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诗词 > 正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我评价 关于中小学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的思考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过程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师“自评为主”难以立足、教师“自评信度”难有保障、教师“自我反思”难成习惯等。完善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机制的设想和建议:一是学校应实施人本管理和领导带头自评以巩固教师的评价主体地位;二是创设和谐自评环境和提供专业培训指导以保障教师自评的信度;三是增强反思效能感和建立反思管理制度以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114-OS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应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用教师自评问题开始引起学界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关注。研究者纷纷撰文,有肯定教师自我评价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有系统归纳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方法的,还有对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运用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可以说,相关理论成果极其丰富。各地中小学也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师评价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教师自评制度。然而,目前中小学开展的教师自评活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未能充分发挥其自我督促、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作用。基于此,需要对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能为有效地开展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活动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一、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
  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依据教师专业评价标准,结合个人特点反省自身的教育理念及行为,对教育全过程或潜在价值进行判断。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 释放教师主体性
  教师作为课程与教学情境中的内部人员,是教师评价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供外部人员评价的对象。反思性自我评价突显了教师主体性的人文追求,体现了“自由解放”的理性觉悟。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对自己的形象进行评价,进而可以产生一种自觉、主动的自我更新、发展的意识和愿望。通过自我反思,形成对教育现象及问题的创造性见解,使自身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此外,反思性自我评价从教师自身的特点出发,尊重教师个体间的差异,在评价过程中允许教师在能力特长、阶段目标、发展速度、发展方式等方面体现出个性特点。这种自我评价的价值取向能够激励所有教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朝着理想的目标迈进。
  2 强调自我批判性
  反思性自我评价的开展是基于这样的信念: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师要承认自己的教学不是完美无缺的,教学行为是可以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检讨而得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的。这种信念将教师置于不断的自我评价之中,促使教师正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以开放的心态进行自我剖析,以此获得他人有价值的信息反馈。它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自我评价的结果进行自我调节,不断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及时寻找弥补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于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
  3 渗透教育全程性
  传统的教师评价是静止的、横断性的评价,而反思性自我评价则是一种动态的、持续性的评价。教育是一种日复一日的活动,教学内容是不断更新的,教育对象是时时变化的。因此,反思性自我评价伴随着教学情景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反思性自我评价不仅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且具有无限循环性。循环过程包括:观察评价一诊断问题一调整行为―再次观察评价―发现新的问题一新的行为调整。每一次循环都意味着教育教学意识和行为的某种积极改变,经过不断的自我诊断、自我调整和自我激励,教师获得了思想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并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进而形成反思性自我评价的职业习惯和生活方式,从中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二、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反思性自我评价的特点可以看出,它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当前教师的反思性自我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 教师“自评为主”难以立足
  “新课改”提倡教师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凸显了教师的评价主体身份,以利于外界倾听教师的心声。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在重视程度上,有一半教师认为校方不重视教师自我评价的结果;在权重比例上,八成教师认为自我评价在教师评价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一般在10%~20%之间。可见,教师自评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我国中小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中,领导评价往往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的评优选先、奖金发放、职称晋升都由领导来决定。在一些私立学校,管理层甚至直接依据学生评价结果决定教师的去留。学校领导习惯运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去衡量、评价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教师自评的结果仅仅作为一个参考。“自评”结果不受校方重视,“自评”不过是走形式而已,教师评价实质上仍是以“他评为主”。
  教师“自评为主”之所以难以立足,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中小学依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对教师进行管理。在这种单向、封闭的管理模式下,教师是被管理者,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学校领导注重的是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喜欢“大一统”的评价模式,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和需求,忽视了教师内在发展的需要,也忽视了对评价目的、评价意义以及评价取向的思考。而长期工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教师,也习惯了领导评价,不善于用自评和反思的结果向其他评价者阐述自己的见解,只能被动地接受他评的结果。可以说,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严重削弱了教师在自评中的主体地位,也挫伤了教师参与自评的主动陛和积极性。
  2 教师“自评信度”难有保障
  从理论上讲,自评是最佳的教师评价方式,广受教师的欢迎和认同。因为教师本人对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状况是最清楚的,也最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所要面对的困难。特别是当他们有主动进行评价的需求时,自评往往能有效促进其教学行为的改善,并成为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源泉。但应然与实然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相关调查显示,在“希望谁来进行教师评价”问题上,选择“自我评价”的教师仅占3.3%;选择“校长评价”、“教研室或年级组长评价”的教师占18%;选择“家长评价”的占2.1%;选择“集中各方面意见”的占了44%;选择“学生评价”的占了23.4%。统计结果表明,教师既反感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性评价,对“教师自评”也缺乏认同感。在评价实践中,教师自评的信度常常是难以得到保障的,既可能因为晕轮刻板效应的遮掩性、弥散性和定式性产生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评价误差,也可能会因为谦虚产生过低的自我评价,或受利益驱动做出过高的自我 评价,或为了避免冲突而做出不完全的自我评价。教师不能保证“自评结果”是客观公正的,因此宁可信任“他评”的权威性,等待他评的一锤定音。
