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情书大全 > 正文

索伦鄂温克蒙古包的建造结构制式研究:索伦鄂温克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的索伦鄂温克蒙古包有着自身的特点。其居住形式是由窝棚过渡到帐篷,帐篷用树木做支架上盖毛皮。后来,支架变成哈纳,同洞顶变成天窗结合在一起,公元8世纪,鄂温克人逐渐脱离皮棚,住进了毡包,这便是早期鄂温克的“蒙古包”。它的建造结构制式由陶脑、乌尼、哈那、乌德几部分组成,是可以拆卸的毛毡帐幕,夏天则以苇子包壁、柳条包裹。色彩上主要以蓝色、白色、褐色为主,局部运用点缀色。
  关键词:索伦鄂温克 蒙古包 建造结构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位于蒙古高原的东部,一年四季除夏天的6、7、8三个月风力稍小外,其余9个月基本上每天都刮5级以上的西北风,自治旗树木比较少,只有河套边上生长着低矮的红毛柳,湿地上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在这样恶劣的气候环境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要想生存就要学会适应环境,与环境和谐共生。因此,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总结摸索出了一系列适应环境,便于生产生活的方式,如手扒肉、奶茶、勒勒车等,而蒙古包更是他们最杰出的创造(图1)。
  蒙古包,蒙古语称“蒙古勒格日”,意为蒙古房子。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住房。蒙古包史称穹庐、毡帐,《史记?匈奴列传》中有“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的记载。蒙古族的住房被称为“蒙古包”是在我国满族和蒙古族接触频繁以后,清《黑龙江外记》中记载:“‘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满语称家为“博”,所以后来满族人就把这种形式的房子叫做“蒙古博”,而之所以又称为“蒙古包”,是因为博和包发音相似,房子的形式又好似包,最终用汉字表达时就用“蒙古包”。 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民族共同使用的民居形式,由于游牧民族世代居无定所,常年逐地而居,应生活之需, 鄂温克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习俗风尚,其中就使用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民居形式。蒙古包是鄂温克人民与自然长期磨合产生的人类建筑文化之一,是鄂温克族游牧文化中生命力和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是可持续性的原生态建筑,符合现代文明所崇尚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一、蒙古包的建造沿革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鄂温克民族和使用它的其他少数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鄂温克族的祖先在夏季为防止潮湿,防御猛兽毒虫侵害和袭击,学会筑巢于树上。他们在大树的树杈上架以枝条,上铺树叶、茅草等物,营建成窝棚似的休息所,茂密的树叶成为他们天然的巢顶,能遮风避雨。白天他们下来打猎,晚上居住于其上,这就是鄂温克族祖先肃慎人的居住方式。到冬季,由于这里气候寒冷,人们无法在地面上生活,为了抗御冬季的严寒气候,他们形成了“穴居”的居住习俗。先在地表上挖1米至2米深的土坑,土坑的墙体用细砂黄泥涂抹,熔烧,坚固又可防潮。在土坑上架上木梁,并覆以树枝编织为棚,棚上再以草泥抹面。穴顶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烟、出气、采光、通风之用。酷似今天山林中还可见到的地窖子,以此来渡过塞外漫长的严冬。后来发展成蒙古包的门和天窗(图2)。在狩猎采集年代,鄂温克族主要以游牧为生,居住的房子需要随时移动,于是类似于帐篷之类的居住形式应运而生,原有的“穴居”顶部的棚逐渐被利用作为居住形式,后来又在帐篷上盖毛皮。在以后支架变成哈纳,穴顶留的口子变为乌尔斡,形成了蒙古包的雏形。也出现了毛毡帐,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盖。公元7世纪前,鄂温克人的住房是皮棚,那时鄂温克人以游牧为生,有大量的兽皮,他们把兽皮盖在帐篷上。到公元8世纪以后,鄂温克人逐渐脱离皮棚,住进了毡包。可以认为蒙古包是由古代游猎民的皮棚或地窝堡发展而来的。
  
