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实习报告 > 正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前言

时间:2017-03-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前言

  一、前言

  实习时间、地点、目的的详细安排:

  一、时间:2013年5月6日—2013年5月10日;

  二、地点:⑴ 石门寨、沙锅店、⑵祖山东门、⑶北戴河鸽子窝;

  三、实习目的:

  1、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3、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

  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

  5、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和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

  6、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

  7、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二、实习区域概况

  一、具体实习地点地理位置

  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之北的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乡管辖。祖山位于秦皇岛 青龙县境内,由于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其最高峰天女峰,海拔1424米,略逊于泰山。鸽子窝位于秦皇岛北戴河海滨东北角。在那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20余米的临海悬崖上,因这里曾是野鸽的栖息地,所以留下了鸽子窝的名字。

  二、工程地质概况

  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地区,北部和西部局部为山区。秦皇岛市柳江盆地,是我国北方着名的地质公园。盆地地层出露明显,构造丰富多彩,并有多条河流从其间穿过,是理想的地质填图教学和普地教学基地。盆地南北长约20千米,东西长约12千米。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自南而北,由群山丘陵、台地残丘转而为倾斜平原。

  三、自然地理情况

  秦皇岛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其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河流有6条,大于100平方公里河流23条,大于30平方公里的河流54条。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戴河、洋河,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

  三、实习内容

  一石门寨、沙锅店实习

  1、认识早奥陶世至二叠纪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沉积岩是在地表环境中,先前存在的化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物质、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虽然它的体积只占地壳的5%,但是露出面积约占陆地表面积的75%。沉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等一些物质组成。沉积岩的结构按其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及形状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和生物结构,它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此处的沉积岩由地质构造形成,多数为灰岩,包括石灰岩、虫孔灰岩、竹叶灰岩和泥质灰岩。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裸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中间为浅灰色。竹叶状灰岩较破碎,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形成灰岩。此处岩石属早奥陶世至二叠纪沉积岩,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强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平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出现了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正断层。

  2、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击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

  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

  3、对岩浆岩的认识

  该处岩石以岩浆岩居多,同时有沉积岩存在。岩浆岩又叫火成岩,占地壳总质量的95%。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岩上升侵入围岩,在地壳深处结晶形成的岩石,称为深成岩。在地面以下较浅处形成的岩石称为浅成岩。两者统称为侵入岩。由喷出地面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成为喷出岩,包括火山碎屑岩和熔岩。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岩浆岩主要由SiO2、 Al2O3、Fe2O3、MgO等氧化物组成。其中SiO2是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它是反应岩浆性质和直接影响岩浆岩矿物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岩浆岩由于形成的环境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形态、大小和结晶程度,以及颗粒之间的关系。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空间排列及其填充的方式。

  4、对岩溶地貌的观察和岩溶作用的认识

  这里岩溶现象较为明显,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这里还有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沉积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历过火山喷发。该处亦发现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其走向为南北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近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现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大量石灰岩形成的岩层,基本走向为南偏北。

  5、粗砂岩的球形风化现象

  粗砂岩的球形风化是因为岩石的外层易发生成层裂开和鳞片状剥落的缘故,兼之岩石内常有相互交错的裂缝,沿裂缝风化最深,棱角磨得最圆。在悬崖陡坡上的岩石,因风化而发生崩落,裂解下来的石块沿山坡流动,最后在山坡脚下稳定的地方堆积下来,形成上尖下圆的锥形体,称倒石锥。如果是一个平缓的山坡,崩落下来的岩块杂乱地堆积在那里,形成石滩或石海 

  (二)祖山东门实习

  1、祖山的形成过程及对花岗岩的了解

  祖山为早白垩纪形成,此处沉积岩中有破碎带,火山爆发时岩浆从中冒出,冷凝成岩浆岩。岩石中以花岗岩居多,占65%左右,为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红色的正长石。石英其次,占20%-25%左右,透明发亮。此外,还有云母、斜长石。在此处观察,长石颗粒大小在1厘米左右,为结晶结构。山体构造为原生结理构造,山体中有裂缝,都为竖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称之为晶洞构造。此处地貌陡峭,险峻,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蚀作用,岩石部分竖直掉落,形成深谷奇峰。岩石倾角较大,岩体破碎。山体中有河流,称为石河,发源于祖山响山山脉。

  2、花岗岩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花岗岩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大。其中有很多混合岩化迹象和老变质岩的残留体或捕虏体岩体大多呈肉红色,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具中细粒显基斑状结构。花岗岩由石英(硬度7)、长石(硬度6)和少量黑云母(硬度2-4)等暗色矿物组成呈现黑白色。

  3、考察流水的侵蚀作用及流水地貌特征

  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以其自身的动力及所携带的泥沙对河床的破坏,使其加深、加长和加宽等过程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化学溶蚀和机械冲蚀的作用,以机械冲蚀作用最为明显,它包含两种作用:下蚀作用(河水携带的碎屑物质对河床底部产生破坏,使河谷加深的过程称为河流的下蚀作用,亦称底蚀作用)和侧蚀作用(河水以自身的动力以及携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或谷破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侧蚀作用,亦称旁蚀作用)。

  4、沉积岩与花岗岩的分辨

  侵入岩的岩石都结晶了(能肉眼看到矿物颗粒大小);没有成层性(虽然有时有板状侵入岩,但不会连续成层);野外形态不稳定;与周围岩石界限明显,并且接触带内有周围岩石的大碎块(称为捕虏体)

  沉积岩有稳定的成层性,通常情况下层内还发育有层理构造(成层的纹理);有化石(含有机质);有特殊的矿物(粘土矿物、海绿石等);大部分有碎屑结构;高价铁离子含量多于低价的。

  (三)北戴河鸽子窝实习

  1、岩石砂石岸线范围及潮汐特征

  秦皇岛海岸砂岩相间,除北戴河到山海关分布有 20.5公里岩石岸线外,其余均为砂质岸线。以砂质岸为主,砂质岸长106公里,岩石岸长20公里。北戴河海域每24小时50分钟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高潮到低潮和从低潮到高潮的潮差几乎相等,这类潮汐就叫做正规半日潮。

  2、基岩海岸的海蚀地形

  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形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形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形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

  3、不冻港成因

  秦皇岛海岸曲折,港阔水深,风平浪静,可以停泊巨轮。在严寒的冬季,虽然也有一个月的结冰期,但冰层较薄,对大船的航行影响不大,不失为北方着名的不冻港。

  秦皇岛港附近没有较大河流注入海洋,海水含盐分较高,所以不容易结冰。海洋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贮热仓库,它能够吸收和贮藏大气的热,并且把热保存起来,严冬来到以后,海洋缓缓地把热放散出来,减轻冬季严寒的程度,因为秦皇岛港的海水深,海水贮藏的热也比天津港的多。这是使秦皇岛港冬季不冻的又一个原因。第三个原因就是海流。流经秦皇岛的海流,是从黄海流来的一股暖流,它给秦皇岛带来的热,使得海水不易结冰。上面三个原因,就是秦皇岛港严冬不

[1]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前言

【地质前言】

课 程 论 文(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地质报告姓名:******提交日期:2013 年 9 月 16 日学生签名:学号土木与交通学院专业土木工程 ******所在学院 评语:任课教师成绩评定:分课教师签名:年 月 日 地质实习报告******前言 本报告主要对土木工程地质实习进行了与汇报,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实 习地点、时间、安排以及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简单介绍,介绍了实习过程中 我们遇到的不同的地质现象和地质问题,并课本知识联系实现象,对看到地质 现象和地质问题进行了叙述和总结看法进行了叙述。1.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很好的将课本内容和实际结合起来,比较深刻的 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 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具体内容如 下1、 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2、 通过基本技能和训练,使我们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掌 握罗盘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岩石走向、倾向、倾角。3、 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以及现 象;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 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 4、 5、 了解地质构造对工程的影响,把地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 人文素质。 2.地理线路图3.实习形式与安排 采用形式:现场认识 时间:2013 年 9 月 2 号~2013 年 9 月 6 号 (星期一 — 星期五) 安排:9/2(星期一) 实习前总动员、广州火炉山认识实习 9/2(星期二) 番禺莲花山、珠江新城广东省博物馆实习 9/3(星期三) 番禺天河城建筑、琶洲高层建筑基坑施工现场实习 9/4(星期四) 肇花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认识实习 9/6(星期五) 内做实习汇报,进行小组展示 4.自然地理条件 广州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气温高、雷暴频繁等。年平均 气温 22 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 1736mm。年蒸发量 1700 至 1800mm,年日 照时数 1800 至 2100 小时[1]。一、 地形地貌广州市中心位于北纬 23 度 06 分 32 秒,东经 113 度 15 分 53 秒,地 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地势东北高、西南 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 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 1210 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被称为 “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 角洲的组成部分。珠江及其众多支流贯穿整个广州[2]。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北部的五山地区,长约三 公里,面积 600 公顷,处处能见到黎朔、荷树、火力楠、海南红豆、美 丽异木棉等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优良阔叶树。因状似葫芦,故名为葫芦 山,因广州白话“葫芦”与“火炉”音同,又称火炉山。而主峰白架 顶,海拔 321.8 米。此山山势浑圆,坡度平缓,山间大石遍布,形状各 异,是近年广州地区“行山友”的新聚脚点,也是大众休闲,游玩的理 想之地。莲花山风景区位于番禺市的东郊,距离广州市区 20 千米。莲花山原 名“石狮头”,是古代石矿场,因采石后留下来的石头似出水芙蓉(莲 花)状而得名。远自西汉时期,先民们在此大规模地开采石料,形成悬 崖峭壁、奇岩异洞,如莲花石、燕子岩、八仙岩、莲花岩、观音岩、飞 鹰岩、南天门、神仙桥等 莲花山主要特征地貌有丹霞地貌和古海蚀涯地貌。莲花石——采石残留下的丹霞孤峰海蚀崖局部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属丹霞地貌的地理构造。正所谓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莲花山这座由观音菩萨的莲台化成的小山, 确实不同凡响。它的奇、特、异。秀、灵吸引着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人 群。莲花山的红砂岩石质优,密度高、砂质细,古人用它来作为磨刀 石,所以莲花山又叫“石砺冈”。这些红砂岩也是做墙基的好材料。据 专家鉴定,建于2100多年前的南越王墓,墓穴所砌的12种石料中,有8种 采自莲花山。当年在这里开采的石块是从水路运到广州象岗山的。莲花 山位于狮子洋之滨,当年,石块就是用船只沿珠江运到广州城。从西汉 时期起,历代先民在这里开采石料,因此,在山的东部地区形成了逶迤 数里的 石林与岩洞,遗留下无数雄伟壮观的红色砂岩悬崖、险峰和石柱, 形成了国内罕有的“人工无意夺天工”的莲花山石景区。这里石壁陡 峭,如斧砍刀削,石壁上钎痕累累,凿迹斑斑在目。置身于古石场 里, 犹如走进了历史,耳畔不时仿佛响起凿石的叮当声,先民们艰辛而 冒险的悬空作业的景象又浮现在眼前。游莲花山古采石场,游人不可不 看燕子岩、飞鹰崖、观音岩、狮子石这几个景点。因为它们是千姿百态 的莲花山石景中的典型代表。由第三纪紫红色含砾岩屑杂砂岩构成的丹霞地貌,观其结构,砾、 砂、泥,大小颗粒悬殊,大者30cm,小者1—2 mm,或微至肚级粘土,且 砂砾棱角尖锐尚无磨圆痕迹,砂砾均被红色氧化铁质物和泥质物胶结。岩层内部微物质特征均说明是未经过搬运而迅速堆积形成的,其中大量 的氧化铁质的存在又说明是形成于大陆上的氧化环 境。区域资料表明岩层厚度空间变化巨大,证明是 在内陆盆地边缘之山麓由古泥石流快速堆积形成 的。然后经过漫长的成岩作用和其后的地壳运动, 使岩层抬升遭到风化剥蚀,逐步演化成今天的丹霞 地貌景观。古海蚀崖地貌位于莲花山东麓海拔50~60 m之丹壁上,面朝狮子 洋,呈水平线状分布。尤以狮子岩一带的古海蚀崖地貌更为典型而突 出,保存颇为完整,崖壁之“刻痕”发育完善,海蚀穴、海蚀洞、海蚀 槽、海蚀龛等等无数,或疏或密,排列成行,深者穿岩达1 m多,小者 几厘米不等。在区域对比上,南部浮莲岗、北部海珠区赤岗、七星岗、 长洲岛平冈圩、增城新塘天后宫等地的古海蚀地貌一律存在于同一地层 的不同水平面上。表明它们是由同一作用在不同时期形成的[5]。二、 地层与岩性1.岩浆岩 1)种类:花岗岩位置:火炉山中部山腰处 特征:岩石强度高,硬度大,不等粒结晶斑状,次斑状。2) 种类:花岗岩 位置:火炉山顶部 特征:体型巨大,结晶斑状。形成:原岩石整体经阳光照射、雨水冲刷、冷凝渗入长期作用,结构 破碎,碎屑物质被冲掉,剩下多块体型巨大的岩石。2.沉积岩1)种类:砂岩 位置:古采石场第一处 特征:成层构造,硬度小于铁,非硅质胶结,非泥质胶结,有铁锈 红, 为铁质胶结。形成:先期岩石被流水冲刷、风化形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成岩 作用形成。2) 种类:砾岩 位置:古采石场中河道处 特征:河流长期冲刷腐蚀,磨圆度好,属碎屑类岩。3)种类:红砂岩 位置:飞鹰古道 特征:古道内部岩石洞穴无人工架设支撑,岩石条件好,岩性 稳定、坚硬。4)名称:狮子岩 位置:莲花山东麓 特征:是极为典型而稀有的古海蚀蘑菇地貌,高6 m余,长10 m余, 厚2 m,状若雄狮 ‘而卧。岩中有门洞,可容一人穿过,若 狮之 腹;浪蚀之石嵯峨奇特,妙若狮头 狮腿。 形成:原莲花山是海面上的一个岛,狮子岩是其上面的一座沉积, 随着地势逐渐抬升,水位下降,遭受海 浪和海风的不断拍击、侵蚀而成今。5)种类:粉砂岩、砾岩 位置:番禺天河城建筑施工现场 特征:都为红色,碎屑类岩。粉砂岩肉眼看不 粗糙感。砾岩磨圆度好,该区砾岩发红,为铁质胶结物。6)种类: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 位置:肇花高速公路施工现场 特征:砂岩、粉砂岩属碎屑类岩,泥岩、页 岩属 粘土类岩。它们的互层易风化,吸水 及脱 水后变形显著,稳定性不好。3.变质岩 种类:片麻岩 位置:番禺天河城建筑施工现场 特征:片麻状构造,浅色矿物主要为石英, 同 时含有大量的深色矿物,其岩性 坚硬,强度高。5.地层接触关系 莲花山下伏地层白垩纪大望山组顶部主要为薄层石英细(粉)砂岩夹灰 色页岩,单层厚度一般5~10 cm,镜下观察岩石中石英细砂颗粒分选好, 粒度均匀,滚圆状,主要矿物为石英质,孔隙式胶结或接触式胶结,胶结 物为泥质或炭质。岩层中水平层理、微斜层理、微波状层理十分发育,并 出颗粒,但手摸有 在泥页岩中见大量介形虫、轮藻及蠕虫孔穴等潮上带或潮间带标志古生物 化石。根据指相沉积构造和矿物结构特征以及古生物群落标志不难看出为 河口三角洲相沉积成因。上覆地层第三纪莘庄组底部为紫红色含砾岩屑杂砂岩,单层厚度巨 大,层理极不发育,局部见沙泥液化流动构造及底冲刷构造,在区域上该 地层中见鱼化石及被子植物化石和哺乳动物碎片。岩石不等粒结构,砾石 大小悬殊,成分复杂,棱角尖锐,胶结物为泥质和氧化铁质,多呈基底式 胶结方式。这种结构构造证明是大量碎屑物以极快速度堆积形成的,分析 认识是盆地边缘山麓相古泥石流成因。上下两套地层岩性、古地理环境及古生物群落均突然变化,但地层产 状大致一致,证明有短暂沉积间断。说明在下伏地层沉积后地壳一度平稳 上升,曾遭受风化剥蚀,但为时尚短,不久后地壳又平稳下降,接受新的 沉积,是一种假整合接触关系。四、 地质构造1.节理 节理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 位移时的断的构造。节理通常把岩层分割成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岩 块、没有节理的岩石强度与包含节理的岩体强度明显不同。岩石边坡失 稳和隧道洞顶坍塌等往往与节理有关。莲花山一处岩石节理莲花山古采石场断层处 2.断层断层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 移时的断裂构造。断层广泛发育,规模相差很大。它是一种重要的地质 构造,对工程建筑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地震与性断层有关,隧 道开挖中不少坍方、突水和大变形亦与断层有关。莲花山位于广从断裂移动、瘦狗岭断裂以南的构造区。由于该断层 规模十分大,我们不能看到该断裂的整体性状,但根据由右上图岩石提 供的信息,可得到该断层上盘相对向上运动,下盘相对向下运动,为逆 断层。3.层理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 生改变时产生的纹理。一般厚几厘米至几米,其横向延伸可以是几厘米 至数千米。常见于大多数沉积岩和一些火山岩中,是研究地质构造变形 及其历史的重要参考面。岩石层之间的分界面称为层理面。沉积岩中的层理的形成可能是沉积物结构和成分的变化或者沉积间 歇、沉积季节的变化所致。火山碎屑物在其爆发和降落过程中,由于重 力、颗粒大小和风的影响,成岩时也会形成具有分选性的层理。如果火 山碎屑物落在湖泊或海洋中,则可形成类似于沉积岩的层理。沉积岩层 的原始产状多是趋于水平的,后来的构造运动可以使其倾斜、直立、弯 曲甚至发生破裂,形成褶皱、节理、断层、劈理等构造形态。莲花山古采石场——微层理番禺天河城建筑施工现场——层理明显五、 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 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是河流、冰川、 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它是人类生活用水的重 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地表水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侵蚀 作用造成地面大量水土流失、冲沟发展、引起沟谷斜坡滑塌、河岸坍塌 等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问题。搬运作用指地表水把地面被破坏 的破碎物质带走,它为沉积作用准备了物质条件。当地表水流速降低 时,部分物质不能被继续搬运而沉积下来,成为沉积作用。坡积土是指位于山坡上方的碎屑物质,在流水或重力作用下运移到 斜坡下方或坡麓处堆积形成的土。新近堆积的坡积物经常具有垂直的孔 隙,结构比较疏松,一般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坡积形成的黄土,其湿陷 性一般也比洪积或冲积形成的黄土要高得多。 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由於人类活动、火灾或 气候变化使保护土壤的天然植被遭到了破坏,或是由於罕见的暴雨带来 了山洪,都可能造成侵蚀。冲沟侵蚀与局部的强大雷暴雨有密切关系, 而与大面积的冬季降水无关。对软弱岩石,冲沟因向源侵蚀而迅速增 长,如果不采取防范措施,就会使大量可耕地遭到破坏。火炉山休息平台处坡积土火炉山中冲沟莲花山岩体渗水2.地下水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 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 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 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六、不良地质现象1.崩塌、落石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 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落石是陡坡上的个别岩石块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 滚落的现象。岩石是产生崩塌和落石的物质条件。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落石 的规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变质岩及沉积岩的碳 酸盐岩、石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结构密实的黄 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岩崩,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 往往以坠落和剥落为主。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层 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落石的形成提供脱离山 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的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和落石,与坡体 延伸方向近乎平行的陡倾角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和落石的形成。江、河、湖、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的 边坡及各类人工边坡都是有利于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 45 度 的高陡边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和落石形成的有利地形。 莲花山中巨大落石肇花高速公路施工现场防滑坡措施2.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 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 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 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 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 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 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 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 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 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 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 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 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 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 10 度,小于 45 度,下陡中缓上陡、 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 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 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 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 强度的作用最突出。七、 工程地质问题1.建筑基坑工程地质问题 1.1 边坡变形问题基坑开挖首先涉及的是边坡问题, 基坑开挖后其边坡在本身重量和 其它外力作用下, 土体将会产生向低处坍滑的趋势, 究其原因是由于土 体工作条件发生了变化, 应力状态产生了质的改变, 失去平衡, 从而产 生滑动。1.2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变形问题 在基坑开挖进程中所产生的地面沉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地下 水疏干产生的差异性的地面沉降, 另一种是由于护坡设施的侧向变形引 起的地面沉降。1.3流沙和涌沙问题 当基坑以下的土为疏松的砂土层时, 而且又作用着向上的渗透水压, 当产生的动水力坡度大于砂土层的极限动水力坡度时, 砂土颗粒就会处 于悬浮状态, 在渗透力作用下, 细砂向上涌出, 造成大量流沙。1.4基坑隆起变形问题 每个基坑开挖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隆起变形发生, 主要原因有四个 方面( 1) 由于土体挖除, 自重应力释放, 致使坑底土向上回弹。( 2) 基底土体回弹后, 土体松弛与蠕变的影响使土隆起。( 3) 基坑开挖后, 支挡结构向坑内变位, 在基底面以下部分的支挡结向基坑内变位时, 挤 推其前面的土体,造成基底的隆起。( 4) 粘性土基坑积水。1.5支挡结构的变形问题 目前, 深基坑支挡的形式主要是桩排支挡结构和地下连续墙。前者 又有稀疏桩排、连续桩排、双排桩、组合式桩排等几种型式; 后者是近 几年常用的深基坑开挖技术, 具有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对地层结构适应 性强、墙体长度可调节、可采用逆作法施工、支护结构具有抗弯刚度、 防渗性能和整体性好等优点。尽管如此, 事故仍有发生, 其变形表现为 两个方面水平变形和竖向变形。1.6对周围管线的影响 地下管线是个马蜂窝, 一捅就出乱子。地下污水管,地下清水管断 裂,;煤气管道断裂,地下通讯电缆等管线所受的影响都是基坑工程不容 忽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地铁的影响,对于已建的地铁和未建的地铁,在基坑开 挖之前都必须弄清楚它们的具体线路以及未来规划要建的线路,防止与 它们发生冲突。1.7对周围建筑的影响 在基坑开挖之前必须首先弄清邻近建筑的地基所在,严防对邻近建 筑的做出威胁[7]。2.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2.1滑坡 建筑场地开挖、采矿、山体开裂、人工切坡、降雨、地震等都是引起 滑坡灾害的主要原因。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斜坡体有足够 的滑动空间,二是斜坡两侧有切割面。2.2崩塌 崩塌的特点是面积广,动量大,瞬间性破坏极强。人类不合理的工 程活动,比如公路路堑开挖过深、边坡过陡; 由于开挖路基,软弱构造 面暴露,使得被切割的岩体失去支撑; 坡顶弃方荷载过大或不合理的爆 破工程。这些都是造成崩塌的主要原因。2.3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 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 洪流。泥石流是山区道路的主要地质灾害,他一般多分布在地震频率 高、强度大,植被破坏或不足、水土流失严重,岩体风化破碎的山区。在暴雨季节,或高山冰川与积雪强烈融化时期最容易发生[8]。八、 与建议 实习短短的一周,就这样过去了,现在回味起来,可谓是受益良多。 其实实习活动的本身就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抛开课本,走出课堂, 没有枯燥抽象的讲说,每一次短短的旅程都是在运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挖 掘新知巩固旧识,途中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原来这样哦”、“哇?? 还是第一次见到”。拿莲花山等之行为例,虽然天下中雨,每都淋的 湿淋淋的,但每个人都兴致盎然,有说有笑。这次实习,吸引我们的当然 就远不止美景了,还记得大家站在各个景点说笑、拍照、记笔记,回校后 又跑去图书馆猛翻资料,在照片一侧写下一些概念、一些领悟??点点滴 滴,轶林散叶,却都是弥足珍贵的记忆。当然,实习也是短暂的,除了工程地质知识外,我们收获到的还有一种 方法——理论见于实践,学习在于理解。虽然报告写了很多,但是我不懂 的还有很多很多,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我们任重道远,只有 不忘今天的努力,勇敢向前从。最后很感谢学校、老师给了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我们受益颇多。也希 望地质实习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风格,充实而又欢乐。参考文献[1] 百度百科,广州 [2] 百度百科,广州 [3] 百度百科,火炉山 [4] 黄金龙,番禺莲花山古海遗迹 [5] 刘金山、任凯,番禺莲花山地质遗迹特征及国家地质公园评价 [6] 刘金山、任凯,番禺莲花山地质遗迹特征及国家地质公园评价 [7] 李相然、苗延威、王笃国,基坑开挖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研究 [8] 梁玉龙,公路工程地质问题探讨

