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入党申请书 > 正文

幼儿情感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寻找学生情感体验的关键突破口,能结合文本挖掘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究过程中感悟和思考,同时,在平时的阅读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达到一种情感的升华。
  关键词:情感教育;课堂教学;情感体验;共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80-02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要善于找到文本语言与学生生活的突破口,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和品味中享受语言之美,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文化思想;达到与文本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文化思想,达到与文本情感上的共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对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着力注重以下几点: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寻找学生情感体验的突破口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因而我们的语文文本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捕捉文中宣泄奔腾着的情感,体验得到增强,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我创设一个情感的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文本达到情感共鸣,从而建构母语文化意识。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日寇侵略中国时的存亡的关系。接着我介绍刘湛秋的散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让学生明白“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确是异乎寻常的”,“它是强有力度、自成系统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即使科技发达的今天“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让学生在情感的教育、喷涌中得出了“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最悠久”,“一个民族的毁灭,不在于城郭废墟,而是文化的毁灭”等史化认识。在这情感的教育中,学生们与小弗?士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进而认识到,守护这是平凡的民族的语言,就是守护自己民族的精神家园。
  二、在强化读写能力的训练中激发学生情感与文本的共鸣
  在语文的文本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指导学生强化读写能力的训练目的,在朗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在品读中升华,以此来激发学生情感与文本的共鸣。
  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一文中,对藤萝的悲惨命运有这样一段感慨和议论:“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待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把这段作者对藤萝的悲惨命运的感慨和议论改为第一人称的控诉来读:
  “(我)无端被人杀害。(我)在这里已经待了二三百年,同(我)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我)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如今我)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我只能把我)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天月白风清之夜,(我才)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我)只能偷偷地哭泣。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我这)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我)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这种人称的转换,强化了语文读的训练,同学们通过这种朗读训练,进一步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悲痛之情,进而去深思造成这种悲剧的深层原因。由于人类的无知,才会发生这桩悲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仍有这样的现象,难道不是更可悲吗?藤萝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生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
  三、在“诗意地生活”中诱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思维
  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能使学生以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及创造所得为学习资源,牵动他们的思想感隋,叩动他们的心扉,这样才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最有利于实践与生活相辅相成,最有利于语文基本功和思想道德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最有利于使学生有效地学到读写听实际应用的真本领,最有利于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和通力合作的能力,以及作为现代人的种种应有的素质,而且可能最有效地消除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因此,我们的语文文本教学,要能将语文根植于学生鲜活的生活,不失时机地创设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情境,成功地引领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诗意地生活”。让每个学生在思中受到教育,思想得到熏陶;“每堂语文课都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亨受,具有美的追求。倘如此,语文课便会更富有诗意”。沈括的《活板》教学,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活版印刷“活”的特点,它解决了雕版印刷的哪些不足。通过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文,从而发现了活版印刷的“活”是相对雕版印刷的制版、拆版、保存版的不足而言的,这一发现正是对雕版印刷不足之处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我又进一步紧扣生活,引导同学们联想、想象――活版印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出发现了它的不足。
  综上所述,我认为语文文本教学是一片“情感地带”,它给人以情思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它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语)。因而我们要在这一情感地带中,去“激动,唤醒,鼓舞”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国正.语文教学与生活[J].语文学习,2004,(11).

标签:浅谈 语文 课堂教学中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