文学,并学习了斯宾诺斯、歌德、泰戈尔、雪莱和惠特曼等人的思想并深受其影响。
  郭沫若对近代中国的外国语言文学理论和翻译贡献杰出,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尼采的《莱茵梦》,雪莱的《雪莱诗选》,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等;其多采用自创的理论――“风韵译”来翻译。本文旨在阐释郭沫若翻译理论的原则及其在他的翻译作品,尤其是英语诗歌的翻译作品中的体现。
  2.中国翻译发展简史
  中国的翻译事业有上千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汉朝至唐代的时期,支谦和尚可谓是中国最早的翻译家,所译著为佛经,他主张翻译应“约而意显、文而不越”;这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是唐朝僧人玄奘,他认为翻译应遵循“精准”和“易懂”的原则,这样才能使译作简约而不失高雅。
  翻译的第二阶段由清末至民初(1911―1949),这一时期可谓中国翻译事业之巅峰。其中最著名的翻译家是严复,他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被后人沿用至今;鲁迅和瞿秋白也是著名的翻译家,鲁迅的翻译标准“忠实”和“通顺”对后人的影响紧随严复三原则之后;郭沫若、林语堂等以自己独特的翻译标准扬名。
  翻译的第三阶段是从1949年至今,其中刘崇德、黄龙、王佐良等翻译家们对中国当代的翻译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郭沫若和他的“风韵译”
  郭沫若主张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并深受其影响,尤其是第三点,严复曾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形容“雅”字,而“文”则指艺术和人文(尤其是音乐和诗歌)。“严复对翻译工作有很多的贡献,他曾经主张翻译要具备信、达、雅三个条件。我认为他这种主张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完备的。翻译文学作品尤其需要注重第三个条件,因为译文同样应该是一件艺术品”。(郭,1989)郭沫若赞同严复的主张,并认为翻译作品应当为一件艺术品,而这也正是郭的“风韵译”的主题。
  1920年,郭沫若自创了诗歌的翻译标准――“风韵译”,他认为:“诗的生命,全在它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所以我想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之外,当得有种‘风韵译’。”(郭,1989)翻译家袁荻涌解释道:“所谓‘风韵译’,也可以叫做‘气韵译’,即指翻译时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而且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原文中的子句应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这种译法与傅雷的“神似”、林语堂的“传神”是一脉相连的。翻译家刘重德提出:“译诗不可满足于达意,力求传神,首先力求保持原诗的意义和意境,这些同郭沫若的翻译美学不谋而合。”(袁,2003)郭沫若还强调翻译必须还原原作的风韵,不可随意毁改,且翻译宜意译而非直译。
  4.“风韵译”在英语诗歌翻译中的体现
  4.1“风韵译”强调译者的主观感情
  郭沫若曾说:“我译尼采,便是我对于他的一种解释。……我是一面镜子,我的译文只是尼采的虚像;但我的反射率不免有乱反射的时候,读者在我镜中得一个歪斜的尼采像以为便是尼采,从而崇拜之或反抗之,我是对不住作者和读者多多了。”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加入自己的感情是无法避免的。(陈,2000)对比英诗《西风颂》(雪莱)最后两句的不同译本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一点: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O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郭沫若版:请你从我的唇间吹出醒世的警号!/严冬如来时,哦,西风哟,阳春宁尚迢遥?杨曦玲版:像号角般吹出一声声语言吧!/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蒋风版: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这些译文中,郭沫若把单词“winter”译成“严冬”,“spring”译成“阳春”,分别有凛冽严寒和温暖明媚之意,而原作里仅指出冬春两季,郭创造性地添加了“严”“阳”之意,赋予诗歌以自己的情感。当时中国辛亥革命成果被窃取,人民生活依旧困苦,“严冬”即指当时社会苦难、人民深受折磨,而“阳春”象征未来美好光明,鼓励人民不要失去希望、勇敢奋斗,郭沫若的爱国之情由此可见,读者可强烈感受到郭沫若本人的主观感情。观之其他两位译者的译作则无此添加,我们也可推测因其生于和平年代而没有郭当年的心情,因此适时添加译者主观感情也是有必要的。
  4.2“风韵译”主张意译
  郭沫若提倡意译,强调意译不仅能保持原作神韵还能使读者印象强烈,这是直译所不能达到之效果。意译不代表无拘无束地乱译,译文必须是扎根于原作的美感和艺术性并重的艺术品。郭沫若翻译奥玛珈音的《鲁拜集》第29首诗就体现了这一观:Oh,come with old Khayyam,and leave the Wise/To talk;one thing is certain,that Life flies;/One thing is certain,and the Rest is Lies;/The Flower that once has blown forever dies.来,随老伽叶远离空谈/要知道,生命逝如羽箭/余者都是谎言/花开绚烂一时,花败却成永远。
  此诗中郭沫若用意译既保留原作风韵又不失其原义。郭沫若并未按原诗逐字硬翻,原诗中以音节“/ai/”结尾,而郭则采用拼音“/an/”结尾;省略了第二、三行的句子“One thing is certain”,并以一中文对仗代替了“that Life flies”“and the Rest is Lie”;用对偶句替换了原文最后一个陈述句,避免硬译。郭的译本通顺押韵,让读者感到新鲜自然,如直译则难免风韵全失、诗不成诗。
  4.3译文必须再现原作风格
  郭沫若说:“将外国诗译成中文,也得象诗才行。有些同志过分强调直译,硬译。可是诗是有一定的格调,一定的韵律,一定的诗的成分的。如果把以上这些一律取消,那么译出来就毫无味道,简直不象诗了。”他还十分形象地说:“一杯伏特加酒不能换成一杯白开水,总要还他一杯汾酒或茅台,才算尽了责。”(黄,1993)郭认为如果原作本是韵文,那么译作就需用韵文,如果原作非韵文,强硬地押韵之文也会生硬无味。
  对詹姆斯?斯蒂芬斯的《风中蔷薇花》一诗中,郭沫若以诗译诗,每句译作中文四字,每行三音节,并以“aabb”为韵脚,诗意正浓,风韵犹存;若译成散文则诗韵全无,诗不成诗。Like a dream,in a sleep/Is the rose,in the wind;/And a fish,in the deep;/And a man,in the mind.睡中之梦,风中之花,/蔷薇颠倒,睡梦生涯。/水中有鱼,心中有君;/鱼难离水,君是我心。由此可见,翻译不光要求外语能力高,译者的中文水平能力更要过硬,而郭沫若的中英文功底可见一斑。
  5.结语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文学的领头羊,他在理论指导和翻译作品方面对中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首创的“风韵译”也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尽管“风韵译”仍有不足之处,但它对外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英语诗歌翻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郭沫若和他的“风韵译”对中国翻译事业发展影响深远,激励了众多后来者为翻译事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
  [2]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七卷,雄鸠集,文学论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3]黄遵?.伏特卡与茅台――郭沫若《英诗译稿》读后[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4]袁荻涌.郭沫若文学翻译思想管窥[J].贵州社会科学,2003,(1).

标签:郭沫若 英语 风韵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