【地质实习报告前言】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姓名学号: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时间:X 年 X 月 X 日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目录第一部分 前言……………………………………………… 1 第二部分 专论……………………………………………… 31、实习基本技能…………………………………………………… 3 罗盘仪的使用与测量………………………………………………3 现场观察与记录……………………………………………………7 图件绘制……………………………………………………………7 2、古北口区京通铁路潮河关--桃山隧道地质路线………………10 3、野溪斜河涧地质路线……………………………………………12 4、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17第三部分 结论与建议………………………………………22 第四部分 结束语……………………………………………22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前言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实习,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目的是让学生亲临大自然,应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及 产状等,具体分析可能的工程地质问题,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 力、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此次工程地质实习要求学生对于地 质的一些构造、 性质等有一个感观的认识,结合老师的详细讲解真正地体会到理 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要点。通过这几次的实习,加深了我对 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 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 现象 , 了解了几种重要的地质现象 , 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地质现象。这次实习,让我用自然中实物更好地理解了原来 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习丰 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 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 习的热情。本次实习利用两个周末,主要实习路线为:野 溪斜河涧地质路线、古北口区京通铁路潮河关--桃 山隧道地质路线和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地质公园 3 个地方。野溪斜河涧地质 路线主要观测地层层序、 地质构造以及对工程地质问题的认识;古北口区京通铁 路潮河关—桃山隧道地质路线主要是观察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河流侵蚀作用和地 质构造;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地质公园则侧重关注了地质构造、地层、地层-1-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分界面、岩石构造。本次实习从三个不同的地方学习了各自不同的地质特点,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地质罗盘仪); (2)地层岩性判别; (3)地质构造的判别; (4)节理的测量、统计及节理玫瑰花图的绘制; (5)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河谷断面图); (6)地基、边坡、围岩稳定性分析; (7)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方法等。本次实习全程由老师带队,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实习进行的非常顺利。通 过这三个地方的观测实习, 我们对工程地质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于我们 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工作都有重大的意义。-2-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 实习基本技能? 罗盘仪的使用及测量论岩层产状要素, 可以用地质罗盘仪测定,也可以通过作图或计算的方法进行 确定。认识地质罗盘仪的构造,了解其主要用途,熟练掌握使用地质罗盘仪在不 同条件下测量岩(断)层产状的方法。1、地质罗盘仪的结构 地质罗盘仪是地质工作者经常使用的一种轻便仪器。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常用它 测定方向和岩层及其他结构面(如节理面、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地质罗盘仪的 构造如下图所示。地质罗盘仪 (1)罗盘仪部分用于测定方向,如目标方向及岩层走向、倾向等。主要部件分 别介绍如下①瞄准器(前后各一个,前置折叠式瞄准器又称指北标) :由准星和观测孔组 成,用来瞄准目标物。②方位角刻度盘逆时针方向刻有360°方位角数值(少数罗盘仪刻有象限 角,刻度盘分四个象限,每一象限均为0°~90°,其中,南、北为0°,东、-3-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西为90°) 。③磁针:在北半球国家使用的罗盘仪,缠有铜丝的一端为磁南针,另一端为磁 北针。当磁针水平静止后, 磁北针指向刻度盘上对应的度数值为指北标所指方向 的磁方位角(如果经过罗盘仪上的磁偏角校正,则为真方位角) 。④磁针制动器:用以制动磁针,便于读数,并在罗盘仪不使用时将磁针与支撑 轴顶部的尖端分离,对转动摩擦部位实行保护。⑤方位角刻度盘校正螺丝通过轻微旋转可以转动方位角刻度盘,达到校正磁 偏角的目的。⑥水准气泡:用于帮助罗盘仪放置水平,当气泡居中时,罗盘仪底盘处于水平 位置,磁针灵活转动,待其静止后准确指示所测方向方位角(或象限角)的度数 值。(2)倾斜仪部分 用于测定倾斜角度,如岩层倾角等。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倾斜角刻度盘、倾斜 仪指针、倾斜仪水准气泡和倾斜仪制动器(位于底盘背面) ,其中后三者被固定 在一起。把罗盘仪底盘长边贴紧所测倾斜线,当拨动制动器使倾斜仪水准气泡居 中时, 指针所指刻度盘上的度数值即为所测倾斜线的倾斜角度。罗盘仪方位角刻 度盘在逆时针方向刻有360°,这与方位角所规定的方向正好相反。这是因为 在具体测量方向时,操作过程中转动的是罗盘仪,而磁针始终是指向磁南、磁北 极, 相对刻度盘恰好是向相反方向转动,因此逆时针刻划才能在刻度盘上读出所 测方向的(磁)方位角值。2、地质罗盘仪测量产状要素的方法 (1)直接测量法 利用地质罗盘仪在岩层面上量取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如下所示。在一 定地区进行地质工作使用地质罗盘仪时, 应首先根据该地区的磁偏角对罗盘仪进 行磁偏角校正。各地区的磁偏角不同,例如,我国西部地区磁偏角偏东,校正时 应加上磁偏角度数;而东、中部地区磁偏角偏西,校正时应减去磁偏角度数。经 过磁偏角校正后,在本地区使用地质罗盘仪,所测得的方位角即为真方位角。-4-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产状示意图 (2)间接测定法 在隧道内找不到理想的岩层面时,可采用间接测量法测定岩层产状。如下图 所示,在隧道中找出分别位于隧道掌子面和一侧边墙的同一岩层面DB、DC, 分别找出标高相同的两点E、 F, 以测绳连接EF, 即为该层面上的一条走向线, 然后用地质罗盘仪测出EF的方向,即为岩层走向。按照实际观察岩层的倾斜方 向,将走向值加(或减)90°,便得到岩层倾向。岩层倾角α 的求法是,先用 地质罗盘仪测出隧道掌子面的方向,并算出它与岩层倾向间的夹角ω ;再测出该 方向岩层的视倾角β , 根据公式tanβ =cosω ·tanα 即可计算得出岩 层的倾角。间接测量法测定岩层产状-5-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3、野外实地测量岩(断)层产状要素 在野外选择适当位置,由学生选择岩层面,并测量岩层产状。岩层面是不同 岩性岩层的分界面, 应注意避免出现把岩层的层理面、节理面等较平整的面误作 岩层面的现象。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岩层面应能够代表附近一定范围岩层的 产状。如果岩层面不十分平整,可以在测点层面上放置平板(或硬卡片等) ,在 其上测量产状。(1)在缓倾斜或近水平岩层面上测量产状 ①测走向将罗盘仪的一条长边底线紧贴岩层面,调节罗盘仪使水准仪气泡居 中,当磁针静止后对应刻度盘上的刻度值即为岩层两个走向的方位角值。其中, 磁北针对应的刻度值为折叠式瞄准器一侧的走向, 磁南针对应的刻度值为相反的 另一个走向。②测倾向将罗盘仪的一条短边底线紧贴岩层面,折叠式瞄准器指向岩层倾斜 方向, 调节罗盘仪使水准仪气泡居中,当磁针静止后磁北针对应的刻度值即为岩 层倾向的方位角值。③测倾角将测走向或倾向时罗盘仪的底面与岩层面的接触线画出,即为走向 线。利用罗盘仪长、 短边的垂直关系可在岩层面上画出真倾斜线。将罗盘仪侧立, 使长边与真倾斜线重合, 手指微微转动倾斜仪制动器旋钮,至倾斜仪气泡居中停 止转动, 这时倾斜仪刻度盘上的度数值即为倾角。走向和倾向二者只需测量其一。但如果只测量走向, 必须根据实际的岩层倾斜方向换算出岩层倾向。换算的方法 是:在读出岩层的一个走向后,如果由这一走向顺时针旋转90°为倾斜方向, 则在此走向的方位角值上加90°即为倾向; 如果由这一走向逆时针旋转90° 为倾斜方向,则在此走向的方位角值上减90°即为倾向。(2)在急倾斜岩层面上测量产状 在急倾斜岩层面上测量产状也可以用上述方法进行, 不过下列方法更加方便 准确。①将罗盘仪镜盖紧贴岩层面并调节罗盘仪至水平, 磁北针所指的刻度值即为倾 向方位角的值。②沿镜盖长边作线即为真倾斜线。-6-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③将罗盘仪侧立,使长边与真倾斜线重合,即可测量倾角。(3)在岩层下层面上测量产状 如果有平整的岩层面暴露, 而又缺少平整的岩层上层面出露,需要在下层面 测定岩层产状。操作步骤与在上层面测量产状相同,但要注意,从罗盘仪上读取 倾向方位角值时, 应读磁南针所指的刻度值,这是因为此时折叠式瞄准器所指的 正好是岩层倾向的反方向。? 现场观察与记录1、图件记录 在野外, 记录者为了更清晰更形象把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表示出来,而用文 字较难说清楚,这时可用图来表示内容。图的类型有多种,可根据需要绘制不同的图件。野外地质实习常用的有:地 质素描剖面图;地质信手剖面图。无论何种图件,均必须具备以下内容:图名、比例尺、方位、图例及所表示 的地质内容五部分, 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要确定,图例放在比例尺与图名之间也 可。作图要求图面内容正确、结构合理、线条均匀、清晰、整洁、美观等。2、室内整理 野外记录的内容(文字、图件等)回到室内要进行整理。记录簿上的图件要清绘, 如上墨时上墨方法是用绘图铅笔沾绘图墨水或碳素 墨水按野外用铅笔画好的线条逐一上墨,补充未完成的内容(如图例、图名)。?图件绘制(1)地质素描表现方法举例 ①地貌景观素描这类素描图的表现手法完全是以绘画理论为基础的(主要是透 视学原理) ,用于反映大范围的地质构造、地质作用景观,其绘制的难度较大。②剖面及构造素描图这类素描的主要对象是范围不大的地质构造剖面或地质剖 面,是常用的一种素描图。-7-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③露头素描图这是指在一个观测点上所见的某一重要地质现象的点的素描,一 般表现的范围不超过数十平方米,往往只表现几个平方米的小范围内的现象。这 是野外工作最重要而应用最多的一类素描图,绘制比较容易,应多绘、多练、多 收集。当露头出露好,而且立体关系清楚时,就用立体图形表现,当露头的地质 现象单一只出露一个面时,则用平面图形表现。④手标本素描主要指可以被搬运的,可以采集下来带回室内进一步研究的标本 所进行的素描,图示从略。(2)地质素描的一般步骤 与一般绘图写生大致相同,但有其独自的特点,可归纳如下五个步骤①观察与构思:仔细观察分析地质素描对象的关系及其所反映的主要地质特 征,抓住问题的实质,确定好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②取景:就是具体确定素描的范围,包括素描主题的确定,素描位置的选择, 内容的取舍及整个画面的安排。③构图用轻线条在素描纸上分划出素描对象的各部分比例,并勾绘出大体的 轮廓线,做到各部分大小比例适度,合乎近大远小等透视原理及其法则。④画线包括将素描对象的各部分几何形态、按常见的几何块面形象分绘出各 部的具体轮廓线及进一步刻画出细部和加光。⑤标注及文字说明 a.图中的重要地层产状、构造要素、素描图方位。b.主要山头、标高、村落、河流、道路及其名称。c.地质体的分界、代表符号、图例。d.比例尺。可用数字的、线条的,而更多的是加用陪衬物作比例。e.图名及简要文字说明(均列于图下方) 。f.作者、日期、地点及所属观测点的编号。(3)绘制剖面示意图 ①地层剖面示意图 地层剖面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用于路线地质 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 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地层剖-8-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与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 这是它与地层实 测剖面团的主要区别。绘图步骤如下a.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b.选定比例尺。c.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廊,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 况。d.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的相应 点之下方, 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 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e.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 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f.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上地物的名称。褶皱构造剖面示意图绘图步骤如下a.估计路线总长度,选择作图的比例尺。b.绘地形剖面,目估水平距离和地形转折点的高差,准确判断山坡坡度、山 体大小。c.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上按实测的层面和断层面产状画出各地层分界面及 断层面的位置和倾向与倾角, 在相应的部位画出岩体的位置和形态。相当层用线 条联结以反映褶皱的存在和横剖面特征。d.标注地层、 岩体的岩性花纹、 断层的动向、 地层和岩体的代号、 化石产地、-9-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取样位置等。e.写出图名、比例尺、方向、地物名称、绘制图例符号及其说明,如为习惯 用的图例可以省略。地层信手剖面图? 古北口区京通铁路潮河关—桃山隧道地质路线位 置古北口镇与滦平县巴克什镇的交界处, 与著名的居庸关东西对峙。古北口城北,东有蟠龙山,西有卧虎山,山势险峻,悬崖陡立。潮河从北部山谷峡口经古北口流入密云水库。优 构 点:地质构造、三大岩类、河流地质作用 造:断层、节理地质作用:河流地质作用 出露地层:侏罗系砂岩、砾岩、页岩,震旦系白云质灰岩和石英岩, 太古界片麻岩 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滑坡、崩塌? 第一观测点:古北口火车站,观察卧虎山及古北口盆地卧虎山主要由太古宙变质岩、 中—晚元古代和中生代地层及中—晚元古代侵 入岩构成。- 10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古北口盆地是以古北口断层为 边缘主控断层的盆地,盆地内沉积了 厚层的土城子组砾岩、砂岩和泥岩。? 第二观测点:古北口岩性侏罗系:由砂岩、砾岩、页岩组成。震旦系:由白云质灰岩和石英岩组成。白云质灰岩,灰白色,隐晶质结构, 块状构造。太古界:主要由片麻岩,变质程度深,呈变 晶结构,片麻构造。? 第三观测点:卧虎山断层卧虎山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走向,倾向北西,倾角近于直角,上盘为震旦 系白云质灰岩,下盘为侏罗系砂砾岩,从上下盘相对位移看为逆断层? 第四观测点:潮河大拐弯处,观察河曲、河流的侵蚀、沉积作用潮河由东向西流, 对沿岸山坡进行猛烈冲刷,洪水季节因冲刷作用产生的侵 蚀更为强烈,从而导致山坡坡 脚被掏空,造成山体崩塌,山 坡后退变陡不稳定。靠河一侧山体中发育几条 冲沟, 沟壁两侧岩体风化严重, 岩体破碎,崩塌经常发生。坍 塌下来的物质被洪水冲到沟外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 11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第五观测点:不良地质现象,滑坡、崩塌滑坡:滑坡边界为弧形展布的陡壁,滑体上有几级滑坡 台阶,其上醉林生长,树 干向下倾斜,滑体中岩石 破碎,零乱,是急剧滑动 中伴有崩塌的结果,属于 崩塌性滑坡。崩塌与岩堆:沿河山体陡立而破碎,崩塌不断发生,雨 季尤烈, 崩塌下来的物质堆积形成坡积裾,沿潮河凹岸的山坡坡脚下形成一系列 小型岩堆。? 斜河涧——野溪路线位 置野溪桥头—大台线、 丰沙线, 野溪——斜河涧属于北京门头沟区、 妙峰山镇,位于门头沟区东北部,东距北京市中心仅 30 公里。永 定河、109 国道穿镇而过,斜河涧位于永定河边的山上,丰沙铁 路线正好从村子与永定河之间横穿而过。优 构 点:地层出露比较完整 造:箱形褶曲,柔性褶曲出露地层: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厚层灰岩? 第一观测点:斜河涧,观察永定河中游河谷两岸的地貌特征观察河岸山体褶皱特征, 永定河河谷长在 110 米到 150 之间,河谷阶地发育 良好,形成了明显的二级河流阶地。其中一级与二级之间高差大约 2 至 3 米,一 级阶地与河床之间的高差有 2 多。延河流流向,右岸的山体大约有 100 米。该地 区河谷阶地为侵蚀阶地,且为单侧蚀阶地。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侧侵蚀,导致环流 再加之地壳运动而形成。河床多河卵石,磨圆度好。阶地部位主要是粘性土,沙 与卵石。- 12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在河流的侵蚀作用下, 在永定河两边形成不同的河岸特征,有凹岸和凸岸相 间而成,在河流的侵蚀作用下,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大形成的是凸岸,由于河流 的沉积作用大形成的是凹岸, 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永定河的河谷特征也完全暴露 出来, 在位于妙峰山山地有丁坝形成,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级阶地二级阶地 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一级阶地适合种植和房屋建筑,二级阶地比较适合种 植、不太合适建筑,四级阶地地势较陡,适宜种植植被。? 第二观测点:顺河流流向,观察其右岸的箱形褶皱特征河流右岸就是妙峰山,该山由三个向斜两个背斜组成。自西向东,褶皱的形 态越来越大, 表现出的形态也逐渐模糊。在山体最西侧, 是一个倾斜的向斜构造, 紧接着的是一个背斜、直立褶皱,下一个又是向斜、倾斜褶皱(三个向斜,两个 背斜) ,这样一直延续到山体东侧。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妙峰山上有一条大的 断层,越靠近断层,褶皱越紧密。在最北西侧山体的一部分由于受到分化作用而 缺失。其中,靠近西南方向的 向斜中的岩层特别陡。说明地 质构造过程中,在西南方向上 有一个大的断层,所以此褶皱 在形成过程中被挤压,故其岩 层明显比其它的要陡。向上看, 中间的背斜的顶部岩层已被风 化剥蚀掉。在其右岸可以明显地看到箱形褶皱的构造和箱形核部的一侧。- 13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第三观测点:向斜两翼部右大台线隧道穿过,隧道洞口形状为马蹄形隧道口是处于一个向斜的核 部,从隧道口的外围及形状也可以 看出,隧道口成马蹄形,并且无衬 砌。此路山体较陡,开挖隧道却 无衬砌,而且很稳定,边坡岩体也 没有任何支护措施, 运营基本正常。可见, 该段山体非常稳定, 主要原因是隧道围岩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厚层灰岩, 稳晶结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 30MPa,分化不严重,岩石工程性质良好,岩体 结构特征介于整体结构和层状结构之间。隧道围岩的岩层完整而坚硬,岩层倾向 又与坡向相反,所以工程性质良好。? 第四观测点:观察隧道两个出口设计的差异1 号隧道一个洞口形状为马蹄形, 并且没有任何支护。而另外一个隧道 出口形状,有衬砌维护。马蹄形 无衬砌的隧道很稳定,边坡岩体也没 有支护措施,运营正常,跟它的围岩 特征有很大关系。由于隧道围岩为奥 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的厚层灰岩,隐晶结构,岩层完整、坚硬、致密,抗压强度大, 抗风化能力强,并且岩层反倾(倾向和坡向相反) ,因此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质, 无需支护即可满足条件。而另一出口采用衬砌维护,在于其围岩 和马蹄形隧道的围岩的性质差异。我们可以 看到,该隧道出口上部岩体有很多的植被, 这说明出口岩体较为破碎,完整性差,同时- 14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植被的生长也会加速岩体的风化,这是一种生物风化作用。植被还能截留较多的 地表径流,进而促进水对可溶性的灰岩的溶蚀。因此岩体的强度较低,需要进行 支护。? 第五观测点:逆河而上,沿途观察岩体厚层岩体中有一条薄层灰岩,并有错动现象,判断该段有断层构造。该薄层 灰岩沿走向延伸方向突然错 断,岩脉被切断;同时我们看 到了一些断层所特有的岩石构造岩。这些构造岩是由于断 层两盘岩石相互错动、摩擦、 搓碎,使断层带或夹在两盘之 间的岩石碎成角砾、细粉或泥 胶结形成的;仔细观察,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微小的擦痕。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 条典型的断层。该断层比较小,断距大概 1m 多,上盘相对上移,下盘相对下移, 是一条逆断层。? 第六观测点:观察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沿途地段有宽约 50cm 的岩墙出露,可以明显地看 出沉积岩沉积到了岩浆岩当中其接触面有明显的交接 特征。? 第七观测点:人工路肩墙挡土墙的设计是否符合膨胀土路基边坡客观条件, 关系到边坡治理费用和安全问题。挡土墙按位置可分为坡脚墙、 坡腰墙和坡顶墙。坡脚墙用在路基坡脚,起稳定坡脚土体的作用其中路堑坡脚墙宜与边沟同时构 筑, 以起到增加基底摩阻和侧向支衬作用。挡土墙基础埋深一般为大气急骤影响 深度以下 1.5 m 或根据坡面发现的滑移结构面情况确定。墙高不宜超过 3 m,墙- 15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后宜留平台,平台宽 1.5--2 m,以改善墙后土体的受力状况。? 第八观测点:观察永定河畔人工丁坝该段永定河曲流发育,凹岸侵蚀严重,河岸后退。为了防治河流侧方侵蚀, 保护路基稳固,在遭受侧蚀的地段已修筑路肩墙。另外利用丰沙二线的弃渣,堆 成丁坝,改变水流主线方向,将侧蚀水流引开,从而保护凹岸路基。? 第九观测点:丁坝附近观测永定河河流的堆积特征丁坝附近的永定河周边地形较平坦,远处是山。此地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形 成的堆积物分选性好、磨圆度高、层理清晰,颗粒较小,河道较直。? 第十观测点:斜河涧丰沙二线 2 号隧道进口处破碎带斜河涧丰沙二线 2 号隧道位于一个断裂破碎带上。因为有断层伴生的特殊岩 石。我们可以看到隧道上方有一个很长的破碎带。破碎带上岩体相当破碎,完整性非常差,节理非 常发育,风化严重。近距离仔细观察,我们看到 了糜棱岩和一些断层擦痕。这些都是断层的特征。在隧道体外侧,有出露的千枚岩,风化颜色为蜡 黄色,结构定向性明显、破碎,与厚层灰岩的外观截然不同。由于岩体破碎,在 自然环境作用下和火车的震动作用下,边坡不稳定,因此对隧道外侧进行了挡墙 防护。我们还看到,挡墙颜色有明显的分块儿,可以看出该挡墙是经过多次加宽 加高的。? 第十一观测点:1 号隧道整个洞身全衬砌支护该隧道通过九龙山向斜核部,漏水现象会比较严重。向斜核部应力集中,岩 体裂隙比较发育,围岩稳定性查,而且向斜核部一般都是汇水区,沉积岩层层间 节理发育,促使地表水下渗,汇集于核部区域,影响了岩体的工程性质。所以 1- 16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号隧道采用全衬砌支护, 并在洞口两侧铺设了排水渠。以防止漏水现象对隧道周 围围岩稳定性的破坏。? 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位 优 构 置:天津蓟县 点:地质构造、地层、地层分界面 造:断层出露地层:中上元古界地层 ◆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代表的地质历史时限长达 10 亿年(距今 18-8 亿年)。◆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顶底界限清楚、变质极浅。◆从常州村至府君山距离仅在 24 公里内,代表了 18 亿年至 8 亿年长达 10 亿年 的地质历史中连续沉积的一个完整的海陆变迁过程。◆古生物化石丰富, 其中发现了宏观多细胞生物化石,使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年代 从国际公认的 9 亿年提前到 17 亿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现象, 如形成于距今 12-13 亿年间的沉积海泡石矿床和铁 岭组内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喷气孔构造。? 第一观测点:太古代(Arw)石榴石角闪片麻岩及浅色变粒岩现象:片麻理、天石片麻理是发育在中、 高级变质片麻岩中的一种面状构造。在主要由粒状矿物 (长英质)组成的岩石中,由 于含有部分呈断续定向分布 的暗色片状或柱状矿物(黑云 母、角闪石) ,使岩石显示出 明显的面状定向组构,即片麻 状构造。如果片状、柱状矿物 较多,并且集中而连续分布,则使岩石中呈现暗色条带或条痕。在片麻岩广泛发 育地区, 片麻理和条带构造常伴生或交替发育,构成片麻岩区具有特色的面理类- 17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型。蓟县中山元古界剖面最底层的长城系常州沟组地质年龄约为 18 亿年,而下 部太古界变质岩的年龄约为 25 亿年,其间为明显的角度不整合,并见古风化壳, 缺失约七亿年地质记录。? 第二观测点:元古代与太古代分界面现象:角度不整合、砾岩、斜层理、交错层理此观测点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地层分界点。下为 太古代八道河群王厂( Arw)上为元古代长城系常 州沟组(Chc),厚度 859m,主要以灰白色石英岩 状砂岩为主。存在的现象有角度不整合、斜层理、 交错层理。上下两个地层之间的岩石明显不同,上 层为砂岩,下层为片麻岩,有明显的片麻结构。由于两个接触地层之间缺失地层,可见该地区 在所缺失的地层的地质年代位于海平面以上,其余 时间位于海平面以下。地层之间不是平行而是有一 定的角度,所以是角度不整合接触。层理结构有斜 层理和交错层理。? 第三观测点:青山岭村南公路旁 现象:角度不整合、砾岩、斜层理、交错层理长城系常州沟组(Chc)与串岭沟组(Chch),厚 859m,岩性主要为暗色页 岩、粉砂质(云)页岩为主。两组岩石之间为平行整合。层理清晰,岩石强度低, 硬度低,为碎屑结构,容易风化破坏。常州沟组顶部的石英砂岩单层变薄粒度变 细,形成互层,再向上,形成以页岩为主,夹有凸镜状细砂岩的地层,这便是串 岭沟组的开始。据此不远就是 常州沟组的核心部位,越往上 走地层越新,在靠近核心的地- 18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方可以看到地层有明显的倾斜。可以看到断层,在沟的西面的地是长城系常州沟 组,东面是另外的沟组。页岩(Shale)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 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 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 河流三角洲地带, 在海洋大陆架中也有页岩的形成,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 植物的化石。有时也有动物的足迹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迹都可能在页岩中保 存下来。? 第四观测点:桑树庵村马营公路南侧大红峪沟口东 现象:阶地、岩层层面、泥裂、产状、叠层石长城系串岭沟组(Chch)团山子 组(Cht),厚度 326m,上部为块状 含砂质白云岩、 白云质砂岩; 下部黑 色、 灰色白云岩与含砂泥质白云岩及 灰色叶片状白云岩组成韵律层。右图 为泥裂的图片, 泥裂的形成是因为在 水中沉积后, 干燥收缩而形成裂痕, 在以后的过程中有各种填充物, 图为石灰岩, 由于石灰岩的硬度比泥岩大,所以在风化作用下形成凸起。? 第五观测点:大红峪沟前行 300m 处 现象:层间断层长城系团山子组与大红峪组, 主要为砂岩、 砂质白云岩及白云 岩,夹火山喷发岩。此观测点主 要为岩浆岩, 见到的大多是岩浆 岩的构造。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花- 19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岗岩、花岗斑岩、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岩浆岩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形成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岩浆岩的各种构造形式, 包括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 构造。岩浆岩体可分为侵入岩以及喷出岩两 大类。岩层单元界线为整合过度关系, 以大红峪 组较大的石英岩状砂岩为界线,其下为薄层 砂岩的含粉砂白云岩。在蓟县剖面, 串岭沟组顶部开始出现深灰 色簿层泥质泥晶白云岩夹层, 向上白云岩夹层增多,逐渐过渡到深灰色薄层和中 厚层互层的含铁泥晶白云岩夹黑色粉砂质页 岩,即为团山子组。此交接地带的岩层之间 的接触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气孔构造岩浆喷出地表后, 由于压 力急剧降低,岩浆中的挥发性成分呈气体状态析出,并聚集成气泡分散在岩浆中,当温度降低,岩浆凝固,气 体析出,则形成孔洞,构成气体构造。杏仁构造:具有气孔构造的岩石,气孔被此生矿物,如方解石、蛋白质 等所充填,形似杏仁,故称为杏仁构造。杏仁构造多见于喷出岩中。火山角砾岩火山爆发时, 随着深部岩浆的喷出,由于通州附 近的围岩碎片的加入,加上喷发强 度及深度诸多因素的影响,可出现- 20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火山熔融,分布范围广,角砾成分主要为白云岩、燧石、玄武岩等等。角砾大岩 称为火山集块岩。层间断层:断层是指岩层发生的错断,断层几乎在地壳中到处都有,特 别是在山脉强烈变形的岩石中, 此处两层坚硬的石英砂岩沿着沟被错开,它位于 断层面上盘,地质学家称其为断层。在上述照片的山谷两侧,可以明显看出断层 的存在,山谷两侧的岩层之间为断层,发生了错断现象。? 第六观测点:大红峪沟前行约 1.4km 处小沟口长城系大红峪组(Chd)与高于庄组(Chg),厚度 1530m,主要为含硅质条 带、 叠层石白云岩及含锰页岩为主。此两组地层在这里为平行不整 合接触关系。高于庄组底部为一层 石英状砂岩,层面有波痕,砂岩之 下为大红峪组含锥叠层石白云岩, 其锥顶被切,表示曾经受到侵蚀作 用,即代表一次沉积间断,距今 18 亿年。- 21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结论与建议利用了三天的时间, 结束了这次工程地质的实习,跟着老师到现场察看并认 识了很多地质结构以及岩石的类型。通过短短的这次实习, 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因为书本给人的 感觉是很抽象的, 只有真正到现场看了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对专业有关的 概念做到深刻的理解与感知。通过这次实习,掌握了如何使用罗盘测岩层产状, 认识了一些地质类型,比如褶皱、断层、滑坡等,以及学会了如何手绘地质图, 而一些书本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现场讲解也得到了充 分理解。实习过程中环境的艰苦也是不言而喻的,带的水再多也感觉不够喝,而且走 的路也很远。对于我们来说,实习不仅提高了我们对于专业的认识,而且让我们 提前感受到了本专业的特点, 工作环境比较艰苦,使我们认识到了现在就应该养 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仅是以后参加工作时能够及时的适应,另外也是对自己品 德的一种修养。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还是很有收获的。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些不足之处,实 习的时候没有组织纪律性,人员编制比较散乱,带队老师数量不足,,不能保证 每一个同学都能知道老师说的内容。还有就是希望能在实习前告诉各个班同学谁 是自己的负责老师,要不然在步行去各个观测点的时候会出现不知道跟哪一队、 哪一个老师走的情况, 导致很多重要的内容同学们都没有听见。建议在以后的实 习过程中在这些方面加以完善。结束语关于此次实习,一言以蔽之:累并快乐着。虽然,我们这两次都是舟车劳顿,路 途坎坷。但和老师、同学在一起的时光也是快乐的。说是实习,我觉得这更像是 一场旅行,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它们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样的——在欢声笑语、 谈天说地中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感谢老师,也感谢同学们,同时也感谢自己。- 22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才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像这样子的经历。- 23 -