  研究发现,教师“自评信度”之所以难以得到保障,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客观上讲,教师工作本身是一种极具多样性、复杂性、特殊性的劳动,让教师对自身的劳动价值做出准确判断往往显得异常困难。教师自评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目前教师的自我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还未跟进。在评价实践中尚存在自我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自评方法不够多样、未与其他评价方式进行有效整合、评价结果依然带有“功利性”和“奖惩性”等问题。评价只重视教学业绩,忽视了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和迟效性,忽视了教师劳动的特点和创新意识。因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利益紧密相关,使得教师在自评时缩手缩脚,不能放开手脚进行自我评价。而大多数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科学系统的评价培训和指导,无法准确把握评价的尺度,在进行自我评价时,难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与客观事实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从而产生缺乏信度的自评结果。
  3 教师“自我反思”难成习惯
  教师自评就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这意味着教师的自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自我反思是教师自评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教师自觉自评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据有关调查显示,只有30%的教师经常进行反思,而有64%的教师只有遭遇问题时才进行反恩,还有6函的教师很少进行反思。可见,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还未将“自我反思”自觉纳入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之中。对于自我反思,一部分教师常常是口头和形式上拥护,仅仅是用来应付检查而已,并没有深刻地体会到它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教育教学中他们仍然喜欢用自己的“老一套”,不愿意接纳新观念、新思想,很少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改进。
  笔者认为,教师难以形成自我反思习惯,与我国传统的教学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自古以来有“师道尊严”的教育传统,教师以“知识传授者”自居,以“经验主义”开展教学。而“新课改”倡导教学反思,折射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既是“引导者”,也是“研究者”。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捍卫长期形成的支配教学行为的潜在信念。因此,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还未形成自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当今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变得复杂而艰巨,班级容量大,工作时间长,且在生活中还扮演着多种角色,教师身心憔悴,经常处于“职业倦怠”状态。即使教师认同自我反思的价值和意义,也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来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更没有较多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因而阻碍了教师的自我更新、自我提升。
  三、完善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机制的设想与建议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反思性自我评价还面临着种种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体制和思想方面的根源。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的顺利推进。
  1 实施人本管理和领导带头自评以巩固教师的评价主体地位
  要使教师成为真正的评价主体,实施人本管理是关键。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必须着眼于人的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第一要义。教师自评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教师的发展,才会有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有必要将教师自评工作与学校常规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要求,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避免用一个尺度评价所有老师。既要重视教师的自评,要让每一位教师获得成功和自信,又要创造一切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通过民主管理使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在方向上保持一致。事实上,教师只有将自评和专业发展植根于真实的学校情境中,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和丰富的发展资源。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反思性自我评价的积极性。学校领导应带头进行自评。奥斯特曼和考特凯姆的研究指出,如果要在学校中培育教师的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校长们公开宣布自己的错误,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为重要。因此,学校领导应转变观念,使自己由居高临下的评判者、管理者转变为真诚的引导者、合作者。为此,领导应定期邀请教师进行座谈,实事求是地带头开展自评,虚心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建议,或设立匿名评价箱,让教师以匿名信件的方式把对领导的评价反馈给自己。同时,要定期公布自评结果,做到有错必改、有误必纠,自觉地接受广大教师的监督。当学校领导能够坦诚地做出自我评价、虚心地对待反馈意见时,教师的主体地位就自然得到了尊重,教师自然会对自评肃然起敬。
  2 创设和谐的自评环境和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以保障教师自评的信度
  为了保障教师自评的信度,管理者需要为教师创设和谐的评价环境。学校领导要有意识淡化评价的奖惩色彩,通过教育评价达到促进全体教师成长目的。为此,不应该把自我评价的过程变成让教师担惊受怕的过程(对教师的人格或个性构成威胁,担心和惧怕被人歧视或误解),而应该为教师营造一种融洽平等、宽松合作的评价氛围。教师在宽松、合作的评价气氛中有了被信任的感觉,使其能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这时他们才愿意主动真实地说出自评的结果。只有当教师们对评价的态度变得豁达和开朗时,他们才能虚心地接受他人的评价,从而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是一项极具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实践活动,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为此,可邀请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解释和运用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示范演示让教师掌握自评的技巧,使自评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评价流于形式。在帮助教师掌握自评的技术和方法的同时,也要引导教师对教育环境、教育制度进行深入反思,使他们能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从“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有利于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活动的有效开展。
  3 增强反思效能感和建立反思管理制度以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
  要使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关键在于要不断增强他们的反思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自我效能感越强,也越容易坚持某项活动,并能够自觉克服困难,因而越容易成功。也就是说。如果能使教师充分认识和体会到自我反思具有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那么教师自然就会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走出迷信经验的思想误区,将自我反思更快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因此,增强教师的反思效能感,可通过强化教师反思成功体验、培养教师反思成败的正确归因、观察他人替代经验等途径来完成。
  另外,要使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应建立完善的反思管理保障制度。马莱斯?霍顿认为,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行为,你不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改变,而应该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改变人们生活其中的社会结构上,从而使这些结构创造出一系列不同的行为期望。这就启示我们:建立相应的反思管理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反思文化,进而使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此,首先。学校要切实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少作业和试卷的任务量,为教师留出反思的时间,便于教师冷静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得失。其次,定期召开反思交流活动。以便于教师能够收集和处理来自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评价信息,使教师能够全面地认识自我。再次,加大对图书馆等场所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确保能够为教师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和研究,帮助教师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最后,创造各种条件拓宽教师的视野,给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听课、评课、外出学习的机会以及参与交流展示的机会,使教师深切感受到与外界同行的差距,促进教师虚心学习先进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新课程变革的要求。
  [责任编辑:张华]

标签:自我评价 中小学教师 反思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