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课稿 > 正文

[“忍”得青山高又高]忍别青山去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宋朝大词人苏东坡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时,与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他自觉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禅师看了,拿笔在诗尾处批了二个字“放屁”,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打开一看,立刻无明火起,乘船过江来找禅师理论。
  苏东坡过江之后,发现寺门紧闭,上贴一纸条云:“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此刻,微风拂过,江帆远去,苏东坡回身而返,惭愧不已。
  看来,“一屁”难忍,定力尚远。
  苏东坡尚却如此,何况吾辈,许多时候,真的就不能忍受那屁大点的事。“我受不了啦!”“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啦!”“我要崩溃了!”“我实在是无法再顺从了。”“我不伺候他这个大爷了……”上面的话,我们是不是常常能听到?上面的话,我们是不是偶尔也会那样说?难道,真的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吗?
  非也。
  到了“孰不可忍”的程度,就不会大肆张扬了,早就怒发冲冠,揭竿而起了,管它三七二十一。
  所以,能“忍”还是不要“刀子嘴”,咋咋呼呼,天机皆泄,默默承受才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定力――弹簧受到压力越大,反弹起来也就越高。在“鸭梨”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不妨自嘲一下:让“鸭梨”来得更猛烈些吧!
  尤其是初入职场者,书生意气,指点江山,热情能把寒冬腊月的凉炕睡热,起身还可九天揽月。如此的壮志雄心,自然看不过某些权势人物的颐指气使,也由不得所谓的“红人儿”丢白眼,给气受……久而久之,就“愤青”了。
  定力不够,那就把“忍”字装裱好,悬挂墙上,无事静观之,寓忍于心境;遇事抬头望,给自己提个醒。
  其实,“心”上悬“刃”,命悬一线,这个时刻,还能不动声色,从容不迫,笑面春意,豁朗秋风,才可谓“忍”。我们在职场上碰到的再棘手、再纠结的事情,离咽喉尚有距离,与其剑拔弩张,不如刀枪入库。留得青山,也就留有余地。不留余地,就是不给自己留退路。少了退路,多的就是死路。
  孔夫子站在春秋,留下“小不忍则乱大谋”。
  六祖惠能高瞻远瞩于大唐,低语:“忍则众恶无喧。”
  王永彬在清代的漫漫长夜,与友人《围炉夜话》:“莫之大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星云大师在海峡那边慧解《金刚经》“得成于忍”时,叮咛要“逢人轻贱,护于口,忍于心”。
  一念之“忍”,万事可顺。
  不过,真是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也不能太憋屈了,抱怨、发火都是可以的,但是,要找对目标,也就是我们开枪瞄准的靶子要准确无误――谁能解决问题,就向谁一阵“突突突”,否则,无的放矢,问题不能解决,反倒贻笑大方。再有,对事不对人,这样就不会把他人、尤其是无辜者牵连进来,要尽可能减少“不忍”之后留下的可能后果。
  有关“忍”,有段顺口溜值得借鉴:把看不顺的人看顺;把看不起的人看起;把不想做的事做好:把想不通的事想通;把快骂出的话收回;把咽不下气的咽下;把想放纵的心收住……
  鹰立如睡,虎形似病――这是大“忍”的境界,我们当学。

标签:青山 高又高