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手抄报 > 正文

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谈片|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平果县教师进修学校 广西平果 531400)      语感是经过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逐步养成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能力强的人能整体感悟文本的内容,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因此,应通过文本的语言范例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使其逐步形成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提高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充分诵读,触发语感?
  
  培养语感, 必须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诵读则是学生接触和感受文本语言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感训练的重要方式。诵读需“眼到、口到、心到”,而“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即理解得深,才能读好,没有意会,则无言传,而要做到“心到”,则必须潜心会文,揣摩词句,如此方能体会出情味,产生语感,才能激起学生鲜明的“内心视象”,引起学生内心感受与情感共鸣;诵读往往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注重诵读中意会、涵泳、体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读熟读,使学生与隐藏于文字背后的很多信息沟通起来,将客观的言语对象内化为主观的语感图式,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如《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 语言优美, 富于诗意。作者贴切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 语言清新、优美, 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 感受语言的具体形象, 体会秋天的美好。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仔细品读,让他们充分体悟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 力争做到口中有秋语, 眼中有秋景, 心中有秋意通过朗读,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 以及音韵美和节奏感。可以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展开想象读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或默读相关的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便能较为容易地认识到文字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课文中“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这段话,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这段话中连用了两个“轻轻地”,既突出了秋雨的温柔,又使句子读起来节奏舒缓优美,显出诗般的韵味,和全文优美的语言风格和谐统一。通过反复的诵读和感悟,不仅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了这段话的意思、蕴含的寓意和特殊的表达效果。?
  
  二、比较揣摩,增强语感?
  
  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往往都是通过一些词句或明叙或暗含,只有引导学生在这些关键词句进行品析、揣摩、感悟,才能使学生领略语言中语言文字内涵的丰富、语意的准确、运用的精妙,增强语感的精确性和敏锐性。指导学生品词析句最常用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换词比较?
  即把原句中的词换用另外一些意思相近的词,再与原句中的词比较, 体会原词传神之处。如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鸟的天堂》),把这段话中的“颤动” 分别换为“抖动、涌动”,与原句作比较,推敲品味,就会发现原句中的“颤动”表达独具匠心:改为“涌动”, 显得幅度度太大了,换成 “抖动”,又缺乏美感;都不能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准确地刻画出来;“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景物,意境深幽,妙不可言。换词比较法,通过换上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 换句比较?
  阅读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对原文的句子进行改换,在比较中体会其不同表达效果,如教学《桂林山水》, 比较如下两句:?
  (1)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2) “漓江的水真静啊!”?
  句(2)比较概括。(1)句是课文中的句子, 采用先赞赏再描述的方式来突出水的特点,写得鲜明可感,因为它能让读者都真切感受到:漓江的水,静到了极致,流动的江水近在咫尺,你却感觉不到它的流动,天地澄明,令人物我两忘。通过比较,学生不仅领悟到原句的精妙之处, 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无限热爱和倾心的赞美之情,也锻炼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结合语境,把握语感?
  
  王尚文先生指出:“一定的言语对象总是存活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语感把握言语对象总是联系他所处的语境,如果将它从中孤立出采,就有可能不知所云或发生误解。因此,语感也是语境之感。‘境感’是语感的固有素质”,不同语境下,抑或只言片语皆意蕴悠远,富有深意。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指代也往往不同;具体的语句只有进入具体的语境中才能与其周围的语句或全文发生具体的联系,词义的发散性和句子的歧义性均受制于语境的筛选;品味词语、揣摩言语中隐含义和弦外之音均需立足于具体的语境;体会语感时,只有把握表达者创设的语境及其所处的语境,才能准确认知其本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来揣摩,学生才能真正领会作者用词的贴切,炼句的精妙。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想四周为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其表层意思很好理解,但要真正读懂这一句话,把握其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及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要联系全文语境才能充分理解含义,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借题笑骂当时的世道昏暗无光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及作者运用反问句能更强烈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恨之情。?
  
  四、结合体验,引发语感?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敏锐的语感往往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凭借语言文字, 结合自己生活经验, 展开联想和想象, 以求对语言意蕴的感受更鲜明、更形象的过程,在文字与意象的转换中, 敏化语感的过程。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相似的经验,铺垫中介性材料, 寻求文本和学生生活世界的间接沟通渠道,实现与课文有关语言所描写的情境相似匹配,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入境动情,体味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情感深悟文章旨趣;如学习韩愈《早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时,可以适度点拨诱导 :“在你们的生活中有类似的情景吗?”学生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说出:远远望去,集市上人山人海,没有一点儿空隙;可是走近时,人与人之间的空隙还有很多;插秧后发现田里的秧苗稀疏、零星,远离秧田回眸时,秧田里一片绿色……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及其感受,并使之迁移到新学而难懂的诗句中,于是对句中描写的意境就有了具体、真切的感受。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

标签:语感 培养 教学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