【地质实习报告前言】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地质实习报告 一 前言 在学校学习地质基础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了一些理 论和概念上的了解, 并为了对以后工作的需要我们要进行一次野外的地质实习工作。此次实 习,一方面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本领,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和格人才。实习内容及要求(一)学习内容1、主要以常见的地质现象为主,包括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岩石及矿物的识 别,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地层古生物和石油地质方面的知识及野外的基本工作方法。2、 本次实习我们进行了地质测量、踏勘、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描述观测点、填绘地质 图;学会综合分析和解释的能力;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完成实测地层剖面图、测 区综合柱状图。(二)实习中要求达到1、能比较正确地辨别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初步进行成因上的分析 2、能利用矿物的物理性质鉴定识别常见矿物,特别是造岩矿物。3、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和命名。4、了解实习区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产状及时代。5、了解实习区变质作用类型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6、熟悉实习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岩性及化石。7、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构造现象及掌握野外识别方法。8、较正确的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能利用地形、地质图寻找地质点,识别地 质构造。9、学会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10、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方位测量及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此次实习在我校三位地质教研室老师和一位负责学校工作的老师带领下,我们两个班的 同学来到了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约两周的地质野外实习。在学校领导 和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两个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由正副班长担任正副组长, 以确保实习任务的 顺利完成。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了关于地质测量的目的 (即一般的地质研究和为某种经济或工程服务) 、 了解和掌握了地质填图的规矩、 程序和工作方法;学会了、 踏勘、 实测地层剖面、 记录、 描述观测点、填绘地质图;初步学会了综合分析和解释的能力;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 自己完成了指定范围的实测地层剖面图、测区综合柱状图。通过本次实习地质实习我学会了有关地质填图实习的一些基本技能1、 矿物和岩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2、 地层划分对比及时代的确定 3、 岩石与化石标本的采集 4、 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 5、 基本地层构造现象的识别、描述与初步分析 6、 地质观测点的布置、观测与记录 7、 多种地质素描图的绘制 8、 掌握了罗盘的基本使用 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露头观测、剖面测量观测内容的描述等 第一节 实习区位置及交通 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及抚 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秦皇岛,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 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 120K ㎡。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 28KM。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 宁县石门寨乡管辖。实习区交通十分方便, (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 ——青(龙)线,能通往山区。公路以秦皇岛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 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 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海运目前尚无客运, 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秦皇岛港可同我国沿 海各纲和世界各地。第二节 实习区地形、气候、水文及经济情况 1、 实习区地形; 实习区南邻渤海, 北依燕山、 东接辽宁绥中、 西与昌黎接壤, 地处燕山山脉东段, 北、 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北向南渐低,属冀东北的中底山区和 低山区,最高点为石湖山,海拔 926 米,最低点南部沿海地区,海拔仅 0。8-5 米。2、 实习区气候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 平均气温为 24。5℃,年平均降水量 769mm,多集中在 7-8 月份,达全年降水量 70%左右。全年无霜期 179 天。实习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海滨海滨地带夏季凉爽 宜人,古为避暑胜地。3、 实习区水文情况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 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 0.5 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 2-3 米。燕山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 6KM 山口处,在燕山脚下,是一个人工湖,于 1994 年建成,蓄 水量为 7000 万立方米。4、 实习区的经济情况。实习区工业非常发达,以秦皇岛为中心,有造船、机械、建材、煤炭、纺织、食品加工等, 山海关桥梁工厂,秦皇岛耀华玻璃场在全国享有盛名 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第一节、概述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 。除较普通缺失中上奥陶统 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 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有出露的地 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 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区的地层顺序见下表第二节、地层描述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 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 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 91 米。(2)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 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 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 其中含 大量海绿石, 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 海相沉积。厚 38m。(二)古生界 一、寒武纪 1.府君山组 2. 馒头组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 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 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现可靠的 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 71m。3.毛庄组 4.徐庄组 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 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 透镜体或扁豆体。含有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 互层为标志。厚 101m。5 .张夏组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 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 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 布,在揣庄北 288 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 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 130m。6.崮山组 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有 288 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下部 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 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 接触 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化石十分丰富,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 未定种、帕氏蝴蝶虫。厚 102m。7.长山组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 288 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 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 氏虫未定种。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楚。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 18m 左右。8.凤山组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 288 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 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 容易被风化,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砾屑形成小团 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厚 92m。二、奥陶系 1.冶里组 分布于区内东、西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下部 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及虫孔状灰岩; 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所 产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与下伏的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屑 灰岩作为底界,此砾屑灰岩很薄,厚度不到 0.5m,其上是纯灰岩。厚 125m。2.亮甲山组 位于石门寨亮甲山。属浅海沉积。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 和钙质页岩。含有头足类、腹足类和蛇卷螺未定种等化石。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分界 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泥质结核。层厚 118m。3.马家沟组 本组分部与亮甲山组一致, 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属浅海相沉积, 较深水环境。本组岩性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具微层理、含角砾、含燧石结核黄灰色白云质灰 岩。化石有:头足类和腹足类。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界限十分明显。白云岩具 刀 坎痕 。层厚 101m。三、石炭系 1.本溪组 中石炭本溪组在本区的东、西部分布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 191 高地、小 王庄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庄剖面可作为本区的标准剖面。有 2—3 个由陆相到海相的完整沉 积韵律。本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一致, 是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鳞木、科达、芦木等。下部为铁质砂岩、褐铁矿和粘土岩,平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 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及页岩,夹 3—5 层泥灰岩透镜体。石门寨西门—瓦家山剖面地层厚度 为 70.7m。2.太原组 在半壁店、 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本组岩性比较稳定以灰黑色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 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 由两个韵律组成,是海陆交互相沉积。含植物化石脉羊齿、 鳞木,动物化石:网格长身贝、古尼罗蛤。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分界明显,本组底部青灰 色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瓦家山剖面厚 48m。四、二叠系 1.山西组 主要分布于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西部也有出露。有两个韵律,第一个韵律含煤层, 第二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本组是区内重要的含煤地层,属近海沼泽沉积。主要岩性为灰 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含植物化石:芦木未定种、 带科达、纤细轮叶。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厚度变化较大,约在 35m 至 60m。2.下石盒子组 分布于黑山窑至石岭一带,西部有零星分布。由三个韵律组成。属湖泊相沉积。主要岩 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多脉带羊齿、 山西带羊齿、 带科达。层厚 115m。3.上石盒子组 主要在黑山窑、欢喜岭至大石河西侧有出露。发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可作为标准剖 面。岩性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主, 夹极度少量紫色细粒砂 岩及粉砂岩。本组未获得化石资料。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层厚 72m。4.石千峰组 最初的命名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西 25km 的石千峰。本组是二叠系最上一个组。出露较 好的剖面是欢喜岭至瓦家山一带,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层,包 括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砾岩、粗至中细粒净砂岩和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太原带羊齿、尖 头轮叶、 朝鲜羽羊齿。与下伏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两者可以从颜色上区分。150m 厚 以上。第三节、岩浆岩体与岩性的描述 一、 岩体的描述 1、 岩墙 岩墙的分布较多,在沙锅店东头的老虎山和亮甲山等地岩墙较明显清晰可见,在老虎山 上是花岗斑岩侵入体岩墙, 属于浅层侵入在以前并未喷出地表但后期暴露于地表属碱性喷出 言。在亮甲山岩墙是灰绿玢岩侵入体,是不整和侵入体。(见附图 1) 2、 岩床 在亮甲山上有一条明显的岩床大致成东西方向, 从亮甲山北面采石场的的剖面上看是辉 绿玢岩侵入体,它与上下围岩产状上看是不整和侵入体其基质为隐晶质。(见附图 1) 3、 断层 在潮水村的的小路旁有一个大断崖, 此断崖为一个平移断层的一盘, 其另一盘因风化剥 蚀基本看不到了(脚下所踩的) ,此断层是冶里组灰岩,存在明显的横竖擦痕和镜面,此断 层先平移后产生正断层, 其产状与亮甲山的产状基本一致。在潮水峪村断崖东是断层的另一 盘的一部分, 含明显的断层角砾岩与粉沙岩还有明显的横竖擦痕, 但产状和亮甲山的产状不 一致,所以说可能是另一盘。在亮甲山的马家沟组也有一个小断层有明显的擦痕。(见附图 2) 4、 断裂 在潮水峪东的小桥下有一个明显的断裂构造, 现象为断裂后的岩浆岩侵入体发生明显的 断裂位移,出现辉绿玢岩与闪长玢岩。其原因:灰岩遭受地壳运动形成断裂随之裂缝不断增 大使辉绿玢岩进行对其充填, 后被北东断裂左旋活动搓开产生断裂即辉绿玢岩产生明显的位 移,后断裂停止,其后又有新的物质填充即北西断裂的闪长玢岩再次充填,使之后期再次发 生右旋活动,使之再次冲开即现在的现象。5.岩溶现象 在在沙锅店东头的老虎山上有许多的岩溶现象: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原因是地壳 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现象。(见附图 3) 二、 岩性的描述 侵入岩:花岗岩、花岗斑岩、灰绿岩、闪长玢 一、岩浆岩 岩喷出岩:安山岩 1.花岗岩 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附近,或西南部鸡冠山下,沉积不整合在马岭组石英砂岩之下。岩 石为肉红或灰白色,但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很大。其中有很多混合岩化的迹象 和老变质岩的残留体或捕虏体。西部花厂峪至温泉堡一带的花岗岩, 根据接触关系和同位素 年龄,属于中生代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岩体很大,呈肉红色,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 量黑云母组成,具中细粒显基斑状结构,所以称中细粒斑状花岗岩。2.花岗斑岩 出露于石岭东南等地,呈细粒基质的斑状结构,岩墙状产出,侵入在晚寒武世至中奥陶 世的地层中,常见被基质熔蚀的钾长石和石英斑晶,潮水峪村西有一宽达 5m 以上的花岗斑 岩墙。石英斑岩:出露于砂锅店东等地,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 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3.灰绿岩 亮甲山采石场比较集中,岩石呈暗绿色,细均粒结构,镜下具典型辉长结构,部分辉石 已绿泥石化和硅酸盐化。4.闪长玢岩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锅店东等地,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 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5.安山岩 分布于柳江向斜核部的中侏罗统地层中,类型相当丰富,有玄武安山岩、辉石安山岩、 角闪安山岩、闪辉安山岩、斜长安山岩、粗安山岩和英安山岩等。绝大多数都具隐基斑状结 构。颜色以灰绿色为主, 少数为暗紫红色, 一般都呈块状构造, 少数有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二、沉积岩: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纯灰岩、豹皮状灰岩、含微层理的白云质灰岩 1.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 位于张崖子的青白口群龙山组含有表面被风化成黄褐色内部为灰白色的中粗粒石英净 砂岩,浅海相沉积,含海绿石和少量云母。2.纯灰岩 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灰黑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划动。本次在石门寨观 察到的亮甲山组纯灰岩含有砾屑,为盆地内生成的隐晶灰岩或微晶泥岩碎屑。3.豹皮状灰岩 主要分布于亮甲山组地层内。花斑由白云岩组成,呈浅黄色或褐黄色,与周围灰色或深 灰色灰质组分界线明显,特别是那些花斑状似虫孔的,两者界限平直。岩石风化面上,常有 虫孔和花斑共生,是豹皮灰岩的标志。4.含微层理的白云质灰岩 分布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地层内,张崖子一带发育较好。花斑仅限于一定层位层岩内, 与岩层层面无切割关系,说明交代作用是在成岩阶段完成的。层内构造均匀,形成于浅海深 水环境。三、变质岩:断层角砾岩 又称压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是岩石因构造作用发生破碎所形成的角砾状岩石,角砾 大小不等,具棱角,岩性与断层两侧岩石相同,并被成分相同的微细碎屑及后生作用水溶液 中的物质所胶结。第三章 地质构造 第一节工作区的构造位置 本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 山海关隆起的东南边缘, 又因现代燕山隆起与渤海拗陷的过 渡带以及燕山山脉由东西转转向北东向的肘状部位,应力比较集中,故新、老构造均比较发 育。据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资料,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 NNE 向断裂最为发育, 其次为 NW 向断裂、NE--NEE 向断裂和 EW 向断裂,此外,在山海关之北尚发育有环状断裂. 第二节构造概况 本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而侏罗系属太平洋火山活动带 , 除普遍缺失中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时代地层发育良好 ,出 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明显,化石丰富,很具有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 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二叠系, 中生界侏罗系以及 新生界第四系.本区地层自老而新顺序如下:一上元古青白口系 1 龙山组 2 景儿峪组 二 寒武系 1 府君山组 2 馒头组 3 毛庄组 4 徐庄组 5 张夏组 6 崮山组 7 长山组 8 凤山 组三 奥陶系 1 冶里组 2 亮甲山组 3 马家沟组 四 石炭系 1 山西组 2 下石盒子组 3 上 石盒子组 4 石千峰组 上古生界青白口系龙山组以角度不整合沉积在绥中花岗岩上, 标志着华北地台经历了剧烈的 吕梁运动,结束了早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发展阶段。 新生代时期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受剥蚀,第三纪末因气候较热,有红色土形成, 其后继续上升.但南部的海岸区则下沉,遭受海侵。因此,山区河谷内有阶地形成,并普遍 向南,即向海洋方向倾斜。至第四纪末,海水有一定撤退,因而在山海关至秦皇岛一带的海 岸上遗田有砾石堤,并且有海蚀台出露水面。第三节 主要断裂构造描述 一、潮水峪断层 在潮水峪一带,断层走向 N20°E,倾向东南(实际上倾向为东西向摆动) 。1、上盘为凤山组泥质条带状灰岩;下盘为冶里组厚层灰岩。断层面无论在倾斜方向上,还 是在走向方向上均表现为舒缓波状。断面上镜面,垂直擦痕,阶步以及断裂带内挤压透镜体 等特征明显。2、此断崖为一个平移断层的一盘,其另一盘因风化剥蚀基本看不到了(脚下所踩的) ,此断 层是冶里组灰岩,存在明显的横竖擦痕和镜面,此断层先平移后产生正断层,其产状与亮甲 山的产状基本一致。在潮水峪村断崖东是断层的另一盘的一部分, 含明显的断层角砾岩与粉 沙岩还有明显的横竖擦痕,但产状和亮甲山的产状不一致,所以说可能是另一盘。在亮甲山 的马家沟组也有一个小断层有明显的擦痕。二、鸡冠山1 沿途见肉红色绥中花岗岩,见一大型出露岩石剖面为典型的沉积交错层理,属震旦纪原古 界顶部,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上下呈水平层理,中间呈交错层理,存在黑色纹理的磁铁矿 见含有泥质的夹层,反映了滨海地区沉积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生长环境,不反映气候变化, 地质条件,也不能作为时代划分的依据 2 典型底砾岩:下部为底砾岩(石英),抗风化能力强,为陆相沉积,中间为含有砾石英砂岩,上 部为石英粗砂岩,再往上为石英细砂岩(沉积规律:由上至下逐渐变细),中上部是海相沉积, 没有形成完整的泥质韵律.成因:由于风化和河流搬运作用,最终沉积.由下至上岩石由粗到细,底砾岩体原本胶结在 一起,胶结物为二氧化硅和少量的铁,后来整个底砾岩体出现正断层,导致与上部底砾岩体出 现高度差.3 正断层:发生断层时,相对上升的下盘经过风化侵蚀,使得出露地表的岩石被风化磨圆,造 成断层两盘高差不大,断层成层性好.由于形成时间短,故成层理,若形成时间长,则为不整合 面.倾向:243 度 倾角:48 度 4 波痕:为铁质石英砂岩,内含海绿石,对称性好,波痕比较宽大,波长相等,反映了滨海沉积 环境.推断当时海底波动较大,水深较浅,波痕延伸方向与海岸线平行.5 地堑谷在鸡冠山与大平台问的河谷中, 由于几条正断层的影响, 两侧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石 英砂岩相对上升,中间石英砂岩下降。断层面近于南北走向,倾角较大,河谷东侧断层面西 倾,河谷西侧断层面向东倾,成一地堑构造,河谷本身位于地堑构造的中心部位 第四章 区域地质发展简史 本区在地质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历过的主要运动有五台运动,吕梁运动,蓟县运动, 太康运动,海西——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运动。第一节元古代的发展 一 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Ar——Pt1) 从区域性地质背景来看,本区前中元古代处于地槽发展阶段。地壳大幅度下降,堆积了巨厚 的沉积物,经历了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特别是早元古代的吕梁运动,地槽回返,产生了漫 长而复杂的褶皱运动,并伴有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逐渐形成了一套巨 厚的变质岩,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构成了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结束了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 阶段。一 中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Pt2) 吕梁运动以后,华北地台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初期地台边缘部位仍带有活动性特征,断 裂活动比较强烈,断陷和隆起比较明显,地台北部出现了呈北东方向延伸的燕山海槽。二 晚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Pt3) 晚元古代早期,华北地台由边缘凹陷转入整体下降。北部陆表海不断扩大,山海关古陆范围 缩小。到青白口期本区已经成为陆表海的一部分。堆积了龙山组滨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泥灰 岩, 稍后堆积了景儿峪组滨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泥灰岩。本区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再度成为 古陆剥削区。第二节古生代与中生代的发展 一.古生代地台发展阶段(Pz) 古生代伊始,本区再度下降,海水由北方侵入,接受沉积,随后海侵扩大,有大量的碳酸岩 盐沉积。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界无脊椎动物三叶虫开始出现,并发展 起来。晚期浅水活动区形成球形隐藻灰岩。早奥陶世冶里期海进再度扩大, 沉积环境逐渐变为正常浅海较深水环境, 以大量的碳酸 岩出现为特征。早奥陶世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生物生长,以头足类有壳鹦鹉螺的兴起,三叶 虫的出现衰落为特征,称雄一时的腕足类,笔石及介形类也开始发育起来,早奥陶世末发生 太康运动,华北地台大面积抬升,海水退出。中石炭世早期,本区地壳又开始下降,海水侵入,本区处于滨海沼泽相沉积,形成一套 富铝铁质碎屑沉积物。地壳升降频繁,滨海沼泽中有大量植物繁衍,以厥类为主,海洋中则 以珊瑚,腕足和双壳类动物最多;晚石炭世地壳略趋稳定,海水时进时退,但以陆相沼泽为 主,气候适宜大量植物生长,死后形成巨厚堆积,形成本区含煤地层。叠纪本区以河流相,湖泊相和沼泽想沉积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繁茂,气候转 为干旱时形成一些红色碎屑岩沉积,这个时期也有海水侵入。二.中生代地台活化阶段(Mz) 本区在二叠系石千峰组地层沉积之后, 曾发生过两次构造变动。大约在海西晚期本区经历了 一次自西而东的挤压作用, 产生了由龙山组至石千峰组组成的柳江向斜及南北向压性断裂和 北东,北西两组扭性断裂。向斜西翼倾角略陡,东翼倾角较缓。由于柳江向斜向北扬起,地 形北高南低,北端侵蚀层位较低,东翼区石岭以北侵蚀至二叠系下石盒,普遍不见下石盒子 顶界。向斜北西端侵蚀至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在老君顶——小王山东西向隆起上,其侵蚀层 位也较低,而沉降盆地保留层位较高。本区在海西——印支运动以后, 侏罗系北票组河流相沙砾岩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前中 生界不同时代地层之上。持续的凹陷及气候转亚热带潮湿气候,盆地内部潮水加深,沼泽广 布,大量的裸子植物繁盛起来,取代了古生代兴起的蕨类植物。北票组沉积以后, 本区燕山运动第一期构造变形仍以塑性变形为主, 产生了本区北西向 构造,并伴随有闪长玢岩浅成侵入体侵入。中晚侏罗世是华北地台极不平静的时期。蓝旗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北票组之上; 孙家 梁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蓝旗组之上, 频繁的构造运动伴随而来的是阵发式的火山喷发和岩 浆侵位。本区蓝旗组火山岩系受新华夏系北北东向构造控制。西翼区南北向走向断裂被新华 夏升.但南部的海岸区则下沉,遭受海侵。因此,山区河谷内有阶地形成,并普遍向南,即 向海洋方向倾斜。至第四纪末,海水有一定撤退,因而在山海关至秦皇岛一带的海岸上遗田 有砾石堤,并且有海蚀台出露水面。第三节 主要断裂构造描述 一、潮水峪断层 在潮水峪一带,断层走向 N20°E,倾向东南(实际上倾向为东西向摆动) 。1、上盘为凤山组泥质条带状灰岩;下盘为冶里组厚层灰岩。断层面无论在倾斜方向上,还 是在走向方向上均表现为舒缓波状。断面上镜面,垂直擦痕,阶步以及断裂带内挤压透镜体 等特征明显。2、此断崖为一个平移断层的一盘,其另一盘因风化剥蚀基本看不到了(脚下所踩的) ,此断 层是冶里组灰岩,存在明显的横竖擦痕和镜面,此断层先平移后产生正断层,其产状与亮甲 山的产状基本一致。在潮水峪村断崖东是断层的另一盘的一部分, 含明显的断层角砾岩与粉 沙岩还有明显的横竖擦痕,但产状和亮甲山的产状不一致,所以说可能是另一盘。在亮甲山 的马家沟组也有一个小断层有明显的擦痕。二、鸡冠山1 沿途见肉红色绥中花岗岩,见一大型出露岩石剖面为典型的沉积交错层理,属震旦纪原古 界顶部,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上下呈水平层理,中间呈交错层理,存在黑色纹理的磁铁矿 见含有泥质的夹层,反映了滨海地区沉积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生长环境,不反映气候变化, 地质条件,也不能作为时代划分的依据 2 典型底砾岩:下部为底砾岩(石英),抗风化能力强,为陆相沉积,中间为含有砾石英砂岩,上 部为石英粗砂岩,再往上为石英细砂岩(沉积规律:由上至下逐渐变细),中上部是海相沉积, 没有形成完整的泥质韵律.成因:由于风化和河流搬运作用,最终沉积.由下至上岩石由粗到细,底砾岩体原本胶结在 一起,胶结物为二氧化硅和少量的铁,后来整个底砾岩体出现正断层,导致与上部底砾岩体出 现高度差.3 正断层:发生断层时,相对上升的下盘经过风化侵蚀,使得出露地表的岩石被风化磨圆,造 成断层两盘高差不大,断层成层性好.由于形成时间短,故成层理,若形成时间长,则为不整合 面.倾向:243 度 倾角:48 度 4 波痕:为铁质石英砂岩,内含海绿石,对称性好,波痕比较宽大,波长相等,反映了滨海沉积 环境.推断当时海底波动较大,水深较浅,波痕延伸方向与海岸线平行.5 地堑谷在鸡冠山与大平台问的河谷中, 由于几条正断层的影响, 两侧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石 英砂岩相对上升,中间石英砂岩下降。断层面近于南北走向,倾角较大,河谷东侧断层面西 倾,河谷西侧断层面向东倾,成一地堑构造,河谷本身位于地堑构造的中心部位 第四章 区域地质发展简史 本区在地质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历过的主要运动有五台运动,吕梁运动,蓟县运动, 太康运动,海西——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运动。第一节元古代的发展 一 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Ar——Pt1) 从区域性地质背景来看,本区前中元古代处于地槽发展阶段。地壳大幅度下降,堆积了 巨厚的沉积物,经历了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特别是早元古代的吕梁运动,地槽回返,产生 了漫长而复杂的褶皱运动,并伴有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逐渐形成了一 套巨厚的变质岩,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构成了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结束了前中元古代地槽 发展阶段。一 中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Pt2) 吕梁运动以后, 华北地台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 初期地台边缘部位仍带有活动性特征, 断裂活动比较强烈,断陷和隆起比较明显,地台北部出现了呈北东方向延伸的燕山海槽。 二 晚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Pt3) 晚元古代早期,华北地台由边缘凹陷转入整体下降。北部陆表海不断扩大,山海关古陆 范围缩小。到青白口期本区已经成为陆表海的一部分。堆积了龙山组滨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 泥灰岩, 稍后堆积了景儿峪组滨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泥灰岩。本区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再度 成为古陆剥削区。第二节古生代与中生代的发展 一.古生代地台发展阶段(Pz) 古生代伊始,本区再度下降,海水由北方侵入,接受沉积,随后海侵扩大,有大量的碳 酸岩盐沉积。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界无脊椎动物三叶虫开始出现,并 发展起来。晚期浅水活动区形成球形隐藻灰岩。早奥陶世冶里期海进再度扩大, 沉积环境逐渐变为正常浅海较深水环境, 以大量的碳酸 岩出现为特征。早奥陶世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生物生长,以头足类有壳鹦鹉螺的兴起,三叶 虫的出现衰落为特征,称雄一时的腕足类,笔石及介形类也开始发育起来,早奥陶世末发生 太康运动,华北地台大面积抬升,海水退出。中石炭世早期,本区地壳又开始下降,海水侵入,本区处于滨海沼泽相沉积,形成一套 富铝铁质碎屑沉积物。地壳升降频繁,滨海沼泽中有大量植物繁衍,以厥类为主,海洋中则 以珊瑚,腕足和双壳类动物最多;晚石炭世地壳略趋稳定,海水时进时退,但以陆相沼泽为 主,气候适宜大量植物生长,死后形成巨厚堆积,形成本区含煤地层。二叠纪本区以河流相,湖泊相和沼泽想沉积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繁茂,气候 转为干旱时形成一些红色碎屑岩沉积,这个时期也有海水侵入。二.中生代地台活化阶段(Mz) 本区在二叠系石千峰组地层沉积之后, 曾发生过两次构造变动。大约在海西晚期本区经 历了一次自西而东的挤压作用, 产生了由龙山组至石千峰组组成的柳江向斜及南北向压性断 裂和北东, 北西两组扭性断裂。向斜西翼倾角略陡, 东翼倾角较缓。由于柳江向斜向北扬起, 地形北高南低,北端侵蚀层位较低,东翼区石岭以北侵蚀至二叠系下石盒,普遍不见下石盒 子顶界。向斜北西端侵蚀至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在老君顶——小王山东西向隆起上,其侵蚀 层位也较低,而沉降盆地保留层位较高。本区在海西——印支运动以后, 侏罗系北票组河流相沙砾岩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前中 生界不同时代地层之上。持续的凹陷及气候转亚热带潮湿气候,盆地内部潮水加深,沼泽广 布,大量的裸子植物繁盛起来,取代了古生代兴起的蕨类植物。北票组沉积以后, 本区燕山运动第一期构造变形仍以塑性变形为主, 产生了本区北西向 构造,并伴随有闪长玢岩浅成侵入体侵入。中晚侏罗世是华北地台极不平静的时期。蓝旗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北票组之上; 孙家 梁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蓝旗组之上, 频繁的构造运动伴随而来的是阵发式的火山喷发和岩 浆侵位。本区蓝旗组火山岩系受新华夏系北北东向构造控制。西翼区南北向走向断裂被新华 夏系压性或压扭性断裂迁就,利用,部分新生断裂切割了北票组。燕山运动第四期是以断块运动为主, 鸡冠山地堑应是这次断块运动的实例。即本区晚东 西向构造。第五章水文与矿产 第一节 金属矿产 实习区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铝矿。成因类型既有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型,又有内动力 地质作用形成的岩浆热液型。(一) 沉积型 铁矿。主要分布在区内中奥陶统马家沟组 (O2m) 白云质灰岩顶与中石炭统本溪组 (C2b) 底不区域性平行不整合界面上,属与本溪组底部。矿石主要为风化型褐红色铁质砾岩,褐铁 矿及菱铁矿。矿层厚度小,且不稳定,品位低,开采条件差。铝矿。主要和褐铁矿分布在中石炭的本溪组,在平行不整合面之上‘矿层较薄,且不稳 定,品位低没有开采价值。(二) 岩浆热液型 在石门寨西岩石主要有冶里组豹皮灰岩和在亮甲山组与马家沟组交接处出现了燧石结 核。第二节 非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较多,主要有煤,耐火黏土,石灰岩,石英砂岩及重晶石等。除重晶石为岩 浆型外,余均为沉积型。(一) 沉积型 1.煤矿,主要含煤岩系有: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及下侏罗统北票组。2.石灰岩脉矿。见于本区下寒武统府君山组豹皮灰岩, 中寒武统张组鲕粒灰岩及下奥陶统亮 甲山组厚层灰岩。(二)岩浆热液型 重晶石矿。重晶石矿与铅锌矿处于同一地质构造位置,为岩浆热液作用而成。另外,在 沉积煤层中也可见到重晶石结核。刺激而艰辛的地质实习结束了。这十多天的野外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劳累而 充实,艰险而浪漫,是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这次地质实习,根据老师的安排和任务,我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做到坚决完成学习 任务,不虚度光阴。每天的野外实习,每一个点,我都认真观察,记录,测产状,认真听老 师讲解,力争当场能够理解。比较实在的是,这十多天里,我学会了罗盘的使用,地层界面 能够判断,能够使用罗盘顺利地测出产状;野外岩性的识别基本掌握,岩浆岩,沉积岩大致 掌握, 具体岩性, 各个地层的岩石也能在野外及室内顺利而准确地识别。可以说, 不枉此行。这次野外实习绝对是一次精神与意志的较量。如果意志不坚定,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次实习是很难从头到尾彻彻底底坚持下来的。也可以说, 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实习的人都是 一个精神顽强,意志坚定者。山路的艰险,丛林的繁茂,有时在悬崖峭壁上,前面甚至没 有路,大家都没有被吓倒,都脚踏实地地走出来了,手被刺破了,滑倒了,从没有一个人因 此后退。这其中的苦辣只有真正的地质工作者才能感受。谈到这次地质实习工作的不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并非每个同学,每个点位,每条路线都一丝不苟,都能认真执行老师的意图,安排; 二,组员合作不够,没能很好沟通,配合,讨论不够; 三,同学与老师之间不够默契,有时老师和同学的节奏不一样,不是在前就是在后;野外测 量实老师的指导不够 针对上述几大缺点不足, 首先我们要在态度上认识到自己确实做的不够, 某些方面确实 让老师们伤心;其次,有错要改,既然犯了错误,存在不足就要改正,做到真正洒脱,实在 的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地质工作是一项真正锻炼人, 。使人获得知识与磨砺的 工作。