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入党申请书 > 正文

标准化促进现代企业运营的意义和作用_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生产及运营的必然要求,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支柱。标准化运用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企业的国际贸易与合作,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实施标准化的过程中,要根据产品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标准或起草企业标准,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标准体系。
   [关键词]标准化;企业运营;意义;作用
   [作者简介]戴相朝,常州市墅乐厨具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江苏常州,213135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043-0003
  
   标准化是近代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现代化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是以机器工业的发展、专业化协作及市场竞争为推力,其重要性日益突出。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把标准化的方法应用到制定“标准时间”和“作业研究”,开创了工业生产科学管理的新时代。当今标准化活动早已越出了技术范围而渗入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中,既是技术工作的基础又是规范运作的基础。可以说,现代生产及其他领域的迫切需要,促进了标准化学科的发展;反之,没有标准化也就没有现代化生产。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创新层出不穷,标准化日益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是现代企业运营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和基础工作。面对严峻的市场,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标准体系,用标准化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水平。
  一、我国标准化的发展和实施概况
   所谓的标准化,就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这一活动包括制定、发布、实施标准和对实施监督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确保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1946年,来自25个国家的代表在英国伦敦开会,通过了建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决议。1947年2月,ISO正式成立。ISO的成立标志着国际标准化迈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1969年ISO理事会决定,将每年10月14日定为“世界标准日”。中国近代标准化约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1931年成立了工业标准委员会,并编写标准,1946年颁布《标准法》。新中国198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02年9月开始制定国家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将提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技术标准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旨在提高我国技术标准水平和市场适用性,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到2005年我国按照WTO《TBT协定》和《SPS协定》的要求,向WTO通报了336项TBT、SPS措施,其中149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同时对其他成员通报的400多项TBT、SPS措施进行了评议和交涉,使其最后出台的措施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从制定的标准数量和规模来看,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经发布国家标准20206项,其中强制性能国家标准2789项,占13.8%;行业标准33000多项;地方标准化5300多项;企业标准近100万项[1]。这些标准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经济发展,规范了出口企业行为和技术要求,避免了国外进口商的恶意压价,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提升我国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国家标准特别促进了与产品进口国的标准互认,规范了我国产品进口的标准,保护了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二、标准化促进现代企业运营的意义和作用
   现代企业的运营是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与企业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连,统筹管理财务、技术、生产、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达到企业自我发展的目的。
   在上述运营过程中,标准化无疑对企业的技术和创新、产品质量、贸易与合作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标准化是现代企业运营的的基础和支柱
   企业间的竞争趋向于质量与效益为中心的竞争,提升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基于国际标准ISO9000的标准化管理,实际上都是将目标量化和具体化。产品标准是企业运营在质量方面的具体化和量化,是对生产者在时间、数量和参数方面的具体要求;因为这些具体要求,企业能够去编制生产计划,购进设备和改进设备、设计和制造产品;其他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也都是企业进行技术、生产、质量、物质、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统一的语言、文字、图样、符号、标识、名词、术语、表格、编号规则等基本标准也是企业制定目标的基本条件。标准化是企业运营目标的基础,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条件。标准化是企业决策层科学决策,指导协调企业运营的重要手段。企业是国家经济最基本的细胞和支柱,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其本质是追踪市场降低成本,实现单位效益最大化。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运用科学手段千方百计地使自身运营各个环节标准化,使企业各项活动有据可依,有据必依,操作规范,奖罚有据。
   (二)标准化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现代企业要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在生产探索中,不断对已有产品的设计及工艺方法等加以改进或创新,引导科技不断进入新的领域,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力、提高运营水平。这种不断产生的新的量化标准或成果应以标准的形式出现,以便于在生产和管理中加以推广和遵守。标准化则是不断地、有组织地对新科技成果和经验的总结、鉴定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有偿的转让,通过标准化把科学技术的成果制定成具体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标准,促使人们使用这些科技成果,达到不断地固化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的目的。因此,标准化是创新成果走向生产和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推力。
   (三)标准化能够保证产品等质量
