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请假条 > 正文

浅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对信用经济发展的影响 共享经济例子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与中国信用经济发展的历程,以及近年来中国信用经济发展特点,重点讨论了信用经济对现代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对信用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关键词:信用 GDP 信用体系 信用经济 影响
  
  始发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世界的金融市场是一场灾难。但在灾难发生的同时,改变原先世界格局的机会也孕育而生。中国经济凭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逆流而上的优异表现,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引来了国际各界无数人士的赞叹,甚至有人视中国为这次危机的救世主。但是,我们在心里感到自豪的同时,必须冷静的自省吾身:为何中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最小?信用经济是否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在信用经济仍然统治世界的环境下,我们自己的信用体系是否足够完善,是否能经得起一次次残酷的考验,成为名副其实的“救世主”?等等。
  一、美国信用经济发展简介
  1、美国信用经济发展过程
  18世纪初,在北美大陆,信用交易伴随着欧洲殖民者开发北美新大陆的过程发展起来。在美洲大陆的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的要求下,集中大量社会资金推动生产发展,信用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大大扩大了市场规模,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风险。为了解决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产生了对受信人进行资信调查的内在需要,于是逐步产生了提供专业化、社会化信用服务的各类机构,并形成了信用管理行业。
  1782年,在费城成立北美银行,该银行是美国第一家银行。
  1837年,美国把传统的银行信用和企业的信用销售与征信公司的信用调查服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赊销和放贷的成功率。
  1841年,邓白氏公司创始人刘易斯•大班在纽约成立了第一家征信事务所,主要从事商业企业的信用调查和评估业务。
  19世纪中叶,美国就以分月付款形式销售钢琴、缝纫机等商品;1856年,I.M.Singer公司的Edward Clark天才般地提出了全新的方法:客户可以在第一天首付5美元,然后每周付1美元,直到付完为止。这就是分期付款的雏形。
  1910年起,美国开始分月付款销售汽车,加速了消费信用的发展。这样的消费形式直接激起了美国家庭负债消费的欲望。从1910年一直到1938年,美国家庭的负债与收入之比,从4%上升到11%。
  20世纪60年代,为了确保市场的稳定发展,规避信息风险,美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改和完善。1969年,美国的信用消费交易额达1100亿美元,是25年前的20倍。随着信用交易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信用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从事信用服务的机构数量也大量增加,美国信用管理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到目前,消费信贷已成了美国人的基本消费方式,消费需求成了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美国已经连续几年出现居民零储蓄现象,美国超过四分之三的人使用信用卡,信用卡发卡总数达14亿张,人均拥有8张信用卡。2008年,美国家庭的负债率已经达到136%。
  
  2、美国信用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大体上来说,美国信用经济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美国信用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并非政府主观意愿或在政府主导下建成的。
  (2)完善的法律制度保证了美国信用经济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安全、稳定、快速地发展。
  (3)随着信用经济规模的壮大,专业化信用服务的机构开始不断出现并形成规模,它们是整个信用体系高速运转的重要纽带。
  二、中国信用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
  1、中国信用体系的发展
  概括的讲,中国信用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初步发育的阶段,是从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最先产生的,社会信用体系处于萌芽状况。
  第二个阶段:90年代中期到上世纪末,外资的征信机构进入中国,国内的民营机构也有了比较快的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处于资本市场的征信状态。
  第三个阶段:2001年至今,社会信用体系被提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来认识,而且有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提出:“健立建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根据中国诚信企业网信用工作委员会的统计,截止2009年2月30日,全国业务活动比较活跃的信用从业机构及相关机构约有518家,较2006年的235家增加了283家。
  2、近年中国信贷规模发展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欠发达的信用经济,帮助中国躲过了这次金融危机,其金融体系不但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而且逆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么,中国是否就不应该发展信用经济?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能的。首先,这次金融危机的起因不在信贷本次,而是其“衍生”品次贷的过度发展而失控;另外,现代经济发展到今天,信贷模式不可避免。近10年来的有关数据表面,中国国内信贷规模的不断发展与GDP的增长相辅相成(如图1),信用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可见一斑。
  仔细比较图1中的国内信贷总值与GDP之间的比值关系:1999、2001年为1.2;2007、2008年为1.3;2005、2006年为1.4;2008、2009年为1.5。因此可见,各年份信贷总值与GDP的比都比较接近,特别使2009年,为了扩大内需保增长,信贷总值的绝对值明显加大,与GDP的比也达到了1.5。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市场中的信贷活动,中国经济将会怎样。
  3、近年中国信贷资金运用结构的变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推进,中国信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出现一些明显特征。例如,从近10年的国内人民币资金运用结构来看,其中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图2所示,2005年之前,短期贷款始终大于中长期贷款;2005年之后,中长期贷款就超越了短期贷款。这说明了我国居民正在大量进行固定资产的消费,例如汽车和房子,房价过热的苗头也正好在这时期显现。银行放贷能力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的风险也会不断上升,次贷危机的根源可以说就是房贷,如何调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国能否避免重演金融危机的关键。
  