  二、蒙古包的结构
  蒙古包是圆形的,为木质框架,分陶脑、乌尼、哈那、乌德几部分。陶脑即天窗,圆拱形,如伞,由3个圆形木环和4个弧形木梁构成。乌尼是连接陶脑和哈那的木杆,上细下粗,上插入陶脑环形木方口,下端穿有孔眼用皮绳与哈那连接。哈那是用柳条、皮绳编成的菱形网眼网片,有弹性。若干哈那连结成一个圆形的墙壁,蒙古包的大小与哈那的多少有关。普通蒙古包有4―6个哈那,大蒙古包有8个哈那,大型蒙古包有12个哈那。乌德即蒙古包的门,有框、门槛和门楣。门框与哈那等高,门朝南或东南。搭盖蒙古包先将整个框架固定在选定后略加修整的地面上,用毛毡围好,再用毛绳拴绕,蒙古包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掀开通风,冬天放下来保暖。建造蒙古包有一定的步骤,最先是将地盘铺好,然后是安装蒙古包的门,再把哈那展开,用带子将其连接好,架起木圆顶、安椽子。之后就是铺毡子,先是铺内毡子,而后围哈那毡,最后是包顶衬毡,覆盖包顶毡。然后系腰带,哈那底部围毡,最后用绳索围紧加固,这样一座蒙古包就建完了。蒙古包上的民族图案较多,主要装饰在陶脑、额入、围毡和门帘上,选用犄纹、回纹、卷字及其他醒目的民族图案(图3)。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这与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崇尚太阳有关,但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和风雪,因为他们居住在高寒地带,冬季又多西北风。蒙古包色调洁白,圆状形体,陶脑与乌尼连成日月射光状,反映出蒙古族崇尚日、月、圆、白的审美习惯。内部陈设物品都有固定位置,正中央为炉灶,西北侧供奉神像、佛龛、祖先,西南边摆放男人们放牧、狩猎用具,北面置床桌,东面置竖柜,东南侧置放炊具、奶具等。蒙古包可分为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不可拆卸的是载于车上可以移动的蒙古包,这种蒙古包大小不一,小的载在车上,1头牛或1匹马就能拉走,而大的则需多头牲畜拉载。可拆卸的蒙古包则可以直接搭在草地上。蒙古包搬迁时,冬营地设包房常选择山弯或洼地,寒气不易侵入;夏营地设在高坡通风处,尽管在无风的天气,坐在蒙古包里只要撩起包房的毡脚,包房里立即就会凉风习习。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在夏天住有芦苇顶盖、柳条墙围子的蒙古包,在天气炎热时有很好的避暑效果。这种用柳条子做墙体、芦苇做穹顶的外罩,既环保又能有效防蚊虫。大多数蒙古包的覆盖物多用上等的毛毡制作,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厚度,在春、秋两季会用两层围毡,寒冬三层围毡,里挂帘子,现在为了避免风沙雨水对毛毡的侵蚀还会给蒙古包罩上一层白色防水布。蒙古包的哈那能够调节蒙古包的高矮,在雨季把包盖得高一些能使雨水顺着坡度较大的包顶迅速往下流,减轻包的负担。在风大的时候把包盖得矮一些能增强包的稳定性,以免被刮跑。蒙古包的毡制门帘的厚度因季节不同会有所增减,冬天会挂四层毡子做的厚门帘,既保暖又不易被风吹开。
  蒙古包外观造型为圆形,且包顶为拱形,这样的结构很适于北方干旱少雨、风沙大的高原气候。同时,建蒙古包时不需要土坯和砖瓦,只要少量的木材、毡子和皮条,无需打地基,只要选好位置架起蒙古包木制结构,覆以围毡拴系牢固即可,拆卸时也不会留下废墟,蒙古包是世界上最为环保的建筑之一,它是依靠草场维系生产生活的游牧民族的最佳居住方式。鄂温克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居室的过程中,经过千百年的摸索,终于在窝棚的基础上形成了适用于四季游牧搬迁和抵御北方高原寒冷气候的住宅,找到了蒙古包这种能够经受大自然考验的居住形式。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索伦鄂温克“蒙古包”的建筑艺术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E035)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唐戈.从“仙人柱”到“蒙古包”[C].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
  [3]单琳琳.黑龙江满族民居及内部空间艺术研究[J].装饰,2008(10).
  [4]戴晓旭.呼伦贝尔市建筑风格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标签:鄂温克 蒙古包 制式 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