   产品等质量的管理是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各个企业都在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工作,然而很多企业并不知道质量管理的抓手在哪里。没有着力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就会混乱,生产效率就会低下、产品质量上不去,企业竞争力就缺乏。基于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标准化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标准,就没法确定和衡量顾客的要求,也不知道自己的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更谈不上超出客户预期的满意度提升了。没有标准化,质量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就没有办法实施。管理质量的过程也要标准化,企业的管理包括指挥和控制,因此质量管理活动中的指挥和控制就需要有标准。管理者需要企业员工能够围绕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开展生产经营和活动,就需要对他们的工序制定严格规则,还要为他们提供标准化的工具和工作条件。这些规则、工具和条件实际上就是管理过程的标准化的具体体现。标准化最大优点“简化、统一、协调、优化”使产品质量管理在一定范围内处于最佳状态,对于质量管理中日常的、规律性的重复活动,明确界定在什么时间由谁如何去做、达到什么要求;标准化也使企业内部各个环节更好地衔接起来,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期待。质量管理成本相应降低,企业取得质量管理实效,管理者更能有时间去思考产品质量管理战略。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企业要将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起到实效需要更多的耐心、细致和繁琐的工作。为了通过强化标准化基础,推进质量管理,企业应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和实施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标准;二是以质量体系为依托,使企业的质量管理规范化;三是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技术基础;四是努力实施以质取胜的标准战略[2]。
   (四)标准化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国际贸易与合作
   标准是国际贸易与合作的基础和依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和关税的不断降低,标准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措施对贸易的影响日趋明显。各国的标准不断与国际标准的协调一致,标准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措施成为便利国际贸易的手段,对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标准保证消费者消费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满足消费者的期望,这种保证后面的经济利益是巨大的,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和消费者容易亲近。标准还能使各类产品的兼容变得容易,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符合环保理念,促使消费者购买。因此,企业要力推自身所用的标准符合国际贸易的需要。标准化还能使以技术标准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失灵,使企业更多地出口自己的产品,更多地参与国际合作。
   (五)标准化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
   标准化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3]。企业通过标准化对自身各项运作进行合理地归纳和简化,内控多样化和复杂化。标准化品种及规格以提高产品的批量产出,采用标准化工艺及设备进行专业生产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单位消耗的产出,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标准化的操作避免了产品生产步骤的混乱,使每道操作符合质量及运营要求,保障了生产的高效安全,使现场的人员操作和设备的使用处于安全状态。现代企业的运营使标准化管理成为必需,标准化对企业的日常运作至关重要,企业重视标准化,运用标准化,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作用,才能使企业实现标准化、运营科学化,才能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三、现代企业实施标准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根据产品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标准或起草企业标准
   企业要做好市场调研,对新品的项目的可行性要充分论证,并尽可能收集相关法规文献和技术资料,对已有的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应按标准规定直接执行,组织生产;对没有现行标准的,应按照类似产品或关联产品的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来制定企业标准,所制定的标准要能准确反映自身的产品特点,在参数和叙述方面要准确表达企业标准。
   (二)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和专业科研机构建立起纽带,加强与其之间的协调合作,促进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标准的起草应由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混编专家组完成,这样有利于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兼具先进性、成熟性并能与国际接轨的自己标准;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国企业的标准,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政府应在对国外相关标准调研的基础上对各种企业标准进行指导和监督,使企业所制定的标准既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又能够满足企业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需要。
   (三)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标准体系
   企业所用的或制定的标准要准确反映市场需求,产品令客户满意,在市场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占有率,所使用的产品要能保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率的提高,使企业能够站稳市场。运用多种标准支持,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使企业具有市场应变能力。市场多变,企业必须具有应变能力,不断适应市场,扩大市场。
   标准化要步步围绕企业市场来运转,只有到了这个高度,才能实现标准化在现代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和意义。标准化的实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通过创新开辟自己的道路。标准化就是要赢得竞争,唯有不断创新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和相互支持,才能发挥标准化的整体系统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新华网[EB/OL].https://www.省略,2003-02-27.
  [2]黄静. 标准化工作对企业质量管理的作用[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08, (1).
  [3]井然. 电建标准化管理之道[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12).

标签:现代企业 标准化 运营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