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发扬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使祖国的地质工作蒸蒸日上。最后, 真诚感谢和我们同甘共苦的老师, 感谢你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的教导, 更感谢你们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秦皇岛实习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地质实习报告前言】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第一章 前言一、 目的任务 1) 工作目的2012 年 5 月 2 日—2012 年 5 月 18 日,我们 XX 专业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基础 地质认识实习。实习地点为桂林周边七个地点(反虹管、杨堤、大圩、白竹境、 资源牛塘界、雷劈山和唐家湾)及北海涠洲岛、银滩和冠头岭。本次实习是地质类专业的一次地质认识实习,本次实习是在完成了《普通地 质学》课程的学习后进行的。旨在通过本次实习各个环节的训练,使我们掌握、 巩固和丰富课堂的理论知识,认识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现象; 认识地层层序和划分标志,学会岩石的野外观察和鉴定,掌握各种地质构造的观 察描述等基本工作方法,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主要 学习(1)罗盘的使用;(2)观察点的记录格式和记录内容;(3)实习区及区域地质 概况;(4)河流地质作用特征及其现象;(5)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野外观察、 鉴定和描述;(6)岩浆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7)地层的层序及接触关系;(8)褶 皱、断层节理和劈理等构造的特征及识别标志。(9)矿体的产出特征和矿石特征。2) 时间、地点(路线)、任务时间2012 年 5 月 2日地点(路线)反虹管(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 潘家→反虹管→返 回)任务①观察下石炭统岩关组(C1y)岩性及构造特征 ②观察漓江河漫滩地貌; ③观察漓江一级阶地二元结构现象; ④练习罗盘的使用 ①观察中泥盆统信都组(D2x)岩性及构造特征; ②观察杨堤背斜构造; ③观察杨堤中—上泥盆统(D2—D3)剖面; ④观察白沙—寿崴断层。2012 年 5 月 3日杨堤(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杨堤 道班→返回)1 2012 年 5 月 4日大圩(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大圩 →袁家村→返回)①观察下石炭统岩关组(C1y)劈理现象; ②观察下石炭统岩关组(C1y)灰岩层背斜; ③观察下石炭统岩关组(C1y)与大塘组(C1d)之间的整 合接触关系及其化石特征;白竹境(桂林理 2012 年 5 月 6日大学雁山校区→奇 峰镇→白竹境水库 →返回)①认识区域性大断层及其伴生构造资源牛塘界(桂 2012 年 5 月 7日林理工大学雁山校 区→大溶江→资源 牛塘界→返回)①观察苗儿山岩体岩性及构造特征; ②观察苗儿山花岗岩风化壳剖面; ③观察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2012 年 5 月 8日雷劈山、唐家湾 (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气象局雷劈山-唐家湾市 委党校-返回)① 认识岩溶山区的崩塌地貌 ② 观察大型直立倾伏背斜北海涠洲岛(北 2012 年 5 月 15 日部湾码头→涠洲岛 北海油基地→南湾 地质公园→驻地)①沿海岸观察海蚀地貌及构造现象。北海涠洲岛(驻 2012 年 5 月 16 日地→南湾码头→鳄 鱼嘴景区→滴水丹 屏→红叶宾馆)①沿海岸观察海蚀地貌、火山地质作用及构造现象。冠头岭、 银滩(红 2012 年 5 月 17 日叶宾馆→冠头岭→ 红树林→银滩→返 回)①观察冠头岭中泥盆统信都组(D2x)岩性特征; ②观察节理与褶皱构造现象; ③观察海蚀地貌; ④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特征; ⑤观察泥滩和沙滩。2 3) 完成情况路线 定点 图例 照片9 23 17 4二、 地理概况 1) 桂林市地理概况地形条件: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 150 米,典型岩溶地 貌。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 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109° 45 -104° 40 ,北纬 24° 18 -25° 41 。市辖秀峰、象山、 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 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市内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间所到 地点坐车皆可直接到达,观察点也基本在路边。气候条件: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 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 18· 9℃。8 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3℃,1 月最冷, 月平均气温 15· 6℃。年平均无霜期 309 天,年平均降雨量 1949· 毫米。平均蒸发 5 量 1490~1905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 均风速为 2· 2~2· 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670 小时。平均气压为 994· 百帕。7 9 土壤条件: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 为 4· 5~6· 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 等 5 个土类,14 个亚类,36 个土属,89 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 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3 地作物和林业生产。动植物资源:桂林市的动物种类繁多,有 1593 种,隶属 60 目 295 科。陆栖 脊椎动物有 400 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水生物有 144 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鳗鲡等。全市有高等植物 1000 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 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森林储蓄量 3774· 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 40 余万立 42 方米、毛竹 1600 多万根。矿产资源:桂林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 锌、锡、钨、铝、铌、钽、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 等 40 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 30 多种,在广西位于全国前列的 36 种矿 产中,桂林占 17 种,其中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滑石分布广,储量大,品 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水利资源: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 5 条江, 另有集雨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 65 条,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 403· 81 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 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土特产品:桂林有很多名产:沙田柚果大形美,肉质清香,驰名中外;夏橙 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 之佳品”, 被誉为“东方神果”; 白果产量大, 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质量居全国之首; 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个大味香,享誉京 城;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 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荷花鱼、腐竹等名优土特产。2) 部分实习区域地理概况1.灵川县大圩镇。灵川县大圩镇辖 17 个村委会和 1 个居委会,总人口 5.29 万人,行政区域面积 193.7 平方公里。2000 年被评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24 年被列为自治区 204 个重点建设镇之一,2003 年 5 月被列入建设部、科技部 小 城镇建设科技示范项目 , 2005 年 9 月和 11 月分别被授予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和 中国农村改革典型镇 荣誉称号。2.资源县。地形、地貌。该县位于越城岭山脉腹地,东径 110°15′—110°55′, 北纬 25°46′—26°21′之间。东北与全州县相连,南西与兴安县毗邻,西南与龙胜县 接壤。县城距桂林市 107 公里。境内高山环抱,山峦起仗,沟谷纵横,是一个山 区面积大、平均耕地面积较小的县。气候条件。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但 光能不足,光、热、水时空分布不均匀,自然配合不协调。由于地势偏高,地形 复杂,具有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土壤条件。资源县土壤主要是由岩浆岩系的花岗岩变质的岩类、沉积岩系的 砂岩、页岩等发育成的红壤、黄壤、黄棕壤土类,土层厚度中等,质地疏松、肥 沃、透水性好,理化性质较好,适合各种作物生长。水系和植被。资源县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境内山山有 水,岭岭有泉,河溪遍布,水源丰富。众多的支流汇于两大河流——资江和浔江。资源县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 78.44%。地方特产。资源县地方特产以药材最为出名,盛产据初步调查统计,全 县共有药材种类 150 多种。国家收购数量较多的品种有前胡、白艿、桔梗、勾藤、 金银花、田七、黄连、黄柏、杜仲、厚朴等。其中野生桔梗,勾腾,前胡年产量 150 余吨;人工种植的杜仲、厚朴、黄柏、金银花近 10 万亩,每年收购量达 100 余吨,质优价廉。另浔江鱼、娃娃鱼与石蛙也是该县负有盛名的土特产。3) 北海市及涠洲岛地理概况 1.北海市区。北海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位于东经 108°50′45〃~ 109°47′28〃,北纬 21°29′~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 206 公里,东距湛江 1985 公里,东南距海口市 147 海里。市区南北西三面环海,有涠洲、斜阳二个海岛, 涠洲距市区大约 20.2 海里。总面积 3337 平方公里。土地:耕地总面积 78643 公顷,农民人均 1.16 亩,其中水田 51911 公顷,占 耕地面积的 66%,旱地 26732 公顷。地貌:地势从北向南倾斜,东北、西北为丘陵,南部沿海为台地和平原。市 区海滨平原土地占总面积 70%以上,土质由砂质粘土、砂砾构成,地层结构稳定, 承压力强。海洋滩涂约占市区土地总面积 20%左右,这种土地耐力较低。市区最 高点 120 米(冠头岭) 。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22.9℃,极端最高温度 37.1℃, 极端最低温度 2℃。主要气象灾害是台风,10 级以上每 10 年 6 次。矿产资源:石英砂矿、石膏矿、陶土、钛铁矿等 海洋资源:海岸线东起与广东廉江县交界的英罗湾,西至与钦州市交界的大 风江港,全长 500 公里(其中海岸线 31.9 公里) ,海滩涂 73 万亩。港口资源:北海是我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历 史上是云贵、川、桂、湘、鄂等省与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地理位置 十分重要。旅游资源:北海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主要有:滨海类、 风光类、人文类、古迹类四大旅游资源。2.涠洲岛。涠洲岛南北方向的长度为 6.5 千米,东西方向宽 6 千米,总面积 24.74 平方千米,岛的最高海拔 79 米。涠洲岛上居住着 2000 多户人家,1.6 万多 人口,其中 75%以上是客家人。涠洲岛上面单独设立涠洲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 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岛上有名的建筑有三婆庙、圣母庙和天主堂等。该岛位于广西北海市正南面,新码头距北海国际客运码头 26 海里,是中国 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岛上风 光秀美,尤以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火山熔岩及绚丽多姿的活珊瑚为最,素有6 南海“蓬莱岛”之称。涠洲岛与火山喷发堆积和珊瑚沉积融为一体,使岛南部的高 峻险奇与北部的开阔平缓形成鲜明对比,其沿海海水碧蓝见底,海底活珊瑚、名 贵海产瑰丽神奇,种类繁多。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 及溶岩等景观,尤其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涠洲岛在 1994 年被辟为省 级旅游度假区。现在也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涠洲岛地势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湾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 口呈圆椅形,东、北、西三面环山。码头背靠高 10-30 米的悬崖峭壁,崖顶青松 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位于涠洲岛西南端,是涠洲最富特色的游览区,其 火山口景观、海蚀景观,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2005 年 10 月 23 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涠洲岛被评为“中国 最美的十大海岛”,排名第二。2010 年 1 月 13 日,国家旅游局发出公告,涠洲 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鳄鱼山景区,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专家评审组审核评定, 荣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附桂林市实习区域交通位置图(图 1-1)、 北海市实习区域交通位置图(图 1-2) 及涠洲岛交通位置图(图 1-3)。牛塘界反虹管 大圩 白竹境 永福 杨堤7 图 1-1桂林市实习区域交通位置图红叶宾馆冠头岭银滩、红树林图 1-2北海市实习区域交通位置图图 1-3涠洲岛交通位置图8 第二章 地层桂林区内地层出露较全,由中元古界四堡群—第四纪均有分布,其中以上古 生界为主,次为下古生界和中上元古界。其中以上古生界地层特别是泥盆系分布 面积最广,其次为下石炭统;下古生界以寒武系、奥陶系分布最广,主要分布于 实习区外围山区。此次桂林实习区域内,上古生界地层主要观察中—上泥盆统及下石炭统,中 生界地层于永福凤山西北侧可观察白垩系,下古生界地层于资源牛塘界实习路线 可见震旦系;北海实习区域内,新生界地层可观察到涠洲岛第四系更新统,上古 生界地层于冠头岭处可见中泥盆统信都组。其现由老至新简述于下(G-001 — G-026 为各观察点点位代号):一、 震旦系(Z):紫红色,中—厚层状浅变质砂岩。主要分布于西北部龙胜— 资源一带,实习中于资源牛塘界钨矿大门口点位(G-026)可见苗儿山花岗岩岩体 与围岩震旦系(Z)浅变质砂岩侵入接触关系(图 2-1 )。震旦系(Z)浅变质砂岩作为 围岩与花岗岩岩体侵入接触,于接触面附近见烘烤边。岩体为中-粗粒花岗岩, 风化后呈和黄色,近围岩处云英岩化强烈,并有冷凝边现象。二、 中泥盆统(D2):区内广泛分布,兴安—灵川—阳朔一带均有出露。分上下 二组,下部称信都组(D2x),上部称东岗岭组(D2d)。1) 中泥盆统信都组(D2x)区内滨-浅海相碎屑岩, 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砂岩和 泥岩,向上部颜色变浅,为灰绿、灰黄色。产双壳类、腕足类及鱼类碎片。局部 夹鲕状、豆状赤铁矿层,厚度 280 — 500 m。实习中,于杨堤合作村道班前小 山包点位(G-004)与北海冠头岭寺庙边点位(G-019)可观察,为灰白色,风化后呈 土黄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节理皆较发育(图 2-2)。9 2) 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区内浅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岩性为灰色厚层— 块状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常见腕足类、层孔虫、珊珊化石。此期岩相分 异明显,局部可出现较深海水条件下的硅质、泥灰质沉积。厚度 60-500 m 。实 习中,分别见有其上段与下段岩层,以下分别简述:1.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下段(D2d1):于杨堤(G-005)可观察。灰白色,风化 面呈灰黑色,表面具刀砍纹,俗称太婆脸,中晶结构,块状构造白云岩,岩层中 可见有少量层孔虫化石(图 2-2)。2.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上段(D2d2):于杨堤(G-006)可观察。灰白色,薄— 中厚层状泥质灰岩,夹杂有少量硅质岩,岩层面含碳质,触之易污手(图 2-2)。另外,于白竹境路线水坝南高速公路点位(G-011)处观察到的奇峰镇—大埠 断层,其上盘为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厚层状灰岩、白云岩,节理较发育,岩层 较厚较破碎,形成断裂构造带,产生破碎岩、构造角砾岩,棱角较明显。三、 上泥盆统(D3):区内分布极大,兴安—灵川—阳朔一带均有出露。分浅水 型和深水型两套沉积地层;表明此期沉积受古构造的控制形成两类同期异相的沉 积:浅水型(碳酸岩台地沉积) ,分下部桂林组(D3g)及上部融县组(D3r),桂林组 岩性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以盛产枝状层孔虫为特征,厚度 200 m ;融县组岩 性为灰白色块状灰岩、鲕状灰岩,化石罕见,以岩性质纯、色浅、不显层理,并 常见鸟眼构造为特征。厚度大于 400 m ;深水型 (台地边缘或台沟沉积),分下部 榴江组(D3l)及上部五指山组(D3w); 榴江组以硅质岩和硅质页岩为特征, 产丰富的 竹节石化石;三里组以扁豆状灰岩为特征。深水型的上泥盆统厚度仅为浅水型的 几分之一。总厚小于 400 m 。实习观察中,可见以下两组地层,现分别简述:10 1) 上泥盆统榴江组(D3l):于杨堤(G-007)可观察。灰黑—深黑色薄层状硅 质岩与硅质页岩互层,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影响,岩石较破碎,破碎后,硅质岩呈 棱角分明的碎块状(图 2-2)。2) 上泥盆统五指山组(D3w):于杨堤(G-008)可观察。深灰色,薄—中厚层 状扁豆灰岩。扁豆与条纹构造发育,扁豆体为泥晶灰岩,呈透镜状、蠕虫状、豆 荚状,大小不一,多为 0.5×2 — 1×4 cm ;条纹具水平层理围绕扁豆体波状 起伏分布,条纹较细,宽约 0.2 — 0.5 cm ,主要为泥质、铁质及少量粉砂级 石英。由于差异风化作用,风化面上扁豆体稍凹,条纹较凸(图 2-2)。四、 下石炭统(C1):区内分布于中部地带,分下部岩关组(C1y)及上部大塘组 (C1d) :岩关期由于继承了晚泥盆世的沉积环境、古地理、古构造,因而亦分为 浅水型和深水型两套同期异相的沉积:浅水型:岩关组为一套灰—深灰色灰岩、 白云岩,间夹富含海百合茎的泥灰岩,产珊瑚及腕足类化石,厚度 468 m ;深 水型:岩关组为一套灰黑色页岩、硅质岩、纹层状泥灰岩,产菊石、海百合、双 壳类等。地貌特征为土丘,厚度 200 m ,大塘组在桂林附近为一套浅海相碳酸 盐岩,岩性以深灰—黑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夹薄层泥灰岩为主,局部夹硅质岩及 白云岩、常见腕足类化石,厚度大于 300 m ,在兴安以北上部夹劣质煤层,出 现了短暂的海陆交互环境。实习观察中,可见上述两组地层,现分别简述:1) 下石炭统岩关组(C1y):桂林实习区域内广泛分布,由于记录较多,现分 点位描述1.反虹管刘家村南岸渡口点位(G-003):灰黑色,薄层状泥质灰岩,层面 光滑,节理发育,可见发育有两组方解石脉。11 2.大圩镇钓鱼山上点位(G-012):灰白色,风化面呈灰黑色,表面具刀砍 纹,厚层—块状白云岩,此处与下石炭统大塘组(C1d)连续沉积,整合接触,产状为 156°∠35°(图 2-3)。3.大圩镇袁家村与潮田公路交汇处点位(G-014):灰黑色,薄—中厚层状 碳质、泥质灰岩及灰白色薄—中厚层状泥晶灰岩互层,可见劈理及挠曲构造。4.永福凤山西南侧半山腰点位(G-023):灰白色,风化面呈灰黑色,薄— 中厚层状泥质灰岩,该处可见与白垩系(K)不整合接触关系:下盘下石炭统岩关 组(C1y),产状 195°∠27°,上盘白垩系(K) ,产状 95°∠16°,中间缺失二叠 纪(P)、三叠纪(T)、侏罗纪(J),且产状倾向不同,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图 2-4)。5.永福凤山西北侧点位(G-024):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硅质、碳质灰岩, 该处下石炭统岩关组(C1y)中发育有一逆冲断层。2) 下石炭统大塘组(C1d):该组岩层在桂林实习期间可观察两处,分别为白 竹境(G-010、G-011)与大圩钓鱼山上点位(G-012)。为灰白—灰黑,薄—中层状 灰岩,含较多生物化石,主要有笛管珊瑚、贵州珊瑚及一些腕足类(图 2-3)。于 白竹境水库南岸点位(G-010)可见有燧石结核体。五、 白垩系(K):零星分布区内西南及北部边缘。为陆相地层,岩性以紫红色 砾岩、泥岩及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厚度大于 200m 。实习区域内,于永福 凤山西南侧半山腰点位(G-023)与西北侧点位(G-024)两处可见,岩性分别为:紫 红色,风化面呈土黄色,厚层—块状含砾砂岩,其中含有的砾块为泥质灰岩,大 者砾径约 10 cm ,多为砾径 0.5 — 3 cm ,与下石炭统岩关组(C1y)角度不整合 接触;紫红色,风化面呈土黄色,巨厚层状砂岩(图 2-4)。12 六、 第四系(Q):桂林区内分布广泛,为冲积、洪积、残积、坡积及洞穴堆积 成因的地层。可为分下部更新统和上部全新统。此次实习仅于北海涠洲岛上 着重观察第四系更新统,其为土黄色—褐黄色—灰黑色,多为薄—中层状火山碎 屑岩, 为火山集块岩、 火山角砾岩、 橄榄玄武岩、 凝灰岩等组成, 多为水平层理 , 局部有交错、斜、爬升层理(图 2-5)。图 2-1 苗儿山花岗岩岩体与震旦系(Z)侵入接触关系剖面图13 图 2-2 杨堤中—上泥盆统信手剖面图图 2-3 下石炭统岩关组与大塘组整合接触关系剖面图14 图 2-4 下石炭统岩关组与白垩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剖面图图 2-5 涠洲岛海湾一处海蚀崖第三章 构造从区域构造分区上看,实习区主要属于华南准地台上的桂中-桂东台陷带内 的桂东北凹陷区之桂林弧形断褶带。该带位于兴安、桂林、阳朔一代,呈一向西 突出的南北向弧形构造带。弧形构造带由泥盆系、石炭系盖层组成,局部出露早 古生代褶皱基底。弧形构造带中次级线状背、向斜相间排列,轴面直立或歪斜, 多呈拱状,部分为尖棱状或箱状。岩层倾角 20°-50°。与褶皱伴生的纵向逆断 层较发育,断面多向西倾,倾角 30°-50°。15 实习区地史上经历了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山运动,各次运 动其上下两构造层间存在角度不整合,褶皱构造以及断裂构造在区内较发育.分 述如下:一、 褶皱构造 在兴安-桂林-阳朔复式向斜范围之中,核部见到的部分最新的古生代地层为 下石碳统,产状较缓,该复式向斜由多个轴向近南北或近北东的次一级背斜,西为 八十里大南山复式背斜,北为猫儿山复式背斜,桂林地区附近可见一系列的小型 的背斜和向斜构造;往往见两翼为单面山,核部为较平缓的岩石,或被剥蚀为洼地, 还可见背斜,向斜构造连续相连的地质构造景观,这些褶皱的形成时期大致分为 两部分:其一是寒武系,奥陶系中的紧密褶皱,属加里东期形成,其二是泥盆系,石 碳系中,属印支期形成的兴安-桂林-阳朔复式向斜。此次实习主要见有三处褶皱 构造(桂林 2 处、北海 1 处),现按点位顺序简述如下:1) 杨堤背斜构造 杨堤道班前小山包点位(D-004)。该点见有一背斜构造:核部地层为中泥盆 统信都组(D2x)砂岩; 两翼地层为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白云岩, 西翼产状 234° ∠21°,东翼产状 91°∠25°,由此可判断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南端向南倾伏, 北端向北倾伏,褶皱长短轴之比约为 6:1。可判断其为一直立倾伏短轴背斜(图 3-1)。2) 袁家村褶皱构造 袁家村沿河进约 500m 北壁处点位(D-011)。该点可见下石炭统岩关组(C1y)的背斜构造背斜东翼较陡,产状为 80°∠60°,西翼较缓,产状为 280°∠40°,轴面向西倾斜,枢纽向南倾伏,褶皱转折端可见纵张裂,隙为方解石脉填充。根据产状 和枢纽可判断为一直立倾伏背斜。(图 3-2)16 3)唐家湾大型直立倾伏褶皱 唐家湾市委党校大门口对面点位(D-017) 。该点可见背斜构造,核部地层为 中泥盆统信都组(D2x)石英砂岩,两翼地层为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白云岩,东翼产状 为 110°∠28°,西翼产状为 260°∠35°。背斜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向南倾伏, 为一直立倾伏背斜。(图 3-3) 4)冠头岭 北海冠头岭点位(G-020)。该点出露冠头岭褶皱构造带:该带长约 800m,由 较多个向斜背斜交替发育形成,约有 9 个背斜。规模上向斜紧闭,背斜完整而宽 缓,为隔槽式褶皱构造组合类型。并未定代表向背斜详细描述(图 3-4)。另外还有多处点位为发育断层伴生褶皱现象,于第二节断裂构造中详细描 述。图 3-1 杨堤背斜剖面示意图17 图 3-2 袁家村背斜剖面示意图图 3-3 唐家湾背斜剖面示意图18 图 3-4 冠头岭褶皱带部分褶皱剖面图二、断裂构造 除寒武系、奥陶系中的加里东期断层外,区内主要的断层多属印支期,且近 南北向与岩层走向近一致或小角度斜交的纵断层为主,并发育有规模不大的横断 层。区内规模较大的断层,多具有多次活动的特点。实习区出露的主要断层有南北向至北北东、北东向断层。南北向断层包括龙胜、永福断裂带、白石断裂;北北东向断层有资源断裂; 北东向断层有桂林-来宾断裂带、观音阁断裂带。现分断层及节理与劈理分别描述如下:1) 断层 此次实习过程中,总共有 6 处点位(桂林 3 处、北海 3 处)出现断层,现按点 位顺序简述如下:1.白沙—寿崴断层19 杨堤公路大约 3.3km 处点位(D-009)。该点为白沙—寿崴断层出露点,断层 面向西倾,倾角较陡,近于直立,断层走向为北西南东向,下盘(东盘)为上泥盆 统三里组(D3s)薄层状灰岩,上盘(西盘)为下石炭统岩关组(C1y)厚层—块状灰岩, 断层带宽约 30m,断层带内牵引褶皱及断层角砾岩发育。角砾为碎裂灰岩,大的 直径约为 1m,小的直径为 1-2cm,角砾棱角分明,胶结物为黑白两色方解石脉,由 此可推断该断层有多期活动性,断层旁侧两盘牵引现象发育,表现为岩层的产状 紊乱,地貌表现为断层崖和负地貌。2.奇峰镇—大埠断层 白竹境水库北侧观音山南坡处点位(D-013)。该点向北看,可见奇峰镇—大 埠断层,断层地貌上表现为陡壁和台阶,断层走向近南北向,上盘为中泥盆统东 岗岭组(D2d)中-厚层状白云岩,下盘为下石炭统大塘组(C1d)薄—中层状灰岩。含 有较多的燧石和大量的笛管珊瑚等化石。中间缺失上泥盆统(D3)和下石炭统岩关 组(C1y)。上盘岩层较厚,节理发育,岩层较破碎,形成断裂构造带。该带产生较 多破碎岩、构造角砾岩,棱角明显;下盘岩层较薄,由于挤压形成各样牵引褶皱, 且多数褶皱不对称、较复杂。其中较明显的一个为小型斜歪尖棱褶皱。断层面产 状为 290°∠40°(图 3-5)。3.涠洲岛北海油基地燃烧塔 250°方向约 500m 海岸边点位(G-015)断层 该点可见一约 20m 高的海蚀崖,崖中发育有一断层构造,上盘呈下降、下盘 呈上升趋势,为正断层,并于断层面旁发育有阶梯状断层构造。断层上下盘产状 分别为:126°∠32°,146°∠18°。断层面产状为 126°∠32°(图 3-5)。4.涠洲岛上距猪仔岛 245°方向南湾海岸边山脚下点位(G-017)断层 该点可见一断层构造,上盘呈下降、下盘呈上升趋势,为正断层,于断层面 附近可见有爬升层理。上盘与下盘岩层皆为水平层理,于断层面左侧下盘处可见20 有一小型阶梯状断层带,该带上见有一地堑地垒组合,由多个地堑与地垒间隔组 合而成,右侧上盘可明显观察到一较大的地垒构造。主断层面产状为:143°∠ 62°(图 3-6、图 3-7)。5.涠洲岛听涛平台点位(G-018)断层 该点可见一高约 15m 的海蚀崖,崖中发育有一断层,东侧上盘向东倾斜,为 斜层理,西侧下盘平行层理。断层分界面不明显,无明显分层现象,判断此为同 沉积现象,说明该断层发育缓慢,在发育期间同时沉积岩层。于断层面底部附近 上盘处可见有爬升层理构造。上盘产状为 35°∠33°, 断层面产状为 35°∠33° (图 3-8、图 3-9)。2) 节理与劈理1.节理。此次实习过程中,于刘家村南岸渡口点位(G-003)、杨堤合作村 道班前小山包(G-004)、北海冠头岭寺庙边点位(G-019)等点位可见有节理发育。上述三个点位的节理产状、频度分别为(G-003)两组。顺层:产状 72°∠45°频度 1 条/m。穿层产状:305°∠65° 频度 1 条/m。(G-004)测有三组。产状分别为 171°∠87°、292°∠81°、340°∠85°, 频度分别为 1 条/m、1 条/m、1 条/3m 。(G-019)测有五组。产状分别为 55°∠81°、142°∠90°、220°∠77°、 235°∠70°、148°∠54°,频度为 1 条/m—1 条/3m 不等。此外其他点位由于并未进行测量,省略。2.劈理21 袁家村南公路与小路交汇处点位(D-010),该点出入下石炭统岩关组(C1y)中 -厚层灰岩与泥岩互层,局部小褶皱,灰岩相对较硬,泥岩较软,表现为层间劈 理,层间劈理与层面同向倾斜,层间劈理产状为 110°∠63°,岩层产状为 108° ∠28°,层间褶皱和层间劈理均指示岩层顺层逆向滑动。(图 3-11)图 3-5 白竹境水库边奇峰镇—大埠断层剖面图22 图 3-6 北海油基地海蚀崖断层剖面图图 3-7 涠洲岛南湾海岸断层构造及组合特征23 图 3-8 涠洲岛南湾海岸断层构造及组合特征剖面图图 3-9 涠洲岛听涛平台同沉积现象断层24 图 3-10 涠洲岛听涛平台同沉积现象断层剖面图图 3-11 袁家村层间劈理及挠曲构造剖面图第四章 岩浆岩从区域上看,实习区位于桂东北-桂中加里东期、燕山早期花岗岩区。区内 岩浆岩主要为加里东期及燕山早期的酸性侵入体。加里东期有越城岭岩体、苗儿 山、海洋山岩体和新寨岩体,燕山期有南源洞岩体。其中越城岭和苗儿山花岗岩 体为多期侵入体。主岩体以基岩产出,属加里东期。中生代伴随南岭地区广泛的25 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燕山期酸性岩浆以岩株的形式侵入于加里东岩体中,形 成复式岩体。此次实习仅于资源牛塘界路线可见岩浆岩,为苗儿山花岗岩岩体。苗儿山岩体 苗儿山岩体分布于兴安县和资源县的龙塘岭、猫儿山、神仙岩一带,位于越 城岭岩体之西,呈岩基产出。岩体主要侵入于丹洲群、震旦系及寒武系砂、页岩中,东边与泥盆系为沉积 不整合接触。岩体长轴方向与早古生代地层构造线方向一致或小角度斜交(其方 向为北东—南西向),侵位于单洲群、震旦系及寒武系形成的背斜轴部。岩体在实习区内出露面积 472km2,呈不规则扁圆形。其接触面特点是:(1) 岩体与围岩接触面多倾向围岩,只有个别点倾向岩体,接触面陡,倾角在 50°— 76°;(2)岩体西北部上茅竹山一带,较低地带出现南北延长的数平方公里之围 岩残留顶盖,这说明顶部接触面高低不平;(3)岩体分布内许多山顶为细粒花岗 岩,但边缘接触带发育较差,这也说明顶部接触面平缓起伏状,故边缘相岩石发 育,而边部接触面陡则不很发育;(4)外变质带一般较窄,多小于 500 m ,说明 岩体与围岩接触面较陡。根据结构、岩性特点,可划分为中心相及边缘相。两者 为过渡关系,其过渡带宽窄不一,最窄仅 25 m ,最宽大于 200 m 。资源牛塘界越城岭林场 340°方向沿公路约 500m 公路边点位(D-014) 该点出露苗儿山花岗岩:浅灰-灰白色,块状构造,似斑状结构。斑晶为正 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正长石肉红色,自形较好,板柱状,常具卡氏双 晶,大小不一,一般长 4-5cm,宽 1-2cm,含量约 30%;斜长石,呈灰白色,半自26 形,短柱状,粒度 0.8-1cm,含量约 15%-20%。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油脂 光泽,粒度 0.8-1cm,含量约 15%-20%;黑云母,黑色,鳞片状集合体,含量约 10%。部分蚀变为绿泥石。基质亦为结晶程度较差的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 云母。含量约 20%-30%。综上 所述可定名为灰白色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五章 矿产区内矿产丰富,种类较多,内生、外生矿产均有。金属矿种有铅、锌、铜、 铁、钨、金及外围的锡、锰等;非金属矿种有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重晶石、 硅灰石、石英砂岩(玻璃原料)、磷、煤及外围的滑石等。此次实习过程中仅发现石灰岩矿、白云岩矿,参照实习指导书,据《广西壮 族自治区桂林市地质图集》说明书等资料,简述如下:一、石灰岩矿 石灰岩广泛分布,可作水泥原料和其他工业用原料者,目前已查明大型矿床 3 处,中型矿床 3 处,小型矿床 1 处,主要分布于市南西郊。其产地为泰江、田 心、鲁山、临桂、大头山—罗汉山、绿坊、菱角山等。27 矿体大部分属上泥盆统融县组。个别为桂林组。矿石呈灰-灰白色,中-厚层 状, 微-细粒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局部少许白云石, 品位 CaO 50%-56%,MgO 0.13%-1.81%;总储量 5 亿多吨。二、白云岩矿 已查明大型矿床 1 处(二塘四塘白云岩矿)。该矿位于临桂二塘南西 3 km 处。矿体属下石炭统岩关阶白云岩, 呈北东—南西向分布, 3000-5000 m,宽 200-900 长 m,厚 80 m,含 MgO 18%-21%;储量大于 5992 万 t。第六章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一、 内动力地质作用1) 岩浆作用 区内岩浆岩分布于北部边缘地带,主要是加里东期及燕山期的酸性岩侵入, 东部的劳江岩体为加里东期侵入的花岗岩株,下泥盆统莲花山组不整合覆于其 上,未受变质。东部外围的海洋山花岗岩体亦为加里东期侵入岩基,与寒武系、 奥陶系侵入接触,而泥盆系不整合覆于其上,未受变质。北部的猫儿山花岗岩体 为多期活动侵入岩体。主岩体以岩基产出,侵入于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中,28 属于加里东期侵入。中生代时随着南岭地区广泛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燕山 期酸性岩浆以岩株的形式大量侵入猫儿山、越城岭的加里东岩体中,形成复式岩 体。区内南部的南源洞花岗岩体为小型岩株。侵入于下石炭统岩关组中,围岩蚀 变明显,无疑属中生代之侵入。实习期间, 仅于资源牛塘界一处可见区内苗儿山花岗岩岩体与震旦系(Z)围岩 侵入接触关系,详见第四章。另外,北海涠洲岛是火山岛,为火山喷发堆凝而成 的岛屿,详见涠洲岛简介。2) 变质作用 广泛而强烈的加里东运动(广西运动)伴随而来的即为区域变质作用。致使 震旦系及早古生代地层普遍发生轻度的区域变质,岩层强烈褶皱,泥质岩石(如 页岩、泥质粉砂岩)中的粘土部分变成绢云母,局部尚有变成绿泥石者,致使泥 质岩石为板岩,千枚岩这是区内加里东构造层区别于相对年轻的海石构造层的一 个特点。即前者多经受了一次广西运动的改造。在加里侵入体的接触带上,寒武 系、奥陶系的岩石由于受岩浆热力的烘烤,岩石中的粘土成分发生集中乃至重新 结晶,形成斑点状板岩,越靠近岩体,则斑点越明显、越变大,依次形成斑点状 绢云母角岩,斑点状绿泥石角岩,斑点状云母,这种现象和规律是确定泥质碎屑 岩与花岗岩侵入接触的有力证据,也是寻找隐伏岩体的可靠方法之一。这种角岩 的标本可在漓江沿岸的砾石中普遍找到。如果花岗岩侵入的围岩是碳酸盐岩,则 产生大理岩化,硅灰石化,矽卡岩化,如南源洞岩体即普遍找到。断裂作用也可 使岩石变质,形成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糜棱岩、这往往是断层存在的证据。实习期间并未对其作重点观察, 于资源牛塘界钨矿大门口点位(G-026)可见震 旦系(Z)浅变质砂岩。3) 构造运动(详见第三章 构造)二、 外动力地质作用29 1) 风化作用 资源牛塘界越城岭林场 340°方向沿公路约 500m 公路边点位(D-014)。该点 可见一人工揭露的花岗岩风化壳剖面,风化壳剖面总厚度约 15m,从上往下依次 为土壤层、强风化层、半风化层及基岩层。其中,土壤层厚约 0.5m,呈黄褐色, 较疏松,富含腐殖质,植物根系发达;强风化层厚约 2 m,呈浅黄褐色,由岩石 碎块组成;半风化层厚约 2 m,呈黄灰色,花岗岩中的长石风化呈白色高岭土, 黑云母风化后呈褐红色铁质物;基岩层为花岗岩,土露厚度大于 10m,岩石新鲜, 呈浅灰色。(图 6-1)2) 剥蚀作用1.河流的侧蚀作用 反虹管刘家村漓江口北岸河漫滩处点位(D-002)。此处向南岸望去,南 岸为下石炭统岩关组(C1y)灰岩构成基座, 漓江于此处由由北向南流转为由东 向西流,河流对南岸侧蚀作用明显,表现为下水部岩石表层蚀空。此处向西 望,由于河流分流,形成心滩。(图 6-2)。2.海蚀作用:此次北海实习中,尤其是在涠洲岛上实习期间,观察了众多 海蚀地貌,包括海蚀崖、波切台、海蚀凹槽、海蚀洞、海蚀柱、海蚀桥等,为海 洋的主要为海浪动力剥蚀作用形成,现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涠洲岛上猪仔岛 265°方向南湾海岸边山脚下点位(G-016)进行描述该点可见一高约 15 m 的海蚀崖,崖下部可见数个海蚀凹槽及海蚀洞,海蚀 洞最深约 5 m,洞口最宽约 3 m,沿海岸可见一由崖向海延伸约 30 m 的波切台。由于海浪的不定向冲蚀,造成少部岩层出现一些非平行层理。且因为地壳的间歇 式抬升及沉积间断,某些沉积地层由于海蚀作用出现波浪形层理(图 6-3)。30 另外,还有海岸常见的以听涛平台、银滩为典型的波浪对海岸的冲刷作用, 海岸边由于海风较大,海风对沿岸岩石的剥蚀作用也较为明显。3) 搬运及沉积作用1.河流的搬运与沉积作用反虹管刘家村漓江口北岸河漫滩处点位(D-002)。该点可见由河流搬运和沉 积作用形成的河漫滩。河漫滩宽约 20 m,主要由紫红色砂岩、灰绿色砂岩、花岗 岩、灰岩、脉石英等砾石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为紫红色砂岩,砾石分选性和磨 圆度较好,由河床到岸边砾石的粒度递减,近河床砾石直径约 10cm,河漫滩边部 砾石直径约 1-2cm,砾石扁平面多向河床倾斜局部呈叠瓦式排列。(图 6-2)2.火山弹的冲击作用与海洋的搬运、沉积作用 此次北海涠洲岛上实习期间,可见大量火山弹冲击形成的呈“U”或“V”字 型的重荷膜以及冲击坑(包括较深的石臼和坑边具螺旋纹的石窝)。火山弹由于喷 发时于空中高速旋转,形成各种不同的形态,最为典型的是月亮湾上的大型呈极 度扭曲的火山弹(图 6-5)。而由于海洋的搬运作用将火山弹搬走,所以可见许多 重荷膜和冲击坑上并无火山弹(此外还有火山喷发出来的角砾岩也有对地层有冲 击作用,但由于其大小相对较小,无火山弹冲击作用明显,故不作描述)。另外,沙滩、泥滩沉积和其上的沉积贝壳、螺类等也与海洋搬运及沉积作用 有关。31 图 6-4 月亮湾上一处火山弹冲击坑 三、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 1.漓江一级阶地反虹管刘家村西面泄洪渠与漓江交汇处点位(D-003) 。由于地壳间歇式上升和河流地质 作用,该点可见发育于漓江一级阶地上的二元结构剖面,剖面高约 3m,上部为厚约 1m 的河漫 滩相。主要由粉砂和黏土组成,下部为厚约 2m(未见底)的河床相,主要由砾石和粗砂组成, 砾石磨圆度较好,大小一般为 2-3cmX1-2cm,此外由于河流沉积作用的特征,密度较大的颗 粒先沉积,较小的颗粒后沉积,造成剖面由上到下砾石粒度递增。由于河流搬运作用的特征, 底部砾石扁平面多向河床倾斜,形成叠瓦式构造。(图 6-5)图 6-1 牛塘界花岗岩风化壳剖面 图 6-2 漓江河谷剖面示意图 图 6-3 涠洲岛南湾海湾局部海蚀地貌剖面图 图 6-4 月亮湾上一处火山弹冲击坑 图 6-5 反虹管二元结构剖面图32 第七章 结束语转眼间,当我已经将实习报告写完,开始思考如何下笔写这章结束语时,才 发觉这次基础地质野外认识实习的确就要告一段落了,虽知时光飞逝不等人,却 着实有着恋恋不舍之感。野外实习对于一个地质专业类的学生来说太重要了, “纸 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野外实习是对课堂所学地质专业知识的, 同时这也是验证我们以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地质工作者的一个很好的契机。而我也并不虚此行。在此次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期间,我始终严格律己,准守 纪律。老师在各路线点位所安排的任务,我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做到认真完 成任务。在每一个点位上,专心听老师讲解,仔细观察现象,认真作好笔记,能 当场理解所观察的现象。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能更快更好地画好剖面图;更 加熟练地使用罗盘打方位、 测产状; 初步掌握了野外描述地层及地层间接触关系、 构造运动、岩体岩性特征等的方法;强化了野外识别常见的岩层、矿物的能力等。这次实习同时也是一次身体与毅力上的锻炼。在实习期间,无论遇到是暴晒 还是雨淋,我们都能坚持完成实习任务。摔跤了,爬起来,手脚被划破了,仍然 坚持向前走,同学们都表现出地质工作者所应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实习 也拉近了同学们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大家彼此都能愉快相处。老师们 常与我们一起亲切探讨生活及学习上的问题,通过与老师们的接触,我们学到很 多关于专业就业的知识、做人做事的道理等,大受启发。不过,在实习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堂理论知识不牢,无法准确完整描述 所见现象;对于许多稍复杂现象,仅从表面现象莽撞判定其成因;在野外还不能 较熟练的抓住所观察现象的关键特性等,这些都需要自己认真反省。“宝剑锋从 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将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最后,衷心感谢带队的 XXX 老师,感谢您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指 导,更感谢您们在实习生活中的谆谆的教导,教会了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次基础地质认识实习将会是我人生的一份珍藏的记忆!33

