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实习报告 > 正文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与氯胺酮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七氟醚说明书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诱导及排泄快,是理想的小儿麻醉药物之一,而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其镇痛效能强、作用时间短暂、且不增加口腔分泌物。采用七氟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的麻醉方法应用于小儿疝气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择期行疝气手术的患儿6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3岁,体重9.8~12kg,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组,K组)与试验组(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30例。
  麻醉方法:所有患儿均术前留置好静脉通路,静脉给予氢溴酸东莨菪碱0.01mg/kg。林格液10~15ml/kg静脉滴注;入室后鼻导管吸氧(2L/分),静注咪唑安定0.1mg/kg。待生命体征稳定5分钟后K组(对照组)于切皮前2分钟静脉注入氯胺酮2mg/kg后用微量输液泵泵入氯胺酮0.05mg/(kg?分)+异丙酚4mg/(kg?小时)至术毕;R组用面罩紧闭法吸入8%的七氟醚,氧流量3L/分约2分钟进入无意识状态,于切皮前2分钟静脉注入瑞芬太尼0.5μg/kg后用微量输液泵泵入瑞芬太尼0.5μg/(kg?分)+3%七氟醚,手术进行至腹外斜肌腱膜缝合完毕时,停止吸入七氟醚,瑞芬太尼泵至术毕。
  观察指标: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切皮前2分钟(T1)、切皮时(T2)、切皮后5分钟(T3)、切皮后30分钟(T4)、术毕时(T5)患儿的SBP、DBP、HR、RR、SpO2,并记录患儿术毕至刺激哭闹的时间(苏醒时间,t),术中观察到口腔中有分泌物时随时吸痰,并于术毕吸干净口腔内分泌物,记录分泌物的总量(痰量,V)。观察术中及术毕有无喉痉挛、烦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痰量及苏醒时间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组患儿的SBP、DBP、HR、RR的比较用两因素多水平方差分析。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取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两组患儿基本情况和手术情况的比较: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皆在45分钟内。
  两组患儿的SBP、DBP、HR存在差异,两组的时相变化趋势也不同,而R组的时相变化趋势较平稳(P<0.05),两组患儿的RR没有组间差别(P>0.05)。两组SpO2在各个时间点皆在96%~100%,都在正常范围。两组患儿的SBP、DBP、HR、RR的比较,见表1。
  R组的痰量较K组少(*P<0.01),R组的苏醒时间较K组短(*P<0.01)。两组患儿痰量(V)、苏醒时间(t)比较,见表2。
  讨论
  小儿疝气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手术时间短,但小儿欠合作,需要采用全身麻醉。氯胺酮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广泛。氯胺酮为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系非麻醉性镇痛药类的麻醉药,它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其术中有肌张力增高、肢体无目的活动、增加唾液腺和气管腺体的分泌;且术后残余还有精神异常兴奋现象,产生幻觉及噩梦等不良反应[1],因其苏醒时间长,成为不安全因素。因此,用氯胺酮维持小儿疝气手术的麻醉并非理想的麻醉方法。本文使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瑞芬太尼为新一代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是一种由酯酶代谢的强效激动剂,在体内经血浆和组织酯酶分解,作用时间短,其消除半衰期3~10分钟,不论静脉输注时间多长,其半衰期始终在4分钟以内,而且其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的清除率较快[2]。持续注射或重复用药均不产生蓄积现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性镇痛药[3],但其镇静效果差。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诱导及排泄快[4],对呼吸抑制及心血管系统影响小[5];使患儿进入麻醉迅速、平稳、苏醒更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静药。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疝气手术较氯胺酮术中循环稳定,分泌物少,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09.
  

标签:芬太尼 氯胺酮 疝气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