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暑假作文 > 正文

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研究】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从产业组织学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市场进入壁垒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市场结构 集中比率 进入壁垒
  
  一、前言
  关于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何种银行业市场结构是最优的,现存的银行业产业组织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何种银行业产业组织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等重要问题尚无一致结论。本文尝试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运用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研究,以期能在服务业产业组织学上有所突破。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的SCP框架是传统的产业组织结构分析的经典范式,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部分组成,该框架假定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
  二、银行业市场集中程度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不断变化,经历了从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完全垄断到四大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再到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和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兴起,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不断演变,竞争程度已大大提高,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度垄断并不能被轻易扭转,中国银行业仍呈现相对稳定的寡头垄断态势。
  (一)集中比率
  集中比率是指产业产出规模最大的前 家企业的合计产出占整个产业总产出的比重。用公式可表示为: 。 CRn为产出最大的前 家企业的产出集中比率, N为产业内全部企业数量, Xi为产出规模排在第i位企业的产出。2003年―2010年中国四家国有银行的资产、存款、贷款CR4均高于80%,说明国有银行在规模方面仍有绝对优势。
  (二)HHI指数
  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指数)是产业内每一家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计算公式为: 。 X表示产业的总产出,通常以销售收入或销售量表示。Xi表示产业内第i家企业的产出,i=1,2,3……N ,与集中比率不同的是,所有企业可任意排列。Si为产业内第i家企业的市场份额。HHI值越接近于10000,集中程度越高;越接近于0,集中程度越低。
  银行业的市场集中比率测定方法,在数据获得和计算方面简单易行,但它没有说明几家大银行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在其内部是如何分布的,另外也没有表明其余的份额分布在多少家银行中,它们各自占的份额有多大。HHI指数则较好地克服了集中比率的不足。美国司法部颁布的1992年企业合并指南规定,HHI指数小于1000的为不集中产业,HHI指数在1000和1800之间的为中度集中产业,HHI指数大于1800的则为高集中产业。根据2003年―2010年我国银行业的HHI指数分析,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已经从寡头垄断、高度集中转变为垄断竞争、适度集中;但集中度仍然偏高,仅略低于临界值。
  三、银行业市场进入壁垒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进入壁垒下了定义。George•Stigler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将进入壁垒定义为打算进入某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生产成本。J.S•Bain的定义还考虑到了其他影响新企业进入的因素,认为进入壁垒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现存厂商所享有的有利条件。
  具体到银行业,银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性进入壁垒,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等;二是政策性进入壁垒,主要是指法律或政府规制。
  (一)经济性壁垒
  1.规模经济
  银行业规模经济的概念由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引伸而来,是指随着银行业的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金融产品的扩大和增多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反映了银行业经营规模与成本收益的变动关系。在我国银行业中,规模经济的确存在,但效益最好的银行并不是规模最大的银行,存在着国有银行规模不经济、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现象。
  2.产品差异
  由不同厂商生产的同一类产品,由于质量、性能、外形、品牌和销售服务等许多方面的不同,造成相互之间缺乏替代性。新企业要进入产品差异大的行业,不仅需要购买专利,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推出新产品,还需要花费巨额宣传费用以提高知名度。产品差异越大,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品的偏好越强,新企业需要比老企业付出的成本越大,产品差异壁垒也就越高。过去,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四大国有银行地位及规模的偏好上。这是因为银行业提供的服务比较特殊,顾客对新银行容易产生不信任感,更偏好资本雄厚的大银行;再加上作为银行最主要客户的国有企业又与四大国有银行有着天生的密切联系,从而导致新银行进入困难。
  3.绝对成本优势
  由于四大国有银行效率低、冗员多、机构庞大、成本支出大,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的单位成本曲线并非位于外资银行单位成本曲线下方,不仅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相反还处于劣势。不仅如此,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手段以及显著的学习效应,更具有成本优势。
  4.必要资本量
  必要资本量是指新企业进入产业所必须投人的资本。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质,其在必要资本量的进入壁垒方面表现得非常显著。首先,银行业务的扩充、网点与设施的建设等需要大量的资本金。其次,银行业务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雄厚的资本量有利于银行规避金融风险、提高信用。再次,金融监管当局为了金融体系稳定的需要,一般会要求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必须保持一个必要的资本金数量。因此,虽然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比率并不高,但银行业必要资本量的绝对额会明显高于其他一般性行业。
  (二)政策性壁垒
  银行金融业作为高风险行业,任何国家对其管制都要严格于其他一般的竞争性行业。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政策性壁垒在银行业壁垒中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在这个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要严格的多。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随着金融深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银行不断涌现,但这不足以说明我国银行业已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机制。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是一种高度控制。
  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相当高,按照这样的准入标准,一些新建的商业银行很难进入银行业市场。事实上,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和发展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一个命题,正是由于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条件严格和准入成本较高,新的银行业竞争主体进入困难,严重阻碍了银行业竞争机制的形成。
  四、结论与启示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的基本结论与启示如下: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渐由寡头垄断、高度集中转变为垄断竞争、适度集中,但集中程度仍然在临界值附近,位于垄断竞争的初始阶段。银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是客观存在的。银行业市场进入壁垒主要包括经济性进入壁垒和政策性进入壁垒。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政策性进入壁垒对于银行业的影响较大。为此,我们应该正视市场进入壁垒的存在及其影响,承认政策性壁垒对于银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对银行业市场进行正确调节和控制。
  参考文献:
  [1]郑适.中国产业发展监测与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00-201
  [2]于良春, 王冠.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7,07
  [3]高玉泽.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J].产业经济研究,2003,01
  [4]陈颖.对银行业市场进入壁垒的分析与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03
  (责任编辑:刘旭华)

标签:中国银行业 结构 研究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