【地质实习报告前言】

宿州市夹沟—皇藏峪地区普通地质认识 宿州市夹沟—皇藏峪地区普通地质认识实 习 报 告宿州学院 10 地质工程 一一年 二〇 一一年九月(第二小组:孙磊) 第二小组:孙磊) 目 录第一章:实习概况 第一章:实习概况…………………………………………………1 第一节:实习区概况…………………………………………1 第二节:实习目的、任务和注意事项………………………2 第三节:实习的基本情况……………………………………4 第四节:任务完成情况………………………………………4 第二章:区域地层 第二章:区域地层…………………………………………………6 第一节:震旦系………………………………………………6 第二节:寒武系………………………………………………7 第三节:奥陶系………………………………………………9 第四节:石炭系和二叠系……………………………………10 第五节:第四系………………………………………………11 第三章:构造 第三章:构造………………………………………………………13 第一节:区域构造……………………………………………13 第二节:地质构造……………………………………………14 第四章:岩浆作用 第四章:岩浆作用…………………………………………………18 第一节:岩体…………………………………………………18 第二节:脉岩…………………………………………………20 第五章:外地质作用的观察 第五章:外地质作用的观察………………………………………21 第一节:风化作用……………………………………………21 第二节:河流的地质作用……………………………………21 第三节:地下水的地质作用…………………………………22 结语…………………………………………………………………23 结语 第一章第一章:实习概况前言《普通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 前言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 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在夹沟--皇藏 峪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 《普通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 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第一节第一节:实习区概况 宿州位于安徽北部,北邻江苏省徐州 市,西临安徽淮北市。宿州交通发达,拥 有铁路、公路、水运组成的四通八达的交 通网络。铁路有京沪、陇海两大干线纵横 全境;新汴河水道入洪泽湖抵长江入海; 国道 104、206、310、311 线以及合徐高速 公路、连霍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全市(图 1.1) 。图 1.1 交通位置图 宿州地域辽阔,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华北地台的鲁西隆起南段, 南 与扬子地台相毗邻。扬子地台与华 北地台的陆陆碰撞,使华北地台南 缘带转化为活动陆缘,形成了徐州 —宿州弧形构造带(图 1.2) 。新构 造运动期本区以沉降为主,形成了 广阔的堆积平原。北部为基岩裸露 区,山脉走向呈北北东向,官山为 最高峰,海拔 408 米,其它山丘多 在 100-300 米。其特殊的大地构造 位置和复杂的构造地质条件使本区形成了多种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宿州属季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14-15℃,年平均降雨 量 750-1000 毫米,雨量集中在 6-9 月。境内平原广袤、沃野千里,气 候适宜,生物繁茂。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山芋、棉花、花生、蔬 菜以及苹果、梨、桃、葡萄、湖桑等。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煤储量约 为 60 亿吨,是两淮煤田的重要组成图 1.2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图部分;黄口油田石油预测储量达 20 亿吨以上;宿南煤层气已探明储量 达 3000 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 4000 万立方,居全省之首。灵璧奇石为 中国“四大奇石”之一。其它名特农产品有砀山酥梨、符离集烧鸡、 夹沟香稻米等。农业结构初步形成畜牧、水果、蔬菜、种子四大主导 产业;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已基本形成食品、纺织、建材、能源、医 药等五大支柱产业。 第二节:实习目的、 第二节:实习目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一、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普通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 容的理解;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 实际问题,学会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 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此外, 通过实习培养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 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 质作用的观察分析。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 然界的分布状况。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标本的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 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三、注意事项 1、注意本人与小组其他成员的人身安全,注意卫生与健康,统一行动, 相互关心帮助,团结协作; 2、携带相关书籍与物品 书籍:本次实习计划书、实习指导书、 《普通地质学》等 文具用品:硬壳记录本、铅笔、橡皮擦、尺子 工作用品:锤子、罗盘、放大镜、地质包、相机 生活用品:水壶、饭盒、雨伞 第三节第三节:实习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班作为一个队,由实习教师指导,每个队 分八个小组, 每组五个成员, 实行组长统一负责制。工作分工明确如下职务 组长 姓 名 孙 磊 古名涛 组员 王 悦 张秀禄 葛佳飞 二、实习日程安排 时间 9 月 26 日 9 月 27 日 9 月 29 日 9 月 30 地点 藕山→八山大五柳→钓鱼台 →小尖山联系方式 18955704812 15656736727 18949935411 18949931472 18949933851工作任务 负责小组整体工作安排与实习报告 的编写等相关事项 负责小组实习数据的测量 负责数据的记录与材料的整理 负责小组岩石矿物标本的采集 负责小组岩石矿物标本的摄像、编录主要内容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剖面、花岗斑岩侵入体、罗 盘的使用背斜与向斜结构 三叶虫 新元古代地层五眼泉寒武系地层剖面、五眼泉台阶状逆断层及 断层传播褶皱飞来峰构造、竹叶状灰岩黑峰岭 皇藏峪第四节第四节:任务完成情况 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 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 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 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第二章第二章:区域地层实习区在地层区划上属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淮北地层小区, 上 奥陶统到下石炭统缺失外,从太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发育。出露地层仅为 震旦亚界震旦系至奥陶系中统和石炭系中、上统,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 组。地层总厚 11323.7 米。第一节:震旦系 第一节区内出露的震旦系有倪园组、 九顶山组、 张渠组和史家组部分地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其次为石灰岩,夹有多层叠层石,形成礁体。除史 家组见有较多的砂岩外,其它层位很少见有碎屑岩。一、倪园组 以微晶白云岩和极细晶白云岩为主,分上、下两段,未见底。厚 252.65m。下段以灰色中薄层、薄层微晶白云岩为主,夹含砾极细晶白云岩, 微层理发育。在老山口地区下部还见有杂色薄层—微层钙质白云质石英 细砂岩,具波痕、干裂纹和小型斜层理。在唐山子地区,本段主要为灰 色中层粉砂屑微晶灰岩、微晶灰岩,夹细晶白云岩、叠层石灰岩、叠层 石白云岩。区内倪园组下段未见底,厚 48.76m。上段以灰色中薄层— 中厚层微晶、极细晶白云岩为主,含有燧石结核和条带、石膏溶洞及叠 层石灰岩透镜体,微层理发育。厚 203.89m。二、九顶山组 以细晶、级细晶白云岩为主,局部见灰岩夹层或透镜体,夹有多层 叠层石灰岩。区内九顶山组出露不全,上部与张渠组整合接触或与下寒 武统猴家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 164.31m。三、张渠组 下部灰色中层微晶灰岩与竹叶状砾屑灰岩互层,夹中薄层细晶白云 岩,微层理发育。厚 23.36m。中部以深灰色薄层板状微晶灰岩—微晶泥屑灰岩为主, 微层理发育, 见浸染状、结核状黄铁矿。厚 35.49m。上部以灰色、薄层细砂屑灰岩、白云质细砂屑灰岩为主,夹白云岩 透镜体,见波痕,顶部为灰白色中薄层细晶白云岩,见有低缓丘状叠层 石。厚 76.3m。张渠组与上覆下寒武统猴家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四、史家组 仅见于望山一带,岩性以紫红色、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与紫红 色、灰绿色粉砂质页岩、页岩互层为主,下部夹有三层透镜状叠层石灰 岩。上不见顶,下不见底,测量厚度为 37.04m。第二节第二节:寒武系 区内寒武系出露广泛,发育良好。自下而上为:猴家山组、馒头组、 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和三山子组,其中三山子组为跨寒武系与奥 陶系的岩石地层单位。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猴家山组与下伏震旦系 不同层位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一、猴家山组 底部为砾岩或砂岩, 厚不足 1m; 下部为土黄色、 紫红色泥质白云岩、 白云质微晶灰岩夹砂岩、叠层石灰岩,见有石盐假晶;上部为厚层凝块 石 灰 岩 、 中 薄 层 砂 屑 灰 岩 , 产 三 叶 虫Megapalaeolenus fengyangensis,Redlichia 等;顶部为灰色中薄层海绿石生物屑灰岩, 产三叶虫,Redlichia 及无铰腕足类化石。二、馒头组 分为三段一段下部以紫红色页岩为主, 富产三叶虫Redlichia chinensis, R..murakamii 及软舌螺化石;上部由厚层至块状豹皮状微晶灰岩为主,向 上逐渐变为中层至中薄层。在夹沟八山,其底部见有核形石、叠层石灰 岩。厚 84.82m。二段以紫红色页岩、砂屑灰岩、瘤状微晶、鲕粒灰岩为主,中部夹 有多层叠层石灰岩,顶部发育藻灰岩。厚 228.49-239.19m。下部三叶虫以莱得利基虫为主,中部以莱得利基虫类和褶颊虫共同 发育为特征,上部以 Shantungaspis 为代表褶颊虫类发育。三段以紫红色、灰黄色中薄层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为主,夹豹皮 状微晶灰岩、鲕粒灰岩、含砂灰岩和藻灰岩,富产三叶虫及遗迹化石。厚 116.29m。三、张夏组 以鲕粒碳酸盐岩发育为特征,夹有叠层石灰岩(上段为叠层石白云 岩) 、核形石灰岩和藻灰岩,厚 268.96m。以白云岩化与叠层石发育与否 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以灰岩为主,厚 224.54m;上段以叠层石白云岩发 育为主,厚 44.42m。 四、崮山组 下部以灰色薄层板状微晶灰岩、中—厚层亮晶鲕粒灰岩夹多层竹叶 状砾屑灰岩; 中部以灰色中薄—中厚层豹皮状白云质微晶灰岩夹鲕粒灰 岩、竹叶状砾屑灰岩;上部为灰色中厚白云质微晶灰岩夹海绿石鲕粒灰 岩、瘤状微晶灰岩。厚 84.41m。五、炒米店组 底部为厚约 1m 的大涡卷状叠层石灰岩, 下部有少量鲕粒灰岩, 上部 夹有细晶白云岩透镜体,近顶部发育较多的垂直虫管。厚 111.27m。六、三山子组 指贾汪组之下,炒米店组之上以白云岩为主的一段地层,上部夹有 燧石结核和条带。厚 61.6-86.61m。第三节:奥陶系 第三节主要分布于本区的东南部和西北部,仅见下奥陶统三山子组上部、 贾汪组和马家沟组。贾汪组与下伏三山子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贾汪组 与马家沟组为整合接触。一、贾汪组 灰黄色、紫红色钙质页岩、粉砂质页岩、薄层泥质白云质微晶灰岩、 泥质微晶白云岩互层, 底部存在厚 10cm 左右的土黄色含砾钙质粉砂岩。厚 11.52-14.11m。二、马家沟组 可分为四段,一、三两段以白云岩为主,二、四两段以灰岩为主, 第四段未见顶。厚 334.78m。 一段主要为灰色、灰黄色薄层—中薄层细晶或微晶白云岩,具微层 理,含石膏假晶,膏溶角砾岩发育。厚 41.92m。二段以灰色中层—厚层豹皮状白云质微晶灰岩为主,夹有燧石结核 和条带,上部夹微晶白云岩,微层理发育,产头足类 Armenoceras teicherti, Ormoceras,三叶虫 Eoisotelus 等。厚 91.97m。三段下部为灰黄色中层灰质微晶白云岩与微晶灰岩互层,上部以灰 黄色中薄层泥质微晶白云岩与页片状微晶灰岩互层为主, 夹角砾状微晶 白云岩,常呈阶梯状地貌。厚 116.34m。四段在区内仅见下部,以灰色、深灰色中—厚层豹皮状白云质微晶 灰岩为主,下部夹有燧石结核和条带,上部夹有微晶白云岩,产头足类 Stereoplasmoceras,Discoaotinocera 等化石。厚 84.55m。第四节:石炭系和二叠系 第四节区内石炭系和二叠系分布零星,地表仅见上石炭统本溪组、太原组 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底部。太原组和山西组是查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一、本溪组 地表仅见于白土镇南的泰山,厚 11.61m。下部为土黄色、黄褐色砾 岩,砾石主要为含铁质泥质细晶白云岩,厚 4.81m;中部为红褐色、紫 褐色铁质粘土岩,含紫红色砂质赤铁矿结核,厚 5.31m;上部为灰色、 灰白色中—中厚层生物屑微晶灰岩,含黄铁矿,产蜓Pseudowedekindellina,Eostaffella,Fusiella 及 珊 瑚 等 化 石 , 厚1.49m。二、太原组 地表仅出露于白土镇泰山一带,露头出露不好,多被掩盖。其岩性 为深灰色页岩、粘土岩、砂岩夹中层生物屑微晶灰岩及可采煤层,厚 191.19m 。灰 岩 中 化 石 有 蜓 类Sphaeroschwagerinasphaera,Rugosofusulina stabilis 等及非蜓有孔虫、腕足类、珊瑚及藻类等。三、山西组 地表见于白土泰山一带,仅出露底部地层,厚 31.27m。岩性为灰黄 色中薄层—中厚层细至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斜层理发育。下部为灰、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砂岩夹煤层,其上部的煤层为 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其底部为细至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上部为杂色 页岩、砂质页岩夹灰、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薄煤层或煤线。第五节:第四系 第五节广泛分布于平原及山区沟谷地带,地层单位自下而上为:更新统的 潘集组、茆塘组和全新统的怀远组和大墩组。一、潘集组 棕红色粘土,见少量黑褐色斑点或铁锰小球,局部地区为含砂砾石 的 粘 土 层 ,主 要分 布 于 山 前坡 脚及 沟 谷 中 ,冲 积或 冲 洪 积 成因 , 厚 1.23m,与基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茆塘组 棕黄色、灰褐色粉砂质粘土,含有黑褐色铁锰小球或砂姜,局部夹 砂砾层,与下伏潘集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也可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基岩 之上。厚 5.78m。 三、怀远组 浅棕黄色、灰褐色粉砂质粘土,属冲积成因。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 及丘陵山区周围。在鸭湖等地粉砂质粘土含有机质多,颜色较深,且含 有铁锰质及钙质结核,属湖积成因。与茆塘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 1.10m。四、大墩组 灰黄色、浅棕黄色粉砂质粘土及粉砂土夹浅肉红色淤泥质粘土。水 平层理及斜层理发育,属冲积及泛滥沉积。厚 1m。第三章第三章:构造第一节:区域构造 第一节本区曾发生过多次地壳运动, 留下了多种多样的构造形迹 (图 3.1、 图 3.2) ,其中以印支—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最为强烈。 图 3.1桃山地区构造纲要图图 3.2 夹沟地区构造纲要图 本区褶皱发育, 震旦纪—二叠纪 地层均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变形。褶皱 体由一系列轴向NNE向的背、 向斜 组成,其形成与发展受推覆断层控制,具断层相关褶皱特点。自西向东 依次为:锦屏山—冯山头—姜楼背斜、中黄庄—白土—下班井向斜、白 米山—两瓣山向斜、龙虎峪—胖妈顶—刘庄背斜、北山头西—乌牛山— 营房背斜、东黄庄—歪头山背斜、马山—犁铧山背斜、大五柳—牛山— 金寨背斜、西长山向斜、钓鱼台—草厂背斜、钓鱼台—草厂东向斜、小 尖山—梅山—镇疃寺背斜、龟山头—秦山寺向斜等。本区单斜构造发育,其实际上是受断裂控制的推覆构造岩片,主要 有:土盆—吴集单斜、沈峪—孟村—杨林单斜、大荆山—拐山—池山单 斜、董山头—杨山头单斜、榆山—徐岗单斜、任山头—老山口单斜、龟 山头东—大栗园单斜、九顶莲花山西—闵贤西单斜、九顶莲花山—姜庄 单斜、梅庄—歪头山等。本区断裂构造极其发育, 大致可分为四组断裂NNE-NE 向逆冲断裂、 近东西向引张断裂、NW 向左旋剪切断裂、NE 向右旋剪切断裂。其中 NNE-NE 向逆冲断裂最发育,分布最广泛,在本区占主导地位,空间上呈 密集状顺层或局部切层延伸,平面上近平行产出,走向 NE10°—30°, 倾向 SE-SEE,倾角低缓—中等。较典型的有:狼山西—八山—秦龙关— 秦山寺逆冲断裂、北山头西—五眼泉—小老山口台阶状逆断层、拐山— 大山口飞来峰构造、牛山—老山口引张性断裂、前城阳—庄里—尚庄— 梅庄平移断层、白米山—代村——孤山寨复式断裂等。第二节:地质构造 岩层在构造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形成断层或褶曲,原来水平的岩层 产状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小的构造现象能够在野外直接观察, 但区域的、 大范围的构造的观察比较困难。结合实习区的情况,在野外可以从以下 几种情况进行观察1、熟悉地层,利用地层的重复、缺失、走向上是否连续进行判断。2、从地层产状的变化进行分析。一、钓鱼台向斜 位于夹沟镇大五柳北东约 5 公里的钓鱼台山,该处向斜构造清楚, 馒头组一段页岩相变明显, 馒头组二段顶部厚层灰岩犹如城堡矗立于山 顶,十分壮观。二、大蔡庄河西小型褶皱 位于萧县庄里乡大蔡庄河西村 SW,发育有以崮山组为核的背斜和以 三山子组为核的向斜,现象十分明显。三、五眼泉台阶状逆断层 位于萧县五眼泉兵营北东侧几排山体中,出露面积 1 平方公里。主 断层即为北山头西—五眼泉—小老山口台阶状逆断层, 主断面下盘为三 山子组细晶白云岩,上盘岩层主体为馒头组二段泥灰岩、微晶灰岩、生 物屑灰岩。下盘岩层与断面产状一致,倾向 SE,倾角低缓至中等。在主 断面与上盘馒头组二段之间有一个被 2 条次级台阶状逆断层所限制的 断层块。这些次级逆冲断裂运动方向与主断裂一致,与主断裂有分枝与 复合的关系,剖面上具有双重构造特征(图 3.21 )图 3.21 五眼泉台阶状逆断层与断层传播褶皱剖面图 四、拐山—大山口飞来峰构造 位于萧县赵楼乡东侧 1km,山体低矮,露头清晰。沿岩石地层走向 上,从南向北出现三个飞来峰岩片(图 3.22) :①拐山张夏组下段—三 山子组飞来峰,它以平缓的角度被推覆在张夏组上段之上;②大山口猴 家山组—馒头组一段飞来峰岩片,从 SE 向 NW 推覆于拐山飞来峰之上; ③大山口倪园组飞来峰,由条带状硅质岩所组成,从 SE 向 NW 低角度推 覆在大山口猴家山组—馒头组一段飞来峰之上。在横向上,可以观察到 上述 2—3 个飞来峰剖面形态。岩石地层主体呈 SE40°方向展布,由于 推覆面的弯曲起伏, 剖面上飞来峰岩片呈现为一个向形构造 (图 3.23) 。图 3.22 拐山—大山口飞来峰构造平面图图 3.23 拐山—大山口飞来峰构造剖面图 第四章第四章:岩浆岩的观察和认识本区岩浆岩仅出露侵入岩和脉岩,分布零散,主要是中生代中—酸 性岩浆活动的产物。此外,在古生代尚有微弱的基性岩浆活动。第一节第一节:岩体 本区侵入岩规模较小,多以岩株产出,各岩体孤立出现,出露地表 者较少。一、石英闪长玢岩 侵入体出露于小尖山、纱帽山、梁庄、董店和刘庄等地,总面积约 1km2,最大的岩体出露于夹沟西南小尖山,面积约 0.621km2,一般呈小 岩株、岩枝或岩瘤产出。1、地质特征 受 NNE 向褶褶皱构造控制,主要分布在背斜核部或倾伏端。侵入围 岩为中、下寒武统的馒头组至上寒武统—下奥陶统的三山子组,围岩接 触变质作用不强,一般只有微弱的大理岩化、矽卡岩化和硅化。岩体中 含大量的岩石包体,包体主要是角闪岩、闪长岩和石灰岩,与寄主岩呈 突变关系, 有的为同源包体, 有的为浅源捕虏体。顶部见有顶垂体分布, 表明侵入岩在查区剥蚀浅。2、岩石学特征 多呈深灰色,斑状结构。斑晶由角闪石和中性斜长石组成,斑晶含 量占岩石的 40-50%, 其中斜长石和角闪石斑晶含量近乎相等。基质由普 通角闪石、更长石、石英和钾长石组成。基质粒度为 0.1-0.3mm,为半 自形粒状结构。二、花岗闪长玢岩 1、地质特征 出露地点为夹沟西南小尖山,呈岩株产出,岩体呈 NNE 向延伸,平 行于褶皱轴部,斜交围岩侵入。侵入围岩为馒头组的泥质条带状灰岩, 围岩具有微弱的大理岩化和矽卡岩化。花岗闪长玢岩侵入体常与石英闪 长玢岩紧密共生,构成复式岩体,呈岩株产出。在小尖山可见花岗闪长 玢岩侵入体侵入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2、岩石学特征 浅灰至灰黄色,斑状结构,斑晶矿物为斜长石(20-30%) 、角闪石 (5-10%) ,出现少量石英。基质矿物为普通角闪石、正长石、斜长石和 石英,粒度细,为半自形微粒状结构。三、花岗斑岩 位于宿县夹沟南磨山、藕山、沙庄孜地区,出露面积总计约 0.6 平 方公里。以磨山侵入体为代表。1、地质特征 受 NNE 向断裂控制,主要分布在狼山—龟山头—大栗园和任山头逆 断层附近。在夹沟南磨山,呈小岩株或岩枝产出,多沿围岩层理或小角 度斜交层理侵入。被侵入的最新地层为寒武系馒头组的灰岩和页岩。围 岩蚀变主要是弱的大理岩化、硅化和角岩化。侵入体常包含有许多大的 围岩块体,其产状与围岩一致,说明岩块没有大的转动,为侵入体的顶 垂体。2、岩石学特征 浅肉红色或浅灰白色,风化后呈浅黄至灰白色。斑状结构,斑晶含 量较少,仅占全岩体的 5-8%左右,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组成。石 英斑晶一般为 0.2-0.4mm,个别达 0.8mm。钾长石斑晶自形,常泥化。斜长石斑晶多为自形,粒径 0.3-0.5mm。基质为细晶—微晶结构,含量约占岩石体积的 95-90%,主要由钾长 石、斜长石、石英及少量暗色矿物等组成。在岩体边缘可见流纹构造, 流纹走向平行接触带。岩石普遍有强烈的高岭土化。地表未见显著围岩蚀变现象。 第二节第二节:脉岩 本区脉岩主要类型为辉绿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 斑岩、花岗斑岩和煌斑岩六类,其中中性、中酸性和酸性脉岩约占 90%, 基性和煌斑岩仅占 10%。岩脉规模不大,一般宽几米至十几米,少量达 数十米。长几十米至数百米。主要受 NNE 向褶皱和断裂控制,部分受与 NNE 向逆断层相关的 NWW—NW 向断裂所控制。花岗斑岩脉主要分布在宿县夹沟镇以南的磨山侵入体周围;闪长玢 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脉主要分布在宿县小尖山周围。基性岩脉 主要分布在宿县夹沟镇张场附近。第六章: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观察 第六章: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观察第一节第一节:风化作用 本区属暧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植被繁茂,物理风 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华作用均较强烈。出露的基岩以碳酸盐岩为主,风化剖面特征(略) 。风化作用可以形成许多有用矿产, 但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提供了宝 贵的土壤资源,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这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程, 1cm 厚的粘土层形成可能需要成千上万年,但一阵风,一场洪水就有可 能让它们消失。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是世界的 1/4,人口增加、水土流 失、荒漠化还在使它不断减少。究其原因,还是人类过度开发、生态环 境日益恶化所致。保护环境,保护耕地,已是刻不容缓。 地层中的古风化面常常当作不整合或假整合的标志, 它们代表岩层 由沉积转变为风化侵蚀的过程,造成了地层缺失和不连续,多被解释为 地壳上升的结果。第二节第二节:河流的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是陆地上最重要的地质作用之一,通过其侵蚀、搬运 和沉积作用不断改造地表形态,形成各种矿产,孕育着人类文明。宿州市境内有新汴河、 沱河、 奎河、 濉河等 70 多条河流, 分属黄河、 淮河水系。实习区内的新汴河、沱河河曲发育,以侧向侵蚀和堆积作用 为主。河流淤积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地史中的河流沉积由河床沉积及河漫滩沉积组成,碎屑沉积物自下 而上由粗变细,形成完整的沉积系列。在河湖密布或河流入海处,河流 淤积形成大量肥沃的土地,森林植被茂盛,是煤形成的有利场所。第三节第三节: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 也是陆地上重要的地质营力, 不断改变 地表形态。其形成的岩溶洞穴、石林等亦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地下水 的地质作用也会造成各种地质灾害,如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 降、岩溶陷落、滑坡、泥石流等。八十年代以来黄淮地区普遍发生的煤 矿井筒破裂也和地下水有关,它们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在碳酸盐岩广泛出露的条件下, 地表普遍发育溶沟、石芽等岩溶地貌,且地下有许多溶洞和泉水。溶洞 多为干洞,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物充填。发育比较好的有天一角溶洞和 大五柳溶洞。天一角溶洞位于萧县卧佛山,规模较大,已开发 2500m,溶洞有上 中下三层,洞穴错综复杂,洞中有暗河,可以飘流,该洞已被开发为旅 游景点。大五柳溶洞位于夹沟镇大五柳西北约 2 公里,洞穴交错,内有 大厅,有石钟乳发育,当前正处于开发阶段。皇藏峪及其周边地区泉水众多,水质优良,有的为优质矿泉水,富 含锶、镁、锌、钼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著名的泉水有五眼泉、老 头泉、拔剑泉、呵泉等,当地与泉水有关的名人逸事众多,有些已被开 发为旅游景点。产于呵泉灌区的夹沟香米,稻种珍异,依水而生,清代 嘉庆年间被列为宫廷御用贡米, “一家煮饭十家香, 有 十家煮饭香满庄” 之盛誉,为宿州名产。结 语在实习中,我组成员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分工明确,而且相互 帮助,通过老师的正确指导和我组成员的努力,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 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取得了优异的成果。这次教学实习,我们走出了校园,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 然的魅力,在欣赏美丽自然景色同时获得了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 养了自己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本次实习选择野外地学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典型的夹沟-皇藏峪地区作 为野外教学基地,涉及到了地质工程多学科的教学内容。通过野外地质 实习,使我们加深对普通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初步掌 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综合地质思维能力以及编写地质实 习报告的方法, 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巢湖自然地理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地 学基础。还有,我们也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巨大力量,为我们日后从事 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同 学们在采集岩石标本时敲打过度,对地质现象有所破坏,希望以后我们 能够改正。我们相信,这次实习会给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态度带来变化,会为 我们的人生增添色彩!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希望下次的实习 早点到来,再展我们地质工作者的青春风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普通地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宿州学院 荐 荐 荐 荐 荐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前言

范文一:工程地质实习实习报告

为了适应人才需求,即理论、实际结合型人才,我系组织了一次工程地质实习。

实习地点在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处的石门寨地区,实习时间为XX年7月8日至7月12日。此次实习的目的是掌握岩石基本类型及特征。认识岩溶地形,了解滑坡、崩塌等重力地质作用和现象的形态特征等等。

一、实习基地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概况

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区内有公路,与秦皇岛相通,从秦皇岛市去北戴河,海滨、山海关等,又有公共汽车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极为方便。

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东南,在山海关以南入渤海,盆地内最高的山峰为老君顶,海拔493.7m。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山区山高陡峻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可为全年降水量对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二、地质概况

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上三叠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区的地层顺序,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各地层单位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间的接触关系,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下马岭组

下马岭组是区内出露最老的沉积岩,地层单位不整合于绥中花岗岩r2之上,在张崖子一带,发育良好,出露全,张崖子西剖面可作标中剖面本组厚91米,主要岩性为杂色页岩(包括紫红色,蛋青色、灰黑色,黄绿色等)。下马岭组的层型剖面,在北京西北昌平县境内,最早的称为下马岭页岩,后又称下马岭页岩组等。其实下马岭组的岩性不都是页岩,与本区一样还有部分砂岩,区内本组地层有两个韵律组成,第一韵律的底部是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可作玻璃原料。

本组除主要在东部落近南北向分布外,在西南部的鸡冠山一带也有分布,其与绥中花岗岩的沉积接触关系,在鸡冠山和张崖子西一样明显,波痕、泥裂等现象亦易见到。

2)景儿峪组

本组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的最好剖面在李庄儿沟,厚约28米,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至粘土岩,至石炭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与下马岭组整合接触,与上覆下寒武统府君山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上下界限明显,岩性标志石以其中上部分的粉红色薄层状的泥灰岩为主要特征,与下伏下马岭组的分层标志,则以本组底部的砂岩作为分界,此岩的特征石颜色黄褐色和带铁锈色,粒度较细,含铁质及海绿石较多。

(二)古生界

1.寒武系

1)府君山组

府君山组是区内寒武系最下部的地层,在东部发育良好,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厚146米,岩性主要为灰绿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莱得利基虫化石,顶部含核形石化石,本组属浅海相沉积,其与下伏景儿峪组,上伏馒头组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顶底界限和分层标志都十分清楚,底部为暗灰色,含沥青质白云质结晶灰岩,局部含砾屑,并产三叶虫化石,与景儿峪组顶部地层相差悬殊,与馒头组得分界则以本组顶部暗灰色含核形石得白云质灰岩或以馒头组底部的红色碎屑岩和泥岩。阅读详情:

范文二:工程地质实习实验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时间

2010年11月13日-11月27日

二、地点

岳麓山,石燕湖,望城丁安湾,沿江风光带,李家冲隧道

三、指导老师

严聪、陈永波

四、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为后续课堂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3、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使我们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掌握使用罗盘的方法,会测量岩石的走向,倾向,倾角

4、了解地质构造对工程的影响,把地质知识运用于实际

实习任务:

1、运用罗盘测量产状,识别不同类型地质构造

2、坚定简单岩石,描述性质

3、了解边坡防护手段

4、做好原始记录,整理实习日记

第二章岩石、地层

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从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岩石。按成因分类,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根据矿物组成,可分为单矿岩和复矿岩。本章实习就是围绕岩石展开的,首先明确研究岩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颜色

2、光泽

3、硬度

4、解理断口等

一、岩浆岩

1、花岗岩

属于深成侵入岩,矿物成份主要为石英和正方石,其次为

黑云母,角闪石。由上表面可知,其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

结构,多呈肉红、浅灰、灰白等色,岩基是所有岩石中最大

的,如图一,魄带为石英脉,它们不是一个时期形成的,因

窄的石英带把宽的挫断,故宽的

石英脉先形成。

花岗岩具放射性,岩浆上升

过程中,放射性元素(铭、铷、图表

1

铀)随石英一起由岩浆出,帮红、

黑、绿色花岗岩危害较大。

在湖南,花岗岩形成于两个时期,中生代早晚期

以及太古代由子花岗岩本身无解理,可作石碑,工程图表2方面,它是好的地基用料,强度好、抗风化,花岗岩

分化成沙,呈土黄色或红色,如图二。

2、花岗斑岩

属浅成侵入岩,成分与花岗,岩相似,

具有斑状结构,斑晶为长石或石英。石基

多由细小的长石、石英及其它矿物组成。

如图三,大的斑点为斑晶,小的斑点

为基质。

3、玄武岩

属于喷出岩,灰黑色,主要矿物为斜长石和辉石,呈陷晶质细粒或斑状结构,气孔构造,致密坚硬,性脆,强度较高,是路面材料的良好骨料。

如图四,玄武岩具气孔,无流纹状构造。图表3

灵悦三湘文化传媒科技

图表4

二、沉积岩

1、石英砾岩

砾状结构,由浑圆状砾石胶结而成,如

图五所示,此处含石英砾岩,石英砂砾岩,

呈砾状,砂状,粉砂状三种形态,碎屑成

分为石英,存在硅质交接,因此抗风化、

岩性好、强度高、存在基底式交接,帮剪

应力使岩石面平整(泥盆纪砾岩)

2、第三纪砾岩图表

5如图六,

此处砾岩成岩时间短,固解程度不高,开关似土,

碎屑成分含岩石和矿物,而石燕湖石英砾岩的碎屑

含矿物,此处有层理发育,若经过岩层变动,下部

沉积砾岩,上部为泥岩。

图表

6

3、硅质砂岩

如图七,硅质砂岩暴露地表,剪解理发育,十分坚硬,抗

风化。

图表7

4、钙质砂岩

如图八,D3钙质砂岩,在湖南省有两个时期沉

积:(1)邵东和余田桥海侵时期;(2)湘西和锡矿

山的海褪时期,以石燕湖海侵、棋梓桥海和跳马涧

组为代表,浅海中的钙质渗入砂岩中,故十分坚硬,

抗风化能力强,图中岩石未风化,呈灰白色,该处

悖理十分发育,每条悖理一次沉积,发育有节理,

是闭合的。走向:175度;倾向:85度;鱼贯而入图表8角:24度。

5、石英砂岩

如图九,泥盆系跳马涧组地层,石英砂岩,此举

红色粉砂岩,夹杂色质页岩。

图表

96、石灰岩

如图十,石灰岩为浅海或深海沉积岩石,矿物以方解石为主,

呈灰白色,石灰岩溶于水形成溶孔,产生岩浮现象。坡立谷发育

在节理面上下,要求岩石可溶,石灰岩越纯净,越易发生岩溶现

象。

在岩石地区建工程,易发生坍塌,需填充地基,修水库时,

水会沿溶洞、继续渗漏,将来可能结婚育岩溶,所以应尽是避开。

判断石灰岩中是否有溶洞的方法:

