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入党申请书 > 正文

归化异化视角下_从异化归化的翻译视角分析《京华烟云》的文化传输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它不仅是一部描述时代大变迁时期几个大家庭起伏命运的历史小说,而且包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介绍了旧时中国各种民风民俗,也可以说是一部风俗小说。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小说的创作过程不可避免含有翻译的性质。在向西方读者进行文化传输的过程中,作者采用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化翻译策略,成功地传播了中国的优质文化。
  关键词:《京华烟云》;异化翻译;归化翻译;文化传输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一、引言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一生撰写和翻译了大量介绍中国文化的作品,为中西文化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深刻而独特的理解,而从小受到的西方文化的熏陶、多年旅居海外的特殊经历使他深谙西方文化。他的很多作品用英语写就,,但从内容上看有很大一部分是创作兼翻译。虽然形式是英文,但是内容却取材于中国文化,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又折射出西方的文化观念,英文版《京华烟云》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无论是在背景、小说的取材、内容、小说的人物刻画上,还是在文化的选取上,《京华烟云》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只不过是林语堂用“精纯娴熟的英语” 写成而已。它紧扣中国社会文化,其中的诸多素材来源于中国文化,表达了中国文化中所独有的事件和意象。所以,在林语堂的写作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具有翻译的性质,而这创作兼翻译的目的在于与西方进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二、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文化的处理得当是能否成功交际的关键。对翻译策略而言,“归化”和“异化”两个对立的概念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认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引导读者接近作者;另一种则反之,引导作者接近读者”,韦努蒂(Venuti)在此基础上,将它们分别归纳为“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和 “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4] (P20)。在《京华烟云》中。林语堂采取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化翻译策略,既向西方传输东方文化,同时考虑到西方读者的感受,实现了两者的有机、和谐的统一,值得我们借鉴。
  三、《京华烟云》中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体现
  林语堂在创作《京华烟云》这部英文小说时,正是充分运用了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一方面传播了中国特色的文化词语。另一方面使西方读者更好接受源语背景。
  (一)物质文化:特有的器物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景对于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器物以及建筑,林语堂采用了详细描述的方式,把事物的状态性质呈现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There was also a jade juyi, a purely ornamental but important formal wedding gift, usually placed on the table for display as a symbol of goodluck(.p.158)
  上例中的“juyi”(如意)作为一种饰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林语堂在这里又借用音译加详细阐释的手法把“如意”这种中国文化特有的器物介绍给读者,使读者领略到异国文化的独特吸引力。
  (二)、风俗习惯以及独特的文化名词
  林语堂在翻译中国特殊文化风俗时,给每个独特的风俗文化术语注上字面意义,再附加上详细的描写,通过这样的异化策略使西方读者领略到了东方习俗的独特魅力和别样的异域风情。
  She took out of her jacket a package of silver and turned it over to the bride’s mother and said this was the menpao, or presents of silver for the servants of the bride’s family which in this case meant the servants of the Yaos(.p.157)
  在旧中国,赏给下人“menpao”(门包儿)是一种旧习俗,以显示主人的大方和仁慈,也能为主人的面子增光。林语堂先按照音译把“menbao”介绍给读者,然后进一步对其实质和含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把这种特殊的习俗生动地展现给读者。
  (三)、民族意识化符号
  民族意识化符号包括产生这一文化的民族的一切观念形态方面的语言信息,其中有反映该民族的世界观、哲学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宗教信仰、宗法制度、典章文物、伦理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特征的语言信息符号。下文以宗教信仰为例来进行具体分析。英文版《京华烟云》的文化传输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儒道互补,中西交融,基督教、佛教、道教的思想得到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道观认为,一切皆由天定,“天”指的是自然界的主宰,在人的心中占据了最高的位置,它是一种抽象的万能力量,在佛教里,体现为“老天保佑”的“天”,在道教里,体现为“道”。而西方文化建立在基督教信仰和宿命论世界观的基础上,认为“上帝是万物之主,崇尚天堂”,西方基督徒心中的万能是上帝。对于“天”的概念表述,林先生主要采取异化手段,在语言中植入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的读者也能接受。
  如:Nature play prankes with human beings.――造化弄人。(异化)
  All things are determined from above.――一切皆由天定。(异化)
  Old Father Heaven――老天爷。(异化)
  The Blue Heaven is my witness, and I will not eat my own words.――上苍为证,决不食言。(异化)
  当然,不是全文都只用了异化手法,归化的例子也不少。
  例如: “the Goddess of Mercy,her long title ‘The Great Spirit of Great Kindness and Great Mercy, Saving the Afflicted and the Distressed” ――观世音菩萨。观音是佛教里的佛,却用了基督教的神来取代。此处林语堂采用归化手法,同时配有阐释说明,以关照英语文化读者。值得一提的是,林语堂还实现了归化与异化的完美结合。例如: Buddha will bless you.它首先仿制基督教中西方读者非常熟悉的God will bless you句型,然后植入佛教的元素Buddha。既尊重了西方文化,同时又传输了东方文化。
  结语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的文化传输中以异化手法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不是任意的,它体现了林语堂的文化本位心理和读者关照心理,暗含的是他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对本土文化的钟情以及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使得他在文化传输时运用异化手法,因深谙中西两种文化并能熟练驾驭中英两种文字,他便用典雅漂亮的英语和深厚的中文功底弘扬本土文化,加强中西交融,实行平等对话,又因关照译语文化读者需要和常年在海外的旅居生活,在必要时以归化为辅。
  总之,异化和归化方法在翻译中并非各自单一运行,而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以达到满意的翻译效果。进行以异化翻译为主的文化传输策略,体现了林语堂先生拳拳爱国之情,而采用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一则是体现他常年旅居海外在文化观上已经中西融合的特点,另外也是为了让英语文化读者更好的接受该作品。
  
  参考文献:
  [1]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林语堂著,张振玉译.京华烟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3]林太乙.京华烟云前言[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Lawl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1995.
  [5]许建平, 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问题.中国翻译,2002(5)

标签:归化 异化 烟云 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