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课稿 > 正文

小学美术说课稿ppt

时间:2017-05-3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小学美术说课稿

关于美术课说课的问题

一、什么是说课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关于美术课说课的问题为了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增添了一个新的课题——说课。什么是说课?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上课前向领导或者同行们阐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关于美术课说课的问题具体地说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和对教材的处理,包括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采用,学法上的指导等方面的观点。说课是教师互相交流,共同切磋教学的一种好形式。它有利于推动美术教材教法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二、说课说什么

说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说教材。

(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小学美术说课稿ppt)说教材主要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材的编排体系上说对教材的理解。主要从以下三点去说: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确定教学目标 的依据以及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由是什么。 (2)说本节课教材在本课书或全册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教材的联系。 (3)怎样处理教材。处理教材要看下面两种情况进行处理:①教材内容的观点包括教材的例子与形势发展比较带有滞后性怎样进行处理。②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对教材内容在教学程序上怎样进行调整。说教材,实质上是分析教材,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师说课的重点内容。

(二)说教法。 说教法就是说这一节课将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说明采用这些方法的理由和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在一堂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一种是最主要、最基本的。说教法时,首先说出这一节课选择哪一种方法为 基本教法,理由是什么。其次说出在哪些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上 将采用哪些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说学法是说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即学法指导。如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观察、写生、技法训练等方法。在一堂课中,不可能把所有的学习规律全都教给学生掌握,说课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说出其中一至两种指导学 生学习的方法。

(四)说教学手段。

说教学手段就是说这一节课在教学过程 中将采用哪些教学手段。例如教哪些内容需要挂图或实物展示、 哪些内容用投影、挂范画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 的需要,要恰当地有机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不是使用得越多就越好。说教学手段要根据学校教学设备条件的实际。

(五)说训练。

说练习就是说这一节课设计了哪些东西在课堂和课外让学生进行写生或临摹练习。重点说能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说训练时要简明扼要,切不可把零碎的东西都一一 作介绍,应择其要者而述之。

(六)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说教学过程,就是说这一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说课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说明应如何导入新课,传授新知识,如何进行能力培养和进行德育渗透等有关内容。最后说一说板书设计。说教学过程是说课最重要的内容,它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因此,说课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去研究,说好教学过程。

《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导入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

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现,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变革。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 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画家以饱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现出来。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满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色彩心理》说课稿 人美版第3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一、说教材《色彩心理》说课稿

1、教材分析: 《色彩心理》是选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三章《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部分内容。《色彩心理》说课稿这一章包括形体、明暗、色彩、空间和肌理共五部分,我从中选取色彩这一节加以扩展,成为本节课的内容。《色彩心理》说课稿本课从首先回顾色彩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联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

2、教学目标 :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为: (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A.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B.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4)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2)常见色的色彩联想

教学难点 :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 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

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 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互 动

师 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每参予一个游戏,都会思考完成游戏的办法,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游戏中体验,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对讨论结果探究验证,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教师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入手,引出学习任务,然后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说过程:

四、说注意事项 1、因为课件的导入 环节中插入了音乐,在导入 部分欣赏图片时,应注意及时把音乐关上,以免授课的其它环节受到影响。

2、在“游戏一”中,要强调学生看到屏幕上的色彩,说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时从两个方面来想:一是实际物体;二是联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红色,实际的物体可以想到红旗、血、太阳等,而联想到的心理有热情、危险、食欲等。

3、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色彩心理的灵活运用,如自己的服装、校园的环境、教室的布置等。

4、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上游戏式的教学法,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应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

-

五、小结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游戏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以上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色彩心理”这一节课的有关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在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小学三年级美术《跳舞的点和线》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的内容,是一节用中国画的形式进行点、线的造型表现课,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第四册教材中有一课《水墨游戏》的内容,让学生对中国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等知识有了一定接触。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而在本节课后安排了《我爱大熊猫》一课学习形体的笔墨造型。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是十分感兴趣的,但对繁杂的笔墨技法较为畏惧。所以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是关键。《跳舞的点和线》说课,就是抓住学生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新发现”,在不自觉中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的目标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重了解中国画的简单知识,欣赏及尝试点、线的各种造型练习。第二课时则用点、线完成有节奏的造型练习。在这里我将以第一课时作为我的说课内容。

二、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要素、基本常识。增强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

操作领域:对点、线的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表现,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

情感领域:通过中国画形式的点、线欣赏研究与游戏式练习,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在生宣纸上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充分感受水墨、色彩浓淡干湿变化的趣味性。

四、教学难点。 难点:用水的多少与用力轻重缓急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启发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点、线、面构成探索。五、教法、学法分析 在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利用其在绘画过程中已出现的自发性点、线、面倾向,因势利导,运用多次的观察、比较、总结、创作环节,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从而使学生能更为大胆自由的进行表现。

学生对水墨画充满了好奇心和表现的欲望,在本课中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一次次的欣赏、观察研究出点和线不同的表现方式,再进行独立的造型表现。