(1)若岩溶发育不均匀,钻洞

(2)高密度电法,即分析图像。有洞地区的密度值

图表

10(3)用转雷达分析,分析地下水,流量、流向、流速

三、变质岩

1、板岩

具板状结构,如图十一,的板理,由页岩、凝

灰岩、粉砂岩以及泥岩变质而来,易碎,此处未经

深层变质,是动力变质,以页岩更厚,板岩可用作

铺路面,自然板理十分美观。

板岩风化后还原为碎块状泥岩,红、黄色岩石

含铁质,黑色岩石含碳质,灰白色岩石硅质和钙质,

板岩不适宜作地基。

此处板岩为正断层面,风化程度微弱,不需要

作保护。

2、大理岩

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等粒变晶图表

11图表12

结构,块状结构,颗粒明显,大理岩强度中等,易于开采加工,是很好的装饰石料。

第三章地质构造

一、褶皱

1、背斜

(1)公厕旁边,此处节理发育,为舒缓的背斜

面,风化严重,此处为泥质砂

左翼产状:走向:94度;

倾向:5度;倾角:4度。图表

13右翼产状:走向:240度;

倾向:130度,倾角:30度。

两翼走向不平衡,为倾腹背斜。

2、第九镇军司令部冒旧时指挥所。

该处有明显背斜,且风林沟为基础。

左翼产状,走向:210度,倾向:120

度;倾角:32度。

右翼产状,走向:40度,倾向:130度,倾角:图表

155度。

二、断层

1、假山旁边。此处断层面明显,为正断层,断层面上有

阶部,通过下盘处的裂痕方向可判断出正盘下降。

2、响鼓岭,此处为平衡断层,产生水平擦痕,剪应力节

理,或时出现破碎带。

三、节理

石燕湖,剪节理使岩石破

碎,更易风化,图示部分剪应力

过于密集,剪应力集中于断层带

附近。图表

14

图表16

第四章地质现象

一、地下水

1、白鹤泉

白鹤泉大断裂切割砂岩,使砂岩中裂隙水冲出地

表,形成泉水,属层压水。

此处水位不属无压尿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导

致含水层充满,白鹤泉所在位置为断层,假山作档图表

17土墙。

2、白沙古井

此处为潜水,水位不稳定,水质

差是潜水的特点,但此处补给水范围

广,从火车站至马王堆,经过很长一

段距离的循环,水质好。

若大量抽取地下水,会产生地面

下降现象,对周围建筑破坏大,需要

图表18及时灌注。

只能开采潜水,因其离地表近,这是错误的说法,泉压水和潜

水要合理开采,泉压水有合理的储存量,容积储存量不可开采。

图表

19

二、滑坡

如图,滑坡条件:

1、滑动面。砂岩中存在页岩夹层

2、切割面,存在平衡断层

2、临空面,左右两断层相交

滑坡的标志:

1、滑坡洲界

2、滑块体岩石破碎,顺层滑坡

第五章

1、干砌片石档土墙边坡处理

图表20

2、浆砌片石档土墙,要安装排水孔

图表21

3、冲刷坑图表22

冲刷坑由断层汇集水,水流冲刷形成,若让其进一步发育,可能冲毁道路。

4

、锚锁、抗滑桩

图表23

5

、土钉

图表24

6

、横梁隔断,每根横梁只承受本层土体的压力

图表25

第六章隧道

1、李家冲隧道

左洞全长115米,右洞全长180米,高12米,宽18米,洞口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线路连接,地下水,剪应力,岩石倾角对隧道稳定性的最怕遇到水,断层和褶皱发育

隧道开挖方法:全断面开挖,分步开挖

保证掌控面稳定,留下核心土

图表26

2

、龙洞隧道

图表27

第七章实习小结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岩石和地层,以及地质构造、现象等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观察施工现场,我们知道了一些基本的边坡处理方法和隧道的开挖方法。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

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且通过对已有地质图阅读及应用的讲解,对以后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帮助。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灵悦三湘文化传媒科技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岩石和地层

第三章地质构造

第四章地质现象

第五章边坡处理

第六章隧道

第七章实习小结

2010129汪洋阅读详情:

范文三:工程地质实习报告(1)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1.实习概况:

2009年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 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

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特别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阅读详情:

范文四:工程地质实习报告1)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港航班

学号姓名

日期

第一章 绪言

在2010年的短学期,我从9月16号到9月18号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认工程地质实 习。

本次实习期间我们陆续参观了宜兴善卷洞、慕蠡洞、长兴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金钉子)、南京地质陈列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和汤山地质教学实习区,阳山碑材。这些特征性地点综合反映了当地的地层和岩石的变迁,经济地质和地质发展史,极有代表性,是实习了解的不可多得的素材。

第一天:9月16号。善卷洞。宜兴。

善卷洞风景区位于宜兴市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景区内,林木葱茏,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与比利时的汉人洞、法兰西的里昂洞并称为“世界三大奇洞”。

善卷洞区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可分上、中、下、水四个洞穴,洞穴之间相互连通,景色不同。步入洞内,宛如走进一座地下宫殿。上洞之景以缥缈之美而名扬四方。洞内往往云雾弥漫,故而又得名“云雾大场”。洞长70米,高为30米,环壁奇石应接不暇,有的状如绵羊,有的形似骏马,栩栩如生,姿态万千。泉水由石缝之中汩汩流出,各色钟乳石映照于水中,五彩缤纷,甚为美观。在洞口,有一块七米多高的巨石,距今已有是三万多岁的高龄,而且是每五十年长一公分,一点一点长高的。因为洞顶岩层滴下的水中含有丰富的碳酸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这些碳酸钙就逐渐凝固起来,

“滴水穿石”在这儿变成了“滴

水长石”,被称为“砥柱峰”。

中洞为善卷洞的入口。入门即见“狮象大场”——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石厅,形如守卫的巨型钟乳石立于门口,审视着每位游客。石厅的两侧立有形如青狮、白象的巨石,因而得名“狮象厅”。下洞景色斐然,具有乡间田园景致。飞流瀑布由山崖之上倾泻而下,澎湃激昂。洞内的钟乳石也与上、下二洞不同。这里的钟乳石或如香蕉、或如莲藕,形态各异,美不胜收。

水洞景色可谓一绝。溪谷流泉,曲折幽深,水平如镜。各式彩灯映于水上,氤氲灯光折射出迷幻效果,宛如东海龙宫,晶莹剔透。舍船步行可至善卷后洞。后洞为善卷梁祝文化汇集之所,既有“晋祝英台琴剑之冢”,又有“祝英台读书处”等景观,让人在观赏景致的同时回味了一遍这篇享誉世界的爱情悲剧。

在大二的工程地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喀斯特溶洞主要是由地下水对石灰岩进行破坏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地下水对岩石的破坏以及岩石的崩塌,使得洞穴不断扩展。以后由于地面抬升或地下水水位降低,溶洞就干涸,并出露地表。

而雨水等通过洞顶岩石中的裂缝渗入溶

洞,这样,含有碳酸钙溶液的水,会慢慢地从溶洞顶部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同时碳酸钙就沉淀,并形成自上而下像悬钟那样的长条形或乳状沉淀物,称为石钟乳(或称钟乳石);当石钟乳下部的水滴到洞底,碳酸钙沉淀则形成竹笋状的突起,称为石笋;当石钟乳和石笋不断发展,最后会连接起来而成为石柱。但这种沉淀物可以形成各种不规则的形态,人们往往喜欢按照自己的丰富想象力而给以许多动人的名称。其实,这些生动的形态都是水流对于石灰岩的溶蚀雕塑的结果。溶洞常常迂回曲折,高低不一,有的溶洞还会成层分布。善卷洞就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间均相通,中洞和上洞都是大空洞,下洞有地下河流出,叫做水洞。这主要是由于地壳间断上升,使含水层节节下降,结果就形成了由垂直通道相连的重叠式的层状溶洞。

通过观察此洞,我们了解到了岩溶发育条件、地表岩溶,地下洞穴、暗河,洞穴沉积、演变等等现象的成因和现状,从而对发育岩溶的地层,岩溶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表和地下岩溶形态有了之接和感性的了解。

下午,我们去了长兴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俗称“金钉子”。金钉子就是全球性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是年代地层系与系之间的全球标准。长兴煤山D剖面是地球发展史上最大的断代界线层型。这枚“金钉子”既是二叠系与三叠系的界线,又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分界标志,是地质年代中最大的3个断代“金钉子”之一。它的发现,代表着所在国地层研究水平的最高科学荣誉。

长兴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所拥有的全球“金钉子”是地球史上3个最重要的断代界线(前古生代-古生代,古生代-中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之一,即古生代与中生代的断代界线;同时它又是地球历史上5次生物大绝灭中最大一次绝灭事件和全球变化相联系的点位,具有国际对比意义和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最后,我们还去了慕蠡洞。慕蠡洞,景观壮丽、气宇非凡,是宜兴众多溶洞中新绽放的一朵奇葩。慕蠡洞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与生态旅游景观“竹海公园”相连,这里山水相依,景色迷人。据传,天目山脉的金塘山中有一大溶洞,曾是仙人居住的“仙人洞”

。春秋

战国末期,越国将军范蠡功成身退,西渡太湖来到宜兴,改名陶朱公,开创陶业,成为宜兴制陶第一人。他的情人西施四处寻访范蠡下落,终于相会于洞天福地,这就是慕蠡洞名之来历。

慕蠡洞总面积达一万余平方米,游程九百米,其中水洞一百五十米。洞内有九大宫厅,均钟乳林立、怪石嶙峋,奇异天成。游道平坦,曲径通幽。水洞泛舟,波光溢彩,尽可悠然畅游。游览慕蠡洞,洞外可饱览青山绿水、茶洲竹海秀丽的自然田园风光;洞内可感受冬暖夏凉、垂石跌岩的天成景观气象。

质年代演变,地质形态的形成,有了感性的认识。

第二天:9月17号。南京地质博物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

南京地质博物馆由新、老馆组成,总建筑面积为9700平方米。老馆始建于1935年,是一幢德式风格的红色三层建筑物,建筑面积2500平米;新馆建成于2010年,是一幢现代风格的四层建筑物,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

南京地质博物馆老馆为一幢具有德式风格的红色三层楼房,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有馆藏标本两万多件。设置了《地学摇篮》、《中国的石文化》、《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4个展厅。

地学摇篮展厅形象、直观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地质学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发展历程。48位两院院士的群像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地学精英们的风采。他们是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研究 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与挖掘的场景再现,是这一展厅的一大亮点。

在中国石文化展厅,我们领略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石文化历史,感悟到“石人合一”的无我境界。其中宝玉石文化、文房石文化、园林和观赏石文化,陈设新颖独特,内涵丰富。

矿产资源展厅布设了世界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江苏省矿产资源、中国古代采矿技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几个部分。采用互动形式展示了世界、中国、江苏的矿产资源分布。用最先进的真人幻像技术和实景模型生动再现了古代铜矿开采场景,使观众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聪明才智。

地质环境展厅主要展示或演示地质灾害与防治、矿山环境与治理、保护地质遗迹等内容。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爆发时的振荡、海啸、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人类的无助,还可了解到灾害发生的根源、预防及治理等专业知识。

在老馆的旁边,就是2007年新建的新馆。新馆设置了《恐龙世界》、《行星地球》、《生命演化》和临时展览4个展厅。

一层的临时展厅,举办不同主题的临时展览。

二层的恐龙世界展厅,贯通2-4层、模拟中生代场景的巨大展示空间,陈列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亚洲最大的恐龙——炳灵大夏巨龙,它身高8米、体长28米的装架模型与其真骨化石(10枚颈椎、10枚背椎,2枚近端尾椎、部分颈肋和背肋、1枚脉弓、右肩胛骨、右乌喙骨和右股骨)同时展出;首次装架展出了杨钟健先生在国内首次发现的3具恐龙真骨化石;还配有恐龙影院、模型互动、恐龙常识介绍与知识查询展区。

三层的行星地球展厅,通过实物标本、仿真场景、模型、视频、图板等手段,揭示了宇宙和恒星的起源与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地球的诞生与运动、矿物和岩石等自然奇观。

四层的生命演化展厅,采用丰富的实物标本陈列,逼真的模拟场景展示、演化长廊表现等形式,展现生物进化与演变、生命发展历程、人类之旅等。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生命的诞生、演化的曲折经历,了解生命进化由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南京地质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以地球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地学科普为宗旨,以宣传科学精神为目的,兼顾地球科学研究。它的展示内容涵盖中国近现代地质发展历史、地球和生命的起源、岩石与矿物赏析、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宣传,以及恐龙世界复原等内容,富于科普教育意义和地学知识宣教意义,是熔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地学博物馆。在这里我们收获颇丰,玩的也很开心。

下午,我们去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博物馆以古生物化石为本,以古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和微体古生物为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博物馆藏品丰富,

展品

精美,其中尤以“澄江动物群”和包括“中华龙鸟”在内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最为珍贵,堪称国宝级的化石精品。

博物馆展览讲述一个地球和生命演化历史的故事,内容包括一个“生命的进化” 主题展和十四个专题展。主题展由门厅、上山之路、化石奥秘、地球的起源、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为轴线。专题展分别为澄江动物群、恐龙天地、微观世界、生物登陆、无脊椎动物化石大观、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古植物园、海百合化石墙、热河生物群、鸟的起源与演化、恐龙时代的海洋、南京地史演变、南京直立人和“我从哪里来?”。这些展览以大量的珍稀标本、精美图片、仿真模型和景观复原,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展示了化石的奥秘和古生物的多样性,再现了生物进化及其与环境协同演化的历史,揭示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我了解了地球的诞生与发展;生命的起源以及从猿到人的生物进化历程;对矿物、岩石、古生物标本有直观的认识,以及中国地质学的一些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

第三天:9月18号。南京湖山,阳山碑材。南京。

在湖山地区,我们参观了背斜向斜以及沉积岩的相关知识。

湖山一带的山脉主体呈北东走向,自汤山往东转为近东西走向,山势连绵,山坡陡峭,组成山体的岩石多数为古生界地层,中生界地层较少。岩石褶皱、断裂发育,并见有火成岩侵入体出露。山体属宁镇山脉的西延部分。西南片区山势雄伟,峰峦挺拔,

但组成山体的岩

石年龄普片晚于东北片区,属中、新生界陆相沉积地层,其中一些山脉完全为火山喷发堆积而成。由于常年风化剥蚀,有些山体逐年变矮,形成缓坡地,有些形成山前堆积层、丘地或山坳。低山丘陵区几乎都被植被覆盖,有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乔、灌木混杂林,人工茶林或荒草地。

其中, 汤 山 位于汤山集镇西,沪宁高速公路南侧。山体长轴方向呈北东东向,延长达5公里,短轴方向最宽处可达1.5公里,最高峰称团子尖,高292.3米。山体由寒武系中上统厚层白云岩和奥陶系下统厚层灰岩、灰质白云岩等岩石组成。这里在地质构造上为一穹窿状短轴背斜,团子尖正好位于该背斜核部。

孔山,古名雁门山。宋《景定建康志》记载:“山势连亘,类北地雁门,因名”。唐李白诗“绿水向雁门”,即指此山。孔山位于汤山街道古泉行政村正北方,主峰高341.9米,

其北面是轰隆山,高169.5米,南面连土地山,高238.9米,东面连西貌头山,高266.4米,西面是排山,高126.8米。孔山出露一套较为完整的古生代地层,十分典型。该山出露的优质石灰石资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制水泥的原材料。

最后,我们参观了阳山碑材。阳山(古称雁门山)位于汤山风景旅游区的西北角,1405年明朝皇帝朱棣为了给其父朱元璋歌功颂德,征集了全国能工巧匠数千人,在此沿山开凿了三块巨型碑材,其一是碑座(高17米、宽29.5米、厚12米、重16250吨)其二是碑(身高51米、宽14.2米、厚4.5米、重8799吨)其三是碑额(高10米,宽22米,厚10.3米,重6118吨)如果将三者相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块完整的巨碑,其高度为78米,相当于现代28层楼高,总重量可达31167吨,实为世界之罕见,天下

之奇观。清代进士著名诗人袁枚游阳山时曾写下“碑如长剑青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的赞叹诗句。此中风景,让人惊叹不已。

湖山地区和阳山碑材等典型的地质现象。让我们直观认识到了南京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的变迁和地址发展史。

第二章 地层与岩石

第一节 地层

地层是指具一定层位或一组岩石。它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它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由沉积岩、火山岩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它是地球发展、演化第二阶段——地质时期(以目前已发现的最老地层46亿 年作为界限以来称)的岩层记录。通过对它的研究能追索古老地质年代地球活动规律、探索地球在内外 地质营力作用下的历史变迁,因此,对地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史学意义。

我们本次实习的地点——南京地区附近,属于江苏省地层分区的扬子区,宁镇山脉。根据这里地层的一系列变化可以推断出在地质历史上这里处于一种怎样的环境。

从前寒武纪到早古生代的末期,这里的地壳活动较弱,由于未观测前寒武纪至奥陶纪的地层,只能根据资料得到,从震旦纪到早古生代的末期,整个宁镇地区的地壳只是经历了多次轻度的升、降,整个地区的沉积环境属于浅海,这段时间的沉积形成了厚越3000多米的石灰岩、白云岩、页岩及砂岩,寒武纪以来的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在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以及志留纪的灰岩中或多或少有薄层的硅质岩或燧石结核。这种稳定的环境一直延续到志留纪的末期,在华南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加里东运动,本地区受到影响,地壳从海水中上升出来成为陆地,但未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与断裂,志留纪末至泥盆纪中期,整个宁镇地区处于一个剥蚀的环境中,至晚泥盆世,在准平原化的作用下,发育了五通组河流相的沉积,随后又出现了五通组顶部的大型湖泊相沉积。在早石炭世,

本地区进

入了一个海陆交替的时代,形成了具有滨海相沉积的早石炭统的地层,以高骊山组具有波痕构造的砂岩为代表。主要的沉积物有富含生物化石的灰岩、页岩与砂岩。从中石炭世到早二叠世,本地区的地壳开始持续下沉,沉积物得到有效的补偿,形成了厚层的浅海碳酸盐沉积,内含较多的生物化石,远处搬运而来的硅质以薄层硅质岩或燧石结核的形式沉积下来。在早晚二叠世之交,地壳因东吴运动有过一次显著的抬升,本地区海水退去,形成滨海沼泽,于是形成上二叠统龙潭组的煤层。短暂的东吴运动后,至晚二叠世后期,海水复行侵入,形成了上二叠统大隆组、下三叠统下青龙组以及中三叠统上青龙组的浅海相沉积。在下、上青龙组的沉积过程中,地壳运动逐渐加剧,沉积环境越来越不稳定,在上青龙组的灰岩中已经存在瘤状构造,说明地壳在加剧运动。至上青龙组沉积完毕,本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印支运动,地壳发生褶皱,形成了宁镇山脉的雏形。在宁镇地区把这次运动称为金子运动。金子运动结束了本地区长期的海进历史,使宁镇地区彻底成为陆地。在金子运动形成的山间盆地中沉积了上三叠统的黄马青组,它与下伏的上青龙组呈不整合接触关系,正说明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

第二节 岩石

南京地(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前言)区的岩石组属于金陵组,为灰黑色厚层灰岩。该区的岩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可以分为:1..元古代震旦纪晚期岩石主要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分布在幕府山一带、江浦、浦口、六合一带。2.古生代岩石以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泥质灰岩、页岩等为主,主要岩层出露在南京幕府山、老山、冶山、汤山等地。3.中生代岩石以闪长斑岩(侵入岩)、安山岩(火山溢出的熔岩)、凝灰岩(火山灰凝结而成)、凝灰角砾岩(火山灰夹带火山喷发时造成的岩石碎块组成)等为主,形成于河湖内的砾岩、砂岩、砂页岩、泥岩等地.4.新生代岩石以砂砾岩(雨花石)、砂岩、泥岩、玄武岩等为主。

第三章 构造

第一节 褶皱

宁镇山脉的褶皱带被一系列横断层分割为褶断段。横断层相邻的断块,无论是褶皱的形态、纵断层的数目、规模和断距等特征沿纵向跨越横断层均存在不连续性的跃变,表明这些横断层是早于褶皱或与之伴生的纵断层而存在,并对各断块内发育的地质构造起到限制作用。其在总体上具有一致性,分段具有特殊性。其中,孔山背斜西起乌龟山经孔山之顶到獐龙山一带。背斜核部出露的最老地层为五通组,两翼为上古生界构成。由于受后期断裂构造的影响,孔山背斜至獐龙山以东地区构造形迹不清。其横剖面特点,背斜核部较紧闭,两翼不对称。北西翼陡,岩层倾角85°-55°,南东翼相对较缓,岩层倾角45°-20°,轴面向SE倾。背斜枢纽近EW向,枢纽起伏,在孔山之顶昂起,向东倾伏,为一倾伏斜歪背斜构造。之后,我们还观察了陡山向斜该向斜位于孔山背斜之南侧,西起坟头大石碑经团山到陡山。枢纽走向NEE,核部地层为栖霞组,两翼为船山组-五通组。向斜特点:向斜枢纽起伏。在大石碑向西倾伏,向东合围;在陡山则向东倾伏。向斜核部较宽阔。两翼不对称,南翼陡,北翼缓,轴面南倾。构造样式:不对称的倾伏向斜。

第二节 断层

宁镇山脉一带有很多明显断层,这次我们去的阳山碑材就反映了这一特点,巨大的石材逆向冲击,究其原因,是早侏罗纪末的一次褶皱运动——宁镇运动所致,系宁镇山脉上侏罗统—白垩系建德群与下侏罗统一上三叠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而造成的。这一运动使下侏罗统产生强烈褶皱和逆掩断层。其中,大石碑正断层位于阳山古采石场,位于大石碑基座之西约50m,发育于栖霞组灰岩中,断层走向与大石碑向斜枢纽垂直,断层两盘地层产状相同,断层产状192°∠38°。该断层构造形迹十分直观。其证据有:(1)断层两盘栖霞组薄层灰岩被错断,断距约3米;(2)断层带中发育断层角砾;(3)断层上盘张性节理发育并被方解石脉充填。(4)断层带上有泉出露。断层性质为正断层。棒锤山逆断层,出露于南京湖山地区棒锤山西端北侧,是发育于孔山背斜北北西翼、远离背斜核部的一条逆断层性质为主的断层,由于覆盖严重,断层特征不甚显著。断层面视倾向于南,断层下盘皇马青组位于上盘倒转地层青龙组之下,其间至少断失周冲村组和青龙组部分断层,地层序列不连续;断层两盘地层产状混乱,倾角明显不一致;由此可判断断层存在。

第三节 构造分析

宁镇山脉的中心城市——镇江市地处淮阳山字型构造东翼的宁镇反射弧的中东段,茅山山脉为反射弧的脊柱,而东昌大断裂南侧的句容、丹阳之间的相应凹陷盆地为马蹄形盾地,镇江市区正处在弧顶部位,呈典型的山字型构造形迹。

第四章 经济地质

在地质博物馆中,我对江苏省的矿产资源情况大致了解了一点。

江苏省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品种较多,已发现的有120种。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非金属矿产有硫、磷、钠盐、水晶、兰晶石、蓝宝石、金刚石、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陶瓷粘土;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银、金、锶、锰等。粘土类矿产、建材类矿产、化工原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和特种用途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料的优势,其中方解石、泥灰石、凹凸棒石粘土、保温材料粘土、水泥用辉绿岩、水泥混合材料用闪长玢岩等6种矿产的保有储藏量列全国第一位。

而南京的矿产资源也很是丰富,存在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此外,南京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之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历代帝王都定都在此,就是因为此处有良好的地质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同时,这些又为南京带来了许多的文化信息。

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

根据宁镇山脉的地质资料来看,从前寒武纪到早古生代的末期,这里的地壳活动较弱,这段时间的沉积形成了厚越3000多米的石灰岩、白云岩、页岩及砂岩,寒武纪以来的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在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以及志留纪的灰岩中或多或少有薄层的硅质岩或燧石结核。这种稳定的环境一直延续到志留纪的末期,在华南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加里东运动,本地区受到影响,地壳从海水中上升出来成为陆地,但未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与断裂,志留纪末至泥盆纪中期,整个宁镇地区处于一个剥蚀的环境中,至

晚泥盆世,在准平原化的作用下,发育了五通组河流相的沉积,随后又出现了五通组顶部的大型湖泊相沉积。

结束语

通过这次认识实习,我深刻的体会到工程地质在工程中的重大应用和知识的丰富。通过实习,对岩石、矿物、地层、化石及地质构造、产状、成矿作用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识。这次实习也锻炼了我们野外工作、操作的能力。在博物馆的参观和实地考察中,我了解了地球演变的历史,地层的构造发展,生物的起源进化,为大自然的博大而折服。在溶洞的参观中,更是深深地陶醉在无限神奇美妙的景色之中。这次实习,不但学了很多,看了很多,快乐也很多! 工程地质实习让我们亲身的体验和了解了课堂上所讲的一些内容,比如喀斯特地貌,地质遗迹,褶皱的形状等等,使我们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质现象,增加我们的感性认识,扩大了视野,培养和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感到受益匪浅,这些知识让我终身受益。阅读详情:

范文五: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于昕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 第一部分:前言

工程地质作为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其基本知识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我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及其我们工作以后的应用。由此看来工程地质的实习也是我们理论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了本次工程地质实习。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亲临大自然,应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及产状等,具体分析可能的工程地质问题,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本次实习对于地质的一些构造、性质等,有一个感观的认识,结合老师的详细讲解真正地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要点。通过这几次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次实习,让我用自然中实物更好地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习用了两天星晴天,分别是5月23日和5月30日两天时间,主要实习路线为:野溪——斜河涧地质路线;南口——青龙桥地质路线;古北口区京通铁路潮河关——桃山隧道地质路线。野溪斜河

涧观测点主要是地层层序、地质构造、工程地质问题的认识,南口——青龙桥观测点主要是构造运动、河谷选线问题认识,古北口区京通铁路潮河关——桃山隧道地质路线观测点主要是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河流侵蚀作用、地质构造。可以说这几处观测点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地质观测点,通过几个不同地方的观测实习,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对于工程地质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实习的益处非常大,对于我们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习从三个不同的地方学习了各自不同的地质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地质罗盘仪);

(2) 地层岩性判别;

(3) 地质构造的判别;

(4) 节理的测量、统计及节理玫瑰花图的绘制;

(5)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河谷断面图);

(6) 地基、边坡、围岩稳定性分析;

(7) 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方法等。

本次实习全程由陈祥、刘莹、王连俊、刘世海四位老师带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实习进展的非常顺利,再加上老师的细心认真的讲解,对于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体会深刻,对老师的讲解非常满意给予我们很深的感受。提高了我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第二部分:专论

?? 路线一:野溪——斜河涧地质路线

?? 总体介绍:

?? 地理位臵

野溪——斜河涧属于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位于门头沟区东北部,东距北京市中心仅30公里。永定河、109国道穿镇而过,斜河涧位于永定河边的山上,丰沙铁路线正好从村子与永定河之间横穿而过。野溪桥头有大台线、丰沙线。

?? 优 点: 地层出露比较完整。

?? 出露地层: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厚层灰岩。

?? 构 造: 箱形褶曲,柔性褶曲。

?? 观 测 点: 共九个观测点。

?? 地质概况:

野溪至斜河涧段,沿大台线铁路出露的地层是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后层灰岩,从构造上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褶皱,如箱型褶皱、柔性褶皱,还可以见到断距仅1.2米的小断层。此段永定河流沿山蜿蜒回流,是比较宽缓的水流地段。

?? 实习内容:

第一观测点:斜河涧,观察永定河中游河谷两岸的地貌特征

观察河岸山体褶皱特征,永定河河谷长在110米到150之间,河谷阶地发育良好,形成了明显的二级河流阶地。其中一级与二级之间高差大约2至3米,一级阶地与河床之间的高差有2多。延河流流向,右岸的山体大约有100米。该地区河谷阶地为侵蚀阶地,且为单侧蚀

阶地。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侧侵蚀,导致环流再加之地壳运动而形成。河床多河卵石,磨圆度好。阶地部位主要是粘性土,沙与卵石。

在河流的侵蚀作用下,在永定河两边形成不同的河岸特征,有凹岸和凸岸相间而成,在河流的侵蚀作用下,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大形成的是凸岸,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大形成的是凹岸,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永定河的河谷特征也完全暴露出来,在位于妙峰山山地有丁坝形成,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级阶地二级阶地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一级阶地适合种植和房屋建筑,二级阶地比较适合种植对于建筑不太合适。在河岸北侧,是妙峰山的山体,在河对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妙峰山的褶皱构造。自西向东,褶皱的形态越来越大,表现出的形态也逐渐模糊。在山体最西侧,是一个倾斜的向斜构造,紧接着的是一个背斜、直立褶皱,下一个又是向斜、倾斜褶皱(三个向斜,两个背斜),这样一直延续到山体东侧。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妙峰山上有一条大的断层,越靠近断层,褶皱越紧密。在最北西侧山体的一部分由于受到分化作用而缺失。

第二观测点:顺河流流向,观察其右岸的箱形褶皱特征

河流右岸就是妙峰山,该山由三个向斜两个背斜组成。其中,靠近西南方向的向斜中的岩层特别陡。说明地质构造过程中,在西南方向上有一个大的断层,所以此褶皱在形成过程中被挤压,故其岩层明显比其它的要陡。向上看,中间的背斜的顶部岩层已被风化剥蚀掉。在其右岸可以明显地看到箱形褶皱的构造和箱形核部的一侧。

第三观测点:向斜两翼部右大台线隧道穿过,隧道洞口形状为马蹄形

隧道口就是处于一个向斜的核部,从隧道口的外围及形状也可以看出,隧道口成马蹄形,并且无衬砌。此路段山体较陡,开挖隧道却无衬砌,而且很稳定,边坡岩体也没有任何支护措施,运营基本正常。可见,该段山体非常稳定,主要原因是隧道围岩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厚层灰岩,稳晶结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30MP,分化不严重,岩石工程性质良好,岩体结构特征介于整体结构和层状结构之间。隧道围岩的岩层完整而坚硬,岩层倾向又与坡向相反,所以工程性质良好。

第四观测点:观察隧道两个出口设计的差异

顺下游方向的隧道出口,完全没有衬砌,另一出口则有衬砌维护,这与两侧出口的围岩性质有关。由于一侧出口岩体较完整,抗风化能力较另一侧强,没有任何工程支护,而另一侧出口岩体风化严重,植被覆盖较高,能够截流较多的地表径流,进而促进水对可溶岩的溶蚀能力,可观察到小型的岩溶洞穴,并填充了水流冲刷物质。这些特征使得该出口围岩相对破碎,完整性较差,岩体强度减弱,所以进行了支护。

第五观测点:逆河而上,沿途观察岩体,厚层岩体中有一条薄层灰岩,并有错动现象,判断该段有断层构造

顺着河流逆向行驶,沿途观察山体,可以明显地看到厚层岩体中出露一条薄层灰岩,并且灰岩两侧有所错动,可以判断有断层形成。

第六观测点:观察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沿途地段有宽约50cm的岩墙出露,可以明显地看出沉积岩沉积到了岩浆岩当中其接触面有明显的交接特征。

第七观测点:人工路肩墙

沿途陆续构筑了约4段人工路肩墙,此处山底部紧邻永定河岸,也是河流的拐角处,河流的侵蚀作用强,使河岸的稳定性变差,进而也影响到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因此对山体进行了防护。

第八观测点:观察永定河畔人工丁坝

该段永定河曲流发育,凹岸侵蚀严重,河岸后退。为了防止河流侧方侵蚀,保护路基稳固,在遭受侧方侵蚀的地段已修筑路肩墙。另外利用丰沙二线的弃渣,堆成丁坝,改变水流主线方向,将侵蚀水流引开,从而保护凹岸路基。