  图2近10年人民币资金运用结构统计
  三、中国信用缺失对信用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信用经济仍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信用体系还很不完善,这对人们正确地理解信用经济、参与信用经济有很大不利的影响。而从现在看来,进一步完善信用经济体系、扩大信用经济规模的困难,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向发达国家看齐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分析中国信用现状,社会诚信程度处于低谷,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因为政治体制、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规律的转轨,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转变,传统的道德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由于没有健全的信用管理机制,一些不法之徒趁机利用假证件、假文凭、假身份、假票据、假合同、假新闻等大肆进行欺诈活动,使社会秩序及市场经济秩序遭到了严重干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每年因信用缺失而造成的企业间正常经济运营过程当中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达5800多亿元,这还不包括大量无法统计的民间经济活动中因欺诈和信用缺乏而造成的损失。
  四、关于加强中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诚信是信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基础。正如前所述,中国的信用经济已有向发达国家现有体系发展与靠拢的趋势,但信用体系的建设还任重而道远。借鉴类似美国等发达国家两百来年信用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有以下四点值得参考:
  (1)政府并不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导者,这些是由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自然形成的。政府只是进行宏观调控,并不代替信用机构进行商业化运作。
  (2)建设完善的相关法律制度。
  (3)大力发展信用服务机构。
  (4)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树立正确的信用经济概念,引导正确的信用生产、销售与消费行为。
  第一点是中国信用经济能够走上正确发展道路的最基本条件。政府是国家的掌控者,包括经济行为的所有社会性活动都在政府的掌控范围内。只有政府在整个信用建设的过程中扮演正确的角色,即作为信息的公布者、使用者和监督者,才能使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放开手脚去发展。而政府这个宏观调控者在防守的同时也必须保持密切的监控,以免因市场经济失衡造成危机,这从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我们可以吸取相当多的经验。
  第二点则是在第一点的基础之上建立的。相关法律政策是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保持市场平衡的最有利手段,只有在一个规则完善的环境下,比赛才能正常的进行。
  前两点做到了,后两点的实施才有基础。只有做到了前两点,才能真正的去大力培养、发展信用服务机构,由它们来引导信用经济的发展。而重点培养和打造几个龙头企业,而不是某一企业对市场进行垄断,应该是中国现阶段信用发展的目标。只有数个龙头企业的诞生并相互制约,才能使更多的中小型信用企业得以生存,信用经济的触角才能延伸到国内各个角落。
  五、总结
  (1)现代经济又被称为信用经济、负债经济,经济越发达,信用也就越发达。中国现有的信用经济较发达国家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信用经济仍需努力发展。
  (2)健全、完善的信用体系是信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信用经济的发展是否顺利,还是仰仗着“信用”这个词最古老的含义,即它在道德层面上的意义:信任、声誉和遵守诺言。中国自古就是文化大国,礼仪之邦。有最古老的道德熏陶,没有理由怀疑中国信用经济发展的美好明天。
  (3)信用,这原本只是人与人心灵上交换,现在竟然影响到了全世界的发展。写到这,笔者对经济学界的先贤者肃然起敬,敬佩他们在200多年前看到了信用巨大作用之远见,看到了每一个市场经济参与者的道德情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当一切都发展到一个高度发达的层面时,一切又要回归其最初所应拥有的东西,因为这个东西是我们的出发点,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不能忘掉我们起步时所向往寻找的目标,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最后事与愿违。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创作经济“圣经”《国富论》之前,先写一本叫《道德情操论》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中国信用发展报告》
  [2]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省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省略
  [4] 长江数据网
  [5] 人大经济论坛,www.省略/bbs/
  (责任编辑:李孟明)

标签:信用 体系建设 经济发展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