六、教学流程

1、观察发现,激发审美期待 (我先请学生在宣纸上画出一个点和一条线)“小朋友,你觉得这样的点和线漂亮吗?想让你的点和线活起来、跳着舞和你见面吗?”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课件播放教材中的三幅彩墨中国画吸引学生的视觉,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三幅彩墨中国画,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这三幅画中的点和线为什么会跳舞?分析其中点、线、面构成的疏密、粗细、节奏等韵律

篇二:小学美术说课稿十二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目录

一、《大树的故事》说课稿

二、《美妙多变的线条》说课稿

三、《大树和小草》说课稿

四、《我设计的机器人》说课稿

五、《漫画》说课稿

六、《秋天来了》说课稿

七、《纸拎袋》说课稿

八、《纸拖鞋》说课稿

九、《窗外的景色》说课稿

十、《我的绘画日记》说课稿

十一、《树叶粘贴画》说课稿

十二、《手工剪纸艺术》说课稿

一、《大树的故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包含面广,可以从其中三个方面入手,这样就不会觉得内容空洞。引导学生对大树的图片展示、创作实践、自编故事进行丰富联想,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本课内容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所需课时一课时。

2 、教学目标:

(1) 美育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2) 知识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的用自编故事、绘画方式等去表达对大树的情感。

(3)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1) 在本课中,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是重点

(2) 在认知大树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表现大树的同时培养学生画面构思的完整性,又是本课的难点。

4、 教具准备:课件、画纸、画笔等。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开始教师歌曲《好大一棵树》导入,引出课题,把学生带进树的故事,并且感受到树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形成保护树的意识。

(二)教师引导、赏析图片。

我用课件展示绘画中的大树作品

(1) 欣赏绘画中的大树,让学生知道大树可以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去表现

(2) 欣赏教材中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不仅可以画整棵大树,还可以针对大树的某一部分进行创作绘画。

(三)讨论交流,启发思维。(2分钟)

我提出:“那你们喜欢大树吗?喜欢大树那些地方?一起说说,小朋友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树叶、树根、树枝、、、、、、为下面的绘画打基础。

(四)创作实践活动。(7分钟)

学生体验创作快感,其特点是让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创作时还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作能力,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和快乐。

(五)课堂表演,自编故事。(7分钟)

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大树的故事,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此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六)播放学生作品(3分钟)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创造自信心,也让学生赏析到美术语言表现的多样性。

(七)课后拓展(1分钟)

有关大树的用途有很多。小朋友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发挥想象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大树。

三、板书设计

大树的故事

生长姿态 颜色 外型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的教学内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说教法

1、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大树的美,创造大树的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力。我采用情境教学贯穿始终:

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探究学习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些简单的问题为导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五、说学法

“学”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采用以下主要学法:

(1) 欣赏、联想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初步认识人与大树的关系

(2) 交流合作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让学生仔细思考讨论合作,然后随意交流、发言,这样的学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民主、自由、开放的气氛中成长。

(3) 表演法:学生用语言或动作,表现大树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六、小结

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不受时空制约的,美术课教学同样不应局限在40分钟之内。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课后生活实践中,在有意无意地积累着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本身对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二、《美妙多变的线条》说课稿

我将本课设计为以美术为切入点的综合性艺术课,借助实物游戏、线条游戏、音乐欣赏、美术作品欣赏、即兴绘画表演等手段,将艺术领域里的绘画和音乐等进行自然的融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探索不同于单纯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新型艺术课教学方法,获得艺术课的教学实践经验。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美妙多变的线条》是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四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单元是以“人际关系与生活”为主要取向的课程,“点线色 你我他”是单元的主题。本单元共四课,均以“人”为媒介,以学生熟悉和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联想,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线条的运动变化以及线条对人类情感的表现。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儿童涂鸦的开始,便陪伴着儿童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手段,这种用线来表现儿童内心世界的东西一旦被引上正规化的道路,将完成用线

造型的环节。用线造型的训练在儿童美术实践中被了解、掌握、运用,能帮助儿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儿童的潜能和智力能力。一二年级学生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发展中,儿童的美术活动主要体现为游戏性。因此,美术课不要过多的讲绘画知识和造型原理,教学要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记忆、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本节课,我准备运用大量的美术游戏、音乐游戏帮助孩子们了解线条的节奏感,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优秀的个性化的儿童美术作品。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A、认识各种直线、曲线及其作用;

B、感知线是绘画语言之一;

C、培养学生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A、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感受听觉的“线”,激发记忆与发现的兴趣;

B、在比较中体验线条的美感;

C、在创作中训练线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A、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及其美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B、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学习人际交往;

C、能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提高审美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及其美感,体会线条表现出的情感。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

4、课型:造型·表现

5、课时安排:一课时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二、说教学方法

(一)说 教 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准备采取以下教法:

(1)“启发引导法”,根据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我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演示法”,根据心理学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因此,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具,展

示教学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全班学生都能用多种感官感知到演示对象。演示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与实物、多媒体教具的交替使用,用语言渲染演示,用演示形象地说明讲授的内容,把演示与讲授有机结合,更好地引导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边议论,以获得最佳效果。

(3)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总之本节课的全过程主要是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说 学 法

线条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语言与工具,在艺术领域中既有视觉的“线”又有听觉的“线”,理解它们的节奏与情感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运用不同节奏的线条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节课,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准备的大量实例、音乐等课件演示和参与体验性学习活动,产生“记忆”与“联想”,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形象地认识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条以及绘画中的线条,感受听觉的“线”,发展创造思维,陶冶艺术情操,学会人际交往。

三、《大树和小草》说课稿

一、【工作准备】

(一)说教材

本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大树和小草》,是小学生刚接触《科学》的前端部分。《大树和小草》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学校里的植物,而且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及特征有了一部分了解,但还是不透彻。学习本节内容,可使学生对观察、分类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梳理,为学生学习以后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书中伴有许多图片,简洁易懂的文字,这些内容是学生建立对静态的多种事物进行分类观察的意识以及逐步形成分类的习惯并具有分类的能力。

本节课是以观察、比较为主,适合学生初步进入科学课堂、初步认识自然的一般步骤。通过学生观察、对比、分类实验,逐步建立木质茎与草质茎、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概念以及较浅特征区别。

(二)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多在8到10岁,刚进入三年级,对事物的认识还是很懵懂,意识还没定型,思维很活跃,思考不是很全面,但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易被新事物吸引,老师应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学生习得更多知识、能力等。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说出狗尾草、早熟禾、香樟树的形态、特征,并学会形态的分类;

2、 比较狗尾草与早熟禾以及狗尾草与香樟树见形态、特征分类进行比较,说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观察不同植物的标本,加深对植物的理解;

篇三:小学美术《画自己》说课稿

《画自己》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八课《画自己》。本课属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凸显了新课标的精神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以人为本,以我为美,生活中的我就是美的塑造者。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独特之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今天我主要从绘画层面,从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提高审美表现力和观察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我的信心,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心中的“我”,可能是类似童话故事中主人公,也可能是现实的“我”。绘画偏重于主观的感受因此如何用具体绘画的形式语言去展现出来却抓不住特点。而且本课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创作人物画。好在一年级学生从上学期开始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勾线、涂色、剪贴、撕画的技能,他们敢动手、爱提问,喜欢想象,大多数同学能自信、大胆、自由地用美术形式和语

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就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三、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了解自己的外形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形象思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学会能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并用简练流畅的线条画出自画像并加以装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自己、夸自己,提高自信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难点: 初步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能够用绘画表现方式提取生活经验进行情趣化、个性化的表现。

五、教学准备

上好本节课,课前师生需作如下的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大信封、镜子、画纸、油画棒、大相框 学生:小镜子、画纸、勾线笔、照片、油画棒或彩笔(蜡笔)等

六、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观察法、发现法: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自己的外貌特点,激发学生想要表现自己的愿望。演示法:演示法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基础技法,由于学生年龄小,又是初次对人物进行写生,演示是必要的。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本课还采用了游戏法、合作交流法、互动评价法等,突出教法学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努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

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游戏活动更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合理的情境创设又使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小有所获。特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白雪公主》中巫师问魔镜的一段视频,谈话激趣,孩子们童话故事中谁最漂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皇后是怎么问魔镜的?

生: 设悬疑

师:在童话故事中就是白雪公主最漂亮,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在我们的世界里到底谁最漂亮呢?

生:回答

师:让我们也一起来问问魔镜好吗?

(出示课件——魔镜)

生:一起念咒语,魔镜魔镜,我们的世界上到底谁最漂亮? ⑷猜一猜

师:(利用课件制作的魔镜先生说话)魔镜给了两张画图给我们,答案就是 ,(课前老师先准备好画本班两个学生的画)

生:

⑸揭示课题:小朋友,你们也想像他们俩一样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我们一起来问问魔镜,魔镜魔镜,我也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课件出示——魔镜提出的要求:如果小朋友也想成为最漂亮的人,那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样子亲手画下来,寄给我,让我挑一挑吧!)

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可是你们会把自己的样子画下来吗?

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画自己》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景的创设中,参与游戏活动,激发兴趣,轻松愉快调动积极性。齐读课题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主题与内容】

2、深入探究 感受特点 明确绘画方法

(1)、刚才同学们为什么一下猜出同学的名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此时教师再出示一孩子自画像与本人让孩子作比较,让孩子说一说在孩子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利用课件时机出示人物五官、脸型的分类、与各种不同表情的认识,以及装饰的独特。

总结: 表现好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像特征,突出人物的主题特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

(2)、接着小组合作

照一照、说一说、演一演、想一想

① 照一照: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型、发型与五官的特点。 ② 说一说: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脸部特征。

③ 演一演:小组间互相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

④ 想一想:怎样用画笔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看,说,演,想分段分步步骤的寻找脸部特征,捕捉人物的形象的主要特点,遵循儿童注意的广度与深度的规律,初步从感觉向造型表现转化】

(出示课件——欣赏作品)

(3)、欣赏作品:欣赏大师与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画自己的。

标签:说课稿 小学美术 ppt 美术说课稿模板ppt 美术说课稿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