第九观测点:丁坝附近观测永定河河流的堆积特征

在丁坝附近观测永定河河流堆积特征,凸岸发育了宽缓的河漫滩及阶地,范围较大,有较多的小石子。

?? 路线二:南口——青龙桥地质路线

?? 总体介绍:

?? 地理位臵:

南口——青龙桥路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西部南口镇境内、长城以南、军都山下。其所在区域的西部、北部为山区、半山区,以南口及居庸关为界,西部山去统称为西山,属于太行山脉;北部山区称军都山,属于燕山山脉。南口在燕山与华北平原的接壤处,其中路线起

点关沟位于南口镇与八达岭口之间,长20公里,两旁有军都山夹持。这条路线南起南口镇关沟北至八达岭。

?? 优 点: 新构造运动、节理裂隙、地形地貌及断层特征、风化岩、詹天佑杰作。

?? 出露地层: 地层有震旦系沉积岩,震旦系、太古界变质岩,燕山期花岗斑岩。

?? 观 测 点: 南口镇至臭泥坑,八达岭老站。

?? 地质概括:

南口所在区域自西向东由延庆山前断陷盆地、京西隆起山地和北京地垫平原等组成。总体地形轮廓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山区向东南平原区呈阶梯状倾斜下降,分别构成中山、丘陵、冲洪积扇、基岩残丘及平原。平原和山区的相对高差为400~500米,山区除个别海拔高于1000米的中山外,多为小于1000米的低山及低山与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一般高程为几十至几百余米不等。区内这种层状地形普遍发育,反映的是晚第三纪以来山区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从而显示出3个不同的层状地形,其海拔由高到低依次为1000米、500米、和150米。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冲洪积扇环绕山麓呈带状分布

在南口山前与平原交界处,自白羊城经南口村至虎峪一带是北东向的山前断裂带。南口山前的断层为军都山隆起与京西丘陵平原区的分界断层,在构造上处于北东向太行山构造带与东西向燕山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地质构造环境较为复杂,断裂总体呈S形展布。其中光沟

——老峪沟断层的走向为46~60度,倾向为SE,倾角为50~80度,断层的上升盘为山地,前缘山角面发育;下降盘为盆地,山麓洪积扇发育,呈上叠式。南口山前断裂主要错断中元古界地层,根据区测资料,该断层形成于燕山早期,之后有过多期活动。南口台地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自第三纪以来一直处于上升受剥蚀的地位。在台地上,零星分布着基岩残丘,如骆驼山、灰山等。这些残丘由硅质灰岩组成,其上残存着暗红色的黏质古土壤。南口山前带及广大平原区具有非常深厚的河相冲、洪积物,土壤中砂石的含量十分丰富。

?? 实习内容:

第一观测点:震旦系沉积岩—硅质灰岩,粉红色正长岩岩脉

穿越公路桥进入沟内的人工路,沿路勘测山体岩性及岩层等地质现象。可以看到震旦系沉积岩——硅质灰岩,颜色深灰,厚层状,致密;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岩层间夹杂灰黑色燧石条带。山体上部有粉红色正长岩岩脉出露,为后期岩浆作用形成;岩脉周围节理发育,岩体破碎。两侧山体岩层清晰,产状倾斜,上覆黄土及砾石、砂等。

第二观测点:山体坡脚有规模不大的岩堆

沿着道路前行,在一个岔路口,沿岔路斜上,可以观察到陡倾状岩体,山体坡脚有规模不大的岩堆。此处岩性有所变化,为震旦系变质岩——石英岩。颜色为乳白、乳灰色,厚层状,致密,坚硬,质脆;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石英为硬质岩,但此处岩石很破碎,稍用力击打岩块,即成为小碎石。岩石强度降低,为强烈风化作用的结果。岩

堆的形成除了与陡倾岩层地形有关外,还与石英岩强烈风化、节理及其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观测点:观察节理特征、测岩层产状

在人工路上,前行约50m处下沟,沿沟谷向上游方向行走沿途有泉水出露,可见山上滚落下来的大块石英岩及出露的基岩,并有棋格式节理。其中剪切节理非常明显,剪切面平直、光滑、细密,这与在自然高地应力作用下缓慢剪切力剪切有关。

南口西侧,有一个人工开挖遗留的山体,上面有个小山洞,山体上炸药的影线的痕迹还可以看见。山体是震旦系的沉积岩,硅质灰岩,呈深灰色,厚层状、致密,强度高,主要的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岩层间有灰黑色硅质条带。我们在这里测了岩层的产状。具体如下:

第四观测点:太古界片麻岩,岩层倾角逐渐变缓

南口位于臭泥沟村,铁路边的河岸,从整体看,山脉的核部由侵入的花岗岩构成,核部两翼是震旦系的沉积岩层,岩石呈灰绿色。铁路两边有导流堤,从此处向远方看,可以明显的看到阶地形状,此地为基座阶地,地壳剧烈抬升,河流切入基岩,形成基座阶地。阶地岩层向南倾斜,在最南部有一断层,即南口。同时在山体上部可以看到大量的沉积物,下部为灰绿岩。

通过一路观察,可以看到太古界的片麻岩,主要呈黑灰色,主要矿物成分是角闪石,还有少量的斜长石和石英,有明显的片麻节理构造。它是由辉绿岩经过挤压,最后由于变质作用而成的。

第五观测点:基座阶地,河流沉积中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

随着沟的继续深入,可以明显看到一级阶地出露。其底部可见裸露基岩,基岩起伏不大,其上被砾石层夹黄土层覆盖,这是河流沉积中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砾石层与基岩陡峭,说明当时地壳运动强烈,使谷底迅速抬升,河流下切强烈。基座阶地表面有非常厚冲积层,由于地质运动的原因使河流切穿冲击层,切入了基岩。可以看出基座阶地由上部的冲积层沉积物和下部岩基组成。山前洪积扇典型,河漫滩也十分清晰。河床多卵石,砂和粘土。

第六观测点:人工导流堤,减轻洪流对桥堤的冲刷

沿沟谷进入高速公路桥,在桥的外侧有人工导流堤。堤的方向一般与桥堤平行,目的是为了在洪水期减轻水流对桥堤的冲刷,起到分水流的作用。

第七观测点:居庸关、青龙桥车站、詹天佑墓,观测燕山期花岗斑岩

沿途我们可以观测到燕山期花岗斑岩,其新鲜面呈肉红色,全晶质等粒结构,部分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石英、少量的角闪石、黑云母,质硬。是岩浆在地下冷凝生成的,现出露地表,为地壳抬升,剥蚀的结果。此处岩体风化剥蚀强烈,花岗岩表面呈黄褐色,光泽暗淡,岩石成松散沙粒状,强度明显下降。植被直接生长在破碎的花岗岩中,典型生物风化作用显著。在詹天佑墓

后面可以看到有花岗板斑岩,花岗斑岩属于岩浆岩为侵入岩,深层侵入岩形成的是花岗岩,浅层侵入岩形成的是花岗斑岩,在花岗斑岩中大的是斑,小的是基质,花岗斑岩有斑状结构和块状结构两种结构。

?? 路线三:古北口京通铁路潮河关-桃山隧道地质路线

?? 总体介绍:

?? 地理位臵:

古北口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与滦平县巴克什镇交界处,与著名的居庸关东西对峙。古北口城北,东有蟠龙山,西有卧虎山,山势险峻,悬崖陡立。潮河从北部山谷峡口经古北口流入密云水库。

?? 优 点: 地质构造、三大岩类、河流地质作用。

?? 出露地层: 侏罗系砂岩、砾岩、页岩,震旦系白云质灰岩和石英岩,太古界片麻岩。

?? 构 造: 断层、节理。

?? 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滑坡、崩塌。

?? 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

?? 观 测 点: 共五个观测点。

?? 地质概况:

该区地质单元主要由卧虎山与古北口盆地组成。

卧虎山主要由太古宙变质岩、中—晚元古代和中生代地层及中—晚元古代侵入岩构成。

古北口盆地是以古北口断层为边缘主控断层的盆地,盆地内沉积了厚层的土城子组砾岩、砂岩和泥岩。

?? 实习内容:

第一观测点:古北口火车站,观察卧虎山及古北口盆地

卧虎山主要由太古宙变质岩、中—晚元古代和中生代地层及中—晚元古代侵入岩构成。

古北口盆地是以古北口断层为边缘主控断层的盆地,盆地内沉积了厚层的土城子组砾岩、砂岩和泥岩。

第二观测点:卧虎山岩性

侏罗系:由砂岩、砾岩、页岩组成。

震旦系:由白云质灰岩和石英岩组成。白云质灰岩,灰白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太古界:主要由片麻岩,变质程度深,呈变晶结构,片麻构造。

第三观测点:卧虎山断层

卧虎山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走向,倾向北西,倾角近于直角,上盘为震旦系白云质灰岩,下盘为侏罗系砂砾岩,从上下盘相对位移看为逆断层。

第四观测点:潮河大拐弯处,观察河曲、河流的侵蚀、沉积作用

潮河由东向西流,对沿岸山坡进行猛烈冲刷,洪水季节侵蚀更为强烈,山坡坡脚被掏空,造成山体崩塌,山坡后退变陡不稳定。

靠河一侧山体中发育几条冲沟,沟壁两侧岩体风化严重,岩体破碎,崩塌经常发生。坍塌下来的物质被洪水冲到沟外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

第五观测点:不良地质现象,滑坡、崩塌

滑坡:滑坡边界为弧形展布的陡壁,滑体上有几级滑坡台阶,其上醉林生长,树干向下倾斜,滑体中岩石破碎,零乱,是急剧滑动中伴有崩塌的结果,属于崩塌性滑坡。

崩塌与岩堆:沿河山体陡立而破碎,崩塌不断发生,雨季尤烈,崩塌下来的物质堆积形成坡积裾,沿潮河凹岸的山坡坡脚下形成一系列小型岩堆。

?? 第三部分:结论及建议

?? 结论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本次实习中真正掌握了用罗盘测岩层的方法,通过实习认识到只靠书本知识是不能够完全解决实际问题的,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实践活动来加以巩固。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融会贯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在课本上一些难以理解的东西,通过实习过程中老师结合实物的讲解,很容易就能理解。在以前我可以说看一座山就是一堆石头而已,但是通过实习后原来有很多东西在里面,在开挖隧道,和房屋建筑时,地形的选择是有规可循的,并不是随便选择的。任何东西都得遵循一定的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从几次的实习中体会到这方面工作的艰苦性,为了考察地形很可能去一些非常很古怪的地方去。但是从老师口中说处的各处地形的特点,及各岩层性质年代等感觉自己又什么也不懂似的,总而言之本次

地质实习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于地质构造、地质现象等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受益匪浅。

?? 建议

对于此次实习,我想提点建议就是我们用的时间有点少,对于某些东西还没有真正地做到全面理解,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们考虑适当的加长点必要时间。其次就是在去野外实习前,老师应该事先对于实习中的地形特征、地质现象做一个简单的讲解如罗盘的使用等,先在室内进行一个理论课的学习,这样在实习当中学生能够做到有目的地实习,映像更深刻,理解更深。

?? 第四部分:结束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才能对一些东西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土木工程0809班

于昕 08231272阅读详情:

范文六:梁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本 科 实 习 报 告

学 院

学生姓名

专 业

学 号 0643062021 年 级 2006

指导教师

水利水电学院 梁云鹏 水利水电工程 级 符 文 熹 教务处制表 二ΟΟ八 年 十月 二十四 日

课程名称: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习 课程号码: 30653110

实习周数: 第七周 学 分: 一学分

实习地点: 峨眉山清音电站 —龙门洞口 实习时间: 一周

一、实习目的、要求:

(1) 初步掌握岩浆岩和沉积岩的野外识别特征,了解陆相喷发的基性火山岩的结构构造,

以及沉积岩的碎屑结构、化学结构与层理、层面的构造特征。

(2) 学习观察、识别、描述褶皱、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的方法,初步掌握其基本技能。

(3) 观察山区河谷地貌,了解不同的构造但愿的河谷地貌特征。

(4) 了解二叠系下统到三叠系上统的地层层序,分组依据及岩性的组合特征;初步掌握

正常层序与倒转层序的识别特征

(5) 实地使用地质罗盘训练、掌握方位、方向测量,岩层产状及构造形迹产状的测量等

基本技能。

二、实习主要内容:

认识不同类别的岩石、地质构造现象,掌握野外识别不同类别岩石、地质构造现象的方法;

观察由于岩性的不同而形成的地表差异侵蚀;观察不同风化程度的岩体、岩溶及地下水出露现象;现象观察并评述公路边坡的稳定性。

⑴参观考察清音电站,了解山区地形地貌在水力发电中的起到的影响作用;

⑵识别岩石(沉积岩、岩浆岩);

⑶认识峨眉山玄武岩及其柱状节理并掌握玄武岩柱状节理的工程地质性质;

⑷ 确定实习报告专题(库岸稳定、库区渗漏、坝区渗漏、坝基岩体稳定分析);

⑸ 明确收集报告资料范围和方法,重点掌握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思路;

⑹ 就相关专题,沿清音电站----龙门洞口一线边观察边收集报告资料;

⑺ 认识摸拟坝址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在模拟坝区应用器材读取相关的基本参数;

实习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三、实习的主要路线:

清音电站支路100m处----回龙山半坡大道旁----清音电站----谷底----

回龙山正南谷底----沿途观察至石船----向家店北东80m河流右岸

四、实习总结:

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对拟建水库坝址区坝肩岩体稳定工程进行地质分析。

1 工程任务及工程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工程任务

龙门洞口拟修建小型水库坝,坝址区坝肩岩体稳定工程地质分析

1.2 工程区自然地理概况

气候状况 龙门洞位于峨眉山山地中下部,山清水秀、冬暖夏凉,为避暑的胜地,属于山

地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0℃,水源丰富,年平均降雨为1600mm左右。

交通情况 峨眉山地区公路交通较为发达:北可抵成都;南至峨边、西昌;冬到乐山;西

达洪雅县高庙;还有成昆线铁路在山麓东侧南北穿越,往来十分方便。龙门洞工区就位于峨眉山景区公路旁。

生态情况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隅,邛崃山脉最南支。主峰万佛顶位于北纬29°30′

32〃,东径103°19′55〃,坐落于峨眉山市西南。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从山麓的常绿阔时林,向上依次见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至暗针叶林。植物种类异常丰富,在这样特殊、多样的森林中生长着已知的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对于仅有154平方公里的山体来说,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甚至在全世界亚热带也是绝无仅有的。伴随着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宣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原始和特有种十分繁多。其中特有的高等植物有100多种。古老而濒危的植物种类数目很大,被国家首数列为保护的植物就达31种。

2 评价目标段地质条件

2.1 地层岩性

由实地考察结果可知,清音水电站位于五显岗脚下,其地层岩性主要为峨眉山玄武岩,P2β玄武岩(上统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为碎裂结构,有柱状节理,主要结构面方向为110°~120°;主要结构面是玄武岩的岩层层面,以斜斑玄武岩、微晶玄武岩、杏仁玄武岩为主,其为柱状结

构面,且还出现掉块现象。除了大片玄武岩外还有石灰岩(沉积岩),中段出现了软弱夹层和沉积岩如:泥岩和砂岩。岩石中砂岩、泥岩、页岩的强度较低,用地质锤能敲碎,且用地质锤敲击石灰岩时声音不清脆,则说明因为风化作用表层石灰岩的强度有所下降。

软岩夹层 玄武岩 库区的杏仁玄武岩 库区的隐晶玄武岩

2.2 地质构造

节理:工区内玄武岩具有柱状节理,为原生节理,发育密集,开启度小,以闭合为主。砂

岩层节理发育密集,水平垂直节理共存,部分岩层中含有软弱夹层,主要含有粘土矿物。石灰岩表面受中等风化并有一直径3m左右的岩溶洞存在。

断层:工区内存在较多断层,其中一组断层为较小的逆断层,无夹泥存在,另一组为较大

的逆断层,断层周围有较发育的破碎带存在。较大逆断层附近有一背斜存在,背斜褶曲轴部有较少节理发育。

工区上游断层

褶皱:工区地质构造丰富,能在多处看到较明显的褶皱现象。

3 评价目标段岩体结构特征概况

3.1 主要结构面成因类型

工区位于长约6km

的深切峡谷中,地质剖面保护完好,各种地质现象清晰可见,与沟

谷地貌配合,区内地形地貌、气候条件随地势的增高呈现出特有的变化规律。玄武岩柱状

节理为原生节理,在成岩阶段所形成。砂岩垂直方向节理为构造节理,纵深较长,节理内

无软弱夹层存在;水平方向节理为次生节理,由风化所致,发育较为密集,但向岩层内发

育较少。两处断层均为构造运动所致,向斜由岩层水平挤压形成。

3.2 主要结构面产状、性质简述

玄武岩岩层走向为正北方向,倾向为正东方向,倾角为56°,节理发育密集,多闭 合,为原生柱状节理,表面光滑,强度很高。石灰岩岩层走向,倾向,倾角,节理不发育,表面受 风化较粗糙,强度很高。砂岩岩层走向为320°,倾向为245°,倾角为73°,

节理较发育,垂直方向节理延伸较长,多闭合;水平方向节理受风化作用较发育,延伸为

1m左右,张开度较小。区内断层较多,较小逆断层间无夹泥,较为闭合,无断层破碎带;较大逆断层间有夹泥存在,张开度为0.5m左右,存在断层破碎带,节理较发育,且受风化

作用。背斜为直立皱褶,褶曲轴部较少节理发育,张开度较小。砂岩中软弱夹层走向倾向

倾角与砂岩层一致,张开度较小,主要含粘土矿物。

3.3 岩体结构类型

玄武岩有柱状结构、块状结构、碎裂结构等,岩体较完整,成块状,结构面较发育。

石灰岩岩体为整体状结构,岩体完整,成巨块状,结构面不发育;但断层破碎带处岩体为

破碎结构,结构面较发育。砂岩岩体有多种结构存在,分别为整体层状结构、块层状结构、互层状结构、薄层状结构。页岩以薄层斜层理结构为主,表层风化较严重,岩石破碎。

.

柱状节理玄武岩 块状碎裂玄武岩 块状灰岩 斜层理页岩 4 评价目标段河谷类型判断

4.1 主要结构面与河谷延展方向间的关系

主要结构面走向与河谷延展以及山体走向近乎垂直,属于反坡。

4.2 河谷类型判断

河谷在上游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处为横谷,并成“V”字型。越往下游延伸,河谷越开阔,并呈“U”字型,延河流方向既有横谷、斜交谷、纵谷类型,且以横谷为主。

河流及河谷 纵谷 横谷

5 专题分析:拟建水库坝址区坝肩岩体稳定工程地质分析

坝址区俯视图 坝址区(上游拍摄)地形、地貌 ①、坝址区两岸为灰岩、砂岩、页岩和软弱夹层形成的纵向交错层,且以灰岩和砂岩为主,表面受中等风化,不易发生滑坡、滑动、崩塌等,岩体稳定性较好。

②、坝址区为横向河谷,两岸岩石走势较好、岩石较坚硬,可以很好的承载坝体荷载,有良好的受力条件。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渗漏状况。

③、左岸坝肩陡峭,岩石坚固,表面风化程度低,开挖量较小。但是边坡陡峭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不过本坝由于公路的限制,坝高仅在十米左右,最好采用重力坝坝型,稳定性较好。

④、右岸坝肩较缓,岩石较碎裂,需要对坝肩进行一定深度的开挖。

⑤、在坝址区左岸和右岸都存在一条约50cm的破碎带,主要是页岩,强度低、风化程度较

大。在工程稳定和渗漏中的影响较大,需要作重点考察和进一步的勘测并采取相应工程措施。

左岸破碎带 右岸破碎带

⑥坝基从表象上看主要由灰岩和砂岩的交错层岩体,有一定缝隙,岩体上面覆盖少量沙石。因而需要作清基、基坑开挖和灌浆处理,同时需要再作进一步的详细勘测。

6 工程措施

根据5中的坝址区、坝肩岩体工程地质分析可知,坝肩稳定性主要受碎裂带、岩层缝隙间的不稳定因素和渗漏作用的影响,因而需要作灌浆、支护等工程处理措施;另外,边坡岩石较破碎,且岩层厚度均在1米以下,在开挖过程中容易破碎,因而需要作一定深度的开挖和其它相应措施。坝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出现砂岩层顺河向水平裂隙引起大坝的滑移的情况。由于存在顺河向水平节理会产生一定的坝基渗漏,所以需要对坝基进行相应深度的基坑开挖,采取帷幕灌浆等工程措施减少坝基渗漏的发生并进行详细的勘测,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

7结论及建议

根据对坝肩、坝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得如下结论:

①坝址区边坡较为稳定,但需要对坝址边坡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护、灌浆,以减少由岩层间间隙引起的岩体不稳定因素,并采取一些相应的工程措施。

②坝肩较为稳定,但仍需要对坝肩进行一定深度的开挖,以减少由水平节理所引起的坝肩不稳定因素,并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

③坝基岩体内软弱结构面的发育没有明显的分异,不同方向的裂隙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

深部滑动面往往是由坝基内最大剪应力带的分布所决定。因此,坝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可能会由砂岩层顺河向水平裂隙引起坝体的滑移。所以需要对坝基进行详细的勘测,并进行相应深度的基坑开挖,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

④坝肩破碎带及岩层缝隙的影响主要是:⑴、坝区渗漏;⑵、坝基和坝肩,主要是坝肩的深部抗滑稳定问题。为了防渗和提高坝基、坝肩岩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对坝基进行固结灌浆;设置了防渗帷幕,对软弱结构面进行了专门的处理,同时进一步勘测论证后采取相应工程措施。

⑤通过对专题的分析可知,坝区稳定性条件整体性较好,但坝区破碎带和岩层间隙可能造成较大的渗漏,造成稳定性隐患。因此可在进一步勘测的基础之后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减少坝区渗漏。

⑥总结此次实习,感谢指导老师们细心的讲解,让我们更具体深入的了解地质方面的知识,只是觉得实习时间略少,希望有机会能加增加实习时间!

参考书目:

[1]崔冠英主编. 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2]地质基础实习指导书,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3]林继镛. 水工建筑物.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4]徐开礼.《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阅读详情:

范文七: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1

钢混认知实习报告

2011-2012学期年度第一学期

学 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班 级:建工095

姓 名:

学 号:0826210721

指导老师:

实 习 地 点 :南宁市

实 习 时 间 :2012.01.4——2012.01.06

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熟悉和了解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和管理过程,加深对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主动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让我更加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加加深了所学的知识,并且作为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实习是检验我各方面能力包括学习,心里,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自我不足的绝好机会,也是建立我的自信心的关键,所以我对他投入了百分百得精力,作为一次自己能力提升的机会,通过现场的实习对以后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不论对现在的学习还是对以后的工作都有重大的意义。

实习内容

通过本次实习,建筑部分上。注意观察建筑物外观及内部,了解各层平面格局及房间布置,观察建筑外观特点,以及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构造部分上。参观在建工程现场时多注意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承重方式、施工方式以及地基、基础、墙体、梁、板、柱等基本构造和建筑的内外装修。施工部分上。了解施工布置以及施工组织。参观工地现场,多注意各施工工种的工艺过程,生产特点和各种结构施工的工序等内容。如基坑的开挖、模板的支护与拆除、钢筋的布置等。

实习收获与总结

时间:2012年1月4日

天气:小雨

实习地点:南宁市规范展示馆 南宁经济北部湾科技园总部基地一期工程

今年实习我们不幸的又遇到了最冷是天气,一大早我们就踏上了实习的旅程,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南宁市规划展示厅。据了解,该展示厅总用地面积35亩,主题展示区面积12968平方米,项目投资约2亿元。

规划展示馆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大致布置有历史展区、综合成就展区、声光电一体化模型展厅及主题展示区等部分。从图上看到,规划展示馆结合自然地形特征依山而建。馆的顶面是平滑的草坡面,与后面的山体自然连接,融为一体。

在进入工地前,为确保安全,老师要求我们每人都必须戴安全帽。之后,老师首先介绍了下钢脚架的搭接和注意事项。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建筑物内部,这是我第一次进入正在施工的工地现场,确实让我激动万分,此建筑正在施工,整个工程采用的是以框架剪力墙为主,局部框支剪力墙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在墙体上我还看到了抹灰层上一些结构连接处布置了钢丝网,老师说那是为了防止抹灰砂浆开裂,起到了防裂和抗震的作用。在楼层变化处我看到了变形缝,我们在房屋建筑学中知道,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接着我们走上了二三层,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大楼设置了构造柱,构造柱是种构造配筋的柱,用于砌体结构或框架结构填充墙中,只承受竖向力不承受水平力或弯矩,是砌体承重的的建筑中为了增加建筑刚度和稳定性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使

它和各层圈梁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剪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老师特别详细的给我们讲了板的划分和梁的的布置,还介绍了些新型充气砖。

下午,我们来到了南宁经济北部湾科技园总部基地一期工程参观。由于连续下了几天的雨,工地条件极为恶劣,走到施工场地时,同学们已经满身泥土。不过当看到正在施工的工人候,我们又感到十分的惭愧,相比他们来说我们已经算是幸运的。现场,6、7个民工打着伞正在进行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是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人工挖孔桩一般直径较粗,最细的也在800毫米以上,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目前应用比较普遍。桩的上面设置承台,再用承台梁拉结、连系起来,使各个桩的受力均匀分布,用以支承整个建筑物。比较大型机械设备,挖孔桩要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抗震能力强,造价比冲锥冲孔、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回旋钻机钻孔、沉井基础节省。但挖孔桩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上图就是我们在现场所看到的工人们正在挖桩坑。之后,在现场我还看到了桩所配的螺旋钢筋,了解了螺旋钢筋的弯曲过程,建筑工人钢筋放在特定的机器上,然后凭经验按几下按钮,就简简单单的把一根钢筋“屈服”了。整个过程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人感叹他们娴熟的技艺和高超的技术。

时间:2012年1月5日

天气:小雨

实习地点:广西民族大学西校区 五菱桂花手扶拖拉机厂

5日上午,我们参观的是广西民族大学西校区的公共建筑建设工程,改工程位于南宁市相思湖新区高教基地北区。项目总投资7.6亿元,建成后可容纳1.2万名学生。西校区建设工程分三期进行,改建设工程分为三期,一期建设工程相思湖学院项目工程,占地300亩,计划总投资2.5亿,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包括六层教学楼、六层试验楼二栋、一栋八层试验楼、六栋学生公寓和一栋三层学生食堂等十个项目。二期工程包括基础设施工程、理工实验楼工程、艺术楼工程、民族预科与干部培训楼工程、学生公寓楼工程与图书馆工程,建筑面积共计13.8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479亿元,今天我们参观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公共建筑基础和主题等。

在施工现场,我们了解到现浇楼层的施工过程,也学到了很多很实用的施工知识。比如,钢筋的绑扎,布置和衔接问题。为突出名族特色,很多屋顶都不是平屋顶,而是两边翘起来的复杂形状,有时候设计者为了建筑物的外观美观而忽略了实施的可行性,这是我们做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的方面。

下午,我们乘车来到了五菱桂花手扶拖拉机厂参观,该厂成立于1966年,年代久远,工厂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老师说让我们来此参观就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一下以前的建筑跟现在的建筑有和区别,进行一下对比从而有个感性的认识。该厂的厂房大多为老式的工业厂房,有的顶部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正中结构即笨重有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钢架和钢板所取代。厂房两侧的珠子也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样式,上部有牛腿珠,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其宽免也个里了两根抗风住,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十强能够有足够的刚度一抵抗风的荷载。当然红肠现在正在建几个现代化的厂房,都是钢结构的。钢

结构和老师厂房相比,其经久耐用,易于维修,质量较轻,且美观实用,造价合理。

时间:2011年1月6日 上午

天气:小雨

实习地点:南宁大桥 名族博物馆 体育中心 1080集资楼

上午,我们参观了南宁大桥。位于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西侧的世界上首座大跨径斜吊拱曲线桥梁-南宁大桥,由一代桥梁大师林同炎所设计,现已成为南宁市标志性建筑。当我们踏上南宁大桥边岸观察它时,真是被它的宏伟壮观所震撼了,桥身两边圆曲状的拱形,以不同的倾角向外倾斜,各用10根拉索相连,远看像美丽的天鹅横跨邕江两岸,让人叹为观止。

接着我们来到了广西民族博物馆,馆址位于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青环路,占地130亩,建设总投资约2.5亿元。由于时间不对我们只能在外面观望。主体建筑外形取材于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整个建筑如一只展翅的鲲鹏,遨游于青山绿水之间。

之后,我们来到了南宁体育中心,一下车我们就被体育馆星期的外观和宏伟的气势所震慑。主体育场的建筑设计从绿城南宁中得到灵感,提炼出“绿叶”的含义,结合体育运动的奔放,动感的气势,东西两片看台罩棚向南、向北和向上、向下翘展现出很强的“飘动”和运动感,仿佛两片绿叶在绿城南宁中尽情飘动、舞动。由于不能进入场地我们只在外面观看了其设计外表以及周边的附属建筑。广西体育中心工程总占地1143亩,总建筑面积达19.8万平方米。该工程位于五象新区核心区五象大道南侧,工程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以及现代化的网球中心。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建筑采用具有飘逸感的多曲线屋面,充分呈现出现代气息。广西体育中心工程是南宁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设计功能最全、建设标准最高的现代化体育设施,体育中心工程位于五象新区核心区五象大道南侧,与青秀山风景区一江之隔。

(鸟瞰图) (立面图)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西大的1080集资楼。我们进入了其中一栋快要竣工的楼房,我们参观了大楼的内部结构,以及各大小房间卫生间的布局、防火设备的安装位置,和一些装修知识,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实践知识。就这样我们的实习就结束了。

两天的建工方向认知实习中,我们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使我们对建工方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虽然实习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我受益匪浅。这两天的实习中,我们不仅实践了书本上所学的内容,更了解了很多在书本上见不到的知识,实践是对科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学习,并不能掌握具体的系统的科学知识,尤其具体的施工经验。在课堂上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只有真正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才算真正成为我们的一项技能。实习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去。这次实习告诉了我们把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的重要性。更加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阅读详情:

范文八:工程地质实习报告6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一、实习目的与实习内容 二、南京地区地质概论 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时间 五、实习内容 六、实习感想

一、实习目的与实习内容

一、实习目的

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础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以后继续专业课打下基础。

1、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使我们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地质仪器工具的使用等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4、了解地质构造对土木工程的影响,特殊地质工作方法及典型治理工程技术,掌握在专业设计中如何应用地质知识。

二、实习内容 1、矿物与岩石

野外实习中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了解岩石的岩石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

野外实习中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

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 ,单斜构造,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现象。

4、外运动地质作用

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认识冲积物、沉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简单的工程问题

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6、罗盘的使用

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能够较精确的测点和测定各种地质体的产状要素

二、南京地区地质概论

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它全长约1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少数山峰超过300~400米,如钟山、孔山、九华山、华仑山、栖霞山、宝华山等。这里地层山露齐全,不仅对于下扬子,而且在华南均具代表性;构造变形程度中常,构造形象清楚、典型;火

成岩类多而且出露广泛;有各种内生及外生矿床,加之这里地质研究程度高,交通方便,观察容易,其中许多地点已成为地质旅行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内享有盛誉。

三、实习地点

1、燕子矶、门坡、三台洞 2、老虎山、绣球公园、石头城 3、栖霞山

四、实习时间

2010年12月27、28、29日

五、实习内容

(一)、12月27日 燕子矶——门坡——三台洞 燕子矶

矶,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燕子矶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长江三大名矶之一,是岩山东北的一支。海拨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为燕子矶。古代是重要渡口。燕子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侧蚀和堆积作用,将凹岸堆积成凸岸又侵蚀成凹岸,造就了今天燕子矶的景象。

点号:101 点位:御碑亭

御碑背面有题

亭内有乾隆手书“燕子矶”三个大字,诗,原文如下:“当年闻说绕江澜,

撼地洪涛中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讲的是乾隆的所闻所见,同时也是水流作用的见证。巨型石碑是灰岩质地。

点号:102 点位:酒樽石

酒樽石状如酒樽因此得名,形成岩石是白垩系,浦口组,属于中生代,此时代盛产高岭土,流象,砾石交物,局部有发红的物质是由于其中含有铁质,石头多为次圆状和次棱角状。酒樽石

中接

的凹坑是由于灰岩被溶蚀形成的,斑状结构如火层岩是一次成形,沉积岩砾石沉积交接物压入内部。结晶有顺序,先结晶形成大的晶体,后结晶形成小的晶体。砾岩崩塌形成砾石,再次崩塌形成新的砾岩中的一块角砾。酒樽石一带的岩石背河倾是由于沉积有走向,所以没有一定的构造作用却有一定的倾向 点号:103 点位:遇难同胞纪念碑

需要了解的属性有岩层产状,岩层层面。此处属于浦口组地层,岩层表面较平,属于层积岩层,经测量倾向大概是70度,走向是180度,多为砂岩。

点号:104 点位:观湖亭

点性:地质构造,地层岩石,罗盘的使用。观察一块岩石中发现的明显的破裂,也是一属于浦口组,砾岩与粉合,我们可以通过垂直色成分确定岩层层面。

个断层。此岩石也红色石英砂岩混岩石层面的密度颜表面可看见古生物

化石。

然后介绍了罗盘的使用方法,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的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

测倾向时,用罗盘的北端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即S边)与层面贴紧,放平,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北针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求的倾向。倾向仅有一个指向,只能用一个数值表示。测倾角时,将罗盘竖起,以其长边贴紧层面,并与走向线相垂直,用中指拨动罗盘,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倾角的变化界于0-90°之间。通过测量,这块岩石的倾角为33度或213度,倾向为122度。

门坡

点号:201 点位:门坡

门坡的土是一种特殊土,叫下蜀土,因首先在镇江的下蜀开始研究而得名,Q2、Q3

时代地层,在南京广泛发育,特性是工程性质良好,因此常用作地基土。有发育孔隙,

由黄土特有的垂直节理变成黄土柱,具有湿陷性。根据粒径大小分类属于粘性土。

点号:202 点位:门坡(对面)

通过这里分析斜坡的治理问题,需要1、解决排水问题,2、降低土体自重,砍头,压脚,放坡,3、减小下滑力,增加抗滑力,可通过打桩,造排水渠解决以上的问题。

三台洞

点号:301 点位:三台洞

三台洞是一个溶洞,属于岩溶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地层岩石是藻白云岩夹灰岩,震旦系,灯影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白云岩与灰岩的区别是白云岩表面有刀砍纹。溶洞通过构造运动升上地表,有三级溶洞抬升地表可判断南京地区有三次抬升作用。溶洞的水顺岩溶裂缝流走。溶洞形成的条件有1、岩石可溶,2、水中有酸,3岩石有裂隙,4、水是流动的。三个溶洞最上面形成最早,下面最晚。

点号:302 点位:小店

通过一块无根石分析崩塌跟节理,由于岩溶作用而形成一定凌空面。前期节理与被方解石胶结的后期节理两期形成石凳。是山上崩塌滚下的岩石形成的乱石堆。

(二)、12月28日

老虎山——绣球公园——石头城 老虎山

点号:101 点位:老虎山南坡

此处在上世纪70年代跟80年代发生过两次滑坡,未动部分成围椅状,构成许能是软弱结滑坡滑动,量的张裂

多台阶,可能是不整合面也可构面,当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前兆有出现裂隙,水渗出,大隙,绿化规模大小决定滑坡的

出现。马刀树跟醉汉林是滑坡出现以后的痕迹。土壤形成由石头风化,多在宁镇一带,是黄棕壤。土壤剖面层有:腐殖质层、淋滤层、淀积层、半风化层、未风化层。陡壁上有白色条带,是由于钙质结合不溶,现场也找到了大量的姜结石。

绣球公园

点号:201 点位:小桃园

点性:构造之节理,工程岩体的分级。这里的岩石属于白垩纪,浦口组,主要为粉红色石英砂岩。节理面平直、产状稳定,是典型的张节理。硅质胶结,硅质多来自两边的砂岩,主要含二氧化硅。节理是水的传输通道,整块岩石节理条纹不多,说明质量比较好。

点号:202 点位:明誓石

点性:浦口组的砾石,地质构造,张节理。这里岩石分选性比较

差,大小差异比较悬殊,搬运距离比此没有棱角。而岩石没有粉红色,因出当初的成岩环境是还原环境。岩石凹凸不平,有大规模的张节理,张节石时会绕过砾石。明誓石据说是马皇

较远,因

此可以得的节理面理穿过砾后挥剑劈

开,又传说是雷劈形成,实际是剪节理把岩石分成两半,而开始是剪节理后来是张节理,节理规模不一,性质多变。

点号:203 点位:马娘娘脚印

点性:岩溶作用和节理。张节理往往单独出现,而剪节理往往成组出现,两组共轭产生X状,这里先是剪节理而后是张节理,原因是后期应力场改变。

石头城

点号:301 点位:清凉门

清凉门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主要是由于风化作用,在城墙上留下了许风化、要是成分

多岁月的痕迹。风化作用有物理化学风化、生物作用等,这里主化学风化使岩石等其他矿物化学改变,这其中多是来自水的作用

与气候湿度的影响。生物风化有生物物理的根劈作用,生物化学的分泌物作用。砂岩的抗风化能力比砾岩差,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有些形成凌空面,针对这种现象人们做了许多防护救治工作:1、嵌补支点,

往往会就地取石,2、做一种支护结构来消除凌空面,3、过梁。

点号:

302 点位:鬼脸

点性:地质构造之断层。断层分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正断层明显上盘下降上盘上升,角度一般在

70度之间,逆断层小于45度,多小于30度,

断层近乎直立,断层的判断有很多假象,

观察角度造成,因此看倾角比较准确。鬼45度到而平移往往由脸由差异风化形成。砾岩磨圆好,分选性好,这些由水动力,水环境,搬运距离决定。大部分由砾石灰岩砂岩构成,砾岩属于碎屑岩,城墙脚下的绝大部分来自灰岩。

(三)12月29日

栖霞山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 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

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点号:101 点位:彩虹明镜

点性:岩溶作用和岩溶工程地质性质。明镜湖是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蚀洼地,湖下含铅锌银矿,二叠系下统P1栖霞组,灰岩里有燧石结核。

点号:102 点位:山下石

浅海灰岩:蛋白石、植石(主要有二氧化硅)、硅质结合。化石:生物遗骸有珊瑚、硅壳分双壳、腹足等类。

点号:103 点位:舍利塔

点性:地层岩石、风化及其治理。侏罗纪中下

统象山群石英砂岩和长石英砂岩。象山群界限不细

分,难以比对,石英砂岩和长石英砂岩差别是粒度和胶结物不同,且长石英砂岩抗风化能力差。石窟中有佛像说明这种岩石硬度不是很大。

点号:104 点位:品外泉

点性:断层和地下水。地貌是沟谷

腹地形,断层崖,岩石破碎,有岩

石移走下去形成断崖。构造方面地

层产状凌乱,而地层时代不连续,

分各个阶段。地下水泉眼现状排布

导致断层切割,有矿脉,岩向有变

化。地下水可以分为上层质水、潜水、层压水,由其水位变化不大说

明不是上层质水,潜水,而是来自沉压水,上升泉。

点号:105 点位:纱帽峰

纱帽峰又名玉冠峰。点性:断层和矿物。与品外泉和舍利塔的断层、矿物类似,有长石和石英,硬度分别为6和7,岩石中红色的为正长石,白色的为斜长石。

点号:106 点位:天开岩 点性:矿物岩溶,节理,崩塌,风化作用。此处多为方解石,硬度较低,为3,本是菱面体,后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半自形和他形。栖霞灰岩发生溶解,钙华是一种流蚀。天开岩是张节理,此处下部形成乱石堆,具备崩塌的条件。风化作用让树木的根系一直裸露,产生根劈作用。

点号:107 点位:凤翔峰

凤翔峰,海拔284.7米,为栖霞山之最高峰。此处为泥盆系,武通组。

六、实习感想

经过三天的实习,我们去了南京的多个景点,对南京的地貌和它的历史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样是一个景点,当我们带着不一样的目的,用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去想时,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区别于以往的游山玩水,这次我们在游览中不光看到了美景,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对书本里的许多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可谓受益匪浅,虽然天天起得比较早,又需要长途跋涉,但当我回顾这几天的生活,写下我的所见所感时,我觉得一切都很有意义。阅读详情:

范文九:道路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我们对蔡家关周围和黔灵山周围的地貌进行了认识实习。目的是

将课本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和实践到实际当中、增强我们的户外工作能

力。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为以后进一步的工作学习留下具象的概念,

使知识能更好的服务到实践中。

二、实习过程

老师在蔡家关周围和黔灵山公园挑选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地质

构造,供大家认识和识别。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各地的地貌特点和差异。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对周围环境进行考察,结合周围的地质情况

给出工程建设上的建议。大致内容有观察、识别岩石,认识岩层走向,

认识生物对岩石的作用等。

三、实习路线

工学院——上寨——金关断层——草坝。黔灵山——弘福寺——

黔灵湖——黔春大桥。

四、实习时间

2012年10月20日和26日

五、实习内容

1.蔡家关认识实习:

概览:蔡家关及其周围地区自寒武纪以来,三叠纪地层出露最为

广泛其次为二叠纪地层,出露地层大部分为盐酸盐岩。地下水资源的

构成主要为岩溶水,其次为碎屑岩之裂隙水,孔隙水即为贫乏。地下

水补给和赋存条件良好,地下水甚为丰富,多见岩溶泉出露。各褶皱

构造间复合部位,岩层褶曲强烈,多伴随有大型压性断裂,扭曲断裂。

一路上老师带领我们认识了路边裸露的岩石,并教会我们识别技

巧。

图一

如(图一) 图中为石灰岩。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矿石的矿物组成石灰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伴有白云石、菱镁矿和其他碳酸盐矿物,还混有其

他一些杂质。其中的镁呈白灰石及菱镁矿出现,氧化硅为游离状的石

英,石髓及蛋白石分布在岩石内,氧化铝同氧化硅化合成硅酸铝(粘土、长石、云母)。石灰岩在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建筑、农业及其它特殊工业部门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图二

图二中为页岩页岩是一种沉积岩,页岩的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粘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

从图中可以看到页岩中夹杂着泥岩,称为泥化夹层。泥化夹层发育于二叠、三叠纪形成了以砂岩、泥岩和页岩为主的互层状的沉积物。砂岩性脆、岩性坚硬,属于硬质类岩石,而泥岩和页岩性柔、岩性软弱,属于软弱类岩石 。泥化夹层中多发育膨胀性矿物,这种遇水膨胀的工程地质特

性对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工程中应该尽量避免。

图三

图中为金关断层,该断层在关岭组地层中,从正面看,断层面清晰,从中间可以分为上盘,下盘。断层的上盘为狮子山段的灰绿色泥质白云岩,属于关岭组;下盘为松子坎段的白云岩,属于杨柳井组。从看到的断层可知,在断层面的右面是三叠纪三桥组的灰绿、黄灰色钙质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等。。金关断层岩层不完全,发生错断,含节理。

回去再网上查相关资料后知道关岭组属于三叠纪早期地层。岩性为深灰色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夹黄绿、紫色页岩;改茶组为黄绿、紫红色页岩,灰、肉红色灰岩夹白云岩及鲕粒灰岩、白云质灰岩。产腕足类、双壳类等。常见大量双壳类堆积成介壳层。该组为碳酸盐岩礁(滩)相沉积。下与关岭组杨柳井段或垄头组整合接触;上与三桥组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厚50-97米。

和在现场观察到的相符。

在现场老师还叫我们罗盘测量岩层走向的方法:

先将圆里面的气泡居中,按下按钮,白指针所指为北。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盘底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走向。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的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旋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的真倾角

图中为蔡家关大断层的典型地质。因为岩层中含有大量铁,故土壤表明呈红色。蔡家关大断层属于二叠纪安顺组。主要为白云岩,岩石表明有明显的擦痕和阶部。证明这里曾经有剧烈的地质运动。断层中部为断层破碎带,下部为角砾岩。

角砾岩和砾岩一样,也是一种碎屑岩,由从母岩上破碎下来的,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形成的岩石,砾石的平均直径如果在1-10毫米,为细砾,10-100毫米称为粗砾,大于100毫米为巨砾。其胶结物中常含有矿物,角砾岩也可以做为建筑材料。角砾岩比较粗糙,可以见到明显的砾石,如果胶结成岩石的砾石超过50%是圆形的为砾岩,超过50%为具有棱角的,则称为角砾岩。

2.黔灵山公园认识实习

根劈作用是在风化作用中,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壁产生挤压,使岩石裂隙扩大,从而引起岩石破坏,这种作用称根劈作用 。

图中可以看到,由于岩石上层的树木生长,灌木的根系深入岩层中,岩层的裂隙十分明显。一些岩石被生物的根挤压,从而从岩层中剥落下来,造成落石等事故,所以在岩层下方施工时务必小心。

图中为侏罗纪泥岩,泥岩属于软岩的一种。软岩是指强度低、孔隙度大、胶结性差受构造面切割及风化影响显著或大量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松散软弱层。软岩是非均质、非连续的岩体、强度低,并有不同程度的遇水泥化膨胀性。有的裂隙发育,容易产生扩容的岩体统称为软岩。

软岩有以下特征

(1)可塑性 围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难以恢复到原始状态。

(2)膨胀性 软岩受外力或遇水、风化体积增大。

(3)崩解性 软岩受力、遇水、风化产生崩裂脱离原岩体的现象叫崩 解性。

(4)流变性 软岩受力变形与时间有关的唯位移特征。包括蠕变、流动滑移、弹性失效等现象。(6)不稳定性 软岩 受外力、震动、卸载、

吸水、风化使原岩失稳,给支护带来困难。

最后我们来到黔春大桥。黔春大桥是北京西路上的一座公路桥。走向为东西方向。

五、实习总结

此次两天的实习,我们走访了蔡家关和黔灵山的很多地方。在这两天,我们见证到了许多地质地貌景观。两天的实习,我们到过险峻的山坡,走过丝带般飘逸的河畔,涉足过那汩汩作响的清泉,其间,无不让人感到喜悦无比。短短的实习期间,我们懂得和深切的掌握到了许多地学知识,也知道怎么去分析某些地质地貌情况,真正的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其地形构造及地质地貌的同时,我们懂得该如何合理利用各种地形情况,去进行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等活动。总之,从这次实习中,它不仅为我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让我受益一生。阅读详情:

范文十: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港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姓 名: 范 港

学 号: 11234005

班 级: 土木1112

指导教师: 陈 祥

单 位: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时 间: 2012年4月22日

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3

第二部分 专论

(1)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4

(2)野溪斜河涧地质路线……………9

第三部分 结论及建议……………………13

第四部分 结束语…………………………14

第一部分、前言

工程地质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基础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由此看来,这门课关系到我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和我们的工作。所以,工程地质的实习也是我们理论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正因为如此,土建学院的老师们组织了本次工程地质的实习。其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进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地观测,同时结合自己在课上的所学,分析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及产状等,具体分析可能的工程地质问题,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再结合老师们的讲解,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通过这几次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向斜、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不同地质时期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们这次的地质实习共用了3月31日、5月5日两天。我们的实习路线为: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野溪——斜河涧地质路线;南口——青龙桥地质路线。这几处实习观测点非常具有代表性,通过老师们现场的提问和讲解,我们的分析地质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也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次实习的不同观测点有着不同的地质特点,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地质罗盘仪);

(2)地层岩性判别;

(3)地质构造的判别;

(4)节理的测量、统计及节理玫瑰花图的绘制;

(5)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河谷断面图);

(6)地基、边坡、围岩稳定性分析;

(7)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方法等。

本次实习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进展的非常顺利,老师们进行了详细地实地讲解,同学们也积极配合。对于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体会深刻,,提高了我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专论

★实习路线1: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 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代表的地质历史时限长达10亿年(距今18-8亿年)。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顶底界限清楚、变质极浅。和古生物化石丰富闻名于世,并被确定为中国中上元古界的标准剖面。

位置:天津蓟县

优点:地质构造、地层、地层分界面

出露地层:中上元古界地层

构造:断层

??实习内容:

1号观测点:串岭沟村

串岭沟组绝大部分岩石为粉砂质页岩。在这个观测点,老师首先带我们看了人工堆砌的石墙。此处没有岩浆岩,有较多太古代石榴石角闪片麻岩及浅色变粒岩,观测发现,有些岩石呈片状构造,并有特殊的变质矿物角闪石,浅色矿物与暗色矿物成条带状相间排列。因此判断为片麻岩。在片麻岩广泛发育地区,片麻理和条带构造常伴生或交替发育,构成片麻岩区具有特色的面理类型。另外,有些岩石多为石英与岩屑,磨圆度较好,岩屑未经磨圆而带棱角,胶结物为钙质,颜色浅,因此,判断为砾岩。

2号观测点:九龙山村

此处为元古代与太古代分界面,角度不整合,下为太古代八道河群王厂组(Arw),上为元古代长城系常州沟组(Chc),厚度859m,主要以灰白色石英岩状砂岩为主。此界面最底部的长城系常州沟组地质年龄约为18亿年,而下部太古宙变质岩的年龄约为25亿年。其间明显角度不整合,并见古风化壳。缺失约7亿年地质记录。说明该地区曾经接受沉积,然后上升,被风化后,又下降,继续沉积,然后又上升,形成这样缺失7亿年得分界面。

由于该处出现斜层理,故对斜层理进行简单说明:它是由一系列斜交于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斜层系可以彼此重叠、交错、切割的方式组合。观察塔时可以根据其特点,也即细层理大致规则地与层间的分隔面(主层理)呈斜交的关系,上部与主层理截交,下部与主层理相切此外,。可以利用斜层理的倾向了解沉积物的来源方向。这种层理是由沉积介质(水流及风)的流动造成的。当介质具有一定流速时,底床上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砂波,这种砂波顺流移动的结果,在陡坡加积作用一侧形成了由一系列纹层组成的斜层系。

3号观测点:青山岭村南公路旁

此处是与第二观测点元古界和太

古界分界面上部同属长城系常州沟组和串

岭沟组,厚度约800多米,岩性主要为暗

色页岩、粉砂质(云)页岩为主。岩层清晰。

我们看到此处岩石十分破碎,岩石呈现出

层状,也即薄层页岩。薄层页岩是一种沉

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

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

我们可以看到,岩石呈现出深黄色或棕色,很多层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条件下或呈现出褶皱或倾斜这一点在照片中反应得十分明显。

接着,我们还看到了中华裂梭藻化石,在我们

观察的那些页岩中有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并以

中华裂梭藻为代表,这是生物进化史上最早的真

核生物。对于研究生物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地质

年龄约为17.5亿年。

4号观测点:桑树庵村马营公路南侧大红峪沟口东

长城系串岭沟组(Chch)团山子组(Cht),厚度326m,上部为块状含砂质白云岩、白云质砂岩;下部黑色、灰色白云岩与含砂泥质白云岩及灰色叶片状白云岩组成韵律层。

现象:阶地、岩层层面、泥裂、产状、叠层石;

到达第四观测点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看到从上到下

的各种岩石堆积,他们的颜色变化十分明显,正如我们课本

上说过的,沉积物的颜色变化就是判断沉积层序的好方法之

一,在老师讲解下,我们认识了此处的岩层次序,分别为块

状含砂质白云岩、白云质砂岩;下部黑色、灰色白云岩与含

砂泥质白云岩及灰色叶片状白云岩。

格鲁纳叠层石:为一种层柱状叠层石,其柱体部分多

由硅泥质组成,常彼此间密集共生。柱体横断面为圆

形或椭圆形。基本层呈薄而平缓的穹形,向上有不同

程度的凸起变化。地质年龄约为16.8亿年。

我们在该观测点也观察到了泥裂现象。当未固结的沉积物露出水面时,会受到暴晒而干涸,并发生收缩和裂开。这时所形成的裂缝称为泥裂。泥裂的裂片为多角形。裂缝上宽下窄。大致与层面垂直,其中常充填有上覆沉积物的成分。泥裂多见于湖或海洋的滨岸地带或者海漫滩沉积环境中。

断层:右边主要由白云岩构成,白云岩抗风化能力强,所以岩石风化较小。左侧抗风化能力差。此处画了断层的素描。

产状:走向:N:298° S:118° 倾向:N213°

倾角:46°

5号观测点:大红峪沟前行300m处

长城系团山子组(Cht)与大红峪组(Chd),厚度575m,主要

为砂岩、砂质白云岩及白云岩,夹火山喷发岩。

现象:层间断层

大红峪组:断层岩石颜色较深,主要为白云岩夹火山

喷发岩。

团山子组:岩层较薄,岩层颜色成深灰或暗红色,为沉积岩并有少些岩浆岩侵入。

层间断层的形成:首先层间通常要有软弱的岩层充当润滑剂。其次,层间断层上下的岩层相对要坚硬一点,否则没等层间滑动开始,上下的岩层已破裂或揉皱,那就没法子断了。有了以上条件,层间断层上下的岩层受到不同方向的的力,超过极限值就能产生层间滑动。例如,所有的弹性褶皱地层,必定要有层间滑动才行,滑动的方向是核部的岩层被挤出来。如果没有这个滑动,那会象你捏一个馒头一样无法使它褶皱。地表的顺层坡上,常常因重力发生滑坡,这也是一种层间滑动。当然这种滑动可以非常大,六公里数十公里甚至更大,成为区域性的重力滑动构造带,这就是层间断层的由来。

火山角砾岩:岩浆喷出时夹杂一些碎石,形成火山角砾岩,与此类似的还有杏仁构造,多孔。或孔中有其他类别岩石块砾。气孔构造的火成岩则含有很多气孔,质量较轻。所谓气孔构造即在地表冷凝固结的喷出岩具有明显不同于侵入岩的构造特征。岩浆在压力减小和温度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其中挥发性成分不断散失,再加上熔岩迅速盗运而凝固,因而在岩石中保留许多圆形、椭圆形或长管形等孔洞,称气孔构造。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火山岩的一种构造。当熔岩喷出时,由于压力降低,气体从熔岩中逸出而形成各种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气孔,个别呈管状气孔。以浮岩和火山渣的气孔构造最为发育。在玄武岩中经常见到。某些次火山岩、超浅成侵入岩也偶见气孔构造。

波痕:眼层面上如水波形状,常年受浅水侵蚀,在层面上形成波痕,风,水流,波浪,交互作用与沉积物表面而形成。

波 痕

高于庄组:属中远古代长城系。顶部主要为灰色,黑色白云岩。下部含叠层石丰富,中部普遍含锰较高。上部含各种形状的结核。顶部多含钙质和沥青质。

★实习路线2:野溪-斜河涧地质路线

??地质概况

位置:野溪——斜河涧属于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位于门头沟区东北部,东距北京市中心仅30公里。永定河、109国道穿镇而过,斜河涧位于永定河边的山上,丰沙铁路线正好从村子与永定河之间横穿而过。野溪桥头有大台线、丰沙线。

优点:地层出露比较完整

出露地层: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厚层灰岩

构造:箱形褶曲,柔性褶曲

观测点一:斜河涧,观察永定河中游河谷两岸的地貌特征

斜河涧村口度假村旁,观察永定河中游河谷两岸

的地貌特征(山峰、山谷),永定河曲流、河漫滩、阶

地等河谷地貌。

观察河岸山体褶皱特征,永定河河

谷长在110米到150之间,河谷阶地发育良好,形成

了明显的二级河流阶地。该地区河谷阶地为侵蚀阶地,

且为单侧蚀阶地。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侧侵蚀,导致环

流再加之地壳运动而形成。

在河流的侵蚀作用下,在永定河两边形成不同的

河岸特征,有凹岸和凸岸相间而成,在河流的侵蚀作

用下,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大形成的是凸岸,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大形成的是凹岸,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永定河的河谷特征也完全暴露出来,在位于妙峰山山地有丁坝形成。在河岸北侧,是妙峰山的山体,在河对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妙峰山的褶皱构造。自西向东,褶皱的形态越来越大,表现出的形态也逐渐模糊。在山体最西侧,是一个倾斜的向斜构造,紧接着的是一个背斜、直立褶皱,下一个又是向斜、倾斜褶皱(三个向斜,两个背斜),这样一直延续到山体东侧。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妙峰山上有一条大的断层,越靠近断层,褶皱越紧密。在最北西侧山体的一部分由于受到分化作用而缺失。

2号观测点:顺河流流向,观察其右岸的箱形褶皱特征

河流右岸就是妙峰山,该山由三个向斜两个背斜组成。其中,靠近西南方向的向斜中的岩层特别陡。说明地质构造过程中,在西南方向上有一个大的断层,所以此褶皱在形成过程中被挤压,故其岩层明显比其它的要陡。向上看,中间的背斜的顶部岩层已被风化剥蚀掉。在其右岸可以明显地看到箱形褶皱的构造和箱形核部的一侧。

3号观测点:观察隧道围岩特征(大台线2号隧道)

接着我们来到了大台线2号隧道,重点观察隧道的

围岩特征。老师讲到,我们尤其要注意两端隧道口的

形状不同。其中一侧(右图)隧道口是马蹄形,隧道

口设计为马蹄形,这样上部受力面积增大,下部由于

马蹄形的存在,变宽从而也增大了受力面积,该洞口

属于无衬砌的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较好。因为此处

的岩石是沉积型的石灰岩,岩石本身硬度较大,且岩体的节理不多岩体的完整性较好,加之此隧道空口地处向斜构造的边缘地下水较少,故地下水引起的围岩稳定性问题不突出。所以该隧道洞口的围岩稳定性较好,不需要做衬砌。老师说这条线路不是十分繁忙,因而隧道内部没有做衬砌之类的保护措施,只留下了最初开挖的样子。

4号观测点:观测2号隧道两个出口设计的差异。

顺河下游方向的隧道出口完全没有衬彻维护,这与

两侧出口围岩的性质差异有关。其中,一侧出口的岩体

较完整,抗风化能力强,因此没有进行任何工程支护;

而另一侧出口岩体风化较严重,植被覆盖较高,能够截

留较多的地表径流,进而促进水对可溶岩的溶蚀能力,

可观察到小型的岩溶洞穴,并填充了水流冲刷物质,这

些特征使得该出口围岩相对破碎,完整性较差,岩体强

度减弱,所以进行了支护。

5号观测点:观察向斜构造及溶洞。

沿铁路线逆河而上,约300m沟壑处可观察到一处宽缓的

向斜核部,核部近于水平,核部岩层层理明显,在完整岩层

的底部有干溶洞出露。

6号观测点:观察断层构造

在物质分异面左右两侧的薄岩层(如图)原来是

一体的,只是因为断层被破坏了。所谓断层岩体受力

作用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

构造。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

动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

断层。当断层面倾角小于或等于45°,上盘相对下盘

作向上运动时,叫冲断层,而若断层面倾角大于45°,则称逆断层。两盘相对

运动方向界于走向滑动断层和倾向滑动断层之间的,叫斜向滑动断层。

7号观测点:观察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沿途地段有宽约50m的岩墙出露,观察岩浆岩与

沉积岩的接触关系,观察岩浆岩原生节理与沉积岩构

造节理的不同。通过观察,发现现场岩浆岩与沉积岩

的接触关系为沉积接触,侵入岩先形成,之后地壳上

升受风化剥蚀,然后地壳又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8号观测点:观察沿线4段路肩墙

沿途陆续构筑了约4段人工路肩墙,这

是因为该路段山底部紧邻永定河岸,为了防

治永定河侧蚀对山体的侵蚀,进而影响到铁

路路基的稳定性,因此对山体进行了防护。

9号观测点:观测永定河畔人工丁坝

观测永定河畔人工丁坝。该段永定河曲流发育,凹岸侵蚀严重,河岸后退。为了防治河流侧方侵蚀,保护路基稳固,在遭受侧蚀的地段已修筑路肩墙。另外利用丰沙二线的弃渣,堆成丁坝,改变水流主线方向,将侧蚀水流引开,从而保护凹岸路基。

10号观测点:在丁坝附近观测永定河河流的堆积特征,凸岸发育了宽缓的河漫滩及阶地。

11号观测点:在斜河涧丰沙二线2号隧道进口处,有一宽度达20余米的破碎带,带内节理非常发育,风化严重,岩石极为破碎,仔细观察还可见到糜棱岩和断层擦痕。隧道体外侧岩体可见出露的千枚岩,风化颜色为蜡黄色,结构定向性明显、破碎,与灰白色、厚层灰岩的外观截然不同。由于岩体破碎,加之风吹雨淋及火车的震动,使得边坡不稳定,每到雨季经常发生溜坍和掉石,危及行车安全,因此进行了多次挡墙防护。

12号观测点:1号隧道的整个洞身全部衬砌支

护,衬砌壁上留有水流状的白色方解石沉积物,

洞口两侧铺设有排水渠。这种隧道防护设计是由

于隧道通过九龙山向斜核部所致,向斜核部一般

都是汇水区,且核部应力集中,岩体裂隙也较发

育,围岩稳定性较差;沉积岩层层间节理发育,

促使地表水下渗,汇集于核部区域,影响了核部

的岩体工程性质。一般隧道轴线多避开向斜核部,以免引起较严重的漏水现象,1号隧道的纵向正好位于向斜核部,所以投入的工程措施要比前面隧道完备。

第三部分、总结与建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说工程地质的实习是我人生中的第 一次实习。总的来说,这次两个周末的实习我收获颇丰。

通过短短的这次实习,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因为书本给人的感觉是很抽象的,只有真正到现场看了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对专业有关的概念做到深刻的理解与感知。通过这次实习,掌握了如何使用罗盘测岩层产状,认识了一些地质类型,比如褶皱、断层、滑坡等,而一些书本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现场讲解也得到了充分理解。懂得了施工方面对于选择地质结构有着严格的要求,是要把使用年限、资金、地质结构等各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的,而且在设计的时候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最终有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融会贯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在课本上一些难以理解的东西,通过实习过程中老师结合实物的讲解,很容易就能理解。在以前我可以说看一座山就是一堆石头而已,但是通过实习后原来有很多东西在里面,在开挖隧道,和房屋建筑时,地形的选择是有规可循的,并不是随便选择的。任何东西都得遵循一定的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考察地形很可能去一些非常很古怪的地方去。但是从老师口中说处的各处地形的特点,及各岩层性质年代等感觉自己又什么也不懂似的,总而言之本次地质实习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于地质构造、地质现象等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受益匪浅。

实习之前,建议老师对于本次的实习内容有一个纲要性的介绍,或是提前发纲要性的资料,这样在实习的过程中能更好的与老师配合,不至于不知道活动安排的具体细节,感觉就是在走路。并且需要提前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罗盘仪的使用等,以及重点观测地点有个提前的声明,这样的话,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就可以主次分明,做一些测量的时候也能直接上手,不需要再临场接受培训了。

第四分、结束语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知识面很广的学科,而且有些偏文,这对于高中学理科,大学读工科的我们来说,真的是一门很头疼的课程。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那些很学术的名词经过看到实际的地质现象后背起来也不那么难了。三大岩石、褶皱、断层、围岩等等就是我们身边很常见的地质现象,但我们却从没好好观察过,也没有研究过它们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这次的实习给我们一个最直观的视角。经过老师耐心的讲解,我们学到了许多单调的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实习,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此次实习使我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大的兴趣。拉练式的步行锻练了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获益甚多。

实习之余,更多的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地质公园和永定河附近的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关怀,亲近了自然,让我们从喧嚣的城市中得到了心灵的释放。从学习中释放压力,调整过后,必然能更深入的进入学习。将地质从理论到实际结合起来,更好的运用到实习工程中。

总之,这种学习实践从各种方面来说都是有意义的,非常感谢咱们土建学院的安排,更感谢领队老师的谆谆教导!希望这样的实习以后会更多,谢谢老